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行走皖南—徒步穰岭古道。

行走皖南—徒步穰岭古道。

穰岭古道是徽青古道的一部分。

徽青,徽:徽州府,青;青阳县,古道始建于隋朝,是当地郡守征调民众开辟的通往安徽沿江、中原的战略要道。

全程路线:出歙县北门,西北行,过万年桥,经富堨镇至许村;由许村北上,经五猖庙、茅舍、茶坦至箬岭关;过箬岭,入太平县境,至上岭脚,经谭家桥、感梓里、迄溪、梅兰地、三口至仙源;西行至甘棠,转向西北,经秧溪河至广阳,广阳北上直通青阳县城。

千百年来军民商官、轿马车驼从此走过,此路因为官道,多为石板道,石面光滑,路宽3至6尺。

现保存完好的是箬岭关两端的南许村镇茅舍村和北谭家桥镇上岭脚村,15公里,箬岭关关口海拔约950米,未出关东北行可达绩溪上庄金坑村和旌德白地旌旗厂村,称为箬岭古道,一周前才走过。

今天徒步的是另一段:穰岭古道。

相较于箬岭段,保存的不算完好,古道两边的村民许已另辟道路,将古道弃用,只是偶尔入山才走一走。

这一程一部分是青石板路,一部分鲜见石板,还有一部分几乎片砖无存。

正是初冬,山中大片阔叶林叶子皆落了,厚厚的铺在古道上,新叶落在旧年的残枝枯叶上,层层叠叠,几乎将石板路淹没。

不时,竹林横卧,枝丫挡路,走在这样的古道上与自然更贴近,徒步也更具有挑战性。

这段路不长,大多可走完全程。古道两头一边连着乌石镇长芦村的石垄队,一边通到焦村镇汤家庄村。先到黄山西脚下的汤家庄村看一眼古道的入口,这儿有块碑。

正面四个字:“穰岭古道”

走到反面,读一读文字:

\"穰岭,又称杨岭,属黄山北向的支脉,坐落于乌石镇长芦境内,海拔620米。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境内盗贼蜂起,人不自保,众推左匡政(人称“左难当”)据守县境,与窦建德决战。难当诱兵深入,束草穰于溪流,引发山洪,水淹窦军,御敌制胜。

后人为纪念那场生死战斗,称溪为\'穰溪\',所在山峰为\'穰岭\'。

穰岭古道由花岗岩铺就,全长8公里,宽1.5,横亘于崇山峻岭中,为太平通往广阳池州的重要古道之一。

穰岭古道石条之长之宽,踩磨之润滑,工程之浩大,古往今来行人众多,见证历史之兴衰。\"

黄山探路者户外运动协会

2012年仲春立

何其有幸,这次徒步带队的正是探路者户外协会的忠哥,便缠着他问起这立碑之事。

忠哥侃侃而谈:

这条古道是六年前(2012年)探路者首次探访,修复古道,并立碑于此。

当时不仅立碑刻字,还将入口处及上山的这段路修通,且不算费用,参加的志愿者就有近一百人,搬运石子修路立碑,方有今日之“穰岭古道”。

正因为有这帮爱好户外运动的“资深驴友”们的努力,才有后来者穿越其中。

探古道的意义,往小了说,是开辟一条新的徒步线路。往大了说,是保护古道。一如房屋,有人住则不易倒;路,需有人走,才会一直存在。

千年以前修筑的官道,走过岁月,历经朝代,见证过历史,怎可遗忘。

接下来正式开始今天的徒步之旅。

将时间拨到2018年12月16号,中午十二点。一早下过一阵雨,午后出了太阳,山路仍湿滑。

在长芦村古道入口处下了车,开始徒步,全程8公里,从汤家庄村出古道,两个半小时左右。

长芦村古道入口处无碑,也没有显著的标志,先经过一段茶田,树林,古道的起点藏于芦村水库上方的山林之中。

说来走古道,自然风光不如山水峡谷,人文景致没有古村丰富,徒步古道的意义在哪?

与此行偶遇的来自北京的董老师聊天,谈及这个话题,他说各人理解不同,他喜欢走古道缘于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因为热爱,才会走进,与之相融;怀有敬畏,才不盲目,一直在路上。

说到敬畏,虽说古道大多安全,危险系数不高,但早上刚下过一阵雨,青石板上还有些湿滑,一不小心便滑了一跤,忠哥趁机上一堂课,现身说法,普及如何走古道,湿滑的路面保证安全下山。

从一周前的箬岭,到今天的穰岭,从徽青走到徽杭,还有徽开,徽宁……

徒步古道,仍将继续。

关于作者: Njdd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