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大福蚕种场,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

大福蚕种场,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

★旅游地点:江阴长泾老街之大福蚕种场

第一次我们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找到蚕种场的,这一次来倒不是因为轻车熟路,而是路边添了指标牌,不用再麻烦行人指路,就能很顺利地找到目的地。

蚕种场创建于1928年,是长泾镇宋楚英、宋楚材兄弟俩成立的,原来有两北场,中间就是长泾河,占地面积26.8亩。现在南场现在已经不在了,我们能参观的是北场,主楼两幢,占地占地6.8亩,分为生产区、办公区和生活区,主体楼标准化蚕室4栋,是地下一层、地面两层的建筑结构。还有冷一座,辅房64音。

进门,有一幅丝绸之路的示意图。图前,则是两兄弟的雕像,一站一坐。估计坐着是兄弟,站着的是弟弟。毕竟没有哥哥站着,弟弟大马金刀而坐的道理。

宋氏兄弟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江阴人,祖籍丹阳郡,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清末民初传至芝芳公一支,在泾水河北街开店经商。两兄弟开设南北货店、酱园、米厂、长寿纺织厂,并于1928年创建大福蚕种场,培育桑蚕良种。当时是先开南场,七年后才由宋楚材亲自设计建造了符合科学原理的蚕种场北场,为蚕农提供优质改良蚕种,也为中国的蚕桑文化留下了优秀的建筑遗产,成为中国最先进的桑蚕文化基地,近百年来“丝绸之路”在江浙一带的重要源头。

宋氏兄弟热心慈善事业,造福长泾百姓,建校办学、铺路架桥、疏浚河道,还建立当地第一家电灯厂。抗战期间,楚材公多次排斥营救抗日将士,并协助陈詠仁、陈利仁兄弟保护国宝“毛宝鼎”。

蚕种场的所有建筑都以连廊沟通,蜿蜒曲折,小院错落,很有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和时代特色。在抗战期间,场内被毁房屋一百余间。二场曾一度被日伪军占据,大福蚕种场几涉倒闭。解放后恢复生产,1956年公私合营,更名“公私合营大福蚕种繁殖场”,又改名“国营江阴市蚕种场”。

主楼是两排楼房,地下一层比较阴凉,可以用来囤积桑叶。中间一层,也就是一楼则用来育种和选种,最上一层则是放“山笼”,让蚕宝宝上山时用的。楼顶情面上排列着老虎窗和可自动回转的通风管,可以使楼内流通新鲜空气。窗外还有遮阳的竹帘,保持夏天的室温不至于太高,让蚕宝宝们可以快乐地生长。

楼房已经很旧了,毕竟经过了八十多年的风雨。隐约间,还能嗅到桑叶淡淡的清香味,其实桑树只有门口那几株而已。

现在蚕种场南场已经改建成民居,北场则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当年曾经繁荣过辉煌过的蚕种场,如今只能看到冷清的空楼。大部分房间都空置着,可能后期还会进行修缮。如果还能够在这里养蚕供人参观,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人气吧?毕竟看着冷清清的建筑,走过空荡荡的走廊,总会多少觉得遗憾。

后面的二层楼似乎堆放着物品,不知道是不是租给别人做仓库用的。看起来,并不太像是养蚕的物件儿。

长泾镇纺织纪念馆算是最值参观的地方了,这里用图片和实物,介绍了养蚕的知识。其实对于江南人来说,上点年纪的老人对养蚕并不陌生,毕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有不少农民养蚕的,算是农村妇女的家庭副业。

长泾镇在清朝宣统年间就开设同慎茧行,收购鲜茧。不过那时蚕农所需的蚕种都是自行繁殖的,茧的产量低不说,丝质还很差,经济价值并不高。后来宋楚材兄弟创办了大福蚕种场,专业生产“帆船”牌杂交蚕种,蚕茧产量大增,丝质也提高了。解放后,人民公社还设蚕桑辅导员,扩大了养蚕业。随着工业的兴起,养蚕业才逐渐没落了。

博物馆的内容还挺多的,毕竟作为一个专业博物馆来说,桑蚕不像历史,感兴趣的游客并不多。尽管图片文字加实物的陈列,应该算得上是全方位的。可是对于我们来说,还是觉得茫然。只有蚕宝宝和蚕茧,总算还是认得的。

关于作者: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