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雨霏霏,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知道是不是老天故意想考验我们对书隐楼的执念,安排了如此一个阴冷邋遢的雨天。但既然与郭姐姐提过了,秉着契约精神,还是去吧。其实我们并不知晓郭姐姐的年纪,只是偶然与认识她的人聊天时得知此处,对方称她为郭姐姐,我们便跟着叫了。
书隐楼的位置可谓是黄金地段中的黄金位了,零零后的小朋友可能都还不知道上海曾有过一个南市区,连弄堂的名字都很有味道——天灯弄。老城厢内的房屋破的破,拆的拆,预示着书隐楼不确定的未来。
书隐楼始建于1763年,前身为陆氏改建明末“日涉园“的内殿春轩,藏书楼建成后邀请清乾隆进士沈初题写”书隐楼“的匾额。书隐楼集藏书、居住功能为一体,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曾与宁波天一阁,南浔嘉业堂并称为”明清江南三大藏书楼“。
到了清末,陆氏家族开始衰败,书隐楼被郭万丰船号主人购得。郭家祖上原籍福建龙溪榴山,世代从事海上贸易,后来又开设了瑞泰丝茶号、丰泰木行、长丰银号、万益钱庄。一时间买地置产,造园修宅,成为清代著名的船行巨子,上海滩炙手可热的商贾大户。书隐楼几易主人,最后终于又辗转归郭氏,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严重受损。接待我们的郭姐姐便是其后裔之一,亦是这座老宅的唯一守护人,其余家庭成员如今各自分散海外各处。
(爬满蔓藤的马头墙)
一直以为郭姐姐居住别处,要为我们的造访而特地赶来开门,因此去之前心里嘀咕会不会太麻烦人家。然而,在门口等了一会儿后,郭姐姐从里面给我们开了门。
得知我们是本地人后她便抛开沪普,用上海话同我们聊天。说实话,郭姐姐的形象完全有别于我的想象。看来十六分之一德国血统的比重真是太微小了,小到无论是长相和身形都与我们无异。
老宅子共五进,七十余间房。一至三进为宅邸花园,有轿厅、正厅、话雨轩、十字墙、船厅、戏台及池沼、假山、花圃等;四进为藏书楼;五进起居室为“口”字形走马楼建筑。东西向,中间为院,将西侧的内宅与东侧的门楼、轿厅、大厅等相隔开。
我们由西门进入,留心着脚下冒出的青苔,穿过前院,所见是满眼错综复杂的各种支撑和恣意生长的杂草与盘藤植物。砖雕、木雕比比皆是;门框,门楣,窗棱,桌角…… 视野所及之处无一不是精致细腻的雕刻,可谓极尽之能事。虽知道如今老宅子破旧,却未料已荒废至如此境地,我们努力地从这些废墟中寻找当年豪宅繁荣的一丝一毫。
郭姐姐很健谈,总会问及来访人来自哪里,做何工作等等,想必也是个爱热闹的人。我们也许是受了这破败宅子的影响,并不过问她太多私人问题,生怕触及一些不愉快的往事。相反地,反倒是郭姐姐自己道出一些家中之事,比如,她有一个自闭症的儿子。
文革时期房屋曾被征用改为针织厂和玩具零件厂,在如此精致得堪称艺术珍品的屋子内设厂,无疑是对其的亵渎,破坏程度令人痛心。开裂的墙面,破损的地面以及散落门窗都在无声等待着它们将来的命运。所有散落的门窗购件有序或无序地堆放着,这些都是郭姐姐无法舍弃的财富,等待或许有一天能重回原处。
找不到完好的屋顶,总有或大或小的残缺。郭姐姐说,屋外下大雨,这里就下小雨。不过雨点滴落在水盆中的声音和屋檐上挂落下的雨滴声一样好听。
书隐楼
穿过一扇小铁门来到天井,跨过这道门槛,我们便从明代建筑穿越到了清代。这道天井宅门上方刻有“古训是式”的四字题额。
书隐楼
题额周围的砖雕,人物众多,形态生动。
书隐楼
与之相匹配的是正楼前东西两侧厅与厢房之间的镂空砖雕屏风。一人余高,东侧”三星祝寿“,西侧”八仙游山“。郭姐姐反复强调了几次这两块砖雕,可见一定是她的心头所好!
(“三星祝寿“砖雕屏风)
书隐楼
(“福寿无比“边框)
郭姐姐说,她不喜欢如今的简约风,房子就要有雕刻。想必,在她心目中,没有雕刻装饰的房屋是没有灵魂的。也难怪,从小耳濡目染的她,在其建筑师父亲的熏陶下,鉴赏能力自然高出常人许多。她说这大概有遗传,屋内她亲自画的水彩便是最好的证明。
宅门两侧的盘藤犹如巨幅绿帘,即便在阴雨天却还泛着光,为这座阴郁的老宅平添不少生机。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也许这里太久无人清理,加之最近上海的潮湿天气,地上,墙上等等都被蒙上了一层绿盈盈。最开心的应该莫过于憋不住要出来透气的蛙儿和啄食高处枇杷的鸟儿了。
书隐楼
“唉,我都吃不到,这枇杷很甜的!”
郭姐姐一边说着,一边扫着被鸟啄食过掉落到地上的枇杷,然后倒在天井一处的角落里。上前一看,角落里已经堆满了枇杷。
书隐楼
书隐楼
“有时候我就吃另外一面,呵呵,我和鸟一起吃!“郭姐姐自嘲地说着。
“这是我爸种的南天竹,很难得开花的!“
郭姐姐怂恿着我们给花儿拍照。其实后来了解到南天竹并没有太难开花,应该是郭姐姐总觉得都是自家的好,就如那枇杷树一般。
书隐楼
正对天井宅门的是客堂间,亦是郭姐姐如今居住的房间了,整座大屋七十多间房,唯有这间住人。郭姐姐打开电灯,昏黄灯光下,满屋的物品让我一时无法找到重点。拥挤空间内即便是身形苗条的人也要当心,生怕一不小心碰落了物品。一台老旧小电视机,一张正对电视的单人藤椅,这应该是郭姐姐无人来访时的消遣了,据说她还会吹笛子。屋内有一张黑白遗像,像中人是她敬仰且引以为傲的父亲。
书隐楼
为保护木制老宅,不生明火,郭姐姐每天去附近的快餐店吃个便宜的简餐。我快速地扫视了一下屋内,似乎也没有见到卫生间,想起刚进门时见到与整体房屋格格不入的一个简易洗手间,显然是后来搭建的,且与主人房间相距甚远。
书隐楼
郭姐姐带我们经过房间往后走,没有灯光的照明,需要小心脚下不平的石板,所经之处皆是灰尘遍布。一个人在此生活,无心也无力去捯饬如此大屋。
书隐楼
书隐楼
书隐楼
(郭姐姐舅舅儿时的玩具)
经过雕刻精美门扇之时,郭姐姐会特意告诉你雕的是什么,继而告诉你之前这屋是作何用。只是我们愈见雕刻精致之时,发出一阵感叹之余,也愈发觉得惋惜。
书隐楼
12米高的风火墙依旧高耸,亦是老宅最为宏伟的部分。
书隐楼
书隐楼的后院是比正厅更为残破不堪的地方,几乎散架的主体结构摇摇欲坠。二楼显然是不能上的,那些横七竖八用于固定的支架更显得房屋的岌岌可危。
书隐楼
书隐楼
木制的老宅子就是有这样的特点,人多,显得温馨,而一旦人去楼空,寂寥感徒然倍增,更何况还是如今的满目苍夷。
书隐楼
书隐楼
书隐楼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
书隐楼
也许前来参观的人多了,郭姐姐也变得“职业”起来,会主动告诉你哪里是好机位,甚至主动帮你拍照,包括这个斑驳墙上的福字。郭姐姐会让你同这个福字合影,只是如今这福字让人颇有感慨。
书隐楼
“前两天有人请我去吃咖啡,咖啡有什么好吃的啦…… 我不喜欢坐在那里,坐不住的,还不如到我这里来喝喝茶,舒服多了,你说对伐啦?“
时光就这样深深浅浅,悄无声息地溜走。如今这座老宅的灵气正在慢慢消退,像一位迟暮老人,也不愿得多说话,因为她的故事都在那一砖一瓦之间,化作蛙声虫鸣,化作雨滴水落,用心聆听者自然便能听见。
你,听见她在讲故事了么?
时间:与主人提前联系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天灯弄77号
费用:建议不少于30元(仅限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