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阳春三月江南游之荡口春色。

阳春三月江南游之荡口春色。

【序言】2018年是我的旅游年,从年初就购买了“锦绣江山全国旅游年票”,因为“年票”中涉及到的景点不都是全年都免票的,一些热门景点只是在个别月份免费,而在其他月份不享受免费待遇,所以需要针对其中涉及到的景点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在2018年3月份有几个江南古镇对“锦绣江山全国旅游年票”的持有者免费开放,包括木渎古镇、荡口古镇、枫泾古镇等,对于我这个旅游发烧友来说,肯定不能辜负了这大好春光,所以说走就走,利用周末时间去木渎古镇、荡口古镇等几个景点去转转!

2018.03.23(周五)晚上22点乘高铁到达无锡,住无锡火车站附近的汉庭酒店。睡觉前上手机链景APP下载相关的景点讲解,并预听一遍,查好去荡口古镇的公交线路。

2018.3.24(周六),5-8度,多云,微风。游览无锡荡口古镇,然后乘高铁去苏州,游览苏州枫桥景区、山塘街,宿苏州火车站附近

07:20 结房出发,为了准备好乘坐公交的零钱,先去火车站前的便利店花1元买一包纸巾。然后在火车站公交站乘坐712路公交。

09:00到达新桥公交站,去荡口古镇游玩。

荡口古镇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南鹅湖镇境内,西邻鸿山越国贵族墓群和泰伯墓,东与苏州、常熟接壤,因位于鹅肫荡口而得名。荡口古镇占地面积20.68公顷,相传是东汉孝子丁兰的故里,所以在古代又被称为“丁舍”。这里自古就是区域性“水码头”,伯渎河将鹅湖与京杭大运河联通,望虞河穿鹅湖而过,北接长江,南贯太湖。古镇内外河道纵横、湖荡密布,小桥流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荡口古镇是无锡市五个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之一,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享有“小苏州”、“银荡口”之美誉,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古镇面积不大,但历史遗存众多,有4个省级文保单位,1个市级文保单位,1个控保单位,50处历史建筑。景区通票80元,3月份对“锦绣江山全国旅游年票”的持有者免费开放。

(荡口古镇游客中心的沙盘)

鹅湖之畔的历史名镇人杰地灵,镇内居民以华氏居多,其祖先华贞固熟读诸子百家,著有《虑得集》行世,族内子孙代代相传。因此,这里孝义之风盛行,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名人辈出。我国明代藏书家、刻书家、铜活字印刷家华燧,明代著名收藏家、鉴赏家华夏,近代科学的先行者、数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华蘅芳,当代著名漫画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华君武均出生自荡口古镇。参观后我在想,明代才子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不知是不是发生在这里,但肯定是在这一带,而且是在“华太师”家,而当时华夏有个同宗兄弟华察被村民称为“华太师”,华夏与祝枝山、文徵明是好朋友,也应该是唐伯虎的好朋友。

下了公交车就看到一座四柱单檐石牌坊,牌坊正面中央行楷“荡口”两字,背面写有“仁里义坊”。走过去正对着的是临湖的“一得轩”,旁边是游客中心,9:05从这里换票进入景区。

(在进入景区前,可以在一得轩临水欣赏一下鹅湖的景色)

(鹅湖平静的水面)

(进入景区后眺望鹅湖,左侧是一得轩)

这时并不是旅游高峰期,古镇里的人并不多。景区并不复杂,主要就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河道,叫做“仓河”,河道两侧分别有一条路,叫做“仓河南街”和“仓河北街”。一般的游客沿着河道一侧走过去,然后从另一侧走回来即可。

(旺季未到,早晨的游客并不是很多,薄雾弥漫在河道上)

按照景区示意图的指引,我先来到了关帝庙。关帝庙座落于义盛桥北,原名义盛庵,明万历年间由举人华祖勤始建,后更名为汉寿亭侯庙。上世纪八十年代毁于火,进入新世纪后修复建筑面积900㎡,庙内设伽蓝殿和三圣殿。佛教界称关帝爷为伽蓝菩萨,主殿伽蓝殿内供奉关公,关平与周仓一黑一白为其左右胁侍。三圣殿内供奉的是药师佛、日光和月光菩萨。现在大多数关帝庙只是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但这里的关帝庙确实一座香火鼎盛的佛教道场。我到达的时候,僧人们正在进行着法事活动。

从关帝庙出来,走过小桥来到小河的南侧,我是先沿着小河南侧的仓河南街游览。此时正值阳春三月,蓝天白云之下,岸边的垂柳吐出了翠绿的嫩芽,黄色的迎春花、粉色的杏花和白色的梨花,还有或紫或白的玉兰花妆点着一池碧水。走在这样的环境中,怡然之情油然而生。

沿着河道向东,9:45来到了第二个景点——钱穆旧居。钱穆先生字宾四,生于1894年,逝于1990年,无锡延祥乡七房桥人,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读过《三字经》的朋友都知道“昔孟母,择邻处”的故事,钱老先生年幼时,他的父母也是学“孟母择邻”,慕名来到荡口租房居住,让钱老先生在这里读书学成为国学大师。现在文保部门将钱大师九至十二岁期间租住的王家祖宅进行了修复,修复后的钱穆旧居建筑面积710平方米,展陈钱穆生平事迹和他在荡口童年生活、学习和成年后在荡口教书工作经历。

荡口古镇景区不大,东西向的河道也就是一千二百米长,景点主要在河的北侧。大约10:20我就走到了景区最东侧,跨过一座小拱桥走到河道北侧,就来到了第三个景点,也是最东侧的景点——会通馆。

(站在南岸,对面就是会通馆的大门)

(走过去是这样滴)

(这里差不多就是荡口景区的最东边了)

(架着鱼鹰捕鱼的老翁)

会通馆是明代藏书家、刻书家、铜活字印刷家华燧(1439——1513)的读书室及印书工场,华燧是明代处士,号“会通君”,这座始建明弘治年间的屋舍也就称为了“会通馆”。会通馆建筑面积1140㎡。馆内分“印刷起源”、“活字印刷”、“现代印刷”、“荡口现代印刷”、“彩印精品”五个部分,同时展示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史,以及华燧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印刷成果。馆内展出了不同时代的印刷机械,还有一些蜡像。

走出会通馆折向西一百五十米,就是座落于北仓河杨家弄口的王莘故居。提起“王莘”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这个名字,但听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的曲调,相信只要是中国人都应该会唱。没错,王莘先生就是这首被誉为第二国歌——《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这座院落就是王莘先生的祖宅,是他生长的地方。

王莘(1918——2007),无锡荡口人。人民音乐家、作曲家,中国音协“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009年修建王莘故居、仿制天津小洋楼和修复老屋2间,场馆建筑面积1670㎡。馆内分“歌起荡口”、“歌声引路”、“歌者不息”三个部分,向游客全面展陈王莘生平事迹和展示《歌唱祖国》动人旋律之魅力。

从王莘故居向西250米就是荡口古镇的核心景区——华氏义庄,这是江南地区至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存续时间最长的义庄之一。

荡口的礼让、孝义之风,代代相传。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荡口尤为倡扬,历史上的孝义名人、孝义故事不断出现,汉代的丁兰,晋代的华宝,元末华幼武,明初华贞固。华幼武、华贞固侍奉母亲的“春草轩”从堠阳移徙鹅湖,历经数百年,堪称中国第一所家庭养老院。荡口还先后建起了怡老园、养萱斋等孝养敬老的场所,传承了“孝为行首”的优良传统。明代杰出书画家沈周为荡口华蒙养萱斋题曰:“南齐孝子千年孝,今代还生奉母人”。文徵明赠华世桢诗曰:“祖孙继好兼三世,道义相看重百年。”明末忠臣华允诚一片丹心、冒死直谏、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一直鼓舞着华氏家族的子孙后代。

(迎福桥是位于仓河北街上的石拱桥,取名迎福,迎福进镇,吉祥如意。桥下的河道叫水龙浜,与仓河在这里成十字“河”口,可见荡口镇上河道的四通八达。)

恪守孝道,推已及人,博爱众生,务本济物。把“孝”衍化为“义”,是荡口孝义文化升华为实际行动的具体表现。荡口在明初华仲谆首设义仓,赈灾扶贫;明弘治年间(1503)华祯首建无锡第一义庄,明万历年间,华察又创设役田接济族人。我们在荡口古镇所看到的“华氏义庄”是清乾隆七年,由华进思、华公弼父子捐义田1340亩创建的。之后,受到乾隆皇帝嘉奖,华氏子孙陆续建起了永义庄、新义庄、襄义庄、春义庄,另有徐氏义庄、殷义庄、须义庄等,全盛时全镇义庄近十所,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均为江南之首,在全国也属少见。荡口的义庄有着周密的规章制度,在赡族济贫、慈善解困、训养童蒙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孝义文化不仅使华氏家族长盛不衰,也营造了荡口地区民风淳朴、和谐安居的社会环境。“崇孝尚义”成为荡口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华氏义庄的大门)

(大门上的匾额落款是“华建敏”,应该就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目前作为景点的华氏义庄现存房屋四进,占地面积约2500㎡。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隔河照壁、码头及场地、八字照墙、门厅、轿厅、正厅(诒谷堂)和后厅。西路由北往南是仓廒、西花园和典当行。

(华氏义庄的砖雕门楼,仔细找找,鲤鱼跃龙门,龙凤、麒麟、牡丹)

(这是华氏义庄的正堂——诒谷堂,这是江南地区保存比较完好的一个楠木厅,是义庄庄东议事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义庄创立的初衷。“诒”是赠送、给予的意思,“谷”是稻谷,泛指一切谷物粮食,赠送粮食就把义庄的主要功能简述出来了。)

(这是“义塾”,光绪初年华鸿模在新义庄建“怀芬书屋”,纪念先祖华清莲号怀芬得名,兼收地方外族子弟免费入学)

(华氏义庄的西花园)

(据导游介绍,这种铁线爬墙虎很少见)

(西花园北侧是典当行,里面有人物蜡像)

(华氏义庄的隔河照壁)

毗邻华氏义庄的就是中国著名漫画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华君武先生的祖居。进到小院后,正对着是一栋两层的苏式小楼,一楼展厅中介绍了华君武在上海、延安、东北以及新中国各个时期的经历,展陈了华君武漫画一生的代表作品。二楼设有阅览室,收藏与漫画相关的书籍供游客阅读。二楼的东厢房还原为华先生的工作室,西厢房为起居室。在景区铭牌上写着“华君武故居”,但我参观后感觉有点不对,后来查看华先生的生平履历确认了我的判断,这里不应该称为“华君武故居”而应该称为“华君武祖居”。华君武(1915-2010),祖籍江苏无锡荡口,出生于杭州。华先生的生平应该分为杭州时期、上海时期、延安时期、东北时期和北京时期,似乎好像并没有在荡口长时间居住过。

再向西一百多米,大约12:00来到了位于荡口古镇景区仓河北街新当里的华蘅芳生平事迹陈列馆。华蘅芳(1833——1902),字畹香,号若汀,世居荡口。是我国近代科学的先行者、数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华蘅芳29岁时,和同乡好友徐寿(字雪村)一同到安庆的军械所,随后陆续制造出了蒸汽机,绘制机械图,造出中国最早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华蘅芳从小酷爱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27岁时就写出了他的第一部数学著作《抛物线说》。华蘅芳提出求整系数高次方程的整数根的新方法——“数根开方法”,还提出了二十多种对于勾股定理证法,成为这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之一。除了科学研究和翻译西方的科学论著外,华蘅芳还积极参与洋务运动,他曾三次被奏保举,受到洋务派器重,一生与洋务运动关系密切。

(正屋前的庑廊高大宽敞,古朴庄重,门楣上是中国现代力学之父,“中国三钱”之一的世界著名科学家,曾在荡口小学启蒙的钱伟长先生题写的“华蘅芳故居”的匾额。)

陈列馆所在的这座小院是华蘅芳的祖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这是一座三进四合院式晚清建筑,占地面积3485平方米,建筑面积1865平方米,典型的江南风格民居。现有五间正堂,两边各三间厢房和二间前厅。

(故居前院的正厅是“惇惠堂”,恢复了清代的摆设)

(惇惠堂大厅侧面摆放着中国最早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的模型)

(惇惠堂以及多个厢房和边房陈列着上百幅图片资料,全面展陈华蘅芳生平事迹、学术成果和历史贡献,以及华蘅芳其他家属的生平事迹)

(华蘅芳祖宅的后院)

(后院的正屋是“行素轩”,当年这里应该是华蘅芳老先生的研究室,华先生刊刻于光绪八年(1882年)的,最著名的学术论著就命名为《行素轩算稿》)

(行素轩屋内正中摆放着一尊汉白玉的华蘅芳半身塑像,塑像两旁四个书橱排放着华蘅芳、华世芳著作和译著的印件。两边墙壁上挂放着华翼伦(华蘅芳之父)和华蘅芳、邹佩兰夫妇的诗句。)

(荔雨轩是华蘅芳的书房)

(在华蘅芳事迹陈列馆的一间小屋里,展示着著名非遗——苏绣)

(走出华蘅芳生平事迹陈列馆在向西有一个小广场)

(广场北侧是荡口巡检司)

(广场南侧是一座戏台)

(这里有一个三笑楼,也许就是当年美女秋香三笑迷倒唐才子的地方)

(这时远处传来了听不明白的戏调歌声,好像不是越剧,也不是黄梅戏、沪剧,看装扮应该就是唐伯虎和秋香)

(古色古香的古镇,小桥流水的远方耸立高高的十字架)

已经是12:30了,要找地方解决午餐问题了。古镇走到哪里都有吃的,荡口的走油肉最负盛名,随处可见售卖它的商铺。水金豆花、金家烧饼、药膳酥等小吃也很不错。在钱穆故居旁边的秦园小笼能吃到地道无锡风味的蟹黄小笼包、鲜肉小笼。如果走累了,也可以在临河的茶座坐下,边喝茶边看风景,十分惬意。

(仓河北街两侧的小吃店)

(走油肉+无锡老酒,惬意)

(秦园小笼是荡口的名小吃,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无锡小笼片段,就是在荡口古镇的秦园小笼拍摄的)

(景区内到处都是这样的小吃店)

13:25乘坐712路公交车离开荡口古镇,14:45回汉庭酒店取行李,14:55赶到火车站南广场买了15:18无锡去苏州的G7231高铁票,无座,19.5元。进站时发现必须从北广场进站,赶紧一路小跑穿过一公里多的地下隧道,还好,赶上了。

【未完待续】

关于作者: JBQ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