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8日,我与夫人参观完毕江宁织造博物馆,马上就快速移步到了附近的南京六朝博物馆,这也是我们今天参观的第五座博物馆,虽然是时间匆匆,但还是感觉收获颇丰。南京六朝博物馆就在总统府的旁边,馆址是原六朝建康城的一部分,建设工程总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为2.3万多平方米。其中,六朝博物馆整体建筑为地下一层,地下建筑面积为1.1万多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上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最高处为24米。六朝博物馆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之子——贝建中先生领衔的贝氏资深设计团队担纲设计,体系化地将贝氏建筑模数、贝式建筑几何、贝氏建筑光影运用于此,于2014年8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遗址博物馆,也是反映六朝文化最系统的专题博物馆。
六朝承汉启唐,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六朝文明”,在科技、文学、艺术等诸方面均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开创了中华文明新的历史纪元。从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合称“六朝”。唐朝人许嵩在《建康实录》一书记载了这六个朝代,故而得名。六朝时期建都南京,南京因此习称“六朝古都”,而当时六朝时期的南京城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和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六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南京建城史、建都史上的重要篇章,璀璨的六朝文化,在南京留下了众多人文典故、历史遗迹。六朝博物馆展出青瓷器、陶俑、墓志、建筑构件、石刻、书画等大量珍贵文物以及六朝建康城城墙和大型排水设施遗迹,并介绍六朝名人故事,所以,六朝博物馆展陈的核心主题是展示“东方大都会”的风采,内设《六朝帝都》、《回望六朝》、《六朝风采》和《六朝人杰》四个展览,通过历史展、人物展、精品展、故事展,从“城”、“人”、“事”、“美”的角度全面展示六朝历史文化。
《六朝帝都》展厅地点在六朝博物馆负一层,展览分为城市篇和生活篇两个部分:城市篇主要展现六朝建康城的建筑规模、宫殿、城市道路和排水系统等;生活篇则使用了大量文物,还原六朝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这批生活类文物有当时流行的“复古拖鞋”——六朝木屐,居家使用的席镇、陶榻,“环保交通工具”陶牛车,以及史料文献中记载的“六朝食谱”。六朝时期的古都南京是公元三至六世纪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初名建业,后改建邺、建康。六朝建康城,宫室壮丽,人烟稠密,工商业高度发达,是一座闻名于世的东方国际大都会。《六朝帝都》基本陈列通过对这些遗址的出土文物的展示,将带领人们去认识、了解这座昔日东方帝都的壮丽与辉煌。
在博物馆负一层,有一段长25米、宽10米的六朝夯土墙遗址,这是整个博物馆的根,2008年,考古工作者对博物馆所在地块进行发掘时,在地下2米深处发现了这处夯土墙,经考证为1700年前六朝建康宫城的建筑遗址,正是因为这处千年遗址的出土,才有了今天的六朝博物馆。除了这处千年遗址,2007年南京邓府巷挖出的台城城壕排水道也被搬进了展厅。
1970年,南京东北郊的象山七号东晋大墓出土了一批精美的文物,其中的大陶牛车和陶俑群是迄今六朝考古发现中最大最精美的一组。这组文物共14件套,由陶牛、陶车及陶俑组成,均为灰陶质。其中牛高24,,长42.5厘米;车高44.2,长73厘米;俑高22.8至34厘米不等。从造型和服饰看,俑的身份各异,有侍从俑、文吏俑、仆从俑和牵牛俑。俑的制作较为粗糙,先模制成形,再经简单的刻划加工,部分俑表面留有明显的刀削痕迹。陶牛体形略瘦长,躯干匀称,脖上架车衡,躬背俯首,全力拉车,缓步向前。陶车双辕平行前伸,两端连接车衡,长方形车厢,平顶,顶棚前后出檐,车厢前面全部敞开,可坐车观景。车厢后面封闭置一門,供上下车使用,两壁无窗。车厢内较为宽敞,置一凭几,由主人任意倚坐。车厢下两个辐条式车轮由车轴相连,运转自如。牛与车均施彩,现已脱尽。整个牛车制作精良,造型稳健。
乘坐牛车是两晋南北朝之际南方士大夫中盛行的风气,豪门贵族以出门乘坐牛车为尊,乘坐马车会被轻视,崇尚牛车之风则越演越盛。在晋、齐、梁的车舆礼制中,甚至制定了乘坐牛车人的等级及使用范围。《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就记载有吴主孙权使用牛车的情况,说他的车用八牛挽拉。东晋及其以后,乘坐牛车的风气尤为盛行,而且成为一种制度,史籍多有记载。魏晋人的笔记小说里更是常见“出门见一犊车,驾青衣”,“乘犊车,宾从数十人”的描写。这情景与象山七号墓陶牛车及俑群的出土状况非常相似,可以说,这组俑群再现了当年世家大族子弟及士大夫们起居出行的情况,以及他们“饱食醉酒,匆匆无事”,“驾长檐车”,“从容出入”,奴婢成群,豪华享乐的生活。这组陶牛车与俑群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時的社会习俗,是研究东晋出行制度以及车舆情况的珍贵实物资料。
蝉纹金珰出土于南京市栖霞区仙鹤观东晋贵族墓葬,藏于六朝博物馆,年代为东晋,尺寸长5.5cm,宽5.5cm,金质。顶部起尖,呈山形。主题纹饰为镂空状的蝉纹,蝉翼舒展,头部两侧饰卷草纹,边缘饰锯齿纹。在镂空的线条上焊有细小的金粟粒,蝉眼内的镶饰已脱落。北部边缘有一周锯齿形卡扣。自汉至晋,蝉纹金珰常与貂尾匹配,合称貂蝉,为侍中、常侍的标志性冠饰。自汉至晋,蝉纹金挡常与貂尾匹配,合称“貂蝉”,为侍中、常侍的标志性冠饰。此件为金质。顶部起尖,呈山形。主题纹饰为镂空状的蝉纹,蝉翼舒展,头部两侧饰卷草纹,边缘饰锯齿纹。在镂空的线条上焊有细小的金粟粒,蝉眼内的镶饰已脱落。北部边缘有一周锯齿形卡扣。
玻璃杯出土于东晋时期的世家大族墓葬中,具有明显的萨珊风格特点,经检测,其成分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铅钡系统,而是外来的钠钙系统玻璃,这是六朝时期中外交流的重要见证,现藏于南京六朝博物馆。
南朝铜造佛像出土于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德基广场工地,藏于六朝博物馆,年代大约为南朝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高11.3cm,宽5.8cm,青铜质,立于莲座之上,面相丰满,眉若弯月,唇角上扬,衣摆至莲座部分残损。佛像立于莲座之上,头顶高髻,表面未刻画发纹,面相丰满,方额广颐,两耳长垂,眉若弯月,嘴角微带笑意。身着通肩大衣,衣摆下垂,右手做施无畏印,其左手部分残缺,从其形状推测应为与愿印。身后背光呈舟形,其上浅刻火焰纹。佛像两侧各有一尊菩萨,头戴冠,双手合十,背光上方有三尊小佛像,坐于仰莲座上。佛像背面刻有大通元年八月廿三日,大通元年(公元527年)为梁武帝萧衍的年号,这也是南京地区出土的唯一的南朝造像。铜造佛像微带笑意。佛身后有背光,浅刻火焰纹,并有小佛像数尊。整尊造像形象自然,衣纹流畅,体积虽小,制作精巧,类似的南朝青铜佛像出土并不多,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从中国的历代文献和考古资料发现均知道,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始于东汉,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国兴盛并迅速发展的时期,大量的佛寺在中国兴造,许多僧人来到中国传教,而铜佛造像亦开始在这一时期流行起来,并形成了是我国佛教造像的第一个高峰期。铜造像现存的实例不多,据初步统计国内外现存有5尊,都有纪年铭文。北方地区由于朝代更迭频繁,多种文化相交碰撞,佛像造像的样式变化十分剧烈,考古发现也非常多。但在南方地区,这一情况却有所不同,南朝从420年刘裕代晋到589年陈亡,历经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一百六七十年里根据史料记载,统治者对佛教的崇奉和对建寺造像等修积功德事业之热衷在南方地区是空前的,如宋孝武帝为京师瓦官寺铸造32尊金铜佛像,梁武帝三次舍身同泰寺,大量建寺造像,陈宣帝在位13年造像达2万尊,并修治旧像130万尊。同时大量的佛教高僧来到南方译经传教,有许多从北方南下的传法僧人,在南方形成了如释慧远僧团一样影响很大的传法团体,东晋时产生了如戴逵父子一样精于雕塑佛像的雕塑家,佛教艺术发展呈欣欣向荣之势,至南朝梁武帝时达到鼎盛。
《回望六朝》展厅位于六朝博物馆1楼,六朝时期(222─589),随着都城的建立和城市的发展,南京迎来了城市建设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六朝建康城从观念和基本形态上是按照古代的礼制传统建立的,是这一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都城实体。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王朝相继建都于南京,史称“六朝”。三国时期,孙权凭藉父兄之基业,建立了东吴政权,定都于南京,这是南京第一次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都城。当时的南京,就规模、功能而言尚属草创,但东吴政权对南京的经营以及对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东晋、南朝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版荡。为避战乱,北方大族和士民大量南迁,史称“衣冠南渡”。南渡大族与江南士族共同拥戴西晋宗室司马睿为帝,定都南京,史称“东晋”。
东晋时期,南京作为政权都城,在城市规模、布局、功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重要的是,以南京为中心的东晋政权,在中原统一王朝崩溃的历史转折关头,保住了东南半壁,使由于战乱濒于毁灭的汉文化传统得到传承,并在新的时空条件下得以弘扬,这是南京对中华文明的最重要贡献之一。到南朝中期,南京已成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大都市,被称为东西方两大文明中心之一。在六朝近370年的时间里,南京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六朝建康城宫室壮丽,人烟繁密,手工业和商业高度繁荣,成为一座举世闻名的东方大都会。
人面纹瓦当出土于南京市大行宫工地,藏于六朝博物馆,尺寸直径14cm,厚5cm,瓦当为灰陶质。瓦当正面为一个浅浮雕的人面图案,眉、眼、鼻、面颊、口、胡须俱全,生动形象。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构件,一般用于宫殿、衙署、寺观等高规格的建筑,用以保护檐头,并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历代瓦当纹饰多样,风格各异。其中,人面纹瓦当在国内其他地区出土较少,极具特色。
青瓷堆塑人物楼阙魂瓶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上坊吴墓,藏于六朝博物馆,年代是三国孙吴时期,此器通高45厘米,底径17厘米。灰白色胎,胎壁较厚。青釉,施釉不及底。整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部为罐身,上部是密集的各种堆塑,集多种动物形象、人物和亭台楼阁于一体,纷繁复杂。颈作四方形,口沿为廊庑状,四周有院墙,院墙四角各有一座望楼,开有方窗,造型与东汉画像石上的建筑风格一脉相承。颈上部三面饰有镂空的胜形和三角形。颈壁周围连接四只小罐,罐外壁贴塑着通肩大衣、背有项光的佛像和比翼鸟。以小罐为界,颈下层的堆塑分为四个区域,相对应的两区作门楼和立阙,另一区为卧龟驮碑,与之对应的一区为两个头戴尖顶帽,抱拳于胸前的跪坐胡僧。其间还贴塑熊和麒麟等动物形象。龟背上的碑作圭形,最上方的三角区域浅刻一“位”字,碑上文字为三行,“凤皇(凰)元年立/长沙太守友作/浃使宜子孙”。罐身斜肩鼓腹,肩腹相交处贴附一周装饰,分别为佛像、胡人骑兽、比翼鸟、螃蟹、甲鱼、麒麟、鲶鱼、羊头等,纹饰之间有镂空的圆孔。在罐身肩部、龟趺驮碑的右下方位置,还浅刻一竖行文字“九月十四作”。这件堆塑罐上的文字清楚了表明了这件堆塑罐的年代不晚于凤凰元年(272年),为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南京六朝博物馆藏有一批三国吴到西晋时期的魂瓶,质地有陶和青瓷两种,装饰题材十分丰富。这类堆塑罐在江浙一带发掘的三国吴至西晋时期的高等级墓葬中时有出现,算得上是越窑青瓷产品的“重器”。它们造型别致,工艺繁缛,独树一帜。其“堆塑罐”的名称也因其制作手法而来,罐颈部多以繁复的堆塑装饰组成,饰物题材丰富,制作精美,几乎不见雷同。这种器物也被称作“魂瓶”或“谷仓罐”,定名尚不统一。但有两点是绝大多数研究者所公认的,一是该类器物是从东汉的五联罐发展而来,仍属明器范畴。早期的五联罐,上部堆塑的五罐层次分明,中间的罐较高大,周围环绕的四罐较小,颈部一般刻有弦纹数周,没有其它动物和人物堆塑,罐体装饰单一,腹壁基本为素面。而到了较晚的西晋初期,随着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堆塑罐上部的五罐逐渐被亭台楼阁、动物及人物的形象所淹没,堆塑形象繁复而生动。这件凤凰元年堆塑罐具有明显的过渡时期的特征:中罐仍然较大,但已演变为四方口,环绕的四小罐逐渐趋小,其周围出现了楼阁建筑,佛像、人物、鸟兽等堆塑。捏塑的人和动物形象逼真,罐体的腹部也较前期丰满,腹壁上出现了简单的动物爬虫堆贴和镂孔装饰。二是认为,这种器物与人们的灵魂观念和宗教信仰有关。这件堆塑罐还立有死者牌位,足以证信。中国古代的葬俗具有象征意义,作为陪葬明器的堆塑罐也不例外。堆塑罐上的建筑是存放死者灵柩的庑亭,堆塑物中的佛像与鸾凤是死者灵魂前往仙界的引领、而跪坐伎乐俑则是陪伴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绝大多数堆塑罐从上到下都是相通的,罐体有小孔,有人认为这是为了便于死者的灵魂自由出入。曾有堆塑罐在其龟趺碑文上刻有这样的文字:“用此丧葬,宜子孙,作高吏,迁众无极”,反映了人们以此葬具为依托,祈求保佑子孙高官厚禄的愿望。
青瓷莲花尊出土于南京东郊麒麟门外灵山南朝墓,莲花尊通高85厘米,口径21厘米,底径20.8厘米。青瓷莲花尊胎色灰白,釉色青绿,胎釉结合紧密,釉层较厚,玻璃质感强,全器上下色调一致。整体分为盖和尊两部分:盖弧形,侧看似一顶僧帽。子口,盖顶为方形钮。尊撇口,长颈,丰肩,鼓腹,腹呈椭圆形,长胫,高圈足。尊通体以莲花为主题纹饰,器盖以钮为中心装饰两层覆置的莲花瓣纹饰,花瓣肥厚短俏,瓣尖上翘,盖边缘作一周三角形变形莲纹,线条粗狂,风格浑厚。上腹部装饰两层双瓣覆莲,莲瓣丰腴,瓣尖外卷,立体感极强。其下刻划覆莲纹,花瓣瘦长,瓣尖向外翻卷,似妇女裙边,花瓣上贴一周菩提叶纹,叶尖向下,玲珑细巧,与双层模印莲瓣、刻划莲瓣的装饰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下腹部为一组双层单瓣仰置的莲瓣,莲瓣舒展,叶尖外卷似乳钉状。胫部至圈足又采用刻划覆莲两周,向外翻卷的莲瓣不但使整个器物上下装饰一致,更在视觉上营造了端庄稳重的美感。在一件器物上,用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莲瓣进用不同工艺手法行装饰,或覆或仰,或高或低,巧妙穿插,上下呼应,创造了完美的艺术造型。青瓷莲花尊通体莲花渗透着浓厚的佛教色彩,是罕见的佛教艺术珍品。这对莲花尊以其高大优美的造型,华丽繁缛的装饰和精致细巧的工艺卓立于六朝青瓷器之中,堪称“青瓷之王”。现藏于南京六朝博物馆。
《六朝风采》展厅位于六朝博物馆二楼,公元三至六世纪,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相继在南京建都,成为南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六朝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它承接大一统的两汉王朝,使得中原文化的传统精华在新的地理空间和历史条件下得以充分延续和发展,为大唐盛世的高度繁荣奠定了基础。在这一特定时空之下应运而生的六朝艺术,以直面人生、张扬个性为宗旨,突破了汉代几百年来独尊儒术的思想禁锢,显示出自由奔放、鲜活生动的风采。中国现代哲学家宗白华先生曾说,六朝是一个“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也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玄学盛行,佛道并兴,意识形态空前活跃。人们崇尚自然,注重思辨,形成了超然自得的“魏晋风度”。解放个性的时代风尚,开创了真善美的新境界,激发了六朝艺术的蓬勃成长。书法、绘画、雕塑、文史哲学等等迅猛发展,成就卓越,美不胜收。六朝艺术创作特别重视人的审美感受,以“传神写照”、“气韵生动”为核心的美学艺术观,不仅体现在顾恺之、王羲之等书画大师的作品中,而且渗透进了青瓷、陶俑、石刻等出土文物中。艺术不再只是宣扬教化、敬天礼神的工具,而成为人们发自内心的自我释放。艺术家们悉心探求,向外发现了自然山水之美,向内发现了人格性情之美,这种个性的自觉同时也引发了艺术的自觉,带来了“美的发现”。它深刻地影响到六朝艺术的内涵,矗立起了充满个性色彩、富有情致的艺术殿堂。该展陈以形形色色的六朝文物为载体,使观众感受到神采飞扬的六朝艺术之美。
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出土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长岗村吴墓,青瓷质,圆弧形盖,盖钮作回首鸟形。盘口,束颈,圆鼓腹,平底。瓷胎白中略带灰色,外施青黄色釉。上腹一周贴塑四个铺首、两尊佛像、两个双首连体鸟,排列整齐,间隔有序,均以褐彩勾勒。胎上通体绘有褐彩纹饰,笔墨流畅,气韵生动,是我国迄今所见以绘画技术美化瓷器的最早器物,堪称早期瓷器中的艺术珍品。该器于1983年出土,精湛的釉下彩绘工艺,改变了人们对釉下彩工艺始于唐代的认识,把我国釉下彩绘工艺出现的时间提前了近五百年。
青瓷鸡首壶出土于南京市雨花台区华为工地东晋墓,藏于六朝博物馆,年代为东晋,尺寸通高30cm,口径10.3cm,底径12.8cm。鸡首壶也称鸡头壶、天鸡壶,一般指壶身一侧贴有鸡首,另一侧带有把手的盘口壶,是六朝青瓷中的典型器。这种器型的出现,改变了原先壶、罐没有流口,倾倒不便的状况,为唐宋执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这件鸡首壶带有壶盖,鸡首下有短颈,喙圆,冠高,柄的上端高于口沿,肩带桥形方系,系孔可以穿绳。此壶造型别致,鸡首上昂,仿佛正在引颈眺望,与把手一高一低,遥相呼应,既庄重古朴,又使整个外形曲线流畅生动。
展厅内的布景巧妙运用了现代科技的光影,不仅仅可以参观陈列的文物,各个展厅的装修布局都是不容错过的风景。灵活运用古韵的光影,屏风和隔板。白布为纸,竹影作画。塑造出移步换景的视觉效果,和文物的摆放相得益彰,充满意境。在博物馆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造型可爱的鸡首壶。博物馆最火的拍照点。盆景,茶具,墨竹,灯箱构成了一道晓月当空的美景。仿佛穿过古门来到了六朝时期,与古人共赏这一轮明月。
青瓷羊形插器出土于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东吴甘露元年墓,藏于六朝博物馆,年代为三国孙吴,尺寸,高25cm,长30.5cm,瓷质,浅灰白胎,青釉。羊身躯肥壮,四足卷曲作俯卧状,昂首张口,竖耳;项脊分披鬃毛,腹部刻划双翼。羊头上有一圆孔,用于插物。其匀净无暇的釉色,优美匀称的造型。把羊温顺谦恭的特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堪称六朝青瓷珍品。
青瓷虎子出土于南京市鼓楼区五塘村东吴墓,藏于六朝博物馆,年代为三国孙吴,尺寸高18cm,长20cm,青瓷质,灰白胎,通体内外施釉,釉色青黄,内施釉不全,尾底部亦无釉。体似蚕茧,流口朝上,圆腹,腰部稍内收,四足俯卧腹下,每足三爪。提梁做螭虎状,腰脊隆起作柄,长尾卷曲,背脊刻直线纹数道。造型生动传神。
青瓷伎乐俑群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上坊吴墓,藏于六朝博物馆,年代是三国孙吴,该组青瓷俑2005年出土。从衣冠服饰和姿势的不同,分为坐榻俑、击鼓俑、抚琴俑、侍从俑等。青瓷坐榻俑,戴平顶冠,身着交领宽袖长袍,榻前放着长条几,当为主人。青瓷抚琴俑,戴冠,踞坐,手抚琴弦。青瓷击鼓俑,用鼓槌与手掌敲击扁鼓。青瓷吹奏俑,只身站立,似在吹奏。从陶俑的服饰和姿态推测这是一场十分精彩的宴乐,不仅有弦乐,打击乐,还有吹奏乐。它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当时贵族生活场景,是十分珍贵的六朝青瓷艺术品。
《六朝人杰》展厅在六朝博物馆三楼。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这是一个剑与火的时代,这是一个诗与酒的时代,这是一个聚散无常、传舍转蓬的时代,这是一个诗礼传家、世代簪缨的时代。公元三世纪初到六世纪末,在华夏的土地上,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都以南京为首都,历史上合称六朝。以建康为中心的六朝文化,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呈现出转型时期的特点。社会思想自由奔放,学术领域流派纷呈,文化艺术广收博采,佛教文化空前繁荣,科学技术开拓创新。这其中,最令后人神往的,正是在南京这座王气钟毓的时代大舞台上,出现的那些风流人物。六朝时期多名士,他们或狂狷恣肆、或任情潇洒、或雄才大略、或慷慨激昂、或才华横溢、或放达不羁。他们兼具玄心与佛性、妙赏与深情,有着一流的才情、超凡的个性,成就了不朽的传奇。“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步入展区,追寻六朝人物的脚步,聆听他们的清谈歌啸,领略他们的才华智慧,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
“零陵太守章”石印出土于南京市鼓楼区老虎山颜约墓,展于六朝博物馆,年代是东晋,尺寸通高3.2cm,台高2cm,边长3.7cm,石质,方形,上有龟钮。以章字入印,开创了官印印文的先河。该印另一重要特点是字体已趋简化,印文舍篆就隶,介于隶楷之间,方拙古朴,气势雄健,姿态横生。从先秦至两汉,篆字是印章使用的唯一字体,魏晋南北朝治印突破了这一约束,在印章中出现以隶书入印的实物。零陵太守章石印,以隶书入印,不仅打破了印文字体唯有篆书的限制,而且为后世印章字体的丰富化和艺术化之趋势做了大胆的尝试。
“关中侯印”金印出土于南京市栖霞区直渎山东晋墓葬,藏于六朝博物馆,年代是东晋,尺寸通高2.1cm,边长2.4cm,该印章为金质,龟纽。其龟首高昂,两眼平视,龟背刻直线纹和曲尺纹。印面白文篆书关中侯印四字,书体苍劲,刻工粗犷,体现了魏晋时期印玺的特色。
六朝博物馆的一层大厅,除了彰显结构美和材料美的钢构玻璃天棚,南北平直墙面的贝氏“月亮门”,令人惊艳的还有地面上镶嵌在米黄石灰石板之间的78个玻璃窗,被设计和建设团队戏称为“满天星”。这里有六朝的历代疆域图、历代皇帝的年号及在位时间等图文展板,10米长的大屏幕上还会循环播放一部时长15分钟的“微电影”《东方大都会》,带观众“梦回六朝”。
为了打造出具有生命力、对观众具有吸引力的六朝博物馆,馆内的空间设计也煞费苦心。展厅设计凸显园林风貌,移步换景。展厅内几乎没有实墙,而是用竹子、荷叶等植物置景进行隔断,再运用光影效果,使得馆内视觉通透、移步换景,而摆放文物的展柜也使用了不反光的玻璃,文物说明则使用铁艺雕花的铭牌。在博物馆二层的观众休憩区,根据“兰亭雅集”的意境,特别设计了一处曲水流觞的小品,四周挂着书法作品《兰亭序》,摆放的长方形矮座椅则是根据东晋墓葬内出土的陶榻设计制作。座椅上设有两个耳机插孔,观众只要自带耳机就可以欣赏到《高山流水》、《广陵散》等六朝琴乐。置身其中,整个人的身心也在清雅静谧的氛围中得到了放松。
如果说负一层的《六朝帝都》展览是六朝博物馆的根,那展出的一千多件六朝文物就是魂。可以想象一下,观众在我们仿建的六朝房子里,坐在和六朝时期一样的坐塌上,听着六朝古音,欣赏千年文物,不仅可以有美的艺术享受,而且能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南京六朝博物馆道尽了金陵的3百年辉煌历史,展示了建康城的六朝风流韵事。通过三维立体切割赋予更多历史沉淀与层次感,通过传神写照,气韵生动的布局展示了六朝的独特魅力,整体色调基于六朝崇尚自然,明朗沉着的美学趣味,雅致非凡,带来大量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博物馆的氛围,设计,局部,分类,藏品,注释,光影无不契合六朝时代特点,漫步在这命运多舛聚散无常的时代,感受吴,晋,宋,齐,梁,陈六朝的剑与火,诗与酒,欣赏神采飞扬的六朝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之美,遥想当年狂乱恣肆,清谈啸歌,冠衣博带的竹林七贤,兼具佛性与玄心,深情与妙赏,拥有超凡才情与个性的谢安王右军等风流人物,琴棋书画,寄情山水,曲水流觞,潇洒不拘,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目前游客不多,未盛名于外,远离喧嚣,静谧安宁,徜徉其中,自得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