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宝岩,虞山南麓的天然氧吧(中)。

宝岩,虞山南麓的天然氧吧(中)。

★旅游地点:苏州常熟宝岩景区

茶园的对面,就是宝岩禅寺。这座江南名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初名延福禅院。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施金五百两,建佛塔于院内。北宋淳化年间,宋太宗诏赐《逍遥咏》、《太平圣惠方》、《急就章》等御制经卷入寺。宋真宗则额“宝岩禅院”,宋仁宗特赐铜铸像于禅院供奉。明清以来 ,禅院屡有兴废,现在的这座禅寺,重建于1999年。

禅寺是江南寺院标准的黄色,正中是红底金字“宝岩禅寺”,山门面阔五间,两侧有菩萨守着门,姿态威武。

天王殿是两层的楼阁式建筑,正中供奉弥勒佛,背面是韦驮菩萨,两则四大金刚坐像,金刚的像很高大。

旁边有一座大殿,上面有两块“普光明殿”和“华藏庄严”的匾额,上面一块是黑底,下面是红底金框,都是金色字体,很气派。

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主建筑,供奉三世佛,高坐在莲台上,微垂双目,手持佛印,庄严肃穆。两侧是十八罗汉的站像,全身塑金。

背面供奉南海观音,身披粉红色的绣花披风,全身塑金。身后是众多的菩萨,南海观音的规模一般都很大。

大雄宝殿后面的庭院两侧,分别是卧佛殿和观音殿,这也是比较标准的配置了。佛像相比而言就少得多了,除了地藏和观音,其他的菩萨我还真认不出来。

藏经阁无疑是寺院最气派的建筑,三层屋檐翘角飞檐,每往上一层稍稍收一点。牌匾就更多了,从最上一层的“藏经阁”,到第二层三块,底层的“琉璃世界”表明这座藏经阁,同时也是一座药师殿。走进去,药师的金身坐像很显眼,整个大殿的空间很大。墙壁上是仙界的彩塑,颜色很丰富,可惜的是我们都不认识这些神仙啊!看起来,这些神仙倒有些像道门中人。

最后一幢建筑是财神殿,居然也是两层的楼阁式建筑,比一般寺庙的财神殿要更气派一些。

弥勒殿就显得有些寒酸了,佛像也不大,在主像之前还有几座小佛像,是各种材质的弥勒佛。两侧是白墙,没有装饰品,比起药师殿来,可以算是相当简陋了。不过在天王殿里,弥勒佛已经受过一次供奉了,所以他还是笑呵呵的,一点都不觉得委屈。

卧佛殿供奉的是一尊佛佛,通身是白色的,衣饰则带着金色的条纹,素雅中不失贵重。他一手撑着头,一手则放在腰侧,神态安祥。

走出禅院,后面是竹海,规模看起来很大,栽种的是江南常见的毛竹。这种竹子十分高大,很容易形成竹林。

而另一侧,就是风景秀美的福海。一株梅花斜映湖畔,对面是落尽叶子的杉树傲然挺立,还有几株常绿乔木依然绿得很养眼。

站在梅树后面,白色的花朵仿佛是一层层的雪花,衬着福海带着碧色的湖水,这景色简直不要太美哦。仿佛这早春的景色,一下子就倾了我们的眼。私以为这是宝岩颜值最高的地方,虽然梅林的梅花规模更大,梅花的品种也更多,但依然比不上福海旁的这一株白梅。

不管从哪一个角度,透过梅花看湖,都会觉得颜值升上了何止一个档次!这株梅花尽管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种,可是恰恰因为开在福海边,就提升了它的颜值系数。

事实上,在完成了整个景区的游览以后,我们再次回到福海,一直逗留到暮色四合才恋恋不舍地离开,福海的颜值实在是太高了啊。

福海旁边寻梅桥旁边有古杨梅园,这里的杨梅树都是有些年头了。这些杨梅树似乎并不是太特别,也没有长得特别高大或粗壮。不过想到苏州启园那棵年龄很大的古杨梅树也就释然了,可能杨梅树即使长到几百年,也就这个模样吧?

山上也有茶园,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就管它们叫虞山绿茶吧,这也是常熟著名的土特产之一。茶田里还间作水杉、银杏和枇杷等树种,据说这样做的原因是借助林冠的遮阴,提高茶叶的品质。

再往前走是探梅桥,我条件反射地纳闷了:“难道这里有很多梅花吗?好像从福海过来就没看到了吧,明明梅花是在山脚下的!”

小伙伴提醒:“这个梅,不是梅花吧?”

我恍然,可不是吗?宝岸的寻梅、探梅,都是在杨梅林附近,可不是寻杨梅探杨梅吗?这梅,大概不是看花,而是看果了。想着杨梅,忽然觉得本来有点口渴的嘴里又分泌出了唾沫,果然是“望梅止渴”。

走过杨梅林就是大片的竹海了,竹林旁有一些亭子供游客休息,设计得还挺别致的。比如母婴亭。还有一幢竹楼的建筑,有点像吊脚楼啊。二楼是不封闭的,顶上装着吊扇,看起来像是茶楼,杨梅丰收的季节和夏天的生意应该不错。掩映在竹林里,迈过小桥,这不妥妥成了林中的隐士吗?

个个桥听名字就知道了,个个合起来就是“竹”字,所以这是一座在竹海里的梅。旁边有亭子,后面就是竹海。

接福桥在亭子的另一边,是一座木质的平桥,栏杆是菱形的花纹,显得很古色古香。虽然没有个个桥长,但我觉得在竹林里还是这座桥比桥搭。

人口文化园很简单,是一些关于人口文化的雕塑。可能还有一些室内的介绍,不过没有开放。

从宝岩禅寺往西行,因为路标上有曾朴墓,所以我还真走了不少路,结果愣是没找着。这边也没有什么人可以问讯,只能抱憾离开。往山上走,这条路倒是很宽阔,但走出去很遥远的距离都没有看到有景点的迹象,让我们很怀疑前方是否无路。而迎面走过来的一对年轻情侣,也似乎“证实”了这一点:“前面什么都没有,还是往那边走吧!”不过我们向来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性格,即使明知前方无路,还是继续前行了。事实上,这条路是长了点,远了点儿,可以通往石洞冷泉景区啊!

关于作者: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