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非徽州人,也许是地缘之近,一直以来,对徽州情有独钟,不管是年代久远的村落,还是白墙黛瓦马头墙的古宅,亦或者是被细雨敲打的巷陌,漫步徽州就像是行走在一个古典美的素雅世界,徽州的美,是凝重的,也是诗意的,那小桥流水边宛如泼墨般的老宅子,像一张张古画,淳朴宁静,唤起我们心中深藏的怀旧情愫。
岁末,趁着还有假期,带着家人再一次踏上了古韵徽州的旅程。宏村和屯溪都去过几次,这次的目的地是与屯溪老街一江之隔的黎阳in巷。
明清个屯溪,唐宋个黎阳
说起屯溪老街,人们常常用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来形容,但其实,与其相邻的黎阳老街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当地人有这么一句代代相传挂在嘴边的俗语,“明清个屯溪,唐宋个黎阳”,从另一个侧面隐隐地告诉了我们黎阳之于当地人心中的分量。
是的,“黎阳”古称“犁阳”,自东汉置县,迄今已是18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紧靠新安江,“两江交汇,三省通衢”的地理位置,古时便是商贾往来的驻足停留之地,曾活跃与涌现出无数徽商,留下诸多的历史遗存。
享受着青山秀水与往来的商路便捷,曾经的黎阳像一个富家子弟,十分阔气 ,“邵家巷”、“贾家宅”就是当时大家族的代表,尽显富足。
横江水静静流淌,随着“屯浦归帆”中所描绘的盛景,新安江上樯帆如云、舟楫频繁,集市也慢慢从黎阳古镇转移到对岸的屯溪老街上,古黎阳作为一种符号,渐渐随年华流逝而去。
千年古镇,时尚新生
本着修护黎阳老街,弘扬徽州文化的美好愿景,黎阳in巷于2010年开工建设,并于2013年7月重新对外开放,在其改造修建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老建筑群,借鉴了徽州水系的风格,并适当加入了一些时尚元素,采用现代创新手法重新演绎建筑本身。
使得如今展现于我们面前的黎阳in巷,古老与现代交汇,传统与时尚相映成辉。
目前的黎阳in巷主要由三条街区构成,分别是滨江酒吧休闲街区、特色美食街区以及徽文化体验街区。
涵盖了零售、休闲、餐饮、客栈等多种业态,构筑了吃喝玩乐游购的“一站式”休闲街区,非常适合像我这样拖家带口的家庭。
穿过徽州的特色牌坊,走在蜿蜒曲折的石板路上,小桥流水,古风依旧。
一边是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一边是现代潮流的新式建筑,才闻着毛豆腐的特有香气,那边巨大的圣诞树扑面而来。
欢庆广场上左手教堂,右手戏台,新老建筑中西合璧的交错融合,让人既能体会到千年古镇的历史底蕴,亦能感受到现代都市的时代特征。
为了更好的演绎徽派文化,黎阳in巷还邀请了许多国家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的入驻,诸如徽州漆器大师甘而可、砚雕大师蔡永江、石雕大师胡小石等等等等。
走进一幢老宅,和元宝一起观摩了徽州版画。
徽州盛产纸墨,商业手工业发达,明代中叶遂在徽州兴起了一个版画流派,它以白描手法造型,富丽精工,徽州版画非常考验耐心,一刀一刻之间皆是匠心巧思。
元宝拿起版画师傅递来的纸笔,在白纸上大笔一挥,画着他这个年纪心中想象的世界。
拐角处一间邮局吸引了我们的视线,某种程度上它已经超出了邮局的范畴,打着“把徽州买回家”的口号,陈设的文创商品创意十足,酒瓶装新酒,它是邮局,亦不只是邮局,像极了黎阳in巷本身。
和当地小朋友打成一片的元宝
移步向前,一扇古宅的石质门口赫然醒目。
一面是现代,一面是传统,仿佛穿梭在时光交汇的隧道之中。
“盐”重好“色”,轻度腐败
住在黎阳in巷,入乡随俗,第一顿自然选择了徽菜。
老厨忆是当地本土的一家徽菜馆,店内非常具有徽州乡村的特色,无论是墙上的蓑衣,还是老式座钟表,煤油灯等,都会让人遥想起逝去的旧日时光。
徽菜的来由大多与勤俭节约有关,“盐”重好“色”,轻度“腐败”是对徽菜的概括总结,因为徽菜重油盐酱料,色泽上以深色居多,而徽菜里许多被广为人知的菜品皆经过腌制发酵这一“腐败”过程,嗜臭,可谓是徽菜的一个独有特征。
臭鳜鱼和毛豆腐,是许多人来黄山必尝的美食,我们在老厨忆自然也点了这两道菜,臭鳜鱼闻起来微臭,用筷子一夹,被拨开的鱼肉露出白玉般的颜色,夹起一口送入口中,肉质鲜嫩,口齿余香,香与臭,臭与鲜,像被施了魔法,只是一念之间。
毛豆腐被徽州人称为家乡的味道,因表面长了一层发酵的如绒毛状的白色菌丝而得名,味道浓郁的在口腔里盘旋,让人再也忘不了它的猛烈。
除了臭鳜鱼和毛豆腐之外,老厨忆的一道炒年糕也让我印象深刻,色泽是黄色的,据说是因为加了玉米汁的缘故,放了点青菜,出乎意料的好吃。
还有一道叫做“鸭脚板”的野菜,拍几粒蒜米炸香,放入翻炒,口感清香清爽,很健康。
撸着烤串,为青春回忆买单
没想到在黎阳In巷居然看到了最成都的马路边边,门口宽窄巷子和黄山烧饼铺子相结合的复古海报墙充分体现了黄山与成都这两座城市的融合。
走近马路边边,70、80年代的复古情怀在这里随处可见。
像是乘上了机器猫的时光机,踏进了那扇任意门,修车铺、茶馆、公共电话亭,复古的蓝色四方桌,极具年代感的教室,戴着红领巾的学生,等等等等,旧时的的生活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了眼前。
马路边边串串的传统锅底,牛油醇厚,混合多种天然中草料,鲜香扑鼻、辣而不燥,诱人的串串摆在长长的冰柜里,荤素皆有,食客们可拿起同样具有年代感的小簸箕挑选串串,拿多少,吃多少,推荐嫩牛肉、小郡肝、肥肠、鸭肝、切片魔芋等等,食材新鲜,口味按照个人喜好自由选择,因为每个串串的分量较少且价格便宜,所以几乎每个食客都是装了满满一簸箕,烫串串的时候手上的一把串串鲜艳透亮,香气四溢,配上店家只靠干辣椒面和花生面就能撑起烤串的特色蘸碟,让人欲罢不能。
除了串串之外,还有很多成都小菜可以选择,最多的是冒菜,爱吃脑花的朋友不能错过的是冒脑花,这是成都的特色代表菜,软糯的和豆腐一样,一口入喉,鲜香顺滑,这些冒菜使用的都是小巧的搪瓷碗,非常接地气的口味,且充满着旧日情怀。
撸着烤串,吃着冒菜,马路边边还有一款超级适合女生的解辣神器,就是它家的红糖冰粉,几乎到店每人一份,晶莹剔透,里面有放了红糖和切碎的西瓜粒,口感清甜又爽口,另外店里还有各种特色饮料,看似输液的啤酒、开水瓶装的果汁、电灯泡装的米酒等等,造型别致。
这是我第一次吃马路边边,固然爱它家烤串的味道,看着那些在70、80年代红极一时的电影海报,每一张都像是回忆杀,一边吃着烤串一边忍不住热泪盈眶,人生百态,时光不可再回,在马路边边,心甘情愿为旧日情怀与青春的回忆买单。
日游黄山,夜泊黎阳
“日游黄山,夜泊黎阳”,夜幕降临,夜色中黎阳in巷呈现出另一番容颜,盎然生趣的打卡点在夜色中妖娆多姿。
古建筑斑驳的墙面上打造出“蒙太奇”的梦幻效果,像是在一张宣纸上灵动地诉说黎阳的故事。
也许是恰逢平安夜的加持,感觉全城的人都倾巢而动,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们告别白天工作的压力,成群结队,三五好友相约,开始他们在黎阳in巷丰富的夜生活,火锅店前排起的长龙,酒吧前紧挨的情侣,古戏台前翘首以盼儿童剧演出的父女……
白天游览之际尚不明显,一到夜晚我才发现黎阳in巷之于当地人的意义,这是他们悠闲的最佳所在。
文艺禅意,舒心自在
如今黎阳in巷入驻了不少精品民宿,我们住的“徽自在”便是其中一家。
它由一幢徽州老宅改建而成,门头高昂,屋前还有上马石,迈过高高的门槛,管家立马迎了上来,热情接过我们手中的箱子,前台几排矗立至屋顶的书架让我有种进入一家书店的错觉。
“有堂皆设井,无宅不雕花”,徽自在的天井则被改造成了偌大的公共休闲空间,天井两旁种植了高大的竹子,与三层楼高的绿植墙一起构成一方静谧的存在,绿植下面养了一池鲤鱼,鱼儿摆尾,游得自由自在。
我们订的是位于三楼的复式家庭房,一楼是榻榻米铺就的茶座,沿着旋转楼梯拾阶而上,二楼是一张大床,大屏幕投影取代了传统的电视,躺在床上像是电影包场。
除了中央空调之外,亦有地暖,徽州的湿冷冬季变得温暖可亲,起来对于带孩子的家庭特别友好。
最爱的是客栈的公共区域,无论是榻榻米茶室还是三楼的阳光房,亦或者是博古架上的佛教雕塑,随意摆放的一本闲书,每个转角都能遇见惊喜,深得我心。
我和阿姨坐在三楼的阳光房,喝着管家送来的银耳粥,营养补身。
元宝在一旁玩耍,自得其乐,笑得无所适从,之于我而言,这便是最好的放松和假期了。
结语:
细雨纷飞中结束了黎阳in巷的圣诞之旅,这是我第四次带元宝走近徽州,住进了徽式老宅,体验了徽州版画,吃了徽州菜(是的,元宝非常爱吃臭鳜鱼),逛了有历史底蕴的徽州老街,临走时雨点温柔地落在百年老屋上,轻轻拍打着青瓦,白色的高墙被雨打湿,俨然是幅写意的泼墨山水,就这样刻烙在了我们心上。
一些游玩的小贴士:
交通:上海可乘高铁到黄山北,两个多小时便能抵达,黄山北出站后打的黎阳in巷约半小时
景区:黎阳in巷为4A级景区,无门票
游玩建议:黎阳in巷是个涵盖吃喝玩乐购的一站式街区,适合家庭悠闲闲逛,节假日经常有民俗活动,体力好的
可结合附近的屯溪老街,碧山书局,宏村等一起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