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秋游印象——2011年镇江、扬州、南京游。

秋游印象——2011年镇江、扬州、南京游。

                    秋  游  印  象  (二)

                           ——2011年
镇江、
扬州、
南京游 

10.21

 东汉末年,孙权从苏州迁
镇江建都,定为“京城”。后西迁
南京,
镇江改称“京口”。千百年来,名流大家、墨客骚人,放歌题咏,留下瑰丽诗文。更有“水漫金山”的神化传说,凭添美丽而神秘的色彩。

  当年法海建寺,在此掘金一桶,故名“金山”。金山原是屹立长江中一个岛屿,光绪年间,逐渐与南岸相连,所以建筑风格独特,殿宇厅堂,亭台楼阁,均依山而建。远处望金山,只见寺庙不见山,故有“
金山寺裹山,见寺见塔不见山”的风貌。东坡笔下“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舟”的水上风光,也演变成“骑驴上金山”的奇妙享受。康熙登临时,观其上接苍冥,下连洪流,江天一色,便赐名“江天禅寺”(即
金山寺)至今。

  景区的
金山寺、
法海洞、
白龙洞、
天下第一泉、
芙蓉楼、玉带桥等,都联系着《白蛇传》,有一段动人的神化故事,十分亲切感人。据说,2001年,在御渡口附近,出现白蛇一条,一年后,又现一条青蛇,至于许仙,尚待传言。似乎一部现代版的《白蛇传》正在演绎,让人浮想联翩。

  故事是人编的。总体感觉,硬件尚佳,但公园对景点的介绍,发挥,渲染严重不足,相信经过系统、充分、深度的挖掘和开发,前景理应更好。

  有几天没动笔了,回来匆匆补上,也只是简单的行程、要点。这环境变了,有好看的,好耍的,好吃的,谁还愿穷思苦想,自耗精力。坏就坏在前几日,船上车上,百无聊赖,不找点事做手痒,遂成骑虎之势。写的顺时,自得其乐,自我陶醉;写的不顺时,则自寻烦恼,自讨苦吃。个中滋味,唯有心知。不过有一点足可自慰:多动脑筋可防老年痴呆。

10.22

  大巴顺利抵达
扬州,约一小时车程。应该说乗旅游船是顺其自然,过
镇江是顺理成章,
游扬州才是目的所在。

  两年前,充满诗情画意的“烟花三月下
扬州”,令人无限向往,憧憬不已。本欲复制,但细细一想,太白诗意在江天景色和送友真情,并非特指三月风光最佳。所以,以己之便,演绎成“金秋十月下
扬州”。

  站在横亘东西的文昌路和纵贯南北的扬子江路交汇处,于闹市中心把握城市律动。很快发现:房屋多数仅六层,高层建筑间距在2、30米开外;双向六车道上,车不拥堵;尽管周六,也无人流熙来攘往;路中隔离带、机动与非机动隔离带,以及人行道的绿化,灌木、乔木、草坪,高、中、低层次分明,色彩鲜艳,绿的不是一行,是横的一片,竖的一片。

  漫步大街。无目的向西,越走绿化越宽,天越宽,人越爽。超享受。比之一些城市人比树多,多出不知千百倍;此处树比人多,多出不知千百倍。折回,找到一家冠名“
扬州炒饭”的饭馆,希望正宗。饭店干净整洁,墙上有图文专述炒饭由来,历史,发展,以及用料口味,未及细看,饭已端来,一盘附一小碗汤。黄、白、红、绿的色彩很是诱人,能明显的吃出火腿肠、虾仁、干贝,味道很不错。在
扬州品“
扬州炒饭”,很难忘怀。

10.23

  
扬州有2500年建市史,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全国最佳环境奖”、“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殊荣接踵而至。慕名而来,相信不会如一些喜欢以流行热词冠名的地方,用口号替代现实。

  品位
扬州,可以追溯过去,探访名刹古寺,陵墓遗址;可以领略风物繁华、人文荟萃;可以饱览秀丽山川,雅致园林。不同视角产生不同的美,有人表述为风景城,文化城,博物城。我倒觉得,是“古、文、水、绿、秀”不加修饰的有机结合,但又各具特色。今天去了古运河。

  公元前486年由吴王夫差开凿,是隋炀帝下令建修的南北大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年复一年,穿城而过,同生共长,成为
扬州的母亲河,
扬州也成为天下唯一无二的“运河城”。游古运河,可购票乘船,以夜游为佳。那时两岸彩灯争艳,岸边一片,河里一片,别有情趣。喜欢山水的自然天成,我们选择了沿岸徒步。

  清澈碧绿的河水静静流淌,两边的风景绿化带赏心悦目,白色石砌护堤整齐灵秀,青青的杨柳丝丝低垂,有如无际的公园,亦如流动的画屏。倘佯其间,很是陶醉。每行百米,便有一码头,或亭台,或楼角,远可欣赏,近可息歇。兴许是这样的景观太多,游人反倒平平。置身美景而浑然不知,
扬州人也太不够意思,心中不免愤愤。

  沿岸设计以城市为主题,分若干段,每段长约百米。印象深刻的是唐宋时期的诗词歌赋,皆为咏叹
扬州的大家名作。逐个浏览,韵味无穷。还有现代抽象派的壁画,幅幅精美,构图简练而耐人寻味。一幅刻有治理大运河沿途各市市长的签名很吸引眼球,看似表达决心,实为关键所在。

  当然,这些只是后天的补缀和展示。如果拉长距离,两岸更是古迹林立。从长江入海口开始,有著名的
瓜洲古渡,鉴真东渡码头宝塔湾,盛唐海上丝绸之路的杨子津码头,伊斯兰教名胜普哈丁墓,可惜有的较远,未及一顾。

10.24

  清代,
扬州就有“园林甲天下”美誉。保留至今的优秀园林比比皆是,规模之大,数量之多,造诣之精,实属罕见。去了两个最具代表意义的私家园林。

  
个园,与北京的颐和园、河北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由两淮盐商黄至筠建于清嘉庆23年。园主酷爱竹,认为竹本固、心虚、体直、结贞,有君子之风。因竹叶形似“个”字,故名“
个园”。

  选从东关街的南大门入,先宅后园。品评住宅非我所好,只留下规模特大,房屋特多,布置特精的印象。可圈点之处在园中的“四季假山”,部分用黄石叠成,山腹中有曲折蹬道,盘旋到顶。这是北派石法;部分用太湖石叠成,流泉倒影,逶迤一角,是南派石法。一园两法,意味山水画的南北之宗。用不同的石头,表现一年四季,游园一周,如历春夏秋冬。实为国内首例,可见技艺已是登峰造极。

  
何园又称“寄啸山庄”。取意陶渊明诗“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由道台何芷舠于光绪九年,在双槐园和片石山房旧址,耗巨资良材而成。誉为“晚清第一园”。园主是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光绪帝师孙家鼐进退与共的姻亲三大家族。

  园内崇楼杰阁,山环水绕,花木扶疏,。看点在造园艺术的“四个第一”:1500米复道回廊,或直或曲,贯穿全园,具中国立交桥雏形,被称“天下第一廊”;画坛巨匠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片石山房,被称“天下第一山”;复道回廊上串串漏窗、花窗,被称“天下第一窗”;水心亭则是少有的水心戏台,被称听戏的“天下第一亭”。绕廊赏景,步移景异,尽得林泉之乐。《红楼梦》、《还珠格格》续集、《苍天有泪》等近百部电视剧,都曾到此取景。

  此外,还有卢宅、汪家小苑等。如此之多盐商巨宅,必和彼时经济发展相关,或当年盐业专卖造就。而今跻身福布斯榜的中国富豪。数百年后,不定也会留下若干私家庭院,供后人点评观赏。

10.25

  昨午,阴霾初散,天边虽还暗淡,头顶已现亮色。果然,一起床就见蓝天上飘着些细碎云朵。空气中的一丝寒意,倒让人神清气爽。今天该到
瘦西湖了,早就盼着有个好天气,能多拍几张照片留个追忆。

  
瘦西湖位于城西北,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乾隆时期盛极一时,成为
扬州雍容华贵的象征。“
扬州好,第一是虹桥。”历史上令众多文人挥毫泼墨的大虹桥,还在园外。而今,过往车辆不断,更像一座交通桥。但“虹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诗句,却依然勾人遐想无限。

  十里湖区,一湖碧水。
瘦西湖之“瘦”,窈窕曲折,不少地方,似河不似湖。如何游?问径于诗:“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于是,沿湖次第游览长堤春柳、四桥烟雨、白塔晴云、春流画舫、五亭桥、小金山及二十四桥,如步画卷,流连忘返。

  如果说
瘦西湖是
扬州的象征,五亭桥则是
瘦西湖的标志,也是
扬州的象征。桥建于乾隆二十二年,墩由12块大青石砌成,呈厚重有力的“工”形桥基。桥上有五座极富南方色彩的风亭,微风吹过,铃声叮当,不绝于耳。更妙的是,满月之夜,桥下十五个桥洞中,每个洞都含着一个月亮。

  见有导游手指白塔,便赶紧过去蹭听。说的是一个故事:乾隆第六次下江南,游湖时船上看五亭桥一带风光,遗憾的说:“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就和北海相像极了。”善讨皇上欢心,又财大气粗的盐商,当即花十万银子,从太监处买得北海白塔图纸,当晚连夜用白色盐包堆成一座白塔,这就是民间流传的“一夜造塔”。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湖边有“二十四桥”石碑,讨教来历,一说是共有二十四座桥;另说是隋炀帝来
扬州,游湖时随带二十四个美女,即二十四娇。“娇”“桥”为谐音,遂逐渐演变成24桥。不过,诗中描述的应是月夜意境和赏月情思,因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
扬州。”
扬州自古是赏月佳处。深夜来此,弊端多多,我等自然无此眼福。

  景区太大。越往前行越静,景色却依旧迷人。肯定不能到山了,只好适可而止,择路返回。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