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南京明城墙。

南京明城墙。

       人人都知道南京是六朝古都,也有一说是十朝古都,在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外,应该还有南唐、明、太平天国、民国为十朝。南京之名始于明朝,以前曾用名有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这是地名演变之最了,太平天国称为天京,清代称江宁,民国称南京。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四大古都,孙权在此建都后有十个政权在此建都,亦称十朝都会。勾践吞吴后在此建城,启动了南京城垣建筑历史。历朝历代都有为南京城墙建设添砖加瓦的记载,但是只能从残存的遗迹去进行考古探索了,现在看见的南京城墙是明代遗存下来的,历经六百年的战争和疯狂后还能基本保存下来,确实值得我辈和后人庆幸。

       南京明城墙的伟大不是吹的,1356年朱元璋即攻占了集庆路就是南京,当时陈友谅、张士诚、元朝等强敌环伺周围,此时在刘伯温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皇的思路指导下,南京城墙创造了高度、厚度、防卫功能、坚固程度的史无前例的纪录,城墙的高大坚固前所未有,到朱棣在北京建城时已没有严酷的军事压力,所以现已无存的北京城墙其以前的规制远不如南京。南京城墙1366年开始修筑,朱元璋1368年称帝,南京城墙1394年建成,由内到外分为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垣,京城3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砖石构造城墙,城墙曲折盘桓,以不规则形状依地形构筑,相比其它城墙的方正,这是筑城史上比较少见的。建设完成的京城共有城门13个,大型水关两个,垛口近18000个,窝铺200个。南京城墙现存25公里,其中修复了十多公里。以南京城墙为代表集合西安、襄阳、荆州、凤阳、寿县、台州、兴城申请了明清城墙世界文化遗产。

      为什么说以南京城墙为代表申遗呢?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南京明城墙35公里的总长度是第一,曾经的北京明城墙也仅仅24公里,北京人常说门到门12里,也就是6公里,四面方正就是24公里;西安的现存城墙格局也是明代的,总长度才近14公里,其它那些现存的明清城墙都是府、县级的迷你城了。第二,南京城墙的高度是第一,通常在14米到21米随地形变化;北京被拆的城墙是12米到14米,而西安城墙通高12米,北京、西安都是平原,造城的难度远小于南京。第三,南京明城墙的主体依然是原物,今天的修复工程对历史遗物的扰动最小,这要感谢南京的文保人士和古建筑维修人员,修旧如旧是文物保护的最高境界。非常遗憾的是,城门上的镝楼全都不复存在,北京人所说的城门楼子原有古物也仅存德胜门,南京挹江门的镝楼是民国时期建的。


南京城墙

这是南京明城墙最初的完整平面图,红线是京城走向,其与宫城、皇城的位置关系一目了然。京城的蜿蜒曲折从图上可以看出,工程的浩大艰辛可以想见。


南京城墙

现存的南京明城墙,较完整能连续起来的有四段,中华门范围、挹江门范围、玄武门范围和中山门范围。玄武门的城墙走向有些疑问,从历史上图看,明城墙在玄武湖的东北,即湖是包在城墙内的,而本图为现状,玄武湖在玄武门一段城墙外,说明现在的玄武门城墙不是明城墙的原物。


南京城墙

在城墙根下的南京曾用名一览。

这段城墙目测有十七八米高,城墙下半部分是条石砌筑,条石一米多到两米长,高度30厘米左右,由于墙高,下部用条石更为稳固。上半部城墙是砖砌,已有严重风化剥蚀,六百年了,实属不易,当年砖的质量可以说是历史最高水平。城墙最上面的垛口部分是最近修复的,这部分墙体没有后面夯土的依托是最容易损坏的。


南京城墙

每块城砖上面都有铭记,内容包括所在地、监制官员姓名、烧制工匠姓名、制作时间等,如有质量问题则是欺君之罪。保证产品质量的办法不外乎两个,一是靠敬业精神,二是靠严苛制度。南京城墙是皇帝工程,每块砖送到南京都已经过严格筛选,保证质地均匀、边角整齐、敲之有声、断之无孔。

      说起城砖,不得不提到1928年为建造军校,南京市政府打算拆城墙取砖,得到蒋介石的首肯,即将开拆时以梁思成为代表的一批贤达人士疾呼断子绝孙的事情不可为,国民政府居然就没敢拆,否则我们今天面对的是一个无城的南京古都。这个梁思成好让人敬佩,南京城墙是他保下来的,他还在太平洋战争中保护了日本京都的古建筑,为美军轰炸机画出保护红线,使我们今天去京都还能看到唐代风格的建筑。

南京明城墙局部。这张照片的城砖很能说明问题,有红、黑、白、灰多种颜色,这是由于城砖征集于全国各地,各地的粘土颜色不同,从而造成城砖颜色的丰富多彩。砌筑城墙的砂浆使用糯米、石灰、桐油为胶黏剂,数量之巨、造价之高难以计算。

       先说中华门,这是南京城墙的精华部分,设计的防守功能在冷兵器时代是坚不可摧的。中华门是在南唐正南门的基础上扩建,南北深128米,东西宽118米。中华门原名聚宝门,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今天仍然有聚宝盆埋藏的位置展示给游客。1927年国民政府将聚宝门更名为中华门,1931年为改善交通状况,在中华门两侧各开东西门,维护中华门原状,现在中华门城上的匾额是蒋介石手书,1937年南京保卫战时城上的镝楼全都毁于战火。


中华门瓮城

中华门瓮城是中国城墙史上绝无仅有的防御设计,高的一侧是城外,低的一侧是城内,设有三重瓮城,城门洞内有千斤闸,放敌入城再落下千斤闸,居高临下歼敌于瓮城内。高台上下各有七个藏兵洞,可隐藏数千人马在洞内。

为疏导交通在中华门东西两侧各开一门,,保护中华门的原状。


中华门瓮城

南京明城墙建设的决策人-朱元璋和刘伯温。


中华门瓮城

从城内门洞向城外看,森严壮阔。


中华门瓮城

藏兵洞开辟为展室,展出南京城墙的历史。


中华门瓮城

藏兵洞内容纳几百兵马不成问题。


中华门瓮城

城门内的千斤闸槽口,千斤闸已无存,留有槽口供人遐想。


中华门瓮城

礓磋坡道可供马匹和人员上下运行。


中华门瓮城

四道城门层层叠叠,用在冷兵器时代的防守可谓固若金汤。


中华门

中华门一带的城墙外侧已开辟为沿城公园。

      从中华门登上城墙,在城墙上走到武定门,大约有两公里多,中间有南唐城墙遗址展览。先经过雨花门,1936年为连接市内小火车和江南铁路新开雨花门,原为一个门洞,2012年复建时改为三个门洞。原老城门的十三门是没有这个雨花门的。


中华门

在中华门登上城墙看城外的大报恩寺塔,毁于太平天国,2014年重建的假古董。


中华门瓮城

中华门两侧的城墙可以登上墙顶,城墙上部有十余米宽,相当于四车道。


雨花门

民国时期为方便交通开通的新城门,总比拆毁城墙要高明一些。

明代修筑城墙时,东水关到西水关是建在南唐旧城上,南唐旧城被明城墙封存,2001年修复明城墙时意外发现南唐城墙遗址,现开辟南唐城墙遗址展览。


武定门公园

武定门也是民国增开的一个城门,因城内的武定桥而得名,1933年将原豁口改为城门,大跃进时期武定门被拆,城砖用来建设土高炉炼钢,2010年复建为现状。

      挹江门一带的城墙也进行了保护性修复,挹江门1914年扒墙开门称海陵门,1928年拓宽改名挹江门,门额为戴季陶题写,原城楼毁于日寇炮火,1946年复建保存至今,是仅有的两个新开墙的有城楼的城门之一,另一个是玄武门。先沿挹江门南城墙向南走一段,再沿挹江门北城墙走到仪凤门,仪凤门1931年改称兴中门,是明京城城墙十三个城门之一,1958年城门拆除,但两侧城墙幸存,2006年复建城门,目前是南京城墙唯一有新城楼建筑的老城门。在仪凤门远观新建的阅江楼,景色非常漂亮。沿城墙下的绣球公园走回挹江门。


挹江门

1946年复建的城楼,看造型和窗户、琉璃瓦的颜色,南京的古建筑和仿古建筑的风格与台北的仿古建筑非常一致,应该说台北参照了南京的古建风格。


挹江门

在挹江门门洞内看砖碹拱顶。

六百年前制砖人的名字仍然历历在目,如此管理何愁质量问题。我住的老房子七十年了,是砖混结构,清水外墙的砖已经风化,用指甲就能抠下砖渣。

挹江门有一段城墙保留了残迹没有修复,用栏杆围起来,这也是保护文物的一种方式。


挹江门

南京保卫战留下的枪眼。


挹江门

这种像大坝一样的曲面城墙难得一见,如此高大宏伟是南京城墙仅有。


挹江门

纪念挹江门守卫战牺牲的英雄。

挹江门一带城内侧城墙根开辟为公园。


阅江楼

在城墙上看阅江楼。


仪凤门

仪凤门一段城墙依山势建设,按有凤来仪的吉利命名,原建有城楼,为老十三门之一,民国时改名兴中门,大跃进时拆除,2006年复建。


仪凤门

依山而建的城墙气势恢宏。

仪凤门的侧面照。

      中山门在明代建设时叫朝阳门,是明京城城墙老十三门之一,这里是离皇城最近的一个城门。现中山门是朝阳门的瓮城城门位置,1928年为迎孙中山灵柩建中山大道时拆除原城门,改建为三孔拱门。抗日战争中这里是南京保卫战的主战场之一。沿中山门东侧墙根向北走,大约两公里可以到达中山陵区域。


中山门

为解决交通流量增大的问题,开通地下隧道,无疑是保护文物的好办法。


中山门

据说中山门门楣的匾额中山门三个字是汪精卫1943年题写的,如果属实,也是难得一见了。


中山门

这是原朝阳门瓮城的登城坡道。


中山门

并不是所有城墙根都建成公园,这里就保留着原生态。


中山门

民国时期拆除朝阳门建设的中山门,城门是仿古像古了,砌筑还是很认真的。


中山门

城门侧墙再设拱门,造型更美观了,采光也好许多。


中山门

城墙高处尚存射击孔。

       玄武门是1908年新辟城门,称为丰润门,民国时更名玄武门,城门匾额是蔡元培题写。1984年在城门上加建了城楼,应归入仿古建筑类别。


玄武门

照片取自携程网,玄武门现在是玄武湖公园的入口。


玄武门

再回忆一下南京城墙全局,借用下载的网图,我们现在看到的明城墙是京师城城墙,其外有夯土的外郭城,现在已基本无存。京师城内有宫城和皇城,由于城市建设已经差不多拆没有了。所存的京师城就是今天所言南京明城墙,明代的镝楼已经无存,现有城楼是近代补建,城墙大部是明代遗迹,垛口大多为后补,砌筑工艺逊于明代。南京明城墙的宏伟气势仍然震撼世人,历经太平天国、南京保卫战两次惨烈的炮火摧残,加上疯狂年代的蹂躏,能保存和修复到今天的状况已是万幸,我们要加倍爱惜前人留下的遗产,让子子孙孙可以瞻仰。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