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5日
若没有看过前两期,估计不知“幽篁里”在哪,导航找不到此地名。
在黄山北大门附近,导航输入沟村,经过沟村继续沿路向东行驶,经过金珠源,便到了。
确切地说“幽篁里”并不是一个景区,是一个新建的极有特色的艺术村。
若放在之前,很不以为然。
旧式徽派建筑的宅屋里装饰一新,变成为民宿,饭店,茶馆,似有“老瓶装新酒之嫌”。
但这两年在皖南走的多了,特别是钻进普普通通的村庄,一如前不久去过的郭村,原先十多座祠堂没了,有的毁于文化大革命,有的则毁于岁月。
在幽篁里溜达时,听他们讲起一则新闻(附在文后),关于黄村一所老宅搬到美国博物馆里的事。更是心生感触,于是将幽篁里的照片整理出来,插入文中,借此聊一聊关于古民居保护的话题。
新闻里提到的搬到美国博物馆里的那所老宅是黄村的荫余堂。
荫余:荫求祖荫,余祈富余,这三个字包含了多少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期望。而这样的荫余堂又何止一所,翔义堂、馀庆堂、爱曰堂、光裕堂,比比皆是。
黄村,更是“徽州五千村”中的其中之一,在徽州大山里千计的村村落落中,有象宏村、查济这样保存完好的古村,但绝大多数是象黄村这样,或变卖,或拆建,即便什么也不做,无情的岁月也将之催毁殆尽。
郭村,一总祀,十余座分祀一座不剩,如今就只能在旧日的碑文上读到它们,知晓曾经的存在,在街巷的名称里考证荡然无存的遗址。
见证了历史沧桑,凝聚了民族智慧的古建筑,被视为凝固的音乐和诗篇,皆随风逝去,民国才女林徽因看到北京拆旧时曾激动地说:
“为什么我们在博物馆的的玻璃橱里精心保存几块残砖碎瓦,同时却把保存完好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建筑拆得片瓦不留呢?你们拆去的是有着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你们迟早会后悔,那个时候你们要盖的就是假古董!”
对于黄家人来说,是不幸的,老宅没了。
对于黄家人来说,或许又是幸运的,老宅得以复建。
荫余堂的异地复建,传闻用费1.25亿美元,且不去讨论此数字的准确性,但所花不匪当是肯定。
也许有人借此大放厥词:哪有那么多钱,相较于保护,拆除来得更容易。
在写《行走南京—大报恩寺》时,有此感慨:不知其价值时便不知珍惜,太平天国的一把大火烧掉了报恩寺,缘于不懂更谈不上珍惜,那这些老宅旧屋呢,这些“凝固的音乐和诗篇”呢,究竟如何保存?
去过潜口民宅,明清建筑博物馆,将散落各处的老宅异地复建,建成博物馆那么大的规模当是国家投资。
潜口,也只一处潜口而已,这一次偶然来到幽篁里,这些都是民间投资,依照原样迁建古民居。
新墙盖着旧瓦,精致的木雕、砖雕,一应搬过来,就连窄小的楼梯也一样复建过来,自是与新式的旋式楼梯不可同日而语,但踏上这狭小的楼梯,更可体会“三寸金莲”,不下“小姐绣楼”的旧俗。
如今“小姐闺房”改建成一间间标间,屋内再加入一些新时代的元素,未尝不是一种尝试。
将老宅从偏远的山村抢救出来搬至一处,建成艺术村,近距离欣赏徽派建筑的同时,更可体会到古老的徽州文化和千年的传承。
小憩,住宿,茗茶,品酒,当然还有以当地农家特色土菜为主的农家乐。
—幽篁里,一处别样的风景。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附新闻:险被拆除的徽州古宅,六年后矗立在美国土地上。
十多年前,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小镇的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县长,被一座正宗的徽州民居打动了。那座打动了县长的徽派古宅叫做“荫余堂”,
它原是休宁县黄村的一座普通老宅,由当地黄氏家族第28代先人在18世纪末修建而成,寄托着世世代代“求祖荫,祈富余”的朴素愿望。这座占地400多平米,有着16间卧室的天井宅院,先后居住过8代黄家子孙,但在上世纪80年代,这座热闹了约200年的老宅开始冷清下来。
直到15年后,皮博迪博物馆中国馆负责人南希·波林娜的到来。
南希,毕业于哈佛大学艺术及建筑史专业的博士生,是“头号中国通”、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弟子,她曾在中国学习中文和中国艺术史,其一大爱好就是收集各种中国文物、古书典籍。作为最早探访徽州地区的西方人之一,南希对这里的古村落很是着迷。
1996年,她重访黄村时,正巧碰到长期上锁的荫余堂开着门。
“你想不想要?”
原来是回乡扫墓的黄家人正在一起商量卖掉老宅,他们看南希对房屋很感兴趣就随口问了一句。
这一问,激发了南希一个疯狂的想法:
把这座典型的中国徽派民居搬到皮博迪博物馆也是不错的!
同样建于18世纪末的皮博迪博物馆,其馆藏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就是中国文物,
这里有3800本中国古书,包括很多孤本,有近万幅中国19世纪的老照片,此外还有大量的中国瓷器、画作、金银铜器、漆器等,但一栋完整的中国古宅,别说在皮博迪博物馆,就是在整个美国也没有。
黄家后人认为,祖屋能够在美国得到永久保护,算是它最好的结局。当时,像荫余堂这样的老宅在经济大潮中都面临被拆的局面。在美国重建的荫余堂,为了实现这个大胆的拆除重建、异地保护计划,南希极力促成了美国某投资公司的财力参与,
于是,作为一个中美文化交流项目,荫余堂迎来了命运大转折。
1997年夏天,黄家人郑重地举行了祖屋告别仪式,在随后持续4个月的拆房工作中,荫余堂拆下来的部件,不仅包括6万多块砖瓦、2735个木构件、972块石片等建筑主体,还包括了屋内的家具、院墙、天井、门口的石板路等,墙上的广告画、报纸等也被小心翼翼地刮下来,工人们还翻找了每一个夹缝和角落,甚至是地板下的土层,发现了账本、书信、清代发簪等物件。
在开拆之前,多名建筑师对荫余堂进行测量、画图,每一块木板、砖块,每一件家具摆设都被编号,记录其位置、结构、安放方式,光图纸就画了数百页。
而且,关于荫余堂的所有原始数据都被数字化保存,每个部件都被建立了永久标签。
1997年底,19个国际集装箱从上海启程,1998年2月,在中国人民纷纷回乡、齐聚老宅的农历新年里,荫余堂漂洋过海到达了美国。
为了安置荫余堂,当地政府扩宽了马路,以便运输车辆畅行无阻;堵死了博物馆门侧的小街,以便将荫余堂展厅与主楼相联;拆迁了周边一大片居民区让出空地,以更好地展示古宅魅力。
为了体现对中国文化、对荫余堂的尊重,在重建过程中,博物馆还特意请中国的师傅们,举行了上香、敬酒、大梁包红布等中国传统破土、上梁仪式。而对于需要接合新木料支撑重量的损坏部件,绝不用一根钉子,全部为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
从1997年开始,无数中美建筑师、文物专家、能工巧匠参与了这项工程,投入的财力更是难以想象,对于外界盛传的1.25亿美元花费的说法,南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了否定,
因为具体数字是不对外公开的,他们并不想强调花费了多少财力、物力,只想最大程度地保护、复原荫余堂。
2003年6月21日,重新立起来的荫余堂正式开放,马萨诸塞州州长亲临庆典,当时的第一夫人劳拉也写信祝贺:
“荫余堂的重新建立和展示,为参观者提供了亲近19世纪中华文化缩影中的一瞥,
这是一笔难得的历史文化财富。”因为来之不易,荫余堂受到了很特别的管理和保护,每天定时开关,游客须限量限时参观。
在这里,一切大小物件均保持原位不变,保持黄家人最后居住时的面貌,充分展示了一个普通中国乡村家族的生活痕迹,也展示了中国200多年来的历史变迁。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对联,屋内清代的雕花大床,三四十年前的暖瓶、煤油灯,墙上发黄的报纸、黑白的先人画像,院子里的古老的小石磨、石板路,天井的水池缓缓游动的鱼儿,一切都停留在属于它们的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