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中秋国庆佳节相逢,苏式月饼传承人教大家做月饼,零基础也能学会。

中秋国庆佳节相逢,苏式月饼传承人教大家做月饼,零基础也能学会。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不知不觉,转眼又是中秋!中秋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据史书记载,中秋起源于上古时代,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人们常以中秋月圆寓以人之团圆,从而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同时也祈盼丰收、幸福,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佳节有很多的习俗,各个地区虽有所差异,但吃月饼却是共同的象征。月饼又可称之为月团、小饼、丰收饼、团圆饼等,最初是用来拜祭月神的供品,后来慢慢演变成中秋节的时令食品,成为人们赏月思乡的必备食品,也是馈赠亲用的上佳礼品。

月饼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最早的“月饼”一词收录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各地虽然都有月饼,但因各地饮食习俗不同,各地的月饼做法与味道也有很大的区别,比较出名的有广式、晋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

近日,渝帆与几位好友在苏州的黎里古镇游玩,有幸认识了镇上的苏式月饼传承人袁小春老师,并且采访与录制了他制作苏式月饼的全过程,值此佳节到来之际,我将它的制作方式以图文的形式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对想在家里自己制作月饼的朋友有所帮助。

袁师傅说,苏式月饼起源于苏州,曾是清代皇宫的贡品,连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都曾点名要吃苏式月饼,而这项技艺传到袁师傅这里已经传承了9代,他说苏式月饼有别于其它月饼的特点是,皮薄馅大,皮酥味美。

袁师傅告渝帆,苏式月饼之所以好吃,一是因为制作工艺比其它月饼要复杂一起,二是用料极为讲究,而且工艺比较繁锁,其流程包括:选料、初加工、擦馅、制皮、制酥、包酥、包馅、成型、盖章、烘烤、包装等十多道工序。

他说,苏式月饼讲究手工操作,不需要任何模具,使用器具也比较简单,只要有刮刀、油光纸、滚筒、烤盘就可。

苏式月饼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里面的馅料,常见的有椒盐五仁和白果五仁两种,二是油酥,由特级面粉与猪板油和制而成;三是月饼皮,饼皮讲究的是酥,需要反复的折叠擀制,方能形成层层叠叠的酥皮效果。

在馅皮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向面粉中加入猪板油和热水,板油的脂肪含量可以让月饼皮更加柔软,且增香增味。所以一份好的饼皮需追求各种原材料极致而充分的混合,否则饼皮容易在烤制的过程中碎裂不完整。

饼皮和油酥(猪油与面粉和制而成)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月饼的口感,而馅料的成败则决定了苏式月饼的灵魂,尤其是袁师傅向我们展示的椒盐五仁馅,它须用炒熟的面粉,加芝麻粉、瓜子核桃末、金橘饼、糖、花椒盐等按比例配制而成,其味道既甜又咸又麻、将淀粉味、油脂味、坚果味、干果味混和在一起,能不能做好,可以直接看出月饼师傅的手艺和功力。

包月饼的时候,有点像包汤圆一样,先把饼皮面团揪成小团子,油酥也揪成为小块。用手将饼皮按扁,然后把油酥放在上面,再把馅料放入其中,最后像包包子一样将口收紧,团成圆球,再放在油纸之上。

袁师傅说,包月饼的时候需注意馅料的总量控制,如果馅太小,那么做出来的皮就会比较厚,如果包得不均匀,便不容易收口,只见他熟练的包着月饼,不到一分钟就可以包一个,揪的饼皮大小、放的馅料多少,全凭他几十年制作月饼的经验,可以说月饼的味道,全在袁师傅的手上。

刚做好的月饼像包心的汤圆一样,是圆形体,待放在油纸上后,用手掌轻轻一压,便将其压成棋子形,然后用植物染料在月饼上盖一个红章(是白果馅的就盖一个白果,是五仁馅的就盖一个五仁月饼),那么一个月饼便算制作完成了。

瞧瞧,这便是袁师傅刚做出来的苏式五仁月饼,像一棵象棋子一样大小,据说烤熟之后还会膨涨一些。

经过约20分钟的烘烤,苏式月饼终于出炉了,顺着腾腾热气,渝帆从袁师傅手上接过一个刚出炉的白果五仁月饼,香气扑面而来,掰开一看,外面的馅皮极为酥脆,直往下掉,取一块放入口中,感觉味道比超市里的月饼好吃得多,一点都不腻。

袁老师说,他们家除了做5元一个的小月饼,也做像他手上这样的大月饼,这样的月饼30元一个,买的人一般会买一个大的,然后买7个小的,合起来就是著名的七星伴月。最后,祝大家中国、国庆双节快乐!

关于作者: 渝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