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8日
金龙山在休宁县蓝田镇,北对黄山,南望齐云,最高峰海拔970米,有整齐的茶园梯田,是赏秋看古村又一个好去处。
导航从观止出发,直线距离85KM,车程一个半小时。
观景需上山,原先只有一条很险很陡的机耕路与外界相通,2013年浇筑了水泥路。可以开车上山,与五陵山的有所区别,多为盘山路,且山路狭窄,弯道多且急,两车交会时不易,需注意安全。
也可徒步上山,沿途看山谷风景,茶园。身处群山环绕中,转过一个弯道,换一处景,别样的感受,徒步约一小时。
山上有两个古村落,上金龙和下金龙。古村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有白墙黛瓦的典型徽派风格,也有就地取材的黄土墙。
漫坡多置茶园、竹林、古树,两个村子转悠一下,游览时间:一个小时。
回到此次寻秋之旅,徒步五陵山已三个小时之多,同行者中渐有体力不支,不想走全行程,商议后,原先的两部大巴,一部打道回府,一部继续前行,前往金龙山。
之所以提起这个细节,是二上黄山之后有所感触。
当站在天都峰下,看到直上天顶的云梯时,怕了,怕上不去,怕上去之后下不来,怕自已征服不了天都峰,跟同行的体力最棒的说:
若是我们上不去,她一人尽管上去,不必管我们。其实说这话时,已是心存犹豫。同伴说:哪儿想那么多啊,站在天都峰脚下,怎么都得上去,而且肯定会上去,一步步地,一级级台阶走就是。
最后当然是成功登顶,站在天都峰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自不必提,回想站在平台上那一丝犹豫,深有感触,对于登山,徒步等考验体力耐力的户外运动,即便不强调坚持到底,也要对自已说试一试。
离开五陵山继续行程,车停在县道021,有个指示路牌的小路口,下车,徒步上山。
雨仍淅淅沥沥地下着,一路撑着伞,走在盘山路中。
“荡胸生曾云”,看飘渺的云雾自山谷间升腾而起,飘飘忽,如薄纱,如轻烟。
看路边植被,红色的,紫色的不知名的果子,娇艳欲滴。
远远的看到村庄身处山谷之中。
上金龙与下金龙,听这名称即知,呈上下分布。在山腰处有一岔道分开,可先向下,进入下金龙村,在村里转一圈之后,沿着细细窄窄、蜿蜒的小径向上金龙而去。
村里皆是老房子,有的已近倒塌,保存尚且完好仍住人的也一色低矮的房屋,之前在五陵已是感慨那边的贫穷,待到了这里,觉得又倒退了几年。
之前看路牌上的介绍,13年才铺水泥路(且是狭窄的单车道),没有交通的日子里,时间也在这儿停止了,但岁月一样不依不绕地流逝,冲刷,刻下斑驳的印迹。
黄色的泥巴墙比比皆是,问了村民才知,不通车时,砖运不上来,村民们只得就地取材,用泥巴糊墙砌成房。
何以为生?茶。
五陵种菊,也种茶,这儿只有茶。沿山形梯田式分布,茶分三季,在田间采摘,回村加工,无需在五陵山下见到的一根根斜拉的铁丝。
高山上的茶与太平湖畔的茶又有不同,虽同属毛峰,但这儿的茶富硒,倒是与牯牛降的类似。
已过茶季,茶树全部打了头,修整平齐,畦间也清理干净,已然街心公园一般,一片碧绿,穿行于其中,红色的衣服,花色的纱巾,格外显眼。
站到山顶向下眺望,层层绿色的波浪之后是色彩斑斓的秋天的树,枫,乌桕,银杏,红的,黄的,橘红,橘黄……
山上云雾缭绕,没有任何人工的雕琢,一派自然风光。真的好美。
“人迹罕处有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