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安徽旅游:新安江畔有座花山谜窟(图)。

安徽旅游:新安江畔有座花山谜窟(图)。

如今到黄山旅游的朋友又多了一个新的去处。这就是位于屯溪东郊,距黄山市府所在地仅18公里之遥位于新安江之畔的花山谜窟风景区。而相邻不远的棠樾牌坊群、鲍家花院等几处景观与花山谜窟,构成了一条具有自然与人文景观巧妙融合的靓丽风景线。2004年5月5日,记者自驾江西景德镇特意途径这里巡游探秘。

环溪索桥(摄影:冯赣勇)

如茵的大草场(摄影:冯赣勇)

穿过一条横跨江上的铁索桥就来到了景区。花山谜窟是镶嵌在新安江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目前已探明的36处形态殊异、大小不等的石窟或藏于水底,或隐于荆丛,散落在近5平方公里的花山风景区,历经千百年鲜为人知。这些石窟完全由古代人工凿斫而成,有的“一孔通天”,有的“相依相偎”,有的“叠宕迂回”,有的“一柱擎天”,其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花山谜窟入口处(摄影:冯赣勇)

2号窟内景之一(摄影:冯赣勇)

记者抵达花山石窟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辽阔的绿茵茵的草场。在草场远处的山坡上是江泽民同志手书的“花山谜窟”几个大字。沿着草坪中小路来到花山谜窟的入口处,抬眼望去,横跨在新安江上的斜拉式环溪索桥,将两座青白相间的古徽州建筑风格的桥头堡紧密相连。

2号窟内景(摄影:冯赣勇)

登上旋转楼梯的桥头堡,经过长达130米,宽1•8米的铁索桥,就进入了花山谜窟风景区。顺着绿树丛中的石板小路,可以一直进入2号谜窟。走进谜窟顿时感到寒气袭人。据导游介绍,窟内只有17度左右。看来,夏天来这里观光一定很舒服。   

钙化木化石(摄影:冯赣勇)

从窟内向外望(摄影:冯赣勇)

2号石窟面积为4800平方米,整个石窟呈楼上楼结构,而且两楼之间原先没有任何通道,二楼的地下长廊宽阔、幽长,环境干爽,生活气息十分浓厚。据介绍,清理时发现有从唐朝到晚清等不同时期的文物。其间发现的钙化木化石以及钟乳石,为石窟的年限论证提供了多种依据。

通向迷窟的小路(摄影:冯赣勇)

谜窟内景(摄影:冯赣勇)

窟内的一处处景观在导游的介绍下,越发显得神奇和不可思议。据了解,诸多专家学者、探险家和旅行者在游览考察过花山谜窟后,围绕着石窟开凿于何时?石料去向何处?为何开凿石窟?三大疑问,提出了一个个破谜大猜想。后被归纳为采石场、徽商屯盐、皇陵、史前文明、功能转化、山丘、道家福地、巨型石文化建筑等八大类之说。但真相到底如何?至今还是个谜团。

35号谜窟内景(摄影:冯赣勇)

现在主要对外开放的是两个谜窟,即2号和35号。前往35号石窟,要顺着山间的石道登上一个不高的山丘。在35号石窟前挤满了拍照的游客。走进35号石窟,别有一番洞天的景观又撞入了人们的眼帘。石窟面积为12000多平方米,最高处离地面达18米,最低处比新安江水面还低2米,窟内共有36间石房、26根擎天石柱。窟内深不可测,蜿蜒曲回能整整转上一大圈。

35号谜窟内景(摄影:冯赣勇)

静渺的新安江(摄影:冯赣勇)

目前,两个开放的谜窟的观光通道被设计的很科学,游人从入口进,出口走,不用走往返的回头路就能游遍整个谜窟。看来,风景区的开发单位为此确实动了不少脑筋,这种顺向通畅的游览路线为观光旅游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棠樾牌坊群(摄影:冯赣勇)

当从谜窟返回时,站在环溪桥上放眼望去,一幅青山绿水浑然一体的秀丽风光如画般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桥下则是流淌不息的新安江水,江心零星的小船点缀着宁静的江面。离开花山谜窟驱车向东北进发,大约十几分钟的车程即可抵达棠樾牌坊群。棠樾牌坊群由鲍家牌坊、鲍家祠堂、鲍家花园等景点所组成。

文化街、鲍家花园(摄影:冯赣勇)

鲍家牌坊耸立于千年古村落棠樾,由一连七座纵跨明、清两代、横串“忠孝节义”为主题的石牌坊组成。其中还有一座“骢步亭”,武官下马、文官落轿,亭上匾额出自清代书法家邓石如手笔。其规模之宏伟、主题之明显、雕刻之精美,举世无双。

影壁墙、忠孝塑像(摄影:冯赣勇)

鲍家花园原为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盐法道元鲍启运的私家花园,是典型的古徽派园林与徽派盆景相结合的中国私家园林精品。该园曾毁于清末太平天国战争,现已复建重修,是我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和盆景观赏地。目前,已经正式申报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及世界吉尼斯纪录。

记者在花山谜窟(摄影:冯赣军)

由花山谜窟、棠樾牌坊群所构成的这条旅游风景线,近年来随着知名度的逐步提高,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八方来客前来观光游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不仅能为其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展示其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黄山周边旅游资源的开发充分印证了这一事实。记者以为,不论现在和将来,这些都会引起越来越多从事旅游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与重视。(图文:冯赣勇)

关于作者: 冯赣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