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非遗婺绣,它的发源地不是江西婺源,而是浙江的金华。

非遗婺绣,它的发源地不是江西婺源,而是浙江的金华。

江西婺源,是我国最美的乡村,整个婺源全县,是国内唯一作为县级单位的3A级旅游景区,每年春季的赏油菜花,是婺源旅游最具代表性的。可是你是否知道,在临近婺源的浙江省金华市,古时曾被称作“婺州”,它还是省级非遗“婺绣”的发源地。

有关婺源与婺州的话题,地名专家有不少解读,争论的焦点便是这两个地方谁是老大,还有就是为什么今天看来分属江西与浙江的两地,地名的第一个字便是相同的。其实很简单,发源于婺源的星江,流入金华后,便被当地人称之为“婺江”。婺源是水源之地,而婺江是钱塘江的上游支流。

早在公元的593年,婺州就开始设立,当时婺州曾统领九个县,一度将婺源县也划作自己的势力范围。明代开始,婺州更名为“金华府”。1985年金华设置市区时,还把具有1500年历史的婺州古城设为“婺城区”。就在这1500年的历史长河中,古婺州诞生了非物质遗产“婺绣”。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丝绸最早的国家,用丝线和细针在服饰上刺上图案,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很流行。发展至今,我国共形成了“四大名绣”,它们分别为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其它具有地方特色的刺绣还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而婺绣,则相对来说名不见经传。

在古婺州地区,曾经流传过一种地方戏剧“婺剧”,后人也称之为“金华戏”。这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小众戏剧,用金华方言演唱,它跟浙江著名的越剧有所不同,越剧讲究一个“雅”,而婺剧讲究粗狂、豪放,它完全就是演绎给普通百姓看的戏曲。

因为婺剧的演出,大都用帝王将相的故事来演绎,因而戏曲中的人物,必须穿戴官服,因而一种刺绣便在古婺州地区诞生了。据说为了让坐在后排的观众也能一目了然地欣赏婺剧,所有的戏服都采用颜色艳丽的布料,布料上人工绣出来的图案,也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婺绣的特点,便不像苏绣那么精致,而更接近普通老百姓的欣赏水平。比如婺绣中一定要有一条“大龙”。过去,婺绣流传这样的做法:男盘龙,女绣花。首先要有男的刺绣艺人在衣服的胸襟上,用金线绣出一条飞龙,然后交给女刺绣艺人去勾勒飞龙周边的花草及装饰。所以在古婺州,刺绣绝不单单是女人活,还有男性参与其中。

随着婺剧与婺绣渐渐传入了邻近的婺源地区,戏剧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而刺绣工艺却在婺源扎根了。在婺源很多地方,都有着女孩学刺绣的传统。从前,婺源的女儿出嫁,就需要嫂子用刺绣的丝线,来绞去新娘面部和北部的汗毛,让其焕然一新。这个传统称之为“开背”。

只是到了后代,婺绣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想要见识下婺绣是怎么一回事,恐怕只有去档案馆或博物馆里找了。好在现今的婺源篁岭古村,有一间名叫“江西婺源刺绣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的店铺,那里可以一睹绣娘制作的刺绣作品。

篁岭,是以晒秋文化著称的古村。在古村天街的入口处,有一间“绣缘堂”的建筑。临街硕大的玻璃窗内,路过的游客每天可以看到年轻的绣娘在一针一线地绣作品。通常一幅作品,从设计、打样到刺绣,需要花上个把月的时间。当然一些小幅的作品,如扇子、围巾、手帕等,刺绣用的时间要短一些。

春暖花开的季节,为了找到创作的灵感,绣娘会把绣盘搬到室外去,在大自然明媚的阳光中,绣出一幅满意的作品来。只是篁岭的“婺绣”,已经开始改变从前以帝王将相为主题的传统了,“盘龙”技艺已经很少见,取而代之的是现代人喜欢的清新典雅的画面。

去篁岭古村当一日绣娘,也是古村里的一项旅游体验内容。假如你有时间,可以去“绣缘堂”跟着绣娘学一天刺绣,当然不一定可以创作出一幅作品来。但能体验到婺绣的精髓,以及绣娘们的辛劳,也不失为一种度假休闲的方式。作者简介:陆建华摄影(摄影师、旅行家、自媒体人)

关于作者: 陆建华摄影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