寺庙
京都
京都有千年古都之称。自公元794年至公元1868年,京都是日本首都。大概为了保持其古韵,京都无机场。去京都必须先飞大阪,然后再经由铁路或公路抵达。
一、寺庙
在京都游览,寺庙好像是必到之地。佛源自印度,盛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鉴真东渡之后,日本佛教大盛。
金阁寺和银阁寺
二十九年前曾到过金阁寺,记得当时细雨迷蒙。此番重游,天气阴沉,金阁寺金色虽然依旧,可想象中的金阁寺在阳光下金灿灿熠熠生辉的画面,终究还是未能见到。
金阁寺三层木建筑,本名鹿苑寺,因外墙贴满金箔而被叫做金阁寺,据说内墙也是金箔满墙,因游客不得进入而无缘一见。
金阁寺临水而立,虚实相映,相得益彰。十四世纪末建成时系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府邸,称作北山殿。足利义满去世后遵其遗言改为禅寺,以足利义满的法号“鹿苑院殿”命名为鹿苑寺。现存的金阁寺是当时的舍利殿。
寺源于官邸,格调自然彰显富贵气。幕府时代的将军,实为国家主宰。鹿苑寺满身黄金,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势。今日所见的鹿苑寺是1950年被人为纵火焚毁后重建的样子,原貌是否如此,已不是游客所究之事了。
比金阁寺年轻一百岁的银阁寺,藏于东山之麓,绿树掩映,环境清幽,视觉上不如金阁寺开阔,外观也比金阁寺低调,更像是一处私家园林。它也是出自室町幕府,系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的府邸,称东山殿。足利义政去世后改为寺院,以足利义政的法号命名为慈照寺。现存的银阁寺是足利义政模仿鹿苑寺的金阁所建的观音殿,只有二层,外墙也从来没有贴过银箔,“银阁”一说,不知源自何处?是源于屋檐上的白雪还是夜晚洒在其上的月光反射或是为了与金阁寺相对应?谁知道呢,于游客而言,银阁寺的叫法比慈照寺更顺口易记。
与金阁寺傲然于世的气势相比,银阁寺似乎有一种刻意低调的避世情怀,这样的建筑格调是由于室町幕府到了足利义政手上已经雄风不再的缘故还是与当时日本建筑崇尚幽寂空灵的建筑风格有关?两者皆而有之吧,政治与社会风尚从来都是密不可分。
银阁寺的木皮屋顶采用的是与天皇皇宫一样的最高级别,足利义政的东山殿总体上很低调,却忍不住在屋顶上偷偷显摆了一把。
京都
金阁寺
京都
京都
京都
京都
银阁寺
京都
京都
银阁寺庭院里的银沙滩,用耙梳在沙石地上画出漂亮的弧线
京都
银阁寺内的池塘
三十三间堂
金阁寺和银阁寺是从室町幕府官邸演变而来,怎么看都不像纯粹的寺庙。到了京都的三十三间堂之后,对日本的寺庙就有了新的观感。
不知是谁起的名字。将由34根柱子把殿堂隔成了33间的建筑形式直接冠名于寺庙为“三十三间堂”,简单通俗的名称为世人接受,完全盖住了它的正式名称莲华王院。
三十三间堂的布局与中国寺庙层层向纵深延伸的格局完全不同,它一字横向铺呈,南北长120米,正中间一尊约3.3米高的“十一面千手千眼观世音”木雕坐像,两侧各有500尊约1.7米高的观音木雕立像。1001尊观音像在120米长17米宽的长方阵内密集排列,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令人顿生敬畏。中尊“十一面千手千眼观世音”木雕像是日本国宝级文物,佛像头上的十一张脸是采用木块镶嵌工艺,由佛像制作大师湛庆82岁时建造完成。以一个外行人的眼光,我总觉得中国人雕塑的观音像更加慈眉善目。
清水寺
清水寺建在音羽山腰,不但站得高,资格也最老。公元八世纪开山建寺,之后屡毁屡建。今日样貌,形成于十七世纪,将近四百岁。
拾级登高,山道上游人如织。微微气喘之际,抬头望见寺院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在高处亭亭玉立,橘红色的立柱和横梁在阳光照耀下鲜亮夺目、分外好看。
清水寺主堂是最宏大的建筑,由139根立柱支撑,还有一个凸出的大露台,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大舞台在山腰间悬空而立,所以有“清水大舞台”的雅称,是日本国宝级遗产。四周绿树簇拥,春有樱花烂漫,秋有红叶如火,眼下是春节时分,红叶早已落尽,樱花还在育蕊,只有寺院醒目的橘红色彩,为冬日的清水寺梳妆打扮。摩肩接踵的游人里,不时传来浓浓的京腔、清亮的川音、悠长的粤调和酥软的吴语,恍若游走在一处中国寺庙。
京都
清水寺
京都
京都
京都
京都
龙安寺
龙安寺的出名在于枯山水庭园。一片铺满灰白细卵石的长方形地上,分布着五组斑斑青苔的岩石,总共十五块。整个用矮墙围合的小庭院里不见泥土不见水,岩石象征山,细卵石上用耙子划出一条条细纹象征水,故称作枯山水庭园。它建于十五世纪,据称是日本最有名的园林精品。
游人坐在枯山水庭园旁,愣愣地望着这五组石头和地上的灰白色细卵石,似乎在品味其中的精妙。恕我眼拙,恕我肤浅,看不透眼前这一方用石头摆布而成的园林所蕴含的深刻涵义。
京都
枯山水庭园
仁和寺
仁和寺很清冷。它曾经是皇家御寺,千年之前曾有多个天皇退位后在此出家并操纵朝政。佛门掺杂了政治,寺庙添了精彩,却少了祥和。千年之后,那些曾经的辉煌和争斗都归于沉寂,只是在偶然间对某些个参观者说说当年的皇家轶事,大部分游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高耸挺拔的五重塔和端庄古典的金堂身上。五重塔有大唐的风格,金堂是国宝,桧皮屋顶,皇家规格。吾等观光者所观的,总是那些光鲜的景物。再过一段时间,到了仁和寺御室樱绽放的日子,这里大概会人头涌动,一片欢声笑语。
京都
京都
神社
二、神社
除了寺庙,京都神社众多,几处出名的神社,也是游客打卡处。
春寒料峭,盛开的梅花将北野天满宫装点得春意盎然。红梅粉脸微羞,含情脉脉;白梅清丽脱俗,卓尔不群。有父母带着孩子一家同行,也有三五成群的中学生结队前来。他们都神情庄重地在北野天满宫前行礼膜拜,默默许愿。
北野天满宫的主祭神是菅原道真,是个一千年前的学问家,同时也是掌管国家政务的右大臣。他后来在官场争斗中遭受诬陷被贬至九州并在两年后去世。民间传说菅原道真冤魂不散,化作雷神雷劈清凉殿,政敌左大臣藤原时平的亲信藤原清贯被雷击而死。受惊的醍醐天皇也在三个月后驾崩。之后藤原氏为菅原道真大规模修建神社以求宽恕。菅原道真从此由人变成了神,受到皇室和民间的一致敬仰。由于菅原道真学问出众,民间就把他当做学问之神,因此就常有莘莘学子前来北野天满宫拜谒。
日本的神社都有一个由两根支柱和两根横梁组成的类似于牌坊的标志性建筑,称作鸟居。名称的缘由大概是因为常有鸟立于其上吧。瞎猜的。鸟居像一扇门,门内是神域,门外是俗界。
大大小小的神社不计其数,鸟居当然也多到难以计数。最为集中、最为壮观的要属伏见稻荷大社的千本鸟居。
伏见是京都的一个区,稻荷是主管农商的神明。古时候农人到此祈求五谷丰登,今日更多的是商人商社前来祭求神明保佑生意兴隆。许愿还愿都要捐建一个鸟居,久而久之,橘红色的鸟居排满了山道,绵延数公里,于是就有了千本鸟居的美称。鸟居不断增加,早已过了万本,成了稻荷山上的一道独特风景。
伏见稻荷大社入口矗立着一个据说是由丰臣秀吉捐赠的硕大无比的大鸟居,其后主殿两旁有两只英气勃勃的狐狸石雕。狐狸在这里不再狡猾,它们是神明的使者。
拾级上山,就像在橘红色隧道里穿行,鸟居一个接着一个,蜿蜒向上,望不到尽头。道旁还摆放着规格不一的小鸟居,不同规格,不同价格。稻荷大神会厚此薄彼吗?
有了红色的鸟居,山道很热烈,不寂寞。不一会儿,山顶在望。环顾四周,景致平淡无奇,最出彩的还是一路上数以万计的红色鸟居。
京都
北野天满宫
京都
京都
京都
京都
北野天满宫的白梅
京都
京都
京都
北野天满宫的红梅
京都
京都
伏见稻荷大社
京都
京都
京都
又有一个新鸟居落成
京都
京都
京都
小鸟居
京都
一路排到山顶的鸟居
市井
三、市井
银阁寺附近的东山山麓有一条小道,名字很有意思,叫哲学之道。路不宽,勉强可行车。路旁栽满樱花树,还有一条人工河渠相伴;路面不太平整,甚至还能见到坑洼里残留的积水。沿途两边都是民居,一至两层高的小楼,玲珑精巧;也有少数几家占地很广的大宅夹在简朴的小屋之间,颇为扎眼。
从银阁寺下来沿此路闲散漫步,经法然院到若王子神社,大概不到两公里。若是春天,当有樱花飞舞;秋季来此,也有红叶晃眼。据说哲学家西田几多郎常在这条小径散步沉思,因此得名。可能他也会在冬日来此,寒气凛冽有助于冷峻思索。若让我再选时日到此,大概会挑霜红之日。
与哲学之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四条大街的花见小路。南北千米,贯穿祗园。常有游客换装和服,在此留影。日暮之后,街灯如灯笼,光影朦胧。一家家高级料理店门外垂帘轻晃,暖光微露,诱人遐思。不经意间,也许就能遇见几位身穿传统和服、低眉顺眼、脚踩松糕木屐、迈着小碎步的漂亮艺伎像风一样飘过。在哲学之道上思索之后来花见小路上走走,大概是绝妙搭配。若能再约定一家上好的料理店饕餮一番,那简直就是美满人生了。日本料理最大优点就在于一两个人也能吃上一顿大餐。每道菜品只有一口的量,十几道不同食材做成的美味,既最大限度满足了味蕾,又恰到好处填饱了胃。
酒足饭饱之后,在鸭川边上吹吹凉风醒醒神,岸边就是Ritz-Carlton 酒店,正好入睡。
京都
哲学之道
京都
哲学之道
哲学之道旁的民居
京都
民居屋檐上的石雕
京都
京都
哲学之道旁的豪宅
京都
哲学之道上的商铺
京都
京都的街道
京都
千本鸟居的游人
京都
京都的鸭川
京都
追赶
京都
“忠保”家的大厨在精心制作寿司料理
京都
“安久”家的会席,非常美味的间人蟹
京都
“三芳”家的松阪牛肉,味道美,分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