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寂光寺
1 长寂光寺作者/飘雪
前三次去京都都没有去长寂光寺,因为在京都的众多名胜古迹寺院中它的名字并不响亮,在百度搜索中也只有寥寥几句,万能的维基百科也是只有简单的一小句介绍,为自己的疏忽找到了足够的理由,但是第四次去京都旅游第一天就到了这里:长寂光寺。
从天龙寺出来逛完竹林又去调研了岚山小火车站,然后步行到这里,交通会在最后章节介绍。
从红叶似火的人家后面的小路穿过,一路冒着小雨欣赏着雨中被洗涤过的红叶,一路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这里:长寂光寺。
位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的日莲宗寺院。山号“小仓山“。本尊十界大曼荼罗、开基(创立者)为日祯。寺地据传原是歌人藤原定家的山庄“时雨亭”迹。
据说小仓山和歌是日本人百人一首都会颂咏的诗歌。因为当时的宇多法皇去嵯峨・大堰的时候被这里的红叶之美震撼到感概万千,想让儿子醍醐天皇也来欣赏一下红叶。随从下属藤原忠平心领神把宇多法皇的心情用和歌的方式表达出来让这里名声大噪。
长寂光寺就坐落在小仓山的中腹部的山坡上,背后是巍峨隽永的嵯峨山,秋天漫山遍野的红叶包围了这座寂静的寺院,让这里充满优雅的风情。寂寞寺院不在寂寞。
时间尚早游人不多,门票500日元约等于人民币30元左右,非常良心的价格。
2 仁王门
进入仁王门正式进入长寂光寺了,这道门久经风雨的屋檐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红色的,金色的红叶倒垂在房檐上和苔藓构成了一幅门特有的风情画面。
一条陡峭光滑的石板小路通向山坡,两边是各色浸染的红叶,山坡上的树林下长满了绿色的青苔,不是庭院胜似庭院,一种别样的庭院风格映入眼帘。一幅红叶的长廊画卷就此展开。
石板台阶很陡峭,加之小雨路滑很多行走不便的人只能驻足在仁王门下了。不是雨天这里也很吃力。登阶的人大多气喘吁吁。
登上一段台阶回望仁王门又是一番景致,红叶掩映的白色山门墙壁呈现别样的韵味。
3 钟楼
半山坡处突凸红叶的落叶缤纷,和青苔一起仿佛红绿相间的花色地毯,斜坡上的石塔是钟楼。这里的建筑并不多,以红叶闻名。
钟楼, 寛永18年(1642年)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戦中被当成金属拿走,后来就不知所踪了。1973年京都工芸繊維大学教授青木一郎根据音响重新设计建造了钟楼。
红叶随着行走呈现不同的美丽,从山下仰视红叶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美。从山上俯瞰红叶是气定神闲的自信美。
举着相机和手机到处是安静拍摄的游人,这里也许在国内的各大网站介绍中不是网红景点,所以国人不多,其他外国人也不多,大多是日本人。没有喧闹没有高声的呼朋唤友非常适合慢慢的赏红叶拍照。
4 仁王门前
仁王门前有一处小小的庭院,石板的平坦小桥,细细的小桥流水,精巧细致,喜欢摄影的游人聚集在这里只听拍照的声音给寂静的庭院添了一点美妙的声音。
红叶轻抚着屋顶上的青砖,轻轻的拂去落在上面的尘埃和缤纷。
继续攀登,曲径通幽的小路蜿蜒着通向山顶,途中游人越来越少,真的很考验体力。有的年龄大的人已经靠在树丛上休息了。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冲刷着游人的足迹,假装没有来过这里。
5 本堂
这座白色的建筑就是本堂了,由安土桃山時代大名小早川秀秋、从伏見城的客殿を慶長年間移筑改造不公开无法进入内部参观。
虽然不能进去但是外部足够风雅了,落叶缤纷,银色红色的枫叶挂满了树枝,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优雅文静。
6多宝塔
马上就是长寂光寺的重头戏多宝塔了,夺宝塔是国家重要文化財、元和6年(1620年)8月建立、高12m、方三間、重層、宝形造、檜皮葺。重点是宝形造和檜皮葺。
宝形造是指塔的顶端看起来是四角型,其实是由四个三角形拼接组合而成,这样的建造法为宝形造。
檜皮葺中文名桧木,是一种稀有树种产于北美和日本还有中国的台湾,是台湾的特有树种接近绝种。多宝塔的屋檐采用桧木的树皮叠成屋檐可见珍贵性。
在层林浸染中夺宝塔呈现不同的风姿,站在山顶拍下塔的最美欲语还羞得美丽风姿。
开山堂前站满了拍照得游人,从从上往下俯瞰得开山堂在红叶得映衬中洁白端庄,笔触无法表达出这里红叶得美丽景象,照片也无法让红叶跃然于纸上,只有身临其境方知红叶得美丽和娇艳。想看红叶的小伙伴一定不要错过这里,错过了这里感觉错过了秋天。
交通:
在京都车站32号线坐JR嵯峨野线到嵯峨岚山站,坐车时间17分钟票价240日元。然后从「嵯峨嵐山站」步行約15分到长寂光寺
京福電鉄(嵐電)嵐山本線「嵐山駅」徒歩約20分
出租车:从京都站约23分钟到达,车费4330日元,四个人人均1082日元。
所在地 - 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嵯峨小倉山小倉町3
营业时间:
早上9点-17:00
入园费500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