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锦绣文章”纺染织绣工艺专题展,在虹口区抱朴美术馆正式开幕!
“锦绣文章”纺染织绣工艺专题展展出各民族优秀纺染织绣技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100项,由86位非遗传承人创作的非遗作品155件,全面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中国传统工艺发展历程和振兴成果。
展览分为四大绣、其它绣、各民族绣、纺染、织造五大展区,囊括了我国各民族传统刺绣、印染、织造精品,配合各类互动、织绣工艺体验等活动,让非遗文化及非遗传承更加深入人心。
一针一线,绣出人民之路
走进抱朴美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只满身繁花绽放的花鹿。这是由非遗传承工匠们精心策划设计制作了绒绣艺术作品,名为《花鹿》。
上海绒绣《花鹿》
该作品用了1000多种羊毛绒线线色,一针一线共计56万余针,绣制20余张中外不同花卉为主题的绒绣花片,其中有:国花牡丹,有梵高的向日葵,鹫尾花……等。
工匠们把这些花片创意性地有机拼接,立体化的观感给人们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同时传递了祖国大地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歌颂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光辉百年。
四大绣区域
中国的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较高水平,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其中,苏绣、湘绣、蜀绣、粤绣被誉为我国的四大名绣,是中国刺绣的杰出代表。
此区域展示的作品为四大名绣中的精品代表,一起来感受刺绣艺人们手下精妙传神的佳作吧!
作品介绍:此系列作品是姚建萍对中国刺绣艺术不断的探索、实践和积累的成果。看似粉画、水彩画,但又不同于此,巧妙运用光影、虚实结合,不同的针法与丝理的错综交叠,通过光线折射,呈现出不同的空间。
作品介绍:该作品捕捉成年熊猫和幼崽相亲相爱的唯美瞬间,年幼熊猫一种慵懒放松的姿态依偎在母亲怀中,对成年熊猫眼神的细致刻画来凸显母亲的温暖和爱护,让母爱的光辉绚烂绽放。
作品在刺绣针法上主要运用了丝毛针多层叠加,逼真的表现出动物的皮毛质感,眼神上主要运用了参针和齐针,把动容的眼神表现得惟妙惟肖。
其它绣区域
除了四大名绣之外,其它刺绣也极具特色。
比如:擅于绣制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传统题材的汴绣;构思大胆、色彩浓艳,处处流露出楚风遗韵的汉绣;色彩绚丽豪华、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的京绣…“绣”美千年,百花齐放!
作品介绍:该作画稿由画家方楚雄设计,广绣大师伍洁仪纯手工刺绣而成,作品通过大小狮头鹅、滴水莲、野草等带有传统岭南特色的物象,讴歌朴素自足的农家风情,赞美生机无限的人民生活。
“捆、洒、续、咬”是广绣传统针法的精华,伍洁仪在创作该作品过程中,运用上述针法,配合纹路、丝线粗细、颜色等的规律变化,将鹅身上羽毛的光泽、质感、层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作品当中。幼鹅的施绣结合了当代美术的绘画技法,逼真的毛理效果几可乱真。
作品介绍:作品根据“阿房宫赋’的记载而创作,画面反映了秦朝统一天下后营造的阿房宫,规模覆压几百余里,秦朝帝王登台祭天时瑞鹤呈祥的宏伟场面。在绣制时,特别注意色彩的处理,作品古朴典雅,在人物色彩处理上,以艳而不丽点缀丰富画面。特别注意画面前后层次的处理,在这小小的画面中绣出了亭台楼阁的立体感、纵深感、远近层次感,使画面有一种连绵不断延伸的感觉。
特别令人称奇的是,在画面中绣有2cm大小的人物五十二个,且色彩丰富,姿态各异,非常生动。在绣制远景和人物时用线最细处,将一根丝线分成七十多份,尽显高超绣技和刺绣魅力。
作品介绍:作品图案中的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包容、进取和独立,龙是正义化身,炎黄子孙赋予龙诸多美好善良之心性。龙可代表英雄,其形象几乎活跃于各个层面和领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感召力,是理想中英雄之典型。
此作品采用传统题材,以真丝面料为底料,采用蚕丝线绣制而成,运用平针、套针等针法,整幅画面色彩艳丽,构图饱满,寓意美好。
各民族绣区域
各民族的刺绣都饱含着其独有的民族特色。从刺绣风格中,我们便能一窥其民族文化之特色。可以说,各民族刺绣作品是其民族文化的缩影。
此展区中,我们可以通过充满民族特色的花纹绣样,感受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作品介绍: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的《锦春图》为传世名画,两只富有吉祥寓意的锦鸡置于中国传统水墨笔法的花卉奇石景致中,益显主题栩栩如生,悠闲自得之态传达吉祥之气,寄托着人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整幅作品均采用了细平绣、细乱针绣的表现手法,用时2个月匠心绣制。锦鸡的头部,从鸡冠、鸡嘴、鸡颈,以及望向远方的眼神,每一处的丝线过渡都非常流畅。选用了几十种不同颜色的丝线,每种丝线几乎都是用最细的十六分之一丝绣制。许多细节力求做出最逼真的效果,其中,锦鸡的头、羽毛、爪子,石头的明暗颜色渐变,山坡虚实的表现,下方小花的颜色、立体感处理,灵芝的纹理刻画呈现,都充分地体现出了作者的高超绣功。
作品介绍:聚居在贵州三都自治县一带的水族的特色艺术水族马尾绣,是以马尾为重要原材料,刺绣工艺独特,承载了民族的文化历史和记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师韦桃花在传统技艺基础上大胆的创新,集刺绣、加工、设计于一身,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制作的马尾绣不但马尾线搓得均匀,而且绣出的图案立体性强,精美别致。其代表作《百鸟图》在2018年完成,寓意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展示出生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繁荣景象。
印染区域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巾。近几年,国家把印染行业技术改造列入纺织行业重点支持行业之一,我国印染行业在各方面得到了很大改善。
此展区中,主要展示各种扎染、印染技艺代表性作品,一起感受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更迭中,传统纺织印染技艺发展至今带来的美与震撼。
作品介绍:《百鸟朝凤》运用民间工艺——灰缬的操作流程精制而成,以百鸟朝凤的传说为主题精细刻画各类形态的禽鸟,创作蓝印花布图案,使方巾既有朴实的浙北蓝印花布风格,又有艺术韵味。在传统蓝印花布图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蓝印花布纹样创作,将叙事性与实用性结合制作蓝印花布方巾。
作品介绍:四川的自贡扎染是古称蜀颉的扎染艺术,四川省的地方传统手工艺术珍品,自贡更为主要的产地。自贡扎染工艺性强,以针代笔,无一雷同,色彩斑斓,款式多样,扎痕耐久。
该作品由国家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晓平设计,联袂张氏扎染第五代传人张颖一起制作,历时3个月,作品以传统扎缬技艺中“串扎”为主体技法,表现龙的刚劲威武。用中国传统吉祥龙纹作为主要造型元素,以蓝色染料为墨,用云撮染色技法,展现龙腾蓝天,朴实的民间手工艺术语言,表达对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求和祈福。
织造区域
织造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能利用苎麻制成织物﹐公元前2700年就已生产丝织物﹐公元前200年就能生产织锦等大花纹织物。
此后,织造技艺不断发展,形成了梭织织造和针织织造等方式。在机器化生产越来越普遍的今天,人工织造尤为珍贵难得。
在此展区中,参观者可以近距离观赏传统云锦织机、缂丝织机及各类地毯、丝毯织造作品,感受非遗匠心传承。
作品介绍:齐白石画虾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 其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细笔写须、爪、大螯,刚柔并济、凝练传神,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
本作运用缂丝技艺来表现水墨书画,完全把握、再现了原作的墨色变化。更在须、足等细微处完美戗色运线,将五只河虾表现得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幅右织字:【三百石即富翁白石画于京华城西太平桥外】,完美表现了字带枯笔这一缂丝难点。使白石书体行笔雄健,精致苍劲,风格独特,大气磅礴的特点得到了很好体现。
作品介绍:作品取材于中国工笔画大师陈之佛先生为1959年建国十周年献礼创作的同名国画。青草绿地上的十只丹顶鹤健翮修翎、神采焕发、优雅多姿、错落有致,其后青松葱郁,枝繁叶茂,象征祖国的吉庆祥瑞,颂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万古长青。
作品画面庄重典雅、雄健清丽、意境深邃,运用云锦独特的妆花手工技艺,精选桑蚕丝和金线织成,云锦意匠、织造工艺精湛,是一件现代云锦精品。
作品介绍:天水丝毯以蚕丝为原料,经图案设计、染色、雕刻等20多道工序纯手工编织而成,因成品表面呈现特殊的质感被誉为“东方软浮雕”。其多以地方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和名人字画为题材。其编织技艺特色是用手工8字形打结栽绒方法,采用优质天然丝为原料。
该作品由国家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静波设计,200道手工编织工艺制作,采用天然优质绢丝为原料,通过图案设计、工艺图设计、染色、捯线、织毯、平毯、雕刻、整理等20多道工序纯手工精心制作,历时5个多月而成。
本次展览展期将持续至7月11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美术馆每周六会增加夜场,夜场将开放至晚上10点,欢迎前来打卡参观~
预约方式:抱朴美术馆公众号预约
展览时间:2021年6月12日至7月11日(逢周一闭馆,节日正常开放)
展览地点:抱朴美术馆(虹口区海平路58号)
交通方式:地铁12号线提篮桥站(3/4号口)出站,步行约400米
停车场:美术馆东侧白金湾停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