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静思园,毗邻同里古镇的江南园林。

静思园,毗邻同里古镇的江南园林。

★旅游地点:苏州吴江同里镇之静思园

静思园距离同里古镇不远,但人气与古镇景区不能比。不知道是不是疫情的原因,我们抵达景区的时候,停车场里泊着的私家车寥寥无几。其实早就知道静思园的大名,但每每总是过其门而不过。所以,这次前来同里,第一站就选择了静思园,怎么着也不能再错过了啊!

这座园林始建于1993年,要说历史还真不容易让人有种非去不可的冲动。占地不小,大概有一百多亩,是民营企业家陈金根先生的私家园林,历时10年建成。静思,是宁静思远的意思,建筑是典型的苏州古典园林的格局。因为建筑年代比较晚,所以除了古典园林外还有吸取了一些皇家园林的因素。

进入园门,一眼看到了姿态优美的廊桥。廊桥也是江南水乡比较常见的建筑,整座桥建成长廊的形式,下雨天不用担心淋雨。完美的拱形倒映在水中,水上不下就形成了一个完满的形状。

往左有庆云峰,高达九米,重一百三十六吨,通体有一千六百多孔,孔孔相通。开始我还以为是太湖石,毕竟苏州也临近太湖嘛!看了介绍才知道,这是一块灵璧石,创造了“最大的灵璧石”的吉尼斯之最记录。这块巨石采自安徽灵璧县,北宋花石纲采石老坑,陈金根先生于2001年9月28日收藏于静思园。据说如果在峰底烧火的话,可以看到百窍生烟的奇观。如果在顶部注水,则是千泉泄玉的景象。不过今天此石既不生烟也不泄瀑,我们只能看到一块巨石而已。

旁边有一座拜石轩,应该是因石而建的轩室。布置很简单,匾额下也没有山水画轴,两侧的柱子上镌着对联。

倚墙有座云帆亭,一侧是长廊。湖畔有一株红花继木,看着并不算粗壮,其实人家已经有六百岁高龄了。在红花继木中,绝对可以称得上长寿。

“树德务滋”的砖雕门楼是从苏州中街路曹家巷移建过来的,祥云中五鹤起舞,仰首朝天,中间是汪仁书的“树德务滋”四个字,意思是树立美好的品德,使生活得到滋润。

从涌泉楼走过去,这一带的建筑比较密集,绣楼、静远堂、福寿厅,一侧有天香书屋。此屋原名楠木厅,明代建筑风格,原来坐落在西山后布村,是殷姓大户氖。不过原来的建筑比较低敌,建园的时候改为卷棚顶式四面厅,应该是挑高了的。陈设家具是明式的桌椅,两方楠木柁梁没有加朱漆,十分稀少。门口是宋代的武康石,呈深紫色。


“拥绿晚晴”是另一处遗存的砖雕门楼,它是从苏州干将路保护称过来的,拥绿晚晴四个字由苏州末代状元凤石陆润痒题写,也是三层。最上面是七只宝贵花瓶,瓶中插花。第二层是十只小鹿,谐音“禄”。最下方是双喜松鹤,也是吉祥的图案。左右各镶着一块镂雕戏文的方砖,显得十分古朴。

静思园的砖雕当然不止这两处,不过其他的砖雕看起来要简单得多,看起来也新得多,没有层次分明的砖雕。

小垂虹建于北宋,因为桥中心建成垂虹亭而得名。垂虹桥由于风雨和兵灾几度重建,桥孔最多的时候有99孔,历经明清两朝近十次修建,到1915年时只留44孔。到现在垂虹桥已经坍塌,这座江南第一长桥已经不在。宋代始建时,这里就是三吴绝景之一。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曾有诗吟咏:“云头潋滟开金饼,水面沈沈卧彩虹。”静思园的这座小垂虹,不过是借以怀古而已。

假山之上有座不大的快风阁,三面通透,仅一面有墙,墙中有长方形窗格。坐在亭里,看出去俨然就是一幅天然的风景画。这里大概是静思园的最高点,站在阁口可以俯瞰静思园最中心的区域。

下得阁来,看到有一个小朋友在拍写真,穿着汉服,很可爱。不过小孩子顽皮,要折一桢照片,得母亲和摄影师哄了又哄。不过这一带的景色确实很美,尽管还没到秋天,不过红枫错落,颇有些色彩斑斓的感觉。

湖边的建筑布局得十分密集,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因为经过精心的设计,所以看起来倒并不觉得臃肿。

湖畔的清风亭不是古典的六角或八角形,而是一座圆形的小亭。周围的建筑翘角重檐,这座简单的小亭无疑显得十分简洁。

湖边的长廊里是碑刻,这里是历史科学家的造像。同里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古代人才辈出,人脉一直延续至今。

如归航是一艘旱船,反正这种江南园林里必备一艘的。这种船不能开,只是作为园林的水上建筑,三面临水开敞,卷棚顶,前舱较高,中仓稍低,尾舱与长廊连接,在建筑上形成了一种变化的美感。

整个水区是由鹤亭桥作为隔断的,这座桥就是我们入园就看到的优美烟雨廊桥。由于横架湖面,所以整座桥显得十分气派,可以称得上是静思园的标志性景观了。顶部采用的是沧浪亭楼宇式飞檐翘角的形状,一高两低形似展翅飞翔的仙鹤。

走过廊桥是古戏台,上书“江南平安福地”,这座戏台原来应该是隶属于寺庙的,大概是静思禅院的一部分吧。

悟石山房是一座仿古建筑,体量比较大,分为两层,下层是石馆,陈列精品名石百余块,以灵璧石居多。

盆景园的规模不是很大,对于盆景没有研究的我们其实也看不出什么道道来,大概苏式盆景大抵类似。

从出口处出来,经过一座比较空旷的建筑,这里还有大量的石头陈列,估计悟石山房里陈列不下吧?

万里清辉映画屏,阶前对影似飘零。

游人且问因何醉,美景依稀照晚庭。

——七绝

关于作者: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