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点:无锡博物院
如果说惠山泥人是惠山黑泥中开出的一朵奇葩,那么紫砂陶艺就是宜兴丁蜀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
早在晋唐时,人们就用瓷土来炼制青瓷,到了明代,开始使用生坯强度更高、烧成收缩率更小的紫砂泥来制陶,并独性地使用打身筒和镶身筒的手法来成型制壶。与惠山泥人纯具观赏性功能不同,紫砂壶除了相当高的艺术价值,还有着非常实用的价值,那就是用来喝茶。明代的饮茶方式变煮茶为沏泡茶,这种新形式的饮茶方,导致了紫砂壶的出现,并迅速风磨一时。紫砂壶的良材美质,与茶叶相得益彰。紫砂壶是陶文化、壶文化、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紫砂器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制陶业巅峰时代的到来。
宜兴滨临太湖,城内河道纵横,在古代也算得上交通便利,很早就有了“陶都”的美称,宜兴的陶瓷生产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不过到明代才有紫砂实物传世,到晚明已是名手如林,大家辈出,可见紫砂的出现很快就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当时的士大夫阶层都喜欢饮茶,他们对于紫砂的推广想必是功不可没的。
紫砂艺术始于明,盛于清,复兴于民国,直到现代,紫砂陶艺的制作更显得精彩纷呈,百花齐放,各大名家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印记,例如时大彬“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李仲芳讲究“文巧”而趋“敦古”,顾正春“式度精妍”,蒋伯奇“坚致不俗”,他们在彰显自己个性的同时,也把名字永远地留在了自己的作品上。明朝万历时期就有四大名家,时大彬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被誉为空前绝后的大家。到清初的时候,则以陈鸣远独树一帜,清中期陈鸿寿和杨彭年使用的曼生壶被后人追捧。到民国的时候,有七大工艺师,其中顾景舟艺通古今,被后人誉为达到了紫砂艺术的至高境界。
宜兴紫砂陶用的泥原料是紫泥、绿泥、红泥三种,其中紫泥产于宜兴市丁蜀镇黄龙山,绿泥是紫泥的夹脂,紫泥和绿泥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称。红泥产于宜兴市川埠朝庄村,是嫩泥矿底部的泥料。紫砂陶的成型方法,基本上都是打身筒和镶身筒两种。打身筒适用于圆形类器皿的造型,镶身筒适用于方器。
展柜中陈列着紫砂泥,单看这泥,真难以想像这么灰朴朴的东西,最后做出来的成品竟然这么漂亮。
紫砂壶的制作工具也很简单,虽然看着一套有十几样,但都是相当普通的工具。可见制作紫砂,最重要的还是手艺。
虽然“紫玉金沙”这个展馆主要是展出紫砂的,不过从历史的渊源上来看,也免不了要展示一下先民们的陶器。例如马家浜文化的腰沿釜,有着修长的腰身,不过主要还是实用性,在美观上并没有过多的修饰。良渚文化的黑皮贯耳陶罐则要精致得多,实用性自不用说,还适当地讲究了美观和修饰。
到了商周,陶器的制作显得更加精美,像西周的印纹陶器,器身上的花纹密集而繁复,并不仅仅止于同一种纹路。到了春秋战国,陶器的制作工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像水波纹印纹硬陶罐、几何印纹陶罐,纹饰虽然简洁却显得大方端庄。
汉朝的陶器纹饰更加丰富,像一件汉朝的陶器,纹路分层修饰。晋朝士大夫多风流人物,对于用品也精益求精,这时候的陶过来也呈现出了丰富的形式。
当然,勿庸讳言,紫砂壶就显得更加精巧美观了。提梁壶有着高高的提梁,把壶身无形中似乎拔高了一大截。其壶身微鼓,圆润大方,壶嘴略低于壶盖,线条流畅。壶身和壶盖上还有书法或花纹修饰,虽然没有塑彩,但整体上非常和谐。
紫砂一粒珠壶的形状十分憨态可掬,胖鼓鼓的壶身,壶嘴显得有点小了,壶嘴像一只小鸟的头,整个造形就像一颗圆溜溜的珍珠。
到了清朝,紫砂壶变得色彩艳丽起来,壶身和壶盖上塑了彩色,如同一副水彩画。以我个人的审美来看,还是明朝的壶更雅正一些。
当然,清朝也有很“雅正”的壶,甚至整个壶身不事雕塑,估计壶底会留下大家的名字吧。
紫砂壶多为圆筒,这种造型显得更圆润一些。尤其是提梁壶,圆形的壶身与高高的提梁简直就是绝配。还有的壶不止是一个提梁,两个提梁呈丁字交叉,造型很别致。不过从实用性来讲,一个提梁就足够了。
当然也有方形的紫砂壶,四方壶看着方方正正,造型不能说有什么不好,但总觉得不如圆型壶好看。如果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圆形壶的容量更大,清洗也更加方便一些。
很多紫砂壶有着纹路,这是烧制的时候就做好的坯子,像松鼠葡萄纹,图案看着也是很活泼的。鱼化龙壶甚至还在壶盖上做出了一个龙嘴,翻盖柿子壶的造型主要在壶盖和壶嘴上,与壶柄组成一组画面。
有一只壶就很有艺术感了,整个壶身呈半圆柱形,壶身上雕刻的图案看不出是古体字还是什么花纹。
紫砂双色葡萄壶的壶身和壶盖都用两种颜色烧制,其中底色是略淡的泥黄色,而纹饰则是更深的紫砂色。
到了现代,紫砂就不止是深浅两种颜色了,甚至还有更明亮的颜色出现,例如桔黄色、蛋青色,当然紫砂的本色还是主打色。有的壶已经制作成了完全的工艺品,壶底有三足,壶身有花瓣,壶盖则是仿佛水果盘……
总之,那是真叫一个异彩纷呈。不过对于大众来说,可能还更愿意接受比较简洁大方的紫砂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