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时间:2021.3
行走方式:自驾
行走路线:
D1:
南京——苏州同里古镇(退思园——丽则女校——王绍鏊纪念馆——珍珠塔——穿心弄)
D2:
苏州同里古镇(嘉荫堂——崇本堂——耕乐堂——罗星洲)——同里北联村——苏州甪直(保圣寺——沈柏寒故居——米行——江南文化园)——南京
离开米行往江南文化园。江南文化园在古镇的东南方,占地面积不小,是一个和古镇风格不同的人造园林。这个牌楼很高大,一改古镇小家碧玉的气质。
园林风格的江南文化园依水而建,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河水荡漾,小桥飞虹,花木扶疏,步入其间一步一景,苏式雅韵尽展现。
顺着路标走入一个园林,园林之中翠竹丛生。
园中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博物馆”。
再进入一个院落,院落中也搭着脚手架在修缮,
因为快打烊了,原本工作人员想劝我不要进入参观,我说明了一下,就一个人,转一圈很快结束,不会耽误他们下班才进入这个收费的景点。
一进门的序言将水乡服饰做了简单的介绍。
甪直本地的水乡妇女服饰被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博物馆通过实物,模型,文字,图片展示了水乡妇女服饰。
甪直妇女以梳髻髻头,从双色相间的“包头”,到身上的大襟纽襻“拼接衫”,拼裆裤,再到腰上飘逸洒脱的“绣裥襡裙”,脚着绣花鞋,这样特色的服饰也让甪直的妇女被称为“苏州的少数民族”。这些服饰显示了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的美丽又特别方便江南水乡妇女的劳作,具有独特的神韵。
想象一下穿上这其中任何一套行头穿行在甪直的街巷那是应景的美丽。
我又回到这个丁字路口
刚刚我路过他们还在用铅笔钩草图,现在已经上彩了。可见他们的熟练程度。
绘画中的第一步就是观察,而且在过程中要时不时的观察。
下午五点所有的景点都关闭了,我也不用奔着往各个景点去了,倒是可以慢下脚步在古镇随意的溜达。
看看景逛逛街,享受一下古镇的恬静与美好。
这里一家售卖纯手工的土布店,店里各种大小的蓝底白花的土布看的我眼花缭乱,心生欢喜。古镇上的人平平淡淡的忙着生计,没有人会刻意地向你兜售本地的特产和工艺品,只有你询问了店家才会起身招呼你。我很喜欢这份平淡,犹如老朋友。
南市下塘街上还有一个江南文化园的西门楼
河道上有一花岗岩石梁式平桥——三元桥。
踏上石桥以河道为中轴线看古镇。古镇以河道为中心,街坊都临水而筑,镇内的街道也是跟着河道走势而行。
南市下塘街的古桥不少,再走几步是清顺治年间的众安桥。踏上这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古石桥,犹如步入了甪直悠悠的岁月里,别有一番风味!
古镇的桥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石板桥,双桥、姐妹桥、钥匙桥、半步桥等。观古桥驳岸,摇弋的游船与小桥流水人家交相辉映,真是别有一番风韵,让人回味无穷。
此时的甪直古镇很多地方都在修缮,可能三月是这里的淡季吧,在这个季节好好把古镇维护一下。
古镇到处都是养眼养心的绿,河道边两侧的行道树都要连成绿茵隧道了。
沿着南市下塘街一路往北来到古镇的北侧,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河,与南市下塘街伴行的小河形成了“丁字形”交汇。在东市下塘街上一座始建于明朝崇祯初年的环玉桥,桥横跨南北走向的河道之上。
环玉桥西北侧横跨东西走向河道的有一座和丰桥。和丰桥是甪直镇历史最悠久的古桥。它建造于北宋末年,迄今已有850多年的悠久历史,拱型结构,拱圈为青石,桥基为武康石,其余为花岗石。每块桥面石上均有浮雕,图案典雅,雕刻精细耐看。“和丰桥”与“环玉桥”构成了“双桥”景观。
在这里徜徉,你会发现甪直古镇依水而建,江南民舍古朴淡雅,前街后河,人家枕河而眠。伴河而行的是东市下塘街,沿河处有一廊桥,廊桥上的美人靠可以供游客在这里歇脚,观景。
和丰桥的西侧是西市下塘街,街顺着河水走向蜿蜒向西行。
站在和丰桥上观景,目光所及之处是富昌桥。看了一座座的小桥就理解了甪直古镇为什么有着“桥都”的美称。古镇的桥不仅数量多,而且桥型各异,造型独特。
桥街相连,河水相通,河床上来往的蓝花布的蓬船悠悠的在河中穿行。随着摇橹不紧不慢的节奏,这里的生活节奏就是这样悠悠的舒适。
时间不早,我们还要回到南京,要返程了。我们没有走回头路,而是在这里选择沿着西市下塘街往西行。
回望和丰桥
家家都有一个小码头
古镇不大,但精致,清幽无比,小巧玲珑。隐隐透着青涩的味道。
这样的画面让我想到,只想到四个字“岁月静好”。
民居每一处小细节都透着用心的设计。
江南水乡古镇不少,同样是典型的水乡风貌,同样是小桥流水人家,这里没有喧嚣,她以一种独有的姿态默默地在水流交错中经历四季的轮回,伴着四季她静静的守候在这里……
虽然只是在甪直两个多小时,只能算静静的看了一眼这个古镇。就是这静静的一眼就已经喜欢这里的本我,所以没有遗憾。说实在的来甪直转转,就沿着这里的悠悠的水,曲曲的河,走在深深的巷中,长长的廊下,弯弯的桥上去看看古镇,体会一下古镇本我的生活就好。不需要花费几十元去购买门票参观那些需要门票进入的景点。古镇的美好就在那一桥一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