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自古以来以温婉著称,不论是人还是物,在这绵绵江南中天生就具有一股温婉的气质。那些不论有无名气的水乡小镇,任凭时间流淌,在历史文化愈发深厚古朴的同时,这温婉的气质恰是今天这个浮躁时代所需要的宁静与安详。
荡口古镇是江苏无锡市的一座非常古老的小镇,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江南年代最久远的古镇之一,有“小苏州”、“银荡口”之美誉。2017年这座小镇被评为中国最美村镇50强之一。可见在经历了3000多年的历史沉淀后,这江南水乡的底蕴不仅是温婉那般简单,还有令后世着迷的独特魅力。
凡是去过江南水乡的人都会被枕水人家的恬静时光所吸引,荡口古镇自然也不例外。这里河道纵横、湖荡密布,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雅环境呈现眼前。更为重要的是古镇的文化遗存不仅丰富,而且完整。
2010年它被国家住建部、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一张名片的诞生不仅是对荡口古镇对文物遗迹保存完好的认可,更是小镇文化深厚的体现。
而这一点最为明显的就是孝义之风的盛行。谈起荡口古镇的文化,这一股孝义之风不能撇开,而这正是源于吴文化的谦让美德和儒家思想。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荡口尤为昭彰。翻开荡口的千年历史,不禁发现汉有丁兰,晋有华宝,元末华幼武,明初华贞固。
而在荡口能听到的最为丰富和具体的往年故事就得从华氏家族说起。这个大家族在历史上人才辈出,如孝行最令后世敬佩的要属华幼武、华贞固。为侍奉母亲的“春草轩”从堠阳移徙鹅湖的荡口,历经数百年,堪称中国第一所家庭养老院。后在荡口又建起了怡老园、养萱斋等孝养敬老的场所,传承了“孝为行首”的优良传统。
华氏家族为孝义做的不仅仅只有这般,如华仲谆首设义仓,赈灾扶贫;华祯首建无锡第一义庄;华察创设役田接济族人;华进思捐义田1340亩。后世又相继建起了永义庄、新义庄、襄义庄、春义庄等等,全盛时全镇义庄近十所,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均为江南之首,在全国也属少见。
从明至清华氏家族在荡口古镇的孝义文化传遍无锡,乃至整个江南。而这种风气直到今天仍是在鼓舞着华氏家族的子孙后代。它在令其家族长盛不衰的同时,也营造了荡口古镇民风淳朴、和谐安居的社会环境。“崇孝尚义”成为荡口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但在华氏大家族里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华燧。大多数人对于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若提到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想必没有谁会不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享誉全球。最开始的活字印刷是从宋代的泥活字印刷开始,由毕升发明,比德国人古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早四百多年。
后又出现了用木、锡制成的活字版印刷书籍。到了明代,铜活字印刷比较普遍地得到应用。而这华燧就是中国古代铜活字印刷鼻祖。
最早的铜活字印刷《会通馆印正宋诸臣奏议》就是由他一手操办,一开始就印刷了50册。在这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后又印《锦绣万花谷》、《百川学海》等大书。其中在弘治十三年以前出版的8种书籍相当于欧洲的古版书,弥足珍贵。
在当时铜活字印刷最有名气的就两家,一家是安氏,另一家则是华氏大家族,以华燧为代表。后来他的叔叔华珵所制“活版甚精密”,几天即能出书,成为当时铜活字印刷的一大发明。
而这个大家族的后世子孙还有收藏家、鉴赏家,艺术大家等等,同时当官的也不少。可见家族文化对于子孙后代的影响与鼓舞是有多大。
即便是到了今天,走进荡口古镇,仍能深深感受到这一股孝义之风。整个古镇哪怕是过了千年,仍保持质朴的生活状态,人们依旧遵循从前,过着慢悠悠的水乡小日子。不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江南水乡的幽静从未因游客的造访而被打破。这大概也是受了华氏家族的孝义文化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