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最美高铁之旅(上)。

最美高铁之旅(上)。

     

     长达8百多公里的合福铁路,串起了九华山、黄山、婺源、三清山、武夷山等多个全国著名风景区,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铁”,自开通以来一直倍受游客追捧,上座率很高。2015年12月,我们曾沿着合福高铁北上南下,来了个“最美高铁”之旅,游九华山、龙虎山、灵山和婺源秋色,感到这个称誉的确名符其实。眼下春暖花开,莺飞草长,我们再沿此线一路向北,经江西至安徽,途中多北站,从厦门北站启程,过南平北、武夷山北、黄山北、歙县北、绩溪北,中转铜陵北……又来了一次“最美高铁之旅”。

                                                                                   婺源(一)

       此地虽然来过两次,但都铩羽而归。婺源有中国最美乡村之誉,一色的徽派建筑,非常养眼,这次是去看油菜花,正是一年中风景最佳的季节。据网上了解,婺源油菜花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但每年都略有差别,其中2011-13、15年较迟,4月上旬为最佳观赏期,14、16、17年较早,3月下旬就已开始,今年比去年推迟10天,为3月底4月初,东线的江岭、篁岭是最佳观赏地,梯田山地开花较平原迟,游览以周一至三为好,周五、六人多。我选择周六晚到达,以避开高峰期,出高铁站时已过7点,天刚刚黑,本以为熟门熟路,乘1、2路公交即可进城,但站外并无公交车,的士司机说公交5点半就下班了,我还半信半疑,旅游大县怎会如此?高铁站外也有直通车到江岭或篁岭,但此时也已停开了,回想行前攻略时就发现婺源公交线路少,且网上无法查询,可见婺源在这方面还是个短板,无奈只得打的进城,好在路不远,只有三四公里,此次选择住在城区主街文公南路个体旅馆,去老北站公交2站,步行15分钟。婺源虽是热点景区,但经济连锁酒店不多,私人旅馆却很发达。

        第二天上午,在酒店寄存行李后先去平原地带的思溪延村,距县城1

   3公里,虽无公交,但老北站前去的私人中巴很多。婺源的公交仅4条线路,且都限于城区,各乡镇、各景点都是私人中巴的天下,老北站就是发车的大本营,实际上就是个停车场,但缺乏管理、出口狭小、环境杂乱,与旅游大县的形象不符。途中景色怡人,一路红绿夹道,偶见路边山上一树白花怒发,非常抢眼,据多方了解才知是油桐。由于未选对直接到景区的车,中巴是去清华镇的,中途在思口镇把我们放下,再乘15元电动车到思溪延村景区门口,还需坐5元景交车经延村才能到达最里面的思溪,这个小村庄环境不错,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木质小桥原始古朴,河边、村外油菜花开得正欢,间杂少许白色的萝卜花,把粉墙黛瓦的民居衬托得更有诗意。

进入村里,内涵更深:建于嘉庆年间的承志堂,100个的“寿”字工艺精湛,字型各异;建于雍正年间的敬序堂,占地亩余,官式厅堂不开正门,花厅外木雕精美繁复;道光皇帝御赐的“七叶衍祥”匾额,嘉奖的是七代五世同堂的俞家;穿街走巷,发现连路边的一堵废弃的高墙上,攀附的枯藤也形成了一幅抽象画,最后登上村口高处观景台,全村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皖南风光。

离开思溪村,再坐电瓶车出来,但司机谎称延村已封闭而不停车,直接开到景区出口处,好在距延村只有二三百米,我们步行返回,进村后发现这里缺乏经营意识,与思溪比游人少得多,也不见大户的古建筑,有一书院还不错,但院旁的荷塘水已干涸,露出塘底的淤泥了。

       中午回到县城,在老北站旁简单午餐后,坐车前往山里的篁岭,那里由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公司独自经营,需单独购票,婺源12景区的180元通票不适用,近1小时后车到山下的景区入口,对面路边村庄的前排都是住宿、餐饮店,我预订的那家本应在最近处,但一直走到街尾才找到,而且还变更了店名,又正值修路和中午,我踩了一脚泥,流了一头汗,还吃了不少灰尘。放下行李,稍事休息,立刻上山,缆车的队伍排得老长,看来篁岭很受欢迎,网上游客也评价甚高。下缆车后是一段林木掩映的沙石村道,进村一看,果不其然,承包此村的公司真有眼力,在婺源那么多村庄中选了这么个好地方:一是因地形原因,民居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并呈弧形分布,还有几处老宅大院及上下、左右颠倒的“怪屋”;

二是独有的晒秋特色,民居楼上伸满长杆形成的晒架,眼下虽不是秋季,但有一处晒工坊仍摆出一片圆筛,红黄相间,博人眼球;

三是专门公司管理水平高,环境整洁,标示清晰,主街以下民居游人免进。村外还有红豆杉林、溜索、冒险森林、玻璃桥等项目可以拓展,眼下虽是周末尾声,游客仍然熙熙攘攘,篁岭名不虚传,值得一游,心满意足地回到村口,我发现对面半山腰上梯田层层嫩绿,不知是何植物,一问方知对面正是篁岭另一著名景观---梯田花海,但此时那里的油菜花早已变成油菜籽了,我听后心里一惊:婺源旅游网不是说山里的油菜花要开到4月中旬,怎么会全没了?真是晴天霹雳,心中愁云突起,在下山缆车排队时再次验证了这一噩耗,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拿出手机中十天前拍的照片,那还是一层层明丽的鹅黄,景色美极了,但现在篁岭的油菜花已结籽,那江岭呢?

                                                                                  婺源(二)

        江岭的万亩油菜花是中国四大花海之一,也是本次婺源之行的重点项目,人称不到江岭梯田游,不识婺源油菜花。从照片看,层层梯田逶迤曲折,场面的确壮观,在那里油菜花是完全意义的主角,与思溪延村的截然不同,村边地头的小片油菜花,只是作为徽派民居的陪衬和点缀。行前攻略时发现有个婺源旅游网,应该是个官方网站,其中有个栏目“油菜花情报”,每周都会发布油菜花情况,并配有实景照片,我正是可通过该网站花期预告来确定出发行程,最新一期的“油菜花情报”称篁岭、江岭的油菜花将开至4月中旬,但在篁岭已证实情报有误,婺源旅游网真是乱传消息,误人行程,花开时人未来,花谢时人来了,而且是山区谢了,平原开放。晚餐讨论及睡前研究的重点,就是明天还要不要去江岭,经反复斟酌,最后还是决定去,一来江岭、篁岭同在东线,距离很近;二来江岭本就含在套票的12个景点中,不去太亏了;三来就是还不死心,总想到实地验证个分晓,但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天一早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不要说去旅游,出门都成问题,一直下了半上午,10点半才停歇,我想这就是天意吧,江岭只能留到第三次高铁之旅了,于是临时决定下山后经江湾先去晓起村。婺源地名以“晓”打头的不少,晓起就是其中较有名的一个,李商隐、文天祥都曾到此一游,并留下诗作。晓起位于江湾和江岭之间,路程不远,交通也很方便,途中还看到河对岸有个村庄景色也不错,名叫湖村,过湖村不久就是晓起了,景区入口就在公路边,也无需再坐电瓶车,上个小坡左拐就到村口了。晓起分为两部分,我们先到下晓起,游人不算太多,除了振德堂、礼耕堂、继序堂、日新堂、百忍堂、睦顺堂这几处富人大宅外,下晓起最吸引人的是村后山上的风水林,其中的樟树王直立参天,绿荫如盖,虽有1500年高龄,树干却不空无洞,生命力极其旺盛,附近还有一株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千年红豆杉,树干并不粗大,藏在古樟后竟毫不起眼,此外还有三姓樟、大叶红楠等。

上、下晓起之间是一段500米长的徽饶古驿道,两边都是田野,有些还开着油菜花,还有一条串连起两村的养生河。进入上晓起,游人更少,这里的河道正在施工改造,水景尽失,无法拍照,村里的进士弟、荣禄第、大夫第和光禄公祠,门面上的砖雕、木雕工艺精湛,但都只能看看门面,无法入内,据说后山上还有一株1800岁的古樟,年龄超过下晓起的樟树王,因时间关系只能放弃,加上天暗欲雨,匆匆而返了,老天也算开眼,在晓起游览时是个阴天,往来上、下晓起并不热,但回到江湾午餐时就大雨滂沱了。

        待雨势稍小,前往最后一站---李坑,途经汪口村,景色也不错,但因天气原因就不下车了。李坑是婺源的一个热门景点,当年初到婺源,就是车停李坑未进,这个遗憾此次终于补上,但李坑并不在公路主干道边,还要步行大约一里路,穿过两座高铁桥和高速公路桥才到景区门口,这里人气很旺,照例是一段电瓶车,雨还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照相也不方便,但游人依然很多,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拍照更加困难。一条小溪从村中穿过,溪上小桥众多,主街在溪边左侧,两边建筑沿水排列,成色较为暗旧,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雨景,沿街都是小店,商业气氛很浓,到处是大红灯笼高高挂。过申明亭后到通济桥,在此形成一丁字路口,右边通往得胜巷,较著名的建筑有大夫第、铜绿坊、虎屋、李瑞材故居等,据说李坑还是《我不是潘金莲》的外景地,但实际并未看到。

路边一群身着民国青年女性服饰的人正在拍艺术照,近前一看竟都是老妇。村后山上,游人不断,但无法看到村庄全景。雨越下越大,我们只得暂避稍歇,待雨小后步行返回村口,村外还有一座观音寺和文昌阁,但无人问津,一大片油菜地花都谢了。凭心而论,李坑虽然热门,但其内容与晓起比,还有一定差距,村口的高铁桥和高速公路桥也破坏了小村的宁静。回到大路边,雨更大了,正好搭一顺风车回城。婺源虽然公交不发达,但私人中巴极多,发车频率也密,游人去各景点还是非常方便的。春雨下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黎明时分才停,太阳又出来了,但我们已启程前往下一站天柱山,天柱山虽不在合福线上,但距离并不太远,乘高铁从婺源至铜陵北中转至安庆,再坐汽车去潜山县,天柱山就位于潜山县北19公里处。

                                                                                           天柱山

       天柱山是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但潜山县以前从未听说过,看上去也比较一般,一查百度,其中奥妙甚多:我国古代“乐府双璧”之一、东汉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反映的爱情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一带(古为庐江郡),路边正在大兴土木,建造《孔雀东南飞》景区;三国时东吴美女姐妹花大乔、小乔,当年就住在此县(原称皖城)东郊,其美貌甚至传到远在洛阳的曹操耳中,孙策攻下此城后,慕名前来求亲,周瑜陪同,也看上了小乔;更值得一提的是,潜山县素有“安徽之源”、“皖国古都”、“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等众多美誉。经查百度,原来春秋时这里是皖国,周封大夫皖伯,安徽简称由此而来。西汉时这里称为皖县,管辖范围很大,包括周边五六个县,现进城处建有一高大的皖公雕塑,就是安徽的老祖宗,我这次来也算朝拜一省之祖了。城北的天柱山,古称潜山,又称皖山,汉武帝时曾来此祭祀,封为南岳,现进山途中建有一高大门楼,上书“古南岳天柱山”。县城汽车西站,每日有专线车上山,虽然墙上写着循环发车,但我们在门口等了近1小时,途中有村民、学生搭乘,真正的游客似乎不多。预订的旅馆距游客中心很近,一下车就看见了,周边环境不错,还有一个杜鹃盆景园,花团锦簇,较为少见,原来这里正准备举办杜鹃旅游节,第二天上山时一路杜鹃花夹道欢迎,但景区新订的“大爱天柱,情系天下”品牌口号,却使人摸不着头脑,一查百度,原来黄山是“大美黄山,天下无山”,九华山是“大愿九华,佛佑天下”,而《孔雀东南飞》、二乔故事发生在潜山,鸳鸯蝴蝶派大师张恨水也是潜山人,拼凑而成此口号,但与天柱山何干?与天下何干?不如突出其形、其质更好。

        天柱山是世界地质公园,清一色的灰白花岗岩,与华山很相似,景区分东关、西关两大块,东关险峻,而西关则有缆车上下,大多数人游的是西关,这也是我们的选择。这里有必要说一下门票问题,天柱山门票之贵完全可以进入全国最贵的十个景区之列,门票+景交车180元,大缆车上下各80元,小缆车上下各40元,双趟不优惠,总计420元,我买了优惠票也要165元,加大缆车上下,合计325元,创我游历最高纪录,还好携程均有优惠,一人可省55元。上午我们坐景交车直达最后一站大龙窝,由此乘大缆车上山,由于出发太早,大雾弥漫,只见缆车不见山,终点是振衣岗,由此开始攀登,很快到达三叉路口高奔台,我们沿右路上山,一路奇景跃入眼帘,象鼻石惟妙惟肖,皖公像隐约可见,飞来石凌空横卧,但远处的山景几乎看不见,路过一片黄山松时竟寒风凛冽,吹得人都快站不住了,我不禁奇怪:这里的松树为何也叫黄山松?天柱山的松树与黄山比毫不逊色,也是树枝向一边伸展,苍劲雄浑,造型奇特。

过通天谷进神秘谷,石洞幽深,上有巨石,有如累卵,摇摇欲坠,令人胆战心惊。走出神秘谷,来到一片谷地,四周群峰环抱,巨石林立,风力顿时变小,游人都在此小憩休息。再由此向上,经过天宫洞,很快就到天池峰了,这里虽无池水,却是眺望天柱山最高峰天柱峰的最佳地点,但此时大雾正浓,什么也看不到,我们等了一会,看上去雾散的可能性不大,只好作罢,由此向前还有拜岳台、一线天,来回有400米,但也放弃了,实际上从振衣岗到天池峰也只有1公里左右,今天走的路并不算多。

沿右路下山,首先看到屹立在悬崖边的天柱松,看上去与黄山迎客松有些形似,但由于石栏杆的限制,拍摄不便。继续往下走,又看到路边一株更高大的松树,劲枝横斜,造型甚美,但不知为何没有命名。

其实下山的右路并不比上山的左路险,只是在总关寨上有一段百步云梯较陡,寨前路边指示牌称,总关寨是天柱山最险要的关隘,巨石罗列,易守难攻,抗元义军首领刘源在此设立大本营,筑有东西南北4个关寨,民间歌谣称:“东关险,西关秀,北关峻,南关幽,总关险峻愁猿猴”,这也是天柱山东关、西关、总关寨地名的由来。

回到三叉路口高奔台,路边游线示意图显示,上山的路程820米,有1350级台阶,下山的路程只有610米,1120级台阶,二者相加1430米,2470级台阶,我们大概用了2个多小时。再由此向下,经南岳亭,亭中石碑上有《古南岳记》,称汉武帝封禅有《史记》记载为证,确有其事。在此回望,上方有两座相连山峰,云雾渐渐散去,露出蓝天了。

在大缆车的下站出口,看到墙上一巨幅天柱峰照片,峰顶一微微倾斜的巨石上,竟刻有“中天一柱”四个大字,而导游图封面的照片上则无字,那里尚未开发,无路可通,难道景区专门派人上去刻的?回到景区入口,已是阳光灿烂,热得可以穿短袖了,但到了安庆、铜陵气温大跌,一下降了十几度,到绩溪后稍好些,没那么冷了。

                                                                                      绩溪龙川

       绩溪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皖南山区小县,后来突然名声大噪,众人皆知,因为它是胡主席的故乡。至于县名的由来,县志云:县北乳、徽二溪并流离合,有如绩焉,故称。绩溪为古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之源,人称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可见在胡之前,绩溪也是有些名气的。绩溪最有名的景点,就是胡主席的故乡龙川,高铁站外就有6路公交车前往,但到绩溪那天雨势不小,便改为最后一天前往。龙川距县城11公里,原名大坑口,龙川只是河的名称,我原以为龙川是个乡镇,其实只是个村庄,龙川溪穿村而过,溪水清澈,小桥多座,水街两岸,均有道路。听导游讲,两岸东低西高,西岸为龙堤,越走越高,东岸为凤堤,越走越低。

胡主席的故居就在西岸的小巷里,巷口有红底黄字的“主席故居”指示牌,但故居前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奕世尚书坊和胡炳衡宅”的石碑,且大门紧闭,无法入内。经百度查询,胡炳衡是胡主席的祖父,胡主席的太祖父胡允源离开这里去江苏泰州姜堰做茶叶生意,以后四代均以此为业,胡主席生于姜堰,并在泰州上小学中学,家境一般,1978年曾回泰县处理父亲丧事,此后再未去过,但胡主席退下来后曾于2013年携夫人前来绩溪祭祖,可见对故乡一往情深。西岸河边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牌坊,建于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四柱三檐,雕刻精美,人称徽派石雕之最,上书“奕世尚书”四个大字,是为户部尚书胡富和兵部尚书胡宗宪而立,二人相隔60年同中进士,故冠以奕世,即一代接一代之意。

听导游说,古代牌坊分为4级,第一是御制,皇帝下旨,国库拨钱;第二是恩荣,皇帝下旨,地方出资;第三是圣旨,皇帝下旨,个人掏钱;最后是皇帝口喻,个人出资。此牌坊属第二级,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回又长了不少知识。胡宗宪的少保府就在对岸,他是一位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都曾是他的部下,但过去没怎么听说,倒是部下名气更大。吸引我进少保府另有原因,他是中国第一个将钓鱼岛列入海防图的人,在府内墙上的展览中果然看到那幅海防图,钓鱼岛画在图的左上角。东岸最重要的建筑当然是胡氏宗祠,人称江南第一祠,院落宽敞,气派不凡,木雕也甚为精湛,但看上去没有沧桑岁月的痕迹,应是现代重修的,后院藏着一块文征明所题“世恩堂”巨匾,古色古香,倒是个老物件,但据说此匾原在少保府,不知为何藏在此处。由此往外走,回看水街景色,桃红柳绿,波光粼粼,其实游水街无需门票,但要进少保府、胡富宅、胡氏宗祠没门票不行,此外网上消息也有谬误,60岁以上有优惠20元。

胡氏宗祠外景

胡氏宗祠内景

胡氏宗祠内景

胡氏宗祠内景

胡氏宗祠内景

世恩堂匾

胡氏宗祠外景

     以前说起绩溪,尽是胡姓,如胡雪岩、胡适、胡主席等,其实汪家也是绩溪大姓,我们来到离龙川不远的汪村,此村尚未开发,游人几乎没有,风景虽无,但人文深厚,汪姓后人都应该进去看一看,这里才是汪家正宗,村中有一座五教堂,墙上有文字介绍称,汪村不仅是绩溪汪姓发源地,也是徽州汪姓的发祥地,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汪氏始祖为鲁成公次子夫人姒氏所出,因出生时手纹如汪字,遂取名为汪,后有功于鲁,封颖川侯,号汪侯,其子孙以汪为姓,汉献帝时汪氏31世祖汪文和因战功被封为龙骧将军,后又被孙策封为淮安侯,举家迁绍兴,为汪氏南迁始祖。汪氏40世祖汪叔举任南齐军司马,游新安至此,爱其山水,遂辞官定居汪村,为绩溪乃至新安(古徽州)始祖。历史上最著名的绩溪籍的汪氏人物为汪华,唐朝越国公,隋末天下大乱,汪华起兵占领歙、宣、饶、婺等六州,自称吴王,后率土归唐,李渊授越国公,李世民授忠武大将军,掌管禁军,辅佐朝政,死后赐谥忠烈,自唐至清,唐玄宗、宋徽宗、元世祖、明太祖、乾隆等历代帝王多次下诏,视为典范表彰;赵普、李纲、苏辙、岳飞、朱熹、文天祥等历朝文臣武将赋诗题词,将其广为赞颂,因此,这次不仅朝拜了安徽之祖,还探访了汪氏之祖,与一般意义的旅游完全不同。绩溪不仅是我的祖籍,我还在此生活了三年,这次时隔14年重来,意义深远,收获满满。

       在返厦的途中,我已在规划明年的最美高铁之旅,其中有黄山天都峰、九龙瀑、歙县棠樾、许国大学士牌坊,当然还有婺源江岭。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