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海畔城市威海在记者心目中一直是个非常洁净秀美的滨海城市,上个世纪的1995年7月,记者随中央台休疗团第一次来到这里就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没想到16年过去了,当2011年10月再次来到这里时,以往的印象已经今非昔比,这座城市越发变得更加漂亮了。而此行,记者不仅浏览了威海市容景致,而且还从威海往东,抵达到中国版图上的最东端,观览了成山头天尽头风光;往东南尽赏了赤山美景。
威海海滨路(摄影:冯赣勇)
威海濒临黄海,西连烟(台)蓬(莱),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旅顺口势成犄角,共为渤海锁钥,拱卫京津海上门户,称为威海卫。清代作为中国北方的军港,是北洋水师基地。
威海公园留影(摄影:李小平)
汉初时,威海叫“石落村”,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后来又称为“落柑村”,据后人推测,之所以改为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这里遍地布满了柑橘树的缘故,至于是否如此,无从考证。到了元代,改为“清泉夼”。威海作为一个沿海而多薄山的地方来说可以想见水的重要,“夼”是洼地的意思,可能也有因卫城在北棉花山南佛顶山西古山环绕之下而得名,依这样理解这个名字是依地势而取的名字。
沿海观光道(摄影:冯赣勇)
记者出了威海火车站,驱车行进在沿海岸线修建的海滨路上,感觉十分惬意。宽敞的马路两边,一面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另一侧是沿海岸线长达数公里,开放式,异常秀美的威海公园。
威海公园雕塑(摄影:冯赣勇)
威海公园,于2000年2月动工,2001年5月31日完工,6月1日正式开园。公园北起四方路,南至平度路,面向威海湾。总长3218.6米,平均宽度144.3米,以海滨南路为界,东西两侧公园占地总面积46.5万平方米。公园中部设有1个中心文化广场,由北向南设有四个主题景区。
肖邦面向大海(摄影:冯赣勇)
在中心广场和四个景区对应设置了一座大型主雕塑、四座景区主题雕塑和若干雕塑小品。公园绿化以生态园林理论为指导,以乡土树种为骨架,形成主次分明、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简洁明快的生态群落,充分体现了植物物种的丰富性及多样性。
幸福门(摄影:冯赣勇)
整个公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大海、树林、绿地、鲜花、雕塑、山石、建筑有机结合,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生态海滨城市画卷。威海公园规模宏大、设计精湛、质量优良,成为一条集交通、游览、娱乐、休闲于一体,海滨特色鲜明、艺术内涵丰富、人文与自然有机融合的海滨风景线。
渔船锚地(摄影:冯赣勇)
记者下榻的电子宾馆位于大海之畔。走出宾馆过了马路就是大海,站在海边,每到傍晚就能看到数不清的渔船停在不远处的锚地,挂着彩旗聚集在此的渔船,是这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活海鲜市场(摄影:冯赣勇)
当渔民们停泊好渔船后,他们纷纷划着小木船来到岸边,将刚刚打捞上来的各种海鲜运到岸上,拉开排挡变卖。这里的海鲜大排档,被当地人称为最新鲜和不落地的海鲜。每天傍晚,此地生意兴隆,许多市民都来此购买物美价廉的新鲜海产品。
前往天尽头(摄影:冯赣勇)
2011年10月16日,记者在抵达威海的第二天,前往距威海市区75公里的成山头天尽头风景区。从威海市驱车顺着海岸线先向南后转东一直而行,沿途海畔风光尽收眼底。特别是沿海岸线的一段路有数不清的电力大风车,堪称一道十分壮观的景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记者一行顺利抵达成山头风景区。
成山头留影(摄影:孙明和)
成山头自古就是兵家必争地,三国、隋唐、明清,均有兵事发生。震惊中外的甲午战争最后一战黄海海战,就发生在成山头以东10海里外的海面上。北洋水师爱国将领邓世昌就殉国在此。为了表彰邓世昌誓与战舰存亡的英雄气概,光绪皇帝御赐碑文,谥号“壮节”,邓世昌碑至今还保存于皇庙内。
始皇庙(摄影:冯赣勇)
抵达成山头景区后首先来到全国唯一的一座“始皇庙”。在始皇庙的西侧有一座气势宏伟的东天门,我想,既然成山头位于最东面,这可能也是中国最东端的一座大门了吧?始皇庙,史书又称秦皇宫、始皇宫、秦皇庙,坐落于成山三山南峰阳坡。
中国最东端大门(摄影:冯赣勇)
据道光年版《荣成县志.古迹》载:当年始皇东巡东山时,在此修筑秦皇行宫。后当地居民幸运始皇临此,不断扩修成为始皇殿,由道家主持。至明代正德年间,其规模已占地300亩,正殿三幢,配殿房屋不计其数,内住道士200多人。此庙后被烧毁。现在的庙内存有始皇塑像,双银杏树、御赐邓世昌碑和塑像、海神娘娘庙等。
邓世昌塑像(摄影:冯赣勇)
走出始皇庙正对面的海畔还有一系列的景观,有秦始皇东巡时的一组石头雕像;还有胡耀邦同志曾亲手题写的“心潮澎湃”,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刻在一块高4.65米、宽2.48米的花岗岩石上,立于贵宾楼东侧,与屹立在大海中,如今已改为“好运角”的石碑遥相呼应。
成山头灯塔(摄影:冯赣勇)
离开始皇庙来到成山头。成山头原名“天尽头”,这个景区内最高点海拔200米,东西宽0.75公里,南北长1公里,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主要有海驴岛、天鹅湖、花斑彩石、俚岛海滨、成山林场、秦代立石、拜日台、秦桥遗迹、望海亭、观涛阁和镇龙石等著名景点。
好运角巨石(摄影:冯赣勇)
古时成山头被认为是日神所居之地。据《史记》载:姜太公助周武王定天下之后,曾在此拜日神迎日出,修日主祠;公元前219年、210年秦始皇曾两次驾临此地,拜祭日主,求寻长生不老之药,留下了秦桥遗迹、秦代立石、射鲛台、始皇庙以及李斯手书“天尽头秦东门”等古迹;公元前94年,汉武帝刘彻东巡海上,拜成山是主祠,观日出,建成山观,还作了《赤雁歌》。
秦始皇巡游雕像(摄影:冯赣勇)
成山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与韩国隔海相望,相距仅94海里,是中国陆海交接处的最东端,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
好运角留影(摄影:孙明和)
在成山头这里群峰苍翠连绵,大海浩瀚碧蓝,峭壁巍然,巨浪飞雪,气势恢宏,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
好运塔景观(摄影:冯赣勇)
1874年英国人在成山头东端建了一座高16.3灯塔,灯光射程21海里,至今完好无损,正常使用。为了防止大雾海上船只看不见灯光,辨不清方向,英国人又在灯塔旁边建造了一只大雾笛。每遇大雾天,雾笛每隔两分钟便自动鸣笛一次,笛声可传逾三十海里。
远眺好运角(摄影:冯赣勇)
2011年11月18日,记者在观光成山头后又前往威海东南端的石岛赤山风景区。景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市东南部的石岛海滨。这里占地12.8平方公里,山海相连。这里有海、有滩、有山,大自然的万千风情和海派民俗文化集于一方,堪称旅游天堂。
海畔雕像(摄影:冯赣勇)
赤山因石红而得名,以峰奇、洞异、泉清、石怪、寺古而著名。赤山自古是“佛”之胜地,站在经书石上东望,可见一座高约200米的山头,酷似一尊大佛,坐北朝南,正襟危坐,两腿各坐一个小佛像。在手掌抚摸着小佛像的头顶,右胳膊搂抱着小佛像的肩部,凝视着远方。当年张保皋选中赤山建法华院,正是觉得赤山与佛有缘。
明神坐像(摄影:冯赣勇)
赤山的历史文化,据考古发掘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据文献记载,秦汉以来史迹可见。大自然的神功妙斧,雕塑的奇异怪石,遍布赤山,并衍生出无数的神话和传说,坐禅石、望乡石、神龟石、佛指石、和尚石、僧帽石、经书石等,另外还有神秘的红门洞,每一块石头都是一个故事。
远眺海畔景色(摄影:冯赣勇)
记者乘景区专用旅游车首先来到位于赤山最高处的赤山明神景区。这里有一座依山望海巨大的赤山明神座像,异常壮观。赤山明神亦称赤山神,相传明神本相出于赤山红门洞。
赤山留影(摄影:李小平)
赤山明神坐像威镇四海,法力无边,守护乡土,福佑大千,功德无量,乃华夏北方庇佑之神。始皇并六国,于赢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成山,以求长生不老之药。途大病,李斯遽祈明神,旋无恙。
赤山观音殿(摄影:冯赣勇)
离开赤山明神先后来到赤山禅院和极乐菩萨界景观区观赏。赤山禅院由圆仁入唐求法馆和赤山阁两大部分组成,整个禅院依山而建,肃穆庄严,林茂水激,亭榭楼台,气势宏伟,迤逦壮观。圆仁入唐求法馆设有五个展厅,分别是“心慕佛乘、苦海船筏、慈觉大师、求法巡礼、功成圆满”。主要展示了隋唐佛教发展史、圆仁法师入唐求法及回国后在日本建立赤山禅院的过程。
赤山罗汉(摄影:冯赣勇)
最后来到的极乐菩萨界景观区可谓是赤山的精华所在,这里集雕塑、音乐、喷泉、瀑布、焰火于一体,运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生动演绎古老佛教文化的动态音乐广场。以水幕环绕衬托,以旋转滴水观音为主场景的音乐广场,弧形看台东西两侧分列18罗汉石雕, 中间石壁上刻有长38米,高10.8米中国最大的巨型佛教壁画——《觉海慈航》,展示了观音菩萨寻声救苦、慈悲济世的神通和功德。锡青铜铸造的滴水观音位于广场中心,高25.8米,重200余吨。
音乐广场(摄影:冯赣勇)
在气势恢弘、撼人心魄的佛乐中,喷泉随节奏变换出13种奇特水型,观音菩萨自转一周。莲花座下金童玉女手托金盘从徐徐开启的门中走出,承接观音菩萨抛洒的甘露。护法的四大金刚力士口中喷出五彩火焰,供养菩萨翩翩起舞,池边的9条金龙紧跟着行云布雨,喷出水柱,阳光下水幕喷泉中折射出神奇的七彩霓虹,整个演示过程15分钟,其设计之新颖,规模之庞大,效果之独特,意境之殊胜,实属世间独一无二,非佛之宝地难得一见。(图文:冯赣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