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无梦到徽州。

无梦到徽州。

        最初是因为百度秋景时看到了塔川这个地名,继而想起那年去黄山时没去成西递宏村是个遗憾,安徽距离又不远,花费时间不长,正合心意,于是成行。
       到黄山北站的高铁来回都是中午出发,这个时间点挺合适,上午都有充裕时间准备。

         列车接近黄山北的时候日已西斜,车窗外飞速晃过的美景已有期待中的金秋模子。

         到站后,上了约好的车子前往塔川。车子出发的时候天色尚亮,一路开一路暗,很快道路两边已是漆黑一片了。塔川距离黄山北站车程超过一个半小时了,比我预计的要长,司机熟练地驾驶着车子在山路上飞快地七拐八绕,窗外皖南山区的凉意慢慢浸进来。
       车子按客栈老板的指点停在了塔川村口,下车拿了行李,一个中年人迎上来接我们进村。入村的小路是鹅卵石铺成的,拖着行李箱走在上面一路吱嘎作响——心疼轮子。幸好没走太远也就到客栈了,进房间放好东西,我们先下楼吃饭。
       这家客栈就是一幢祖传的老宅子,我们的房间在二楼,楼下就是餐厅厨房,已经有几个人在围桌吃饭了。看看餐厅没位置点了菜显然也没那么快上,我们就先在宅子里四处溜达。转到厅堂发现那里也摆了张桌子,一对南京来的中年夫妇正在吃饭,听我们边好奇地参观厅堂边发议论以为我们是广东人——安徽之行,我们不止一次被问“你们是广东人吗?”大概在很多人听来,福建广东两省的话都像外语吧?
       晚饭后走出宅子在院子里走了两圈,透头看看外面黑漆漆的,就是寻常的山村景象,头顶的夜幕倒是因为少了过度的灯光映染而显出了本来的清晰底色,星星也因此格外闪亮。虽说时间还早,外面黑灯瞎火的也不敢出门乱走,山乡夜风又不时吹凉脖颈,还是乖乖回房待着刷手机了。
      因为事先问过塔川日出具体时间,第二天倒也不必提早起床,不过看着窗外天光大亮,同伴不免嘀咕:太阳是不是早就出来了,天这么亮了!匆匆起床洗漱后,我们直奔村外的观景台。
      拍摄塔川全景的观景台在村外的公路边,我们一路遇到不少人往这个方面聚集,到了目的地发现,这里已经站满了人。虽然天色已亮,但太阳确实还没出来,大家仍然在翘首以待。

        日出之前的群山已披上一层瑰丽的霞光,这个方向是西边,太阳将在对面升起。

       太阳小露半脸,村舍上方若有若无的薄雾一下子散去——据说因为夏天雨水太多,今秋塔川的叶子没有往年漂亮,秋色因此打了折扣,早晨的云雾也比较淡,拍不下来。

       村子相反方向的山坳处倒是一直被云雾笼罩,顺手拍下来。

      太阳升起,村里的田地如平缓的台阶次第向下延伸——即便今年秋色不如往年,眼前丰富的色彩还是让看腻绿色的我们为之心旷神怡。

      等待日出、看过外景,我们重回村子。阳光正好,我们决定在客栈外面的院子里吃早餐。客栈老板的祖上想来至少是个富农,盖得起两层楼堂,徽州人最重视的门楼也建得蛮讲究的,檐角、砖雕都颇为精致,屋主还记得檐角下中间那几块雕花石牌是小时候家里不懂事的孩子用弹弓打坏的。
   
    饭后我们开始在村子里转悠了。塔川隶属于黟县宏村镇,村口有五棵百年古树,抬头望,老树彩色的叶子在阳光下仍熠熠发光。走过古树顺着石头路往下走,村里的屋舍依山而建,白墙黑瓦错落有致。

       在安徽的四天时间都是艳阳天,早晚温差大,白天暖洋洋,在阳光下走动多了甚至有些汗意。

      阳光穿过乌桕树,洒在田埂上。

     

        现在是塔川的旅游旺季,村子里、田间地头处处可见游人,上空还盘旋着无人机和滑翔机,这个不大的村落在这个季节最是热闹。

       村子一隅还有大片未曾收割的稻田,吸引了大批游客,我们也在这一片金黄中来回穿梭了许久。

        黟县这一带不少乡村是美术写生基地,这位中年画家的作品已接近完成了吧,正停下来一边喝水休息一边审视自己的画作。

      我们不是画家,只是慕色寻秋而来,努力用自己不甚高明的拍摄水平记录下眼前的五彩斑斓。任何时候,只要出门在路上,就会神清气爽。世界如此美妙,若不身临其境,如何能真切体会,很多时候,眼睛看到的感动是无法用语言和镜头完美表达的。

       近年来,塔川虽然因为宣传的缘故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赏秋,但有不少人是不进村的,只在村子外面走走看看,拍拍照片就走了,省下门票钱。这个做法跟塔川村的地形也有关系,站在公路上俯瞰,这个山间村落基本上就一览无余了。ANYWAY,我们并不后悔花钱进村子,毕竟,自助旅行就是为了细细赏玩体味,不止于打卡留痕。花大半天时间在村间地头流连,为了每一片叶子、每一片稻浪大惊小怪的欢乐只有自己能体会。
      回客栈吃过午饭后,我们又在村子里逛了一会儿,拉上行李,告别塔川,在村口雇了一辆机动车前往宏村。
      宏村其实离塔川只有2公里,坐车10分钟就到了。按宏村客栈小哥的提示,机动车停在了宏村的南门。我们下车取了门票,检票进村子后,客栈小哥迎上来接过行李,我们一起上了他开过来的机动车。村子里都是石板路,幸好是坐车,若是一路拖着行李箱进去,轮子可够呛。
      客栈在后街,离最热闹处还有一段路,相对比较安静。不过宏村也不大,就算在外围,只要往里走上五分钟,马上就能感受熙熙攘攘了。我们放好行李就走出来乱逛了,先在村子边沿安静处走一走,时不时能够碰到美术生在角落里认真写生——相对于塔川,宏村西递的美术生更多,为了不被打扰,他们大多远离热门景点,选择相对僻静处写生。

       不注意看,你几乎发现不了这个身穿黑色外套的美术生。为了不打搅孩子们,我只远远地拍过这么一张有美术生出镜的照片。

      走了一段路后,我们发现前面有一个旅行团,索性跟着进入一座宅子,然后我们发现这就是号称“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清末大盐商汪定贵之家宅。首富之家确实是富贵逼人,内院、外院、前堂、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鱼塘厅、厨房、马厩,大小60几个房间,连管家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小院落。

        前厅门的造型就是一个“商”字,旧时商人有钱但地位不高,士农工商,商排末位。屋主作为一个商人,特意造了一个气派的商字门彰显身份——我就是商人,就是有钱,咋的?正中的门经常是关着的,只有主人和重要客人来才打开——游客太多,好不容易等人散开抓拍的,居然给照歪了。

    承志堂内部装饰自然是富丽堂皇,徽派建筑著名的“三雕”——砖雕木雕石雕工艺在这里都得到完美的展现。

       前厅粗大的冬瓜粱上一幅精美的“唐肃宗宴官图”,在长约2米,高50厘米的图案中,四张八仙桌一字排开,众官员棋琴书画、坐站行止姿态各异形态逼真。

      前厅天井两边墙角各有一副半圆桌椅,这叫“合欢桌”,平时就这么各摆一隅,只有出外从商的主人回来才合为圆桌,谓为“花好月圆”。

        瞧这一处处的精美木雕,以前上面还是加了金粉的。承志堂一楼除了作客厅、餐厅、麻将厅外,就是作佣人房,先生小姐们是住二楼的,看到二楼雕栏处有一个红色小窗格吗?据说当年小姐们可以躲在窗格后面偷偷相看上门提亲在前厅作客的男子。

        喜雀登梅石窗,透光更漂亮。

        饱览了满眼富贵之后,出了这户真有钱人家,我们继续在小巷里乱走,偶尔跟着路标和人流进这个堂那个居看看,充分体会徽州民居内部的精雕细镂。

        这座桃园居面积不大,但拥有宏村最精美的四扇雕花门。

       这白墙黑瓦,简单素雅,即便陈旧斑驳了,仍然别有一番味道,的确适合入画。

       喜欢这种随意穿行在狭窄巷弄的感觉,与南来北往的陌生人擦肩而过,偶然抬头,见一树红柿出墙来。

       拐过一条巷子,发现我们站在了宏村的村口。村口这一片相对空旷地又称“古树广场”,很多旅行团就是从这里进入宏村,所以特别热闹。这里有两棵500年树龄的古树,一为红杨树,一为银杏树,这两棵是宏村的风水树、吉祥物,村里人遇红白喜事都要到这里绕树祈福。我们随着人流往南湖方向走,沿途是一家家商店——村口进来这片该算是商业中心了吧。

         走到南湖边,正是太阳西沉的时候,我们刚好赶上南湖的日落时分。

        无论是塔川还是这里,一路走来,着红衣的游人特别多,都是为了拍照效果而穿的哈。

       地处皖南山区的宏村就是因了南湖和月沼的存在而有了江南水乡的韵味,落日余晖中,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图上这座小桥曾在电影《卧虎藏龙》中出镜。

       徽州人一向重视教育,徽商素有“贾而好儒”的传统,因此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修建了六所私塾,后合并为“以文家塾”,又称“南湖书院”,这里是宏村的文脉,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汪氏学子。南湖书院前临碧水,后倚楼堂,六个院落分别承担了不同的功能:志道堂是讲学的地方;文昌阁供奉孔子牌位接受学生的瞻仰膜拜;会文阁为学生读四书五经的场所;启蒙阁是幼童启蒙读书之处;望湖楼是闲时观景休息之地;祗园是内苑——整个就是一个古代学校的规模。

      在南湖边停留太长时间,吃过晚饭,终于走到月沼了——晚上这里仍然围了一圈的人。宏村是一个讲究风水的牛形村落,这里就是所谓“牛胃”的位置。月沼建在汪氏宗祠前面,水能聚财,这该算是个聚宝盆吧。

       月沼周围很热闹,大家都在换着角度拍这个半月形池塘和它周围的建筑。我不经意回头,看见一个老人拐进宗祠旁边一条小巷,小巷幽深,有一段路没有光亮,老人一步步踩着石板走向亮灯处。

       转了一圈,找不到客栈所在的后街了,就在一个岔路口找个小伙子问路, 对方一听客栈名就笑了,回头冲店里喊“你家的客人。”一看从店里走出的另一个小伙,我们也笑了:巧了,这不就是下午刚接我们进客栈的小老板吗?怎么跑这里来了。(第二天我们才知道,原来小老板不是跑出来玩的,路口这家饭店也是他家经营的)
        我们在小帅哥的指点下找回了客栈,院子里很安静。和塔川那不同,这家客栈老板一家似乎不住在这里,我们今天来回除了那个小哥就没碰到其他人。一直到我们洗漱过后,才听到院子里有动静——其他客人也回来了。第二天一早我们打开房门,院子里依然清静,只是多了一些晾晒的被单——凌晨时隔壁的客人们退房走了。
        上午我们还有半天时间在宏村逛,还是先回到月沼边。 
 

        月沼是宏村汪氏于明永乐年间,在一处天然泉水的基础上规划建成的,之所以建成半月形,乃因“月满则亏\"\"半亏则盈”。图上正中门前悬挂大红灯笼的府第就是汪氏祠堂,昨晚我们来到月沼的时候祠堂门已关,白天才能走进这名为“乐叙堂”的汪氏总祠。

       徽派建筑最讲究门楼,汪氏宗祠正堂门楼为三重檐,砖雕精美繁复。

       宗祠这种地方在农村宗法社会中地位是很崇高的,老实说也总让我觉得有一丝丝阴森的味道。不过游客很多,闹哄哄的倒是冲淡了旧时的威严肃穆。大家围观了一番别人的家训、别人的先祖,瞄一瞄堂内的摆设、题匾,再施施然离去。

       围着半月池塘转了一圈,沐浴着深秋的暖阳,抬头看看蓝天,低头瞅瞅绿水和粉墙黛瓦的倒影,身边一个个旅行团队匆匆而过。

       上午半天时间悠哉悠哉晃过,回到客栈准备收拾行李,正巧碰到客栈老板夫妇在院里忙碌,听说我们行李要先寄存,午饭后再回来取行李去车站,连声答应后热情地推荐自家开在下一条街的餐馆。从昨天到客栈以后其实我们只见过那个小哥,连客栈其他住户都是只闻声没见人的。一般这种民宿都是家人一起经营,多半都有提供餐食服务,这家似乎没有看到餐厅,小哥也没主动介绍过。说起来这个小帅哥人是不错,话虽不多,做事周到利落,原本我网上预订的是二天的住宿,到了之后发现宏村西递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又都是山路,晚上在西递看过音乐喷泉后再返回宏村住并不方便,就想退掉一晚预订,改直接住在西递了,小哥很爽快地答应并退了款。只是没想到这个有点腼腆的小哥居然没有推销一下自家餐馆,昨晚我们问路时明明恰好走到他家餐馆门口了,他也只是走出来指点我们怎么回客栈,并没有顺势介绍一下自家饭店。两个阿姨感慨了一番寻到那家餐馆,餐馆位置不错,在一个三叉路口,我们到的时候时间还早,店内人还不多,小哥正在灶头忙碌——他居然还是主厨。我们点了菜,等菜功夫先出门转转——饭后就要离开宏村了,抓紧时间再到处看看。

       宏村如今到处是客栈饭馆,小巷转一会儿,就能看到两三家,说实话,住在这样有院落的民宿里,晒晒太阳聊聊天,没事出门溜达一下,还是挺惬意的。

      走回餐馆,终于吃到此地的臭鳜鱼了,原来就是腌过的鱼啊。出门总要吃点当地特色,譬如徽州长毛的豆腐和发臭的鱼哈,毛豆腐其实下锅后就看不到白毛了,感觉就是豆干,臭鳜鱼就是水煮腊鱼。别说,客栈小哥手艺还不错,菜煮得挺好,因为餐馆地处路口,生意也挺火的,用餐时间都满座了。看到这情形,我们不免担心待会儿他送行的事,不过我们饭后溜达回客栈拿行李时一发信息,小哥很快回客栈用机动车载我们前往宏村汽车站,看着我们找对候车地点后,他才放心开车离开。两个阿姨在等车聊天时不免感慨这位小哥真是好孩子,善良朴实又勤快。
       宏村到西递大约40分钟车程,大巴在西递景区出口处停下,放我们下车后就继续往黄山北站方向开。西递这边与宏村一样,客栈的人都会负责接送。
       出发前,有人觉得徽派建筑都差不多,既然已经去过婺源了,宏村西递选择其一看看就好了。建筑风格自然是一样的,但不同的地方还是有不同的风貌。宏村感觉面积更大、布局更讲究、房屋也更宽阔,大概因为宏村多商贾,财大气粗敢花钱。西递明清两代多出官人,最高的官居二品,建筑等级比较高,但从政者一般比较低调,因此建筑规模较为小巧,不事张扬。西递相对宏村来说没那么热闹,街巷和宅第大多保持本色,走进去更有年代感,也因此有更多写生者来这里。

       这是西递胡氏的宗祠,取名为敬爱堂,寓意清晰。宗祠自然是位于村子中央,格局开阔,门前空地经常有人坐着休息,似乎也经常在这里搞各种展览——我们来时正在搞啥影像作品展,大红横幅就挂在粗大的冬瓜梁下。可能是没有重新漆刷过的缘故,与宏村的汪氏宗祠相比,敬爱堂整体看上比较古朴,木头的本色十分明显,堂内天井开间皆很宽阔,建筑风格感觉更大气。

       敬爱堂正厅后檐的门头上挂着一个硕大的“孝”字,为朱熹所书。原来朱熹写的是“忠孝廉义”四字,胡氏祖先从江西婺源迁居西递时将这四字拓印放大带到西递,另外三字毁于文革时期,如今只余这一“孝”字。 这个字是有讲究的,它集字画为一体,字中有画,画中有字,寓意深长。在字顶端朝右看,酷似一个人脸侧面,像一个仰面拱手作揖跪地、敬孝长辈的小后生;而往左面看,就是一只猴子的嘴脸,似在拳打脚踢,意为温文有礼孝敬长辈的才是好儿孙,反之就是动手动脚胡作非为的畜生。

       贯穿西递的这条水道让我印象深刻,西递整体呈船形,水道边这条纵向的路其实就是村子的主干道,沿着这条路一直往下走,就能走到村口。主干道两边横向延伸出众多小巷子,就象树的枝丫一样。这条水道实用性强,两边人家经常来这里洗菜洗衣服,开始我看水色过深,怀疑水并不干净,仔细观察发现并不是水的问题,而是水底的青石板颜色深。

      建于明代的胡文光牌坊矗立在村口,这是西递的地标。西递原有十三座牌坊,如今除了这座牌坊,其余皆已被毁坍塌了。我们走到村口的时候,日正西沉,天边落日余晖为古老的牌坊和周围的青山镀上一层浅橙色光芒。

       人逐水而居,西递也是有水的,村口这个水塘每天晚上会有三场音乐喷泉表演,这是名为“西递传奇”灯光秀的主要部分,我们选择下午到达并住宿西递,就是为了看西递的灯光秀,配合着悠扬的乐曲,水柱在灯光中不断变换着花样,打在池塘边青山上的灯光也随之变换着色彩,为西递的夜色增添几分瑰丽。

          西递的夜晚其实较宏村安静多了,如果没有这些灯光秀,小巷会显得更幽暗。我们曾经走到远离灯光的昏暗处,突然邂逅了一扇半开的门,门内漆黑一片,有点吓人。大部分游客二选一时会选择宏村作为旅游落脚点,即使到西递来也是看看就走,住下的相对比较少,所以西递晚上没有白天热闹。

        夜风寒凉,我们也不太敢在静夜里四处钻巷子,于是沿着水道往回走。一个夜归的摩托车手从身边突突而过,车手右手边有一块微微拱起的石板桥,我们住的客栈就在从小桥走过拐进去的那条巷子里。

       第二天回程的高铁也是在中午时分,早饭后我们整理好行李放到客栈吧台,跟店家约定好送行时间 ---上午我们还有约二个小时时间在西递晃悠,店家将在约定时间把行李送到景区出入口处的汽车站点,到时候我们也走到站点接收行李就可以了。时间还早,在各个旅行团队进村前,我们得以从容品味西递。

       西递较宏村安静,也保留了更多的原生态,从挂牌景点到民居都如是。在商业化方面,宏村可能起步早,也更成功。不过在我看来,两个村子各有千秋——宏村是商女,长袖善舞,明眸善睐令人惊艳;西递如闺秀,素雅矜持,低眉垂眸,细品自有雍容。

        客栈门前的门当和户对。我们窜进去东张西望拍照也没人出来干扰。

        西递很多景点都是安安静静地隐在巷弄内,大门敞开,走进去时里面基本保留着原来的风貌没有过多翻新。我们走进这家履福堂时,屋内昏暗,借着一点自然光我们却看到屋内摆设着许多明显很精致的宝贝,而且看着还有点年代感。奇怪的是堂内并没有人,一屋子宝贝无人看守,感觉自己象是误入古宅目不暇接的不速之客,我们连说话都不由得放低声量。最后可能是我们小声嘀咕转悠太久了,屋主终于现身,开了灯,厅堂内一下子亮起来。屋主开始为我们介绍自家的辉煌历史,我们这才发现自己是步入了一个曾经官居二品的清代收藏家的宅第,难怪一屋子宝物啊。

        出发前我其实并没有详细看过西递宏村的介绍,所以当我们走进西递另一个名为“追慕堂”的祠堂,在正厅前天井处看到上书“君父王嗣”的横匾,步入后院后看到这里居然供奉着唐太宗李世民,四周还悬挂着唐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容像,一时有点蒙圈——胡氏宗祠,为什么追慕李唐先人?而且,“君父王嗣\"这四个字可不是随便能用的!身边没有导游,自己百度一下才知道,原来西递这一支明经胡氏的始祖胡昌翼是唐昭宗李晔之子,当年为躲避篡唐的梁王朱温的追杀,随乳母逃至其家乡徽州,不敢再用李姓,就冠以乳母夫姓,从此成了胡氏。敢情人家真是王嗣啊,难怪要追慕李世民了。      

      不知不觉走到离村口最近的旷古斋了,这家的主人原是位名文人名士,其后裔皆在外地居住。事实上,村里这些挂牌的景点多半已无人居住,偶尔几处还有后人居住的就会在门上提示“私宅,谢客”。

       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流连过后还是得回归。世界这么大,有太多地方想去看看啊。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