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锦溪之行——一群人的“孤独”之旅。

锦溪之行——一群人的“孤独”之旅。

匆游锦溪

黄萼裳裳砖窑旁,淬火为金砌白墙。

水乡画卷脚下路,孩童奔走穿弄堂。

埠头阶上弄红妆,憾无细雨沁瓦当。

古莲桥影入池荡,不见别镇又何妨。

有人说,人生必须有一次独自旅行,这样才能在旅途中找到真实的自我。

我反对,就算结伴出行,也可以享受“孤独”的滋味,听见心里的声音。

从苏州出发,一行十人,一路向东,一阵颠簸,便至锦溪。

“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这,就是锦溪。

顺着锦溪祝家甸古窑遗址入口的小径,满目便是一片金色的油菜花海,十余座古代砖窑星布其中,连成一片古窑群落。一眼便望见的高耸烟囱,与河荡边的乡村景致浑然一体,说不出的壮丽秀美。微风吹过,油菜花发出沙沙的声响,站在田埂,闭上双目,周边喧嚣嬉闹如潮水般退去,陷入一片沉寂。不多时,耳边响起号子声声,睁眼一看,通红的火光照亮了黝黑的窑坑内部,烧窑的师傅往火炉前添加燃料。让火再旺一些。多年前,窑火昼夜不息,金砖出窑,舟来船往,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过往。现如今,繁花四处开遍,红砖古窑,人来人往,迸发着这座小镇新的风采。

制砖历史赋予小镇厚重磅礴,湖荡环绕让小镇多了几分恬静。流连于此,一幅江南画卷从脚下慢慢铺展开来——民居楼阁傍河而建,推开窗便嗅到水的风韵;三两孩童嬉笑追逐,走街串巷;年轻女孩蹲在埠头拿着水瓢舀水梳妆,打湿的乌黑长发坠在肩头,弄湿了衣裳。见状,女孩将头发盘成发髻,露出洁白的脖颈,低头莞尔一笑,竟让我看得痴了。躺在乌篷船船头,枕河而眠,不去理会那些世间纷扰,阳光忽明忽暗,在轻摇慢橹中将古镇灵韵悠闲尽收怀中。穿过白墙黑瓦、青砖拱桥,两岸风貌令人不忍离去。若不到江南,怎知春色如许?若不到锦溪,怎知江南温润雅致?

江南水乡,怎能忘记跨河而筑的古桥?临近傍晚,方至古莲桥,却不想收获另一份风味。天光水色相接,余晖中的古莲桥伫立,将亭阁连成长廊,似镂空的剪纸映在空中。比起白天,傍晚的古莲桥多了一份安宁和平实,落日挂在长廊屋檐上,发出微醺的光,路过的人儿不敢大声说话,生怕惊扰了这座古镇的小憩。漂荡一日的游船重又停靠在岸边,与稍纵即逝的水波相拥而眠,耳鬓厮磨地说着今日发生的事情。桥上的石狮将黄昏披在身上,静静地望向桥头,只知明日大抵又是一个晴天,却不言谁才是你的情郎。

兜兜转转,走走停停,来到五保湖边的一家餐馆,一屁股坐在饭桌前,才顿觉疲惫袭来、饥肠辘辘,好在饭菜上的很快,让早已空空的胃有了寄托。清蒸白水鱼、盐水河虾、红烧鲃鱼……都说味蕾的记忆,便是对家乡的记忆,锦溪的五湖三荡水质优良,水产自然肥美,无需重油重盐的多余修饰,简单蒸煮,便已鲜香四溢。望得见湖泊,听得见乡音,品得到乡味,忆起的却是每个人心中那算不上惆怅、各有不同的乡愁。

酒过三巡,夜色渐暗。气温降得比想象中快一些,只着单衣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回顾四周,好友都已吃个大概,我望了望面前的酒杯,还有半杯,“罢了,杯中酒不可留。”想着,便一口饮下杯中剩下的浊酒,与同行好友互道晚安,结束了一天的旅程。

沿着青石板路一直向南,穿过只能容纳一人通行的巷弄,豁然开朗,终于寻得今晚的住处——“麋鹿望丘”。推门而入,只见古琴幽幽地卧在玄关,与墙面高挂的“望丘”两字相映成趣,“才子佳人,抚琴望丘”。再往里进,实木地板、木质推拉门、木质家具,连吊灯灯罩皆为木制,屋内散着木材自身独有的清香,古朴清雅,落落大方。

深藏巷中,将小院与喧腾的古街划成两个世界,造就了这里舒适静谧的环境,在桌前坐下,不得不工作的焦虑也渐渐平复。饶是有再急的事情,心静了便不再慌乱,我很快进入了状态,只能听见零敲碎打的键盘敲击和稳健节奏的心跳。

凌晨两点,同行的好友已昏昏睡去,发出轻微的鼾声。独自伏案的我显得有些落寞,眼见工作已完成大半,心情轻松起来,我伸了个懒腰,走上民宿的二楼露台,靠着栏杆,凭着月光,将小镇的一隅望了个遍——青黑色的屋脊层层重叠,又高低起伏。一直向前延伸开去白墙黑瓦间,夹携的巷陌蜿蜒回转,点点星光落在青石板路上,晕着江南水乡的诗韵。一瞬间,我竟有些爱上了这样的夜,这样夜中的锦溪,直到东方肚白,仍不忍睡去……

次日,一碗饱满顺滑的馄饨将我从昨日的困倦中唤醒,神清气爽,人如锦溪般清晰明朗,遂踏上归途。锦溪静默,举手投足间散发着处子的端庄。锦溪淡雅,一颦一笑间氤氲着洗尽铅华后的市井烟火气息。匆匆一游,不舍作别。若有来日,再会此地。

关于作者: M28****9774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