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九华山世界地质公园之钟灵毓秀九华山。

九华山世界地质公园之钟灵毓秀九华山。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长久以来享有盛名,有“东南第一山”“莲花佛国”等美誉。人类文化活动产生和发展于一定地域空间,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人既是自然产物,又是社会化产物,在深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同时,还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驱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九华山拥有得天独厚的景观。那清晰、壮观、美丽的花岗岩复式岩体,那大型花岗岩断块地貌与富流体花岗岩结晶构造,那拔地而起的山峰与丘陵、盆地地貌创造了形态各异的花岗岩石峰和北纬 30°亚热带山地生态环境,还有那融合上千年的宗教景观与社区文化遗产的特质,造就享誉世界的自然与文化融合的理想之所。同时,九华山还积淀了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晋唐以来,陶渊明、李白、金地藏等雅士、高僧游历于此,留下了诸多神奇瑰丽的文化遗迹与物证。

九华山地形起伏较大,切割较深,总体南北向,中间高,四周低,海拔在50米至1344米之间。九华山主体为花岗岩,总体呈长条形,主要地貌类型为中高山、中低山、丘陵以及其中的山间盆地、峰丛、沟谷、洞室、瀑布等。在自然力量作用下,形成了锥、柱、脊、穹、箱等不同形态的峰丛、怪石、洞室、盆地和峡谷等景观,以及第四纪冰川、瀑、泉、池、潭、涧等地质遗迹资源。云海、日出、雾(雨)凇和佛光等绚丽的四时美景,共同构成了九华山集山、水、洞、石等为一体的自然奇观。

地质运动塑造奇特的自然景观。九华山地貌的形成经历了花岗质岩浆侵位、花岗岩体抬升、围岩顶盖侵蚀和花岗岩山地的形成等几个阶段。其中,新构造运动地壳的抬升为九华山地貌的形成提供了条件,造就了九华山现今高山深谷陡壁的独特地貌,也形成了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九华山崖壁直立,山峰陡峭而高耸,在广泛发育的垂直节理控制下,垂直节理的相互切割形成了柱峰、塔峰、屏峰等各种山峰,并不同程度地受到水平节理的衬托。当垂直节理与水平节理、斜交节理相互切割时,则形成了箱状峰。此外,岩石中节理的发育,也为一切外力作用的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岩石与空气和水的接触面积增大,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作用,并控制了地面沟谷的延伸方向和区域沟谷网的平面图形,形成了九华山的河谷、山涧和池潭等水文景观。另外,花岗岩球形风化的发育,更是造就了九华山多处独特的石柱、石锥、石蛋地貌。在节理密集发育的地方,风化作用加强,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了山谷相间的地貌,以及独特的“一线天”景观。风化作用剥蚀的花岗岩岩块崩塌堆积后,则形成了一系列的滚石、洞穴地貌。在自然力量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奇特的景观,这些景观为九华山增添了一份自然之美。

自然景观构成文化意象。九华山钟灵毓秀,峰形奇峭,绝壁危崖环绕。人们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观进行意象解读,赋予其不同内涵。这使得自然生成鹰窝峰的地质地貌具有了文化意义,也体现了文化对地质地貌的影响。

九华山以名峰、奇松、怪石、云海和丰富的水景等自然景观为主。它们的相互组合体现了九华山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天然和谐。对于九华山的奇秀风景,李白言“灵秀”,王安石曰“雄奇”,自古便有灵秀九华的美誉,使得多少人为之竞相折腰,流连忘返。对于九华山存在的一些奇特的自然景观,人们往往会给以独特的意象解读。一方面是从外在的形态出发,另一方面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内在影响,彰显“莲花佛国”的特色。九华山古有“九十九峰”之说,现依普查资料实录71座,多为海拔700米以上山峰,最高峰为十王峰,海拔1344.4米,另外还有钵盂峰、蜡烛峰、罗汉峰、弥勒峰和文殊峰,等等。松是九华山最奇特的景观,如黑虎松、凤凰松、鸵鸟松、长臂松和迎客松等,干曲枝虬、百态千姿。这些意象大多是根据松树形态赋予的。在九华山的峰海中,争相崛起的怪石,好似无数明珠撒落其间,把九华山点缀得分外绮丽、动人,如乌龟石、大象石、棋盘石、大鹏听经、猴子拜观音和定海神针,等等。这些意象在石头形态基础上又赋予其佛教文化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九华山“莲花佛国”的体现。

关于作者: 一部手机游池州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