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自驾皖赣春游记之庐山篇。

自驾皖赣春游记之庐山篇。

离开独秀园驱车前往庐山风景区,距离230公里,行驶时间约4个小时。经G50沪渝、G70福银、G56杭瑞高速到南山公路抵达牯岭街。刚上沪渝高速时遭遇强降水,车辆前方一片白茫茫,雨括器开至最大速度也看不清前方道路,车速降至60公里,赶紧在经过的第一个服务区停车避雨顺便吃午饭,待雨稍小后又继续上路。过九江后雨虽停了但杭瑞高速修路,也走不快。抵达庐山南门游客服务中心时已是下午3点半了,此时又下起雨来,冒雨去办理票务事项。庐山风景区采用套票制,4月是江西旅游优惠月减半收费每人80元,观光车票70元/位,7天有效,车辆进山收费45元。办妥门票后开车上山。从山脚到牯岭街24公里的南山公路有四百多个弯加上大雾,让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将近一小时后才到达预定的锦江之星酒店。稍事休息后步行去牯岭街购买明天中午的食物。庐山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曾因工作关系两次到过庐山,也去过诸如锦秀谷仙人洞美庐等景点,但都是匆匆来匆匆去,从未认真地游览过。牯岭街也有了很的大变化,整洁多了,几乎找不到当年的光景。

由于此时山上浓雾遮天盖地,能见度不足20米,什么景致也看不了,遂返回酒店。在酒店用完晚餐后早早休息。

行程第三天,4月10日,晨起仍浓雾迷漫,还夹杂着小雨。气温骤降,与昨日早晨相比仿佛是一下子从夏天进入了冬季。

庐山风景区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景区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 ,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苏轼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云雾;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毛泽东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庐山仙人洞,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胜佳境。

因为景区太大,我们预定的行程才两天,怎么安排好路线颇费了些心思。从网上搜索的旅游线路分为东线的含鄱口、大口瀑布、植物园、五老峰和三叠泉, 以及西线的花径、如琴湖、天桥、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芦林湖、庐山会址、东谷名人别墅、美庐和周恩来纪念室。其中东线核心景区为气吞山河--含鄱口、纵览江湖--五老峰、气势磅礴--三叠泉,西线核心景区为无限风光--锦绣谷、云海飞渡--仙人洞、拔地千尺--龙首崖、匡庐绝胜--石门涧。又咨询了酒店客服的意见,决定第一天全天游东线,第二天上午游西线,下午就可以去南昌了。

早晨7时在酒店用完早餐,随即出发步行去旅游观光车香山路口站,乘坐东线观光车前往三叠泉景区,中途在含鄱口换乘。抵达终点站三叠泉后,仍要步行约10分钟才能到缆车站,此处缆车为轨道型,全长约1.5公里,落差约1百多米,收费往返80元/人。

三叠泉又名三级泉、水帘泉,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名。三叠总落差155米,其势如奔马,声若洪钟,古人描绘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历史上三叠泉曾长期未被发现,隐居在它上源屏风叠的李白和在它下游白鹿洞讲学的朱熹都不知咫尺之地竟有此胜境。直到南宋绍熙辛亥年(公元1191年)三叠泉才被樵夫发现,渐渐赢得庐山第一景观的美誉。现在的三叠泉景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进行旅游开发的。游客到达缆车下站后,要花2元钱领取返山卡(返回时可退),还要往下走一千多个台阶才能到第三叠泉,也才能观赏到三叠泉的全貌。这一千多个台阶非常陡峭,几乎是直上直下,休息平台也少得可怜,更要命的是台阶面十分狭窄仅20厘米而已,下到谷底腿肚子早就打颤了,还要原路返回攀爬一千多个台阶,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累了。如果景点的景色确实秀美也就值了,但事实上所谓的三叠泉就是三段瀑布而已,在谷底看最高处的一叠就那么一小段水光,第三叠水量最大,但也称不上惊艳,所以觉得这往返近三千的台阶再加上80元缆车费有点不值得。

这里要吐槽的是台阶设计有问题,居然有连续近百级台阶没有缓步休息平台,且每级台阶也较高,攀爬确实吃力,建议老年人慎重去此景点,或者将此作为庐山旅游的最后一站。

仍乘缆车返回到三叠泉车站,再乘观光车去大口瀑布,车站上有一人指点我们从路边下山,还说很近。此处坡度不大,行走了约10分钟才到。又有人拦住让我们买门票,说此景点不包括在庐山大门票内,每人35元。买票后仍要下数百台阶才可一窥瀑布全貌。此处瀑布常被误导为诗仙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瀑布,事实上诗仙所描绘的瀑布并非在庐山风景区内,而是在星子县的秀峰风景区内,而且大口瀑布的身材也纤细多了,哪里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

从大口瀑布谷底返回山上后,我们决定乘坐缆车前往含鄱口,每人30元。这条索道较长,坐在车厢内从高空俯看庐山景色,只见雾气有浓有淡,飘荡在山峰之间,山间的粉樱已悄然开放,谷底幢幢房屋的红顶十分醒目,周边的流水似白练、水潭像碧玉,恰似人间仙境。

含鄱口位于庐山东谷含鄱峰中段,状如鱼脊,横亘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间,张着大口似乎要鲸吞鄱阳湖水,因此得名。此处北可望五老峰,东可瞰鄱阳湖,南可眺汉阳峰,西可观植物园。此处还是庐山观赏日出的最佳地点,要选择晴朗的清晨,可见到远处鄱阳湖上的晨光微曦,水天一色,一轮红日沿湖而出,金光万道,霎时湖天尽赤。我们抵达含鄱口时,浓雾依然笼罩在山间,已是正午时分,太阳虽已高照,但雾气依然不肯离去,所以根本领略不到一口汲尽鄱阳湖水的宏大气势,连鄱阳湖也仅可看到一点阳光的反射光,在雾气中隐约可见五老峰的几个山头。

含鄱峰的南端建有一石坊,四柱三门,坊中央镌有“含鄱口”三个字,其左右分别刻有“湖光”、“山色”四字。

石坊后有台阶直达山脊上的红柱绿瓦的伞顶圆亭,这就是含鄱亭了,在此可观赏庐山最高点汉阳峰的身姿。

从含鄱口步行去观光车站,途经植物园,但已累得不想进去观光了,五老峰因也要爬山近2小时加上有雾而放弃了。遂乘车到庐山会议旧址参观。庐山会议旧址建成于1937年,系民国时期“庐山三大建筑”之一的庐山大礼堂,蒋介石当年曾多次在这里向国民党军队的军官们训话。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幢建筑更名为庐山人民剧院。自1959年开始,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即1959年的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的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旧址于1985年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幢灰白色两层建筑,屋顶有中式的檐瓦装饰,三个半圆形大门,大门上方有“庐山人民剧院”六个红色大字,大字的上方有红底黑字的横幅上书“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庐山会议旧址”。

走进旧址大门,大厅内红色背景上镶嵌着“中国共产党庐山会议旧址”十一个金色大字,背景前矗立着毛泽东全身金色塑像,周围是鲜花和绿植,大家纷纷在此拍照留影。

大厅内有放映区循环播放三次庐山会议的纪录片《庐山烟云》。二楼的影剧大厅即是当年“庐山会议”的会场,大会主席台依然保持着当年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时的原貌,会场座位仍按原样摆放,桌子上除了茶杯烟缸外还有当年参加会议人员的姓名牌。

个人私下认为庐山是中共的不祥之地,1959的会议打倒了彭德怀,从反左转而反右,致使中国的发展阻碍了数年之久;而1970年的会议又揪出了陈伯达继而直指接班人林彪,导致“九一三”事件,使混乱的中国乱上加乱,毛泽东心力交瘁,文化大革命进入“四人帮”时代。所以虽然庐山为举办中央会议而进行了大量的翻建,但从1970年后再未来此开过会议。庐山会议旧址前有一广场可停车,广场右侧山坡上有庐山抗战纪念馆和庐山大厦即原国民党军官训练团旧址等建筑物。

从庐山会议旧址继续坐车到美庐参观。美庐是幢英国券廓式的别墅,由英国兰诺兹勋爵建造于1903年,1922年转让给巴莉女士,巴莉女士与宋美龄私人感情颇深,于1933年夏将此幢别墅让给蒋介石夫妇居住,到1934年更是将这幢别墅作为礼物赠送给宋美龄。从此,宋美龄成为了这栋别墅的主人,故名“美庐”。

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也曾居住在这座别墅。据说1959年的6月29日,毛泽东意气风发地走进美庐,他一进庭院大门,就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大声说道:“蒋委员长,我来了!”。于是这里就成为庐山所特有的一处人文景观,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国共两党最高领袖均居住过,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走进绿树遮蔽繁花似锦的庭院,有一天然裸露的大石,上面镌刻着“美庐”二字,左下刻有 “中正题”的落款,这是蒋介石于1948年8月亲笔题写的。

登上十字型长石阶和通透式凉台,进入室内是一装饰典雅、中西合璧的会客厅,浅绿色的地毯,墨绿色的沙发,墙壁上挂着宋美龄不同时期的半身照片,以及蒋介石夫妇在美庐生活的部分照片。再进去是当年第一夫人的卧室,室内陈设基本保持原貌。二楼是蒋介石的办公室、会客厅和卧室,卧室的配置和宋美龄卧室相仿,却多了一张躺式沙发。办公室的左边,分别建有凉台和阳台,均为石柱、石栏,宽阔安适。

从美庐出来后乘观光车到牯岭街购物,因腿脚酸疼难以行走,召滴滴打车回到酒店休息。

行程第四天,4月11日,昨夜一直下雨,早晨起来发现雨已停了,但仍然有雾。睡了一夜后两条腿仿佛不是自己的了,大腿酸麻、小腿胀痛,行走缓慢,特别是下台阶只能小心翼翼地挪动。早饭后退房,将车停在会议旧址停车场,在牯岭街除了双层机械式停车场另外收费外,其余的停车场均不收费,费用已含在45元进山费内。仍然坐观光车去大天池,是今日西线旅游的第一个景点。走进写有“大天池”的石牌坊,还要步行十余分钟,好在是坡度不大的山道。

所谓大天池就是位于庐山西部天池山顶天池寺前的放生池也,长不足10米,宽不足3米,上架石制小桥,池边挂满红布条,池底铺着一层硬币。如此小的水池居然号称大天池,确实有些愚弄人的意思,好在这个景点游人一般不来。

天池寺已毁,现在重建了大殿也无香火。西侧有文殊台下为石室五楹,上为平台,登台眺望,可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门涧,东瞻佛手岩,西眺白云峰。据说在月色朦胧之夜还可看到“佛灯”奇景。在寺南侧有一小门可通到龙首崖,遂出门试行,都是下山台阶但较为平缓,走了约5分钟后是陡峭的下山台阶,约有百余级就到达木制平台,有龙首崖字样的木牌,此处就是龙首崖了。龙首崖是一块横卧在绝壁上的大石块,站在崖顶向下俯瞰是庐山最深的山涧--石门涧,据说这里会出现五色彩云萦绕的瑞象,似西方极乐世界,于是有佛教信徒在此舍身跳下,所以又称“舍身岩”。我所站立的平台就是崖首,看不到凌空绝壁,倒是远眺石门涧的悬索桥历历在目。

平台旁有树枝如虬髯,此为庐山松又名龙冠松。

从龙首崖原路返回大天池,再到门口的观光车站乘车去仙人洞。

从大天池到仙人洞仅一站,一到此处就是人山人海了,都是团队游客,导游的大声招呼声此起彼落,游客大多是从锦秀谷方向来的,像我们直接到仙人洞的很少,我们也是因腿痛无法登山而选的捷径。

仙人洞位于庐山天池山西麓,是一个由大自然风化和山水冲刷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相传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就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了。验票进入后,下台阶至一平台处,有圆形石门,门上方正中镌刻“仙人洞”三字。左右刻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

进入圆门便见一大巨石横卧道旁,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此为“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苍松向前倾斜,虬枝苍劲,此松名石松。石上镌刻有“纵览云飞”四个大字,传为清末民初诗人陈三立所书

。顺石径小道逶迤而下,道旁有数只猕猴伸手向游人讨要吃食,引得人们驻足观看。

远远只见苍翠崖壁间一洞豁然中开,洞高达7米,深逾14米。洞壁冰岩麻皱,横斜错落,这就是著名的仙人洞了。

洞内有石制的纯阳殿,殿外立有吕洞宾身背宝剑的金色雕像。

在洞穴最深处据说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声,悦耳动听,便是《后汉书》上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站在洞外平台上远眺,只见远处山峦突起,群峰相连,阵阵云雾,时而浓如泼墨,时而淡似青烟,变幻多姿。

在洞旁的山岩下建有一栋斗拱彩绘、飞檐凌空的殿阁,是为老君殿。

沿原路返回到御碑亭游览,此亭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是座仿木构歇山顶石亭,平面呈正方形。每边宽5.8米,亭高6米。此亭是朱元璋为了纪念周颠仙等人而建,亭中立有御碑,为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周颠仙人传》和《四仙诗》。御碑高约4米、宽1.3米、厚0.23米。相传朱元璋称帝后,突患热病濒于死亡,宫内御医束手无策。忽报庐山仙人洞的赤脚僧持天眼尊者和周颠仙人赠送温良药至,朱元璋服后立即病愈,遂在庐山仙人洞建亭立碑以示感谢。

从仙人洞仍是乘坐观光车去花径景点。

花径曾是庐山历史上的三大名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唐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任江州司马时,曾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四月九日与庐山东林寺法寅大师及17位好友,一同到此游玩。届时已是暮春时分,庐山下面的桃花都已凋谢,而此处的桃花却含苞欲放,仿佛又回到了早春二月的光景。白居易目睹眼前的春色随口诵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七言绝句,随后又提笔留下了“花径”二字,此后人们将白居易当年赏桃花的地方叫做“白司马花径”。

走近花径,路的一侧是如琴湖,建成于1961年,水域面积11万平方米,因湖面似提琴而得名。

湖中有湖心岛,呈椭圆形,东端建有忆琴亭,西端建有水榭,有九曲桥与湖岸相连。此时湖上雾气浓厚,隐约可见水榭的身影。

花径的大门就在湖畔,石块垒成,上书“花径”,两旁刻有“花开山寺,咏留诗人”的对联。

入门沿湖畔往里走约百米,有书法家胡献雅书写的巨型石刻“白司马花径”。

在此折向西行,甬道两侧鲜花怒放,前行到草地上见有一伞状红顶的圆亭,这就是花径亭了。

亭中圆形池中有石板刻有“花径”二字,相传是白居易的手书。

但也有疑义,因为这是1929年由湖北汉阳人李风高游大林寺时才发现的,千年之间游人无数居然无人发现吗?花径亭南侧有景白亭,系一尖顶方亭,木石结构,铁瓦飞檐,亭前立陈三立撰《景白亭记》石碑,详细记述了建亭的始末。再前行有水池,池畔有雕塑家王克庆于1996年雕刻成的2米多高的白居易塑像,

塑像后方就是草堂了,建于1988年,完全按照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五架三间草堂,石阶挂柱竹编墙”的建筑形式复建,坐北朝南,木结构,草顶。

去锦秀谷的入口就在花径大门内的西侧,虽然有天桥、好运石、险峰等景点,但因要攀爬1.5公里的山路而作罢,三叠泉的台阶真是害死人了。遂决定去庐山博物馆也就是毛泽东居住过的芦林1号别墅。观光车将我们放在毛泽东诗词苑门口,先观赏毛泽东庐山诗词苑。苑内巨石上镌刻了毛泽东手书七律·登庐山,

有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全身塑像,塑像台基上书“望高壮观”,

苑内有很多诗词碑刻值得一看。从诗词苑步行去故居芦林1号别墅仅几步之遥,现已改成庐山博物馆。

此建筑物建于1960年,单层平顶,主体为四合院式,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是专为毛泽东来庐山使用而修建的。1961年夏秋毛泽东在此住了1个月,1970年8月至9月间毛泽东在此住了19天,1984年改成博物馆。进入院内,松柏交翠,花草争芳,环境幽静。高大的门廊很长,

博物馆门上方有“庐山博物馆”五个荧光大字,是启功先生的手迹。

毛泽东卧室在南大门西侧,仍然陈列着床、沙发、躺椅、办公桌、衣柜、立柱台灯等原物。

隔一个卫生间,便是他的办公室。博物馆内还陈列了一些文物,也无希罕之物,倒是庐山地质展览值得一看。(未完待续,谢谢观赏。)

关于作者: 书海渔夫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