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故事我们得从南宋末年说起,官居迪功郎的始迁祖童潢,在一次游历中在位于宁海县城西南处偶然发现了一块“山环水绕、围而不塞、藏风得水”的“风水宝地”,于是举家从台州的黄岩迁徙到此,因居住在慧明寺前,故而得名叫前童。
如今此地已然成为浙东地区保存至今的一座最具儒家文化古韵的小镇。当地童氏自南宋绍定年间在此定居后就勤耕好学。明初,童伯礼两次礼聘方孝孺讲学于石镜精舍,共同奠定了诗礼名家的基础。自此,遵循引水植树优化环境、耕读敦睦、训育后人的美德,历代人才辈出,形成了“小桥流水遍庭户,卵巷古院藏艺文”的古文化风范。
这里还是辛亥革命浙江总指挥童葆喧的故里和台束革命根据地。可供游览的有职寺其居、明经宅、上堂屋、五福临门、好义堂、名宗祠、的啊夫第等完好古宅和老街、以及民俗博物馆、鹿山、石镜山、孝女湖、柴万婴柏、徐霞客古游道等景观。
一砖一瓦全显儒道风韵,一街一巷尽展君子品格。短短两句话却囊括了这座千年的古镇最为鲜明的特点。沿着潺潺流水,漫步青石小径,巷子深处,一栋古朴的四合大院静静地站立,临水而居,择水而栖。仿佛时光里,她就一直这样浅笑伫立,深情依依地等着你,不惹忧伤,不惹清愁。只为默默地向你倾诉着何为天圆地方。
古镇虽老,心却未老。即便是800年的时光在青砖黛瓦间一片一片地剥落,留下斑斑驳驳的印痕。从墙头、屋檐伸出来的野草枯茎,依然透着几分重生的味道。犹如这栋古宅现在的主人,在这青石板铺就的雨巷深处,他更希望能将这朵沉睡已久的睡莲开得更加美妙。或许是主人经历了时间太多的纷纷扰扰,感悟人生如戏,世事无常,唯有家才是心能安放的地方。于是他将这所古宅打造成了一个远方的家,取名叫做前童驿事。
在他看来,“驿事”是离开都市无休无止的嘈杂喧闹,是隔绝世间挥之不去的纷纷扰扰,被清新的大自然所怀抱,被浓厚的历史人文所熏陶。于是,当我们走近“驿事”我们所能看到的是被藤蔓绿植缠绕的外墙,石刻牌匾镶嵌在门梁之上。院中的风格迥异的卵石台盆,还有楼梯口葱葱郁郁的吊兰,窗户角看似不经意搁置的多肉小盆栽,在温暖的阳光下展示着生命的力量。
走进室内,手工竹编吊灯用暖黄的灯光,展示着犹如穿越千年的古色古香。仿古的原木桌椅,镂空的石花窗,谁又能想到这里之前还是三间惨败不堪的破旧瓦房被修旧如旧,如今却在江南这个静谧的古镇上,用心地招待着路过此处,为之驻足的南来北往。
尽管只有六间房,每一间都用篆字标着不同的方向。打开房门,萦绕鼻间的是一股淡雅的檀香。环顾四周,小轩窗,粗横梁,四门橱。在仿古的木制浴桶中洗去一身的疲惫,躺着在精致的床品之上,睡上一个好觉,做上一个好梦,什么烦恼怨恨,执念欲想,仍由其随风而去,飘散远方。
二楼的茶室都会让你慵懒地消磨大把的时光,品一杯香茗,听一段主人的过往;或是轻铺素笺,借着灯光,写写属于自己的故事;或者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傻傻地欣赏一下在黄昏落下山头的夕阳,等待着被漫天繁星围绕即将升起的月光。
心自在,便是大自在。不管你是风尘仆仆的行者,还是内心迷茫的旅人,请记得这里有一处让心灵安放的地方,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唯有旧日的情怀与自然的和谐。柔软的触感,静谧的空间,你可以无所顾忌舒展地伸开手脚,舒服地享受时光的流逝,忘却尘世的纷扰,忘却今夕何夕,让心情平静,让灵魂怡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