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苏州黎里古镇,和周庄一样美,却比周庄安静。

苏州黎里古镇,和周庄一样美,却比周庄安静。

苏州黎里古镇,原名梨花里,行走在其中,发现小镇跟它的旧名梨花一样,恬淡静默,虽然是周末,游客却并不多。长长的临河的街道十分安静,是一个惬意的,暮春的午后。

春秋时,黎里已经形成了村落,认真算起来,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了,黎里的河流为太湖水系的一部分,境内湖荡河汊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风光。

走在黎里古镇,你会发现,原来水乡的古桥,并不是只有弯弯的拱桥一种形状,这座倒梯形的梁式石桥,形状也十分朴拙,两侧还有泄水的方形孔道,初建的年代已经不可靠了,最后的修缮,也在清光绪年间,它有多少岁?只有流水知道。

端本园为吴江名园之一,为陈氏家族所有,主人在楼前两侧各植一棵金桂,一棵银桂,故名“双桂楼”。陈家公子娶了满洲正白旗副都统的女儿,破了满汉禁止通婚之律,端本园又被百姓称为“郡马府”。

园子因为年久失修,现存的建筑只有双桂楼一栋,和一座六角亭,不过园子里花木葳蕤,仍然看得出原来精巧秀丽的模样。一棵含笑正在吐芳,清冽的水果香气,老远就能闻到。

跨过这座弯弯的拱桥,就到了老街的另一头。

这里有大名鼎鼎的周宫傅祠堂。

这里祭祀的是清乾隆年间的工部尚书周元理。周元理历任天津知府,山东巡抚,直隶总督,立有许多功绩,乾隆非常倚重他。

黎里镇上没有孔庙,晚清与民国时期,黎里民众的祭孔仪式,都在这里举行,这样,周宫傅祠就成了祭祖与祭孔的合一场所,堪称独创,给了解江南祭祀文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祠堂内的御碑亭,上面刻有乾隆的上谕和祭文,如今已经是宝贵的文物。

黎里周氏的代表性人物,就是写下《爱莲说》的元公周敦颐了。

这个厅堂里,陈列着蓑衣,草鞋,斗笠,这是周元理外出治水巡视时的简单装备。

这条不宽的弄堂,叫庙桥弄,江南小镇的地名,大都直白,大约是旧时,这里曾经有座庙的缘故,才会取个这样的名吧!

河对岸是戏台,几个票友正在演出越剧,虽然观众不多,演员却也一板一眼,半点也不马虎。

坐在台下欣赏一会,那咿咿呀呀的清越唱腔,跟这水乡古镇,真是再配也没有了。

柳亚子故居里,一个跟着父母家人游玩的红衣少年。

黎里古镇的美食不少。走在街上,随处可见的就有辣鸡脚、油墩子、套肠、酱鸭、老虎豆、酒酿饼等,都是老字号,买点回去,自己吃,或者当伴手礼,都是不错的。

糕饼店前,一个等待香喷喷的点心出锅的小男孩。

黎里辣鸡脚源自泡椒凤爪,经过改良,形成了酸中带辣,辣中带甜,酥香入味的江南风格。

酱鸭,外表褐红,油亮光润,味道浓郁,既可以作为休闲小食,也能作酒席上的特色菜肴。

套肠。即大肠套小肠,切开来,很有点像藕,喜欢吃的人,会喜欢得不得了哦。

黎里古镇近水,河湖鲜很多。蒸白鱼,河虾,葱油青蚕豆,油焖笋等各种河鲜时令,一定要记得尝一尝啊。


悠闲地逛着,走累了,就在水边找个长椅坐下来,听艄公摇着船慢悠悠划过水面,留下一串欸乃声。

古镇外,还有个六悦博物馆,单门票就要100块,为啥这么贵?逛过之后你就知道了。

这是一家私人博物馆,创办人,是个叫杜维明的美国人。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开始收集中国民间的物品器具,大小贵贱不拘,主要来自广东,四川,湖南等地,各种木雕,漆画,箱笼,床柜,神像,佛龛,家具等,数不胜数,大到整座祠堂,小到糕饼模子,林林总总,计有三万多件,绝对让人看到眼花缭乱!

走进去,会发现,这里藏着个一个浓缩的,精美的,古旧的,神秘的,繁复讲究的中国。

这些木格雕花的门和窗,温润而质朴。

砖砌的月洞门,仿佛是才子佳人故事的标配道具。

雀替原是放在柱子上端,用来与柱子共同承受上部压力的物件,除了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外,还可以减少梁,枋的跨距或是增加梁头的抗剪能力。明清以来,装饰效果逐渐突出,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堪称精彩纷呈。

这里有一整间大厅,用来展示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雀替。

而这个展厅,则是各种箱子。大小,雕花,材质。风格各各不一。从新嫁娘出嫁时用来装妆奁的箱笼,到普通的家庭使用箱子,满满当当摆了几间屋。

这一间展室,则全是以前的中药店里,用来装中药的柜子,每个抽屉有三个格子,外面写着中药的名字,至于哪个格子装什么药,只有抓药的人,才能知道吧。

一楼还有个创意店铺,出售带有中国风的小物,很精美也很特别,可以买点回去送朋友。

讲真,这个博物馆真的很大,也很值,感觉一天都逛不完。不过听说,博物馆旁边正在建造一个度假酒店,到时候,一天看不完,大可以住下来,第二天接着逛!

总结一下,黎里古镇,它没有周庄、同里那样出名,而好处也显而易见,没有前者那么商业化,人少而安静。

它质朴,恬淡,老桥上聊天的人们,弄堂里生炉子的老奶奶,骑着车在小巷里穿过的少年,使得这座小镇,充满了生活气息。而且,也不乏美食和各种土特产,因此,在这里度个周末,是极好的~

关于作者: 豆小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