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应志刚
值得花一个周末的时间,来阳澄湖畔,去消泾·喜溪民宿浪费一段冬日的时光。
临水而居,轻挑竹帘,看一叶渔舟载着岁月的悠悠笛声,从房间的窗前划过。
这是评弹里的声声慢,还是昆曲里的游园惊梦,恍惚手里多了一杆妙笔丹青,绘出这入梦便不愿离别的烟火江南。
走进消泾·喜溪民宿,仿佛一夜梦回唐朝。
民宿建筑以大唐国风为蓝本,凸显阳澄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大堂到餐厅,花园到客房,所有设计细节中都融合了唐朝建筑的风格,呈现出唯美、纯净、质朴的氛围。
院落空间围绕着大大小小的公共庭院和私房露台,栽植着不同季节的观花赏叶植物,一步一景,不经意传递出姑苏人家笃定的娴雅心思。
以原木为基调设计的起居空间,明度极高的艳黄色,大面积运用在墙体上,唤起了居室的亮度和热情。
这明亮的黄,绝非蒙德里安的抽象画,那是从大唐蔓延而来的风雅,是灵动的歌姬舞动的衣袖,是长安宫殿里欢快的《霓裳》。
就算是一个人也不会觉得孤独,望素帘外,落满江南烟雨的禅境,漫过枯山水里的一沙一世界。
在这样的房间里,躺着或是站着,看着水岸的风车不知疲倦地旋转,不说话,就十分的美好。
在消泾·喜溪民宿,时光可以用来煮酒,也可以触摸茶香和岁月沉淀下来的味道。
这是属于江南的,冬天的仪式感,用炭火的温度和烤物的甜香,驱散一季的寒冷。
姑苏刚好下了一场雪,想起白居易《晚起》云:“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这番情趣,描述的正是被古人称之为茶宴的“围炉煮茶”。
盛行于唐宋的围炉煮茶,既是古人的日常生活,也是风雅之士的聚会方式。
而苏东坡更是放浪,竟把绯梦里与佳人围炉煮茶的情景一再回味,挥笔写下梦境中偶得的诗句: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茶,讲究的是“一杯一盏品人生”。
而围炉煮茶令人着迷的是一半烟火,一半诗意的中式慢生活。
古色古香的炉子和茶具,暖暖的炭火上,一壶冒着热气的茶水,红薯、花生、桂圆......
几件烤物随意散落在烤架上,三五好友围炉而坐,品茶闲谈,人间烟火气里带着点风雅。
此时,讲究的不再是茶叶,也不是茶器,而是小小的围炉给予的一席“放空”之地。
“围炉煮茶”,围的是传统文化,煮的是人间烟火。
这个冬天,不防学着古人的样子,来消泾·喜溪民宿围炉而坐,品一杯清茶,享一季清欢。
在消泾·喜溪民宿,与汉服的相遇,恰如一场浪漫的邂逅,宛若一段时光惊雪。
一直以为,汉服遥不可及,它是古画中佳人的薄纱,是飞天身披的彩霞,是杨贵妃风情万种的霓裳羽衣。
当我在消泾·喜溪民宿,遇见檐廊下蹁跹而舞,小桥上巧笑倩兮的汉服少女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恍惚是吟咏着唐诗宋词的千古风流人物,踏雪而来。
汉服是秦汉气度、魏晋风流,倾国的唐风、流韵的宋明。
夜风里,着一袭汉服,提灯夜游在民宿的庭院,仿佛穿越红尘,来到一个清净缥缈的世界。
这田园流水是风景,你也是风景。
在寒凝大地的日子里,来消泾·喜溪民宿,怎能不呼朋唤友,围炉吃火锅。
那些半夜轻易就被饿醒的吃货们,真是羡慕古人啊。
早在5000多年前,他们就开始用小陶炉燃起木柴烹煮小火锅了。
而把小火锅吃的如唐诗般荡气回肠的,自然是大唐盛世。
那个时候,家有闲钱的人家待客设宴,非火锅莫属。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为证: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在消泾·喜溪民宿吃小火锅,爽口脆嫩的毛肚,七上八下涮烫一番,裹上浸满香油的蒜泥一大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浓郁的幸福感。
还有历经千锤百炼后的虾滑,更是和红油锅搭档的绝绝子。
而穿着汉服,与众多好友排排坐起,人人面前一只小火锅,这场景光是想想都馋人。
更何堪溢满麻辣鲜香汁水的丸子在口腔里爆裂,看窗外月华如水,又有古琴仙音声声入耳,岂不是要叹,天上人间,今夕是何年。
周边打卡:阳澄湖大闸蟹文化馆
“不是阳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来到阳澄湖畔,必然要品一只蟹的仪式感。
从消泾·喜溪民宿出发,步行约2公里,就可抵达阳澄湖大闸蟹文化馆了。
入口处,一个用竹篾编织的“蟹笼”映入眼帘,大闸蟹生活的自然生态世界即将在此揭开神秘面纱。
两侧科普系列展墙,以文字、翻翻乐、解密卡等方式详细介绍了蟹产业、蟹味道、蟹文化和蟹科普,为游客完整展示了大闸蟹的成长过程和阳澄湖地区悠久的养蟹历史。
馆内还打造有“好水好蟹”光影水秀、“菊黄蟹肥”激光多媒体影像秀、“光影蟹笼”艺术装置秀、“星夜捕蟹”情景秀等多场各富特色的光影多媒体秀。
这些独特的光影表演以“蟹SHOW·我的前世今生”为主题,融入数字文旅技术,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沉浸式学习蟹文化的体验空间,帮助游客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角度更加直观地感受大闸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