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2日,早上,我从黄山屯溪坐车前往花山谜窟风景区。花山谜窟,原称“古徽州石窟群”,就在新安江岸边,距离黄山市中心也就十几公里,从市区去花山谜窟很方便,有专门的旅游专线,交通非常方便,我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我之所以要专程来花山谜窟,主要就是想来实地考察一下石窟,论证我自己对于花山谜窟的看法,彻底解开花山谜窟的千年之谜,并且还希望能有机会与一些对花山谜窟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探讨一下。诸位读者可以稍微花一点时间,慢慢往下看,我会提出自己对花山谜窟的见解。我从大路边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辽阔的绿茵茵的草场,沿着草坪中小路来到花山谜窟的入口处,抬眼望去,横跨在新安江上的斜拉式环溪索桥,将两座青白相间的古徽州建筑风格的桥头堡紧密相连。一桥飞架南北。桥的门头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顶部装饰似粉墙黛瓦的马头墙,远远看去就非常醒目。环溪索桥,大约有3层楼的高度,为铁索悬桥,桥头既是廊亭,又是观景台。
从景区的大门到索桥需要走一段路,新安江水养育了一方肥沃的土壤,水草丰富,牛羊懒洋洋得徘徊在江边的草地上,高低起伏的坡地仿似到了草原上。要进入景区,首先一定要跨过这座铁索桥,环溪索桥是花山谜窟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是通往景区的必经之桥。我登上旋转楼梯的桥头堡,索桥全长130米,宽1.8米,可同时容纳300人在桥面上行走。跨江而立的桥头堡依照徽派建筑风格建造,粉墙黛瓦,飞檐翘角,与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十分和谐。登临索桥,晃动的桥体让人怅怅悠悠,别有一番情趣。
我站在桥上,放眼新安江南,郁郁葱葱的花山逶迤江岸,好一派山水田园风光,其山不高,估计山的高度也不过一二百米左右,原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山,因为山上春天开有大量灿烂的杜鹃花,被当地人名其为花山。然而,未曾想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石窟,令人称奇的是在这座不起眼的小山腹内,竟然藏着一个大大的谜团,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洞窟群。也不知这洞,静悄悄藏了不知多少岁月。从此,因古人巧夺天工开凿而成的怪异石窟而闻名遐迩,让这个小小的花山,走向全国,名扬四海。花山虽然不高,却是山峦叠障,山上有四个巨大的红色大字“花山谜窟”。与石窟相对应的是花山石林。花山石林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相对高差20--40米。这些自然形成的石林、崖石嶙峋,峭岩突兀,扑朔迷离,婀娜多姿,有的形似擎天菌伞,有的如金鸡报晓,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类似景观20余处。 景区内田园风光更是引人入胜,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新安江环流而过,山水相连如诗如画。我走过索桥,便是正式进入花山谜窟景区了。
花山谜窟风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它集青山、绿水、田园景致、千年谜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石窟、庙宇、古建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大成,是一个内容丰富、品味高,适宜各层次游客观赏的综合景区。景区以石窟特色为品牌,现这些地下石窟目前已探明的有36处,或大或小、或深或浅、或高或低地隐藏在山体中,各自为窟,互无关联,单口出入,朝向各异。 这36个石窟,有的敞开在山野阡陌小路边,有的深藏在半山腰荆棘草丛中,有的淹没在山脚江水里。花山整个石窟群宏大壮阔、玄妙奇巧的石窟景象在全国实为罕见,其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形态殊异,独具特色,分布之密集、特色之鲜明,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中华一绝。但是,这些洞窟源于何时?如何形成?数以百万方石料倒去了何处?如何开采和运输?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黄山因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四绝”而闻名海内外。现在,黄山脚下新安江畔的花山谜窟与大自然的杰作黄山比肩为伴,相映成辉。花山谜窟的地理位置处在北纬29°39′34\"和29°47′7\"之间,与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北大西洋百慕大三角海域、诺亚方舟、亚特兰蒂斯大陆、复活节岛、三星堆、良渚文化、玛雅文化等世界上诸多鬼斧神工的神景奇观一道,都处恰好在北纬30度这条神秘线上,被誉为“北纬30度神秘线上的第九大奇观”。“花山谜窟”不同于国内外其他著名石窟,它不是天然溶洞,而是古代人工开凿的规模宏大形态奇特的地下洞穴群,遗址区面积达7平方公里。
在花山谜窟核心景区现已探明的石窟有36处之中,初步开发的主要有2号、24号、33号、34号、35号等,石窟形态殊异,有的层层叠石,洞中有洞;有的迂回通幽,神秘莫测;有的石柱擎天,宏伟雄浑。我此次重点参观了2号石窟和35号石窟。2号石窟被称为地下长廊,是一座狭长的洞窟,走进窟内,明显感觉比外面暖和多了。听导游说,2号石窟有两大看点,即在石壁上天然形成的秋色图和窟顶的大斜面。2号石窟洞口呈虎口张开之势。入洞后随坡下延,洞内有几十根石柱昂然挺立,组成长80米,宽1。5米、这4米的地下长廊。右侧这处有一方形洞口,入内方知廊中有廊。其走向相同,但深度更深,足有百米,水呈翡翠绿色。
在2号石窟里,一幅天然的秋色图再次让人赞叹不已。只见整个画面均被褐黄色的秋叶渲染,黑色的丛林、山峰、古民居点缀于秋叶丛中,那古民居还能明显地看出徽派的建筑风格。近处,一条白色的小河从古民居前穿过,这无疑就是位于石窟外山脚下的新安江了。大斜面是在清淤完毕后被发现的。最先工人们挖到此处时认为已到了石窟的尽头,但随着淤泥的清除,却发现石壁呈斜面状向前延伸,又可看到另一个洞口。斜面的坡度与地面成45°夹角,且与山体外侧保持一致,完全顺应山体走势向下延 伸,山高则高,山低则低。山体内外相隔约5米厚度。宽15米,长30米,与外面的山坡坡度一致。斜面的石壁上可看到一行行细密的直线型凿痕,线条笔直且连贯,给人的整体感觉很是压抑。这个大斜面的出现提出了一个新的谜团: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匠人们是如何准确判断出斜面的坡度并使之与山体走势吻合的。
前往35号石窟,要顺着山间的石道登上一个不高的山丘。35号石窟被称为地下宫殿,可以说是花山石窟的精华所,在半山腰上,洞口的外面有一个石碑,在一方平整的大石头上,“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花山在此留影”的标识处。
走进35号石窟,别有一番洞天的景观又撞入了人们的眼帘,宛如走进了一个地下宫殿,石窟里洞内套洞,洞下有洞,结构怪异。奇怪的是,在这深176米,总体面积12000平方米的人工石洞里既无壁画又无佛像,石窟岩壁上当年的凿痕印迹至今依然清晰如初整齐美观。35号石窟口小洞大,有一段20米长的引洞。走到引洞出口处,沿着石阶往洞内走去,豁然开朗,眼前空出一座惊人的地下宫殿,各部分又连接的那么巧妙。最高处离地面达18米,最低处比新安江水面还低2米,窟内深不可测,蜿蜒曲回能整整转上一大圈。据说开洞之初,这个石窟里面有上千万只蝙蝠,人入此洞,惊飞蝙蝠,若黑雨旋风,搅得天旋地转,故又名“蝙蝠厅”。
35号石窟内的26根周长约10米的异形石柱顶天立地,石柱周长有十几米,一派豪气、霸气、帝王之气。26根石柱呈“品”字形排列,起支撑作用,可见古代的工匠们已深谙三点固定一平面的几何原理。环绕大殿有36间大小不等的石房,最小者仅有2平方米。石房墙壁厚薄不一,最薄处仅10厘米厚。这些石房三面封,仅临殿堂一侧有一形门洞,门洞仅容一人进出。窟内有许多石房、石床、石桥、石楼、石槽、石塘点缀其间。殿堂边有深潭数口,水面如镜般平静,在灯光照映下,更有通透性,水呈绿色,有神秘感,但清澈见底,经年不涸,这地下河的河水从何而来?如果是新安江的水,为何洞内水位要低于新安江水位2米?我朔流而下,就到了洞内最低的地方,其顶上的石壁清晰可见精雕细刻的花纹。虽然这里已经位于新安江水面以下2米,上下落差有25米,但是洞内的通风状况良好,所以人在洞底并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另外,洞窟的怪异构造使得声波被石壁吸收,因而无论多么大声地喧哗,在洞内都听不到一丝回音。
在石窟洞里,我看到开采工匠们堆放的许多石块,那是一种非常有序的堆放,绝没有一点点的胡乱倒在一起的意思。可见当时的古人非常认真的工作态度。最奇妙的是,在二号和三十五号石窟里,都有许多形状各异的凿痕:平行的、交错的、麦穗形的、纵横的、凹凸的等等,不知代表了什么样的含义。据考证,仅仅是35号石窟开掘出的石料不下几十万立方米,这些石料足以铺就一条从黄山到杭州200公里的石路,其他35个石窟开掘出的石料堆在一起岂不铺天盖地?奇怪的是,这些石料现在根本不知被运往何处了,如此之大的工程作何用途?
如此庞大的工程为何史书没有记载?花山谜窟凿痕说明什么?花山有石窟36个,而在其东侧延长线的歙县烟村方圆4平方公里的200多座小山包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石窟36处。与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相比,花山谜窟洞内没有壁画、没有佛像,也没有文字,更无任何史料记载,就是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也难寻其踪影。与国内诸多著名天然溶洞相比,屯溪石窟群并非天然而生的溶洞,而是古代巧夺天工人为开凿的怪异洞窟,石窟岩壁上当年的凿痕印迹至今依然清晰如初。与国内诸多著名石窟相比,屯溪石窟群洞内空间奇大,结构怪异,有的层层迭宕,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擎天,奇幻神秘;有的水波荡漾,迂回通幽。尤其是有两个石窟的洞口就开在新安江的水中,更让人一头雾水扑朔迷离。
为了解开花山谜窟的谜团,根据报道,在2008年11月5日,6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聚首著名景区安徽黄山,这些参加首届“花山谜窟国际论坛”的专家学者,来自美国、英国等6个国家以及台港澳和国内各大机构,多为历史、考古、文化、文学、旅游、地质、地理、传播、宗教、环境等领域的权威,试图破解花山谜窟扑朔迷离的不解之谜。根据考古、地质方面的专家对石窟出土的西晋釉陶等文物进行考证断定,它开凿于西晋年间,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我认为这个结论值得商榷,为什么呢,很简单,我打个比方,比如说今年的某一天有一个人非常偶然进入了一个不知名的古代建筑物,在离开的时候不小心把刚刚在超市买的陶瓷碗遗留在了里面。如果一千年后的考古专家在这个建筑物里发现了这个陶瓷碗,就断定这个建筑物是在2018年修建的,这个结论肯定有问题。
同样,根据以上专家学者的研究,提出了关于花山谜窟的一些猜想,我将尝试逐条来分析一下这些说法。
第一、越王勾践伐吴的秘密战备基地说:是目前对石窟形成时代最悠久的一种猜想。公元前494年到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史记》载,伐吴越军总数为49000人,全在外秘密训练而成。
我的观点:请问,短短的10年时间,能把这几十个山洞挖完吗,这些士兵到底是为了练兵还是为了挖山洞。
第二、石窟屯兵说。据(新安志)载,东汉时期公元208年,孙权为铲除黟、歙等地山越,派大将贺齐屯于溪水之上,后改新安江上游社些水域为“屯溪”。这史实既是“屯溪”地名的由来,也似乎印证了花山谜窟是贺齐屯兵和储备兵器弹药的地方。
我的观点:屯溪地名源于水名,屯字据《广雅》解释为“聚也”,诸溪聚合,谓之屯溪。“诸溪”原指休宁率水及城南数溪,今为新安江上源之率水、横江汇流于此。即新安江的上游水源率水、横江到了古黎阳之地,汇集在一起,成为了新安江,这才是“屯溪”的正解。还有,原因同上面一样,孙权的吴军不远千里来到黎阳,到底是来打仗的,还是来挖山洞的,有多少人,需要多少年才能挖出这些石窟。
第三、徽商屯盐说:是指这些石窟由于屯放盐等大量的货物需要而开凿的。自古以来,徽商的足迹遍及天下,其中尤以明、清朝代的盐商更为出名,而古徽州的对外运输渠道即为新安江,石窟为徽商的仓库。
我的观点:徽商是在明成化年间,开始进入盐业领域,一向以经营盐业为主的山西、陕西商人集团受到严重打击,于是徽商以经营盐业为中心,雄飞于中国商界。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乾隆末年的300余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到了清乾隆末年,1831年,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陶澍革除淮盐积弊,靠盐业专利发迹的徽商开始衰败。在明朝或者清朝,如果能如此大规模地挖山洞建盐仓,一定有非常详细的资料。
第四、采石场说:是最普通的一种用途说。徽州留有许多做工精巧的古民居、古桥、古道,还有渔梁水坝等古老水利工程,花山谜窟恰处于新安江边,大量石料是否通过新安江而运输到徽州各地作为建材?
我的观点:还是与上面同样的分析,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乾隆末年的300余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现在徽州的宏村、西递的古建筑也就是几百年,这么大规模的挖山取石怎么会没有资料记录,还有,为什么要挖山洞取石,而不是露天取石,完全不能自圆其说。
第五、十三陵说:花山迷窟的石料采用木排载运,沿新安江至杭州入京杭大运河,直抵北京,用作修建十三陵的石料。主要根据为:在明定陵地下宫殿石壁上有“石料来自徽州,木料来自柳州”的铭刻。但据地质学家勘定:明定陵所用石料均为汉白玉和花岗岩,而屯溪石窟石料均为红麻石、白麻石,两地石料材质截然不同。
我的观点:此说法已经得到了地质学家的否定,我就不重复了。
第六、山丘说。上海复旦大学有位教授大胆提出:石窟群中的几十万产方石英钟料运出洞口后就地堆积,日积月累,形成新的山丘。
我的观点:如果挖山洞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石头又重新堆成山丘,这样的说法值得怀疑。
第七、环保巢居说:“北方有窑洞,南方有石窟”,这是中国先人在人居环境上追求朴素环保理念的两大发明。一个掘土坡为房,一个凿石山为屋,不占肥田沃土,不破坏山坡山形,不毁坏山坡植被,营造出冬暖夏凉的栖息地。石窟内有房、有走廊、有石桥、有厅堂,有石水池、石水窖等,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我的观点:北方掘土为房,所以北方的农村多为“庄”、“堡”,都与土有关;南方基本上是以木为巢,远古的有巢氏部落就在地处南方的巢湖边上,所以南方的农村多为“村”,与木有关。古时想挖个石洞当巢,用什么挖,真是太难了。
还有各种其他的说法,如皇陵说、道家福地说、花石冈说、晋代说、临安造殿说、方腊洞说,九黎氏部落说、青铜器工具说、外星人建造说、徽州府、渔梁坝说、杀人坞说、巨型石文化建筑说等等。然而,所有人都是猜想多多,言之凿凿,皆因花山谜窟毫无史料记载而难成定论,花山谜窟依然是串串难解之谜。
我对花山谜窟的结论,非常简单,花山及新安江畔的其它山脉,在远古时期,曾经是一个采石场,而开采者及石料的去处都是与北纬30度线有关。作为采石场的证据就是,一方面,几乎所有的石窟的洞口就开在新安江的水中,便于水路运输;另一个方面就是附近又没有找到任何地方可以使用如此数量庞大的石料,石头是永远不会腐烂的,既然在附近找不到,一定是运到了其它的地方。至于以上的种种假设,都可以作为对花山谜窟的实际应用,而与开采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那么花山谜窟的石料到底去了哪里,也是非常简单,因为地球上的北纬30度线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在这一条线上,需要使用大量石料的地方有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大西洋上的大西国,也就是亚特兰蒂斯大陆、复活节岛、玛雅金字塔、中国境内的三星堆、良渚文化等,而花山谜窟正好就在北纬30度线上,因此,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些地方需要石料的采集场。
来自这些地方的开采者都是比现在的我们文明及科技程度要高出很多的史前文明人类,他们的开采技术运输方式更为先进,而且他们在开掘中对环境的保护应为今人所学习,不占用土地,不破坏山坡山形,不毁坏山坡植被,无论是采石还是建造居所等,窟外的树照绿,花照开,环花山的古村落的村民世世代代依然安居乐业。
我估计来此地采石的第一批来自亚特兰蒂斯大陆,他们用这里的石料建设了大西国,还用余料在复活节岛上立起了巨大的石像。根据柏拉图的描绘,地球上曾有一个非常大的亚特兰提岛,岛上有10个国家,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文明最发达的国家叫做“大西国”,这个国家之所以称之为大西,是因为它的国王就叫大西。由于大西国和其它国家都存在于亚特兰提岛,因而后世都习惯称其为亚特兰蒂斯文明。大约在9000年,突然发生强烈地震和海啸,大西国迅速沉入海中,从此再也没有了音讯。1968年9月2日,布鲁斯和考古学家季米特里·雷比科夫下到阴影所在的海域,找到了大量原始石墙残留,一些巨大的长条形石板长5米,厚15厘米,重约25吨,石板和石板之间似乎是用一种类似水泥的东西粘在了一起,非常坚固。这种墙被称之为“比米尼墙”。1971年科学家在一堵墙的下面挖出了一条沟,又发现了新的石墙,石板上有不少划痕,鉴定是人类的工具所划。这些石板的造型和工艺相当精美,在多年的海浪冲击下,依然保持着当初的模样。这些石墙和无法解释的粘合物从何而来?专家们无法解释。但人们都认为,这可能是大西国的遗址,代表着亚特兰蒂斯文明。
在中国境内,花山石窟也曾经为浙江的良渚古城提供过大量的石料。在花山石窟群发现之前,浙江省的龙游(古称“姑蔑”)就已经发现了一组拥有24个洞窟的石窟群;而在花山石窟群发现并进行开发的同时,几里外的烟村又发现了24个石窟。同时,它们都隐秘地分布于新安江流域内的山体中。花山石窟群在新安江的南岸,而龙游石窟群则在衢江的北岸,它们同属新安江水系。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属于新安江水系。良渚古城总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始建于公元前3300年,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根据考古发掘和研究已有的成果显示,良渚古城遗址规模宏大,仅仅内城城墙周长近6000米,宽约20-60米,墙体内外两侧还有一些凸出的形似埠头的构造,以致墙体最宽处达到150米,对石料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我们对于当今时代所发现的一些所谓谜团,一定要用科学的态度来认知与分析,绝不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最后成为可怜的井底之蛙。比如说《山海经》,很多人就固执地在中国境内去苦苦探索与解读,最后必将一无所获,还有对夏朝的认识,也是在现在的中国境内去想寻找一些大禹治水的蛛丝马迹,然而,最后是什么都没有找到。研究历史,最需要的就是用科学的态度,把时间的长度尽量拉长,把空间的距离尽量拓宽,这样才有可能找到真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