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日,我匆匆忙忙吃了午餐,马上就赶到了位于无锡市太湖广场南侧的无锡博物院。无锡博物院成立于2007年10月15日,是由原无锡革命陈列馆、无锡博物馆和无锡科普馆“三馆合一”组建而成,新馆于2008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71000平方米,是无锡市目前最大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整个建筑采用现代化全钢架结构,造型厚重,兼具吴地的水文化灵性,体现了“水光石色”的设计理念,是无锡的标志性建筑。此外,无锡博物院“一院带五馆”,下辖周怀民藏画馆、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张闻天旧居、无锡碑刻陈列馆、程及美术馆等五个专题馆。
因为我下午还要赶回昆山,时间很紧,所以我就没有去参观下辖的五个专题馆,只是在博物院走马观花地快速浏览了一下反映无锡地域文化特色、彰显无锡城市独特的个性魅力的十一个常设展览和一个临展。无锡博物院的规模在国内同等地级城市中算得上是首屈一指了,面积很大,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展厅分布于整座建筑的上下五层,地下一层,地上四层。
我参观的第一个展览是《吴风锡韵——无锡城市故事》,展览地点在无锡博物院西区一层展厅。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这片濒临太湖的土地变得更加活跃。良渚文化高城墩遗址与马桥文化佘城遗址的发现表明,无锡是以一种宏阔的气度进入文明时代的。及至周代,泰伯兄弟落户梅里,不仅为社会经济的开发建立了制度框架,而且开创出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吴文化。秦汉以来,这里经历了由粗陋而精雅,从尚武到崇文的巨大转变,并在唐宋时期发展成中国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然而,无锡历史上最令人瞩目的还是明清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代以来的百年繁华。滨江临湖、通达四方的区位优势,披荆斩棘、务实创新的文化基因与人们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不懈的探索与开拓汇聚一道,孕育出近代中国最绚丽的工商文化之花,并使无锡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
我参观的第二个展览是《古墓奇珍——元代钱裕墓出土文物展》,展览地点在无锡博物院西区二层展厅。元朝的江南,商贾辐辏,富庶繁华。这段时期的艺术和物质文化,呈现出多元文化激发的新艺术形式和风格;考古新发现、新出土的文物,使我们对该时期的物质文化和艺术成就有了新的认识。1960年发现的钱裕墓,墓中出土金银器、玉器、丝绸服饰、漆木器、纸币和铜镜等丰富的文物共154件套,它们不仅本身就是绝美的艺术品,同时也十分具体而生动地折射出当时“豪门富户”的生活状况,更为我们窥探元代经济制度和手工艺发展水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饰品和梳妆用具是人类崇尚美的物证之一, 它缘起于人类爱美意识的萌发, 并且随着人类对美的不懈追求而丰富多彩。钱裕墓出土的饰品及梳妆用具,种类丰富、造型别致、做工精细, 不仅再现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与妆扮习惯,也展现了元代梳妆用具独具特色的艺术风貌,让我们感性的了解元代“豪富”们的审美趋向和妆扮风尚。
钱裕(1247—1320),生于南宋淳祐七年,卒于元延祐七年,经宋历元。钱裕作为吴越王钱镠的后裔,优良家风代代续传,其祖父倜傥尚义、乐善好施、持家有法,钱氏得以成名发迹,兴家立业。祖辈积累的财富,使钱裕出生朱门绣户,但他却将丰厚家资推让兄弟姐妹,凭借勤劳“力务生业”,开拓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透过精美的出土文物,特别是一批元代手工业生产中具有代表性的金银器、丝织品等丰富的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想见钱裕夫妇对现实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他们富足安乐的一生。钱裕墓出土了6件金器和一大批银器,大多是钱裕夫妇生前用品,这些金银器精工细作、极尽华丽。其中的“邓万四郎”款莲生贵子纹高足金杯、“陈铺造”款貘纹海棠形金带扣,都带有商家店铺铭记,造型独特、纹饰别致、錾工精美;“陈铺造”款鎏金折枝花卉纹花瓣形银托盏,犹如盛开的牡丹,生机勃勃,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在我国出土元代银器中极富特色。此杯高8.6厘米,口径8.6厘米,足径4.6厘米,重120.8克,侈口,圜底,深腹,高圈足呈喇叭状外撇,杯身与圈足经焊接相连,造型轻巧秀丽,和元、明时期瓷器中的高足杯造型一致。金杯口沿内侧和圈足底边各錾刻有一圈卷云纹,杯心中央用细劲流畅的阴线錾刻出十分精美的“连生贵子”图案,为典型的宋代风格。
我参观的第三个展览是《紫玉金砂——紫砂陈列展》,展览地点在无锡博物院西区三层展厅。紫砂陶艺是一门点石成金的艺术。传说中有异僧呼卖“富贵土”,让当地人发现使用了紫砂陶土。千百年来,他们用粘土来制陶器,到了明代,他们开始有意识地使用生坯强度更高,烧成收缩率更小的紫砂泥来制陶,并独创性地使用打身筒和镶身筒的手法来成型制壶,可以说,陶瓷艺术发展至明代紫砂器的出现,无论是在原料、造型、成型手法还是实用性、观赏性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另一方面,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连带起茶具的不断更新,明代饮茶方式有了变化,变煮茶为沏泡茶,正是这种新形式饮茶方式的呼唤导致了紫砂壶的出现和风靡一时,而紫砂陶的良材也使茶叶的天然美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说,紫砂壶是陶文化、壶文化、茶文化高度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陶器发展史上的总结性产物,紫砂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制陶业巅峰时代的到来。顾景舟制梨形朱泥壶,该壶通长16.5,腹宽10.8,口径5.5厘米,高10.5厘米,由朱泥制作而成,通体光素,胎体致密轻薄,朱色呈色纯正,通体观之,全壶光洁柔滑,浑然天成。
我参观的第四个展览是《泥塑雅韵——惠山泥人艺术展》,展览地点在无锡博物院西区三层展厅。在江南名城无锡,有一朵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艺术奇葩,她就是已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民族传统工艺--惠山泥人。有着千年文化传统的惠山泥人,自诞生之日起,便渗透着江南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无锡惠山的寺庙、园林、祠堂和街坊,当地戏文、雕刻、庙会、香会以及惠山浜与之沟通的京杭大运河及无锡古运河两岸的“米市”,都对惠山泥人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特殊而又广泛的深刻影响,使其形成了由俗而雅、大俗大雅、粗中有细、甜而不腻的地方特色。惠山泥人积淀着江南水乡特有的神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爱不释手,一赞三叹。惠山泥人通过艺人的匠心神工,赋予了千古流芳的强大生命力。
清光绪蟠桃会泥塑,这件文物的来源颇为传奇。清光绪十年(1884)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的五十寿诞,全国各地官员都为送贺礼之事绞尽脑汁。当时的无锡县令别出心裁,呈送给慈禧太后一件名为“蟠桃会”的大型惠山泥塑作品。由于泥人“细货”制作工序复杂,且容易损坏,为防万一,当时赶制了两件一模一样的“蟠桃会”,一件送往北京,一件留在无锡备用。岁月流转,入宫的那件现已不知去向,而这备用件虽几经辗转,却保存完好,最终进入无锡博物院收藏。
我参观的第五个展览是《肩负民族复兴期望的无锡人》,展览地点在无锡博物院西区四层展厅。无锡,至德名邦,俊彦如林,在风雷激荡的革命斗争和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更有无数无锡籍仁人志士肩负起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用青春和热血抒写了中华民族的壮丽诗篇。他们是炎黄子孙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更是我们无锡人的骄傲!这些从尚德重教的吴地文化中孕育出来的杰出人物,赋予了无锡更为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无锡数千年人文史因为他们而增添了一份荡气回肠的浩然正气。今天,我们通过对先辈的追思和缅怀,来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崭新的篇章。
我参观的第六个展览是《血与火的城市记忆——无锡革命简史》,展览地点在无锡博物院西区四层展厅。无锡,不仅以经济发达、人文荟萃闻名于世,更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血与火的城市记忆——无锡革命简史》真实展示了无锡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曲折历程,生动再现出五四运动直至无锡解放的壮丽历史画卷。漫长的革命岁月,使无锡人民经受了血与火的锤炼和考验,并哺育出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和英雄儿女。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一部无锡革命史告诉我们,胜利来之不易,后人尤当珍惜。昨天,我们的前辈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勇于探索,不怕牺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书写更辉煌的未来。
我参观的第七个展览是《虚拟西方艺术馆》,展览地点在无锡博物院中区负一层展厅,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展馆突破传统实体博物馆的框架式的展示方式,以多媒体技术表现虚拟仿真空间,即通过高科技手段和多媒体形式对现实进行虚拟仿真,系统展示西方建筑、绘画、雕塑、音乐四个主要艺术门类的发展历史、流派、代表人物和经典作品,从而达到传承人类优秀艺术文化,提升艺术馆各项功能,服务公众的目的。
我参观的第八个展览是《陶寿伯书画馆》,展览地点在无锡博物院中区三层展厅。陶寿伯(1902-1997),原名知奋,55岁更名之芬,因生平刻印逾万,别署万石楼主。15岁即入苏州汉贞阁碑帖店学徒,学习篆刻、书法、拓碑、刻碑。20世纪20年代满师后至上海发展,因师兄钱瘦铁的介绍而得以遍识当时海派诸名家,并由陈巨来引见投拜四明耆宿赵叔孺先生门下学习绘画。1947年拜张大千先生为师,成为大风堂门下。陶先生晚年作山水、老松,时或用泼墨、泼彩之法,即仿效大千夫子之独创。陶寿伯先生于1950年经港入台,从此定居宝岛半世纪。在台期间刀石相伴、笔墨以随,从未停止过书画、篆刻的艺术创作,与去台之名宿大家于右任、张大千、溥心畲、黄君璧等笔墨唱酬,时相往还,并多次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香港等地举行艺术展。受到陶先生的熏陶,陶氏堪称一门风雅,夫人强淑萍善画兰花,子女陶龙若、陶凤若、陶豹若均能继家声,操丹青,是令人称羡的艺术世家。陶先生虽久居海外,但思乡之情始终未泯。2010年,其哲嗣陶龙若先生将所藏陶寿伯先生书画篆刻作品择60件,慨然赠于无锡博物院,裨使我院书画收藏,又得焕然增彩,亦使寿伯先生精品,能于故乡流传永绪。
我参观的第九个展览是《太湖与无锡》,展览地点在无锡博物院东区一层,“太湖与无锡”主题展厅的面积为1500平方米,通过“水之存在”、“太湖与生命”、“太湖与文明”、“太湖的功能与价值”以及“太湖之可持续发展”五个主题展区,着重诠释太湖的形成与演变、太湖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生态资源;展示太湖独特的六大功能价值和七千年太湖文明,引发观众对太湖的热爱之心与保护之情;通过介绍太湖的污染情况与生态治理,展现无锡市政府治理太湖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力度,激发观众自觉做绿色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我参观的第十个展览是《科技与生活》,展览地点在无锡博物院东区二层,科技与生活主题展厅面积1050平方米,通过“健康生活”、“数字生活”和“绿色生活”三个内容板块告诉观众,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美好的生活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生活更便捷、更优质的同时,引导人们走向更健康、更环保、更安全的生活轨道。高品质的生活必须是积极的健康生活。然而,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在带给人们丰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在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饮食起居和生活习惯。与吸烟、酗酒、缺乏体力活动、膳食不合理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各类“文明”疾病已成为健康生活的大敌。本主题展区在帮助观众正确认识自我身体结构与功能的同时,提供常见疾病知识查询,引导观众确立正确的健康观,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参观的第十一个展览是《科技与探索》,展览地点在无锡博物院东区三层,“科技与探索”主题展厅由“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和“航天技术”四个主题展区组成,展厅面积为1050平方米,通过丰富的实物材料与生动形象的展示手段诠释科技引领未来社会的主题思想,进而普及科学常识,激发观众探索科技奥秘的强烈兴趣,倡导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活方式。
我参观的第十二个展览是《安徽博物院藏砚台精品展》,这是一个临展,也是我此次无锡博物院之行所参观的最后一个展览。因为我对砚台比较感兴趣,所以也利用了一点时间匆忙参观了一下,展品还是非常丰富,只是因为时间短,没有仔细地研究,稍微有一点小小的遗憾。
现在无锡博物院拥有3万多件馆藏品,其中书画最有特色,倪瓒手迹《苔痕树影图》堪称“镇馆之宝”。元倪瓒苔痕树影图轴:纸本、墨笔,纵95厘米,横32厘米,《苔痕树影图》绘于明洪武五年壬子(1372),当时倪瓒七十二岁,为其卒前两年,是极晚年之作。画面绘高大的枯树两株、大石一块及清竹数丛,枯笔淡皴,用笔简逸,充满了画家的自我性灵。画面极为简单,仅有高大的枯树两株、大石一块及青竹数丛。枯树高大挺拔,表现君子般坚贞高洁的品质;大石用侧锋,以平而毛涩之渴笔作折带皴,这是倪云林独到的皴法,表现出山石坚硬的质感;画幅上竹枝极细,似断还连,竹叶不多,清气逼人。
早在1930年,无锡就创办了县立历史博物馆,是我国最早的市立博物馆之一,也是无锡历史上的第一个博物馆。无锡县历史博物馆规模最大时曾辟有5个陈列室,分别陈列金石、雕塑、陶器、兵器、乐器、祭器、碑帖等文物,馆藏一度达2300余件。然而,1937年被日本侵略军洗劫一空。解放后,1955年1月,无锡市政府在惠山大同殿建立无锡市出土文物陈列馆,1958年8月,无锡市博物馆正式成立,馆址仍在大同殿内,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大同殿亦称大雄宝殿,是惠山寺的主要建筑,始建于梁大同三年(537),这座历经千余年历史雕琢的建筑也承载了无锡市博物馆最初的模样,也即无锡博物院的前身之一。
原无锡革命陈列馆是江苏省最早建立的地方革命史陈列馆之一,于1988年10月1日建立,是无锡地区近代以来革命文物、图片、资料的征集、收藏、陈列宣传机构。原无锡市科普馆成立于2002年1月,是无锡市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文化素养的社会科普教育基地。2007年,原无锡市博物馆、无锡革命陈列馆、无锡市科普馆“三馆合一”组建无锡博物院,历经十年发展,不断壮大,逐渐成为推动无锡城市发展的重要文化力量。参观完毕无锡博物院之后,我马上就坐车回到了昆山,结束了此次非常充实的无锡三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