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张中丞庙,最爱那两株古银杏。

张中丞庙,最爱那两株古银杏。

★旅游地点:无锡惠山古镇之张中丞庙

张中丞庙在秀幛街上,上次来的时候正在修缮。幸好每年的银杏季,这里必然会开门迎客,因为阶上的两株古银杏,虽然比不上惠山寺的那棵古老,也是颇有些年头的,在颜值上也不见得逊色。

地方很好找,本身规模也不小,挺醒目的地方。它的对面有一块照壁,上书“精忠贯日”四个大字。

张中丞祠,又称张中丞庙,祭祀唐代名将张巡。天宝十五年的安史之乱中,张巡在真源令起兵守雍丘(今河南杞县),至德二年为防安史之乱波及江淮赋税重地,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与太守许远并肩作战。以区区两县六千的兵力,阻挡数万叛军,苦守雍丘、睢阳两座孤城,当时人们称其守睢阳是“守一城而捍天下”。可惜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尽管采用机制灵活的兵法屡战屡捷,最终还是弹尽粮绝。

叛军攻上城头 ,唐军只剩数百病军。张巡向西南拜别:“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无以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敌!”张巡、许远被俘,宁死不降。由于张巡等人血战睢阳,阻遏了叛将南犯江淮,为郭子仪、李光弼部收复失地争取到了战略时机。

江南士族为纪念张巡气节及护卫江南的功绩,在多地建立张中丞庙。南宋建炎年间,惠山东岳庙西辟祠祀张巡。因为祀张巡和许远二人,所以又称其二忠臣庙。明代中期,乡人将二忠臣庙改建为老爷殿,并将张巡等三十六殉难将官奉为老爷,所以当地人也称其为老爷庙。每逢农历七月二十四,张巡等人的忌日,百姓们会手持香烛,聚集在这里叩首诵经,缅怀这些将士生前为国捐躯的功绩,同时也祈求众神福估一方太平。

明朝成化年间,县令李恭等于旧祠东面倪文光所建清微精舍废址建张中丞庙,也就是现在的地址。清朝康熙年间重建,咸丰年间与惠山镇一起毁于太平天国兵燹,同治年间邑人再建,保存至今。历史上,张中丞庙作为惠山最大的祭祀民俗神的庙宇,是无锡城区庙会中重要的活动场所,也是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之一。

走进大门,发现这座庙有一个小小的坡度,难道这也是依山而建的吗?可能是借用了锡山的一角吧,毕竟本来就在锡山北麓。楼前两只石狮子正调皮地歪着脖子,似乎在与对方嬉戏。

走上台阶,就已经看到落满的黄叶,这正是银杏树叶,在阳光下泛着浅浅的金色。今天的天气算不上很好,虽然我们也确实踩着银杏最佳观赏季来的,还是不免有些美中不足。

院子里的银杏叶就积得更厚了,铺满了不算太小的庭院。一旁还有茶室,夏天日浓时分,在遮天蔽日的银杏树下喝杯清茶,才是最适宜的呢!现在天气寒凉,也没有人附庸这个风雅,毕竟风度重要,温度更重要。

殿前有一只足鼎,应该是祭祀的时候插香烛用的。鼎身上有很多人的名字,看起来鼎也挺新的,估计刻的是捐建庙宇人的名字吧。

殿门上挂着一块“承天靖寇”的匾额,这也是张巡最重要的功绩。承天,就是奉皇帝的命令,死守睢阳,免于江南富庶之地遭受安史之乱的兵灾。

殿内供奉的是张中丞像,一袭战甲,外披黄色的披风。另一尊像则是身着大红官袍的文官形象,可能一尊是张巡,另一尊是许远吧?

后面还有戏台,看着很是精致,上书“吴韵乡音”四个字。无锡话属于吴韵软语,表演的应该是无锡地方著名的剧种锡剧吧?可能在庙会期间,这里会有相关的表演。

不过游客们似乎都是奔着两株古银杏去的,参天的古木傲立在庙宇内,走过了四百多年的沧桑岁月。银杏树伸展开来,满树金黄。地上落了厚厚的一层,枝上还是枝繁叶茂的。褪去了绿意的银杏叶,迎来了它们一年中最华美的时刻。

有位穿着红衣的小姐姐拿着自拍杆在银杏树下忘我的自拍,或展颜微笑,或浅颦低吟,或仰望天空,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如果在夏天,还可以看到身穿汉服的女子在这里扮演一场古典美人的偶遇,也是极美的。

关于作者: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