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没有老门东和大报恩寺的南京和2019南京春节的雪。

没有老门东和大报恩寺的南京和2019南京春节的雪。

说起南京,一切都是美好的记忆!

十三四岁时第一次跟亲戚上南京是到位于卫岗的建筑工地,那时农村人进城没有其它目的,就是跟随建筑队东奔西走,挣点辛苦钱。和我一道去的是比我小四岁的表弟,我们还没有挣钱的能力,是趁着暑假到城里来玩。二人在工地待着没意思了,就想着往城里窜了。当时卫岗也比较偏,不属闹市,听说有个牛奶厂在这里。二人不敢坐车,沿着中山门的柏油马路往城的方向步行。

虽值盛夏,但走在两旁高大树木的林荫大道上,伴着和煦微风,感觉凉快又惬意。我们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生怕回去的时候认不得路。前面是一段长长的下坡路,我们以为在乡下,看看二头没人没车,就横穿宽宽的马路。没想到一辆自行车从天而降,以风驰电掣的速度从坡上冲下来。那人一面大喊,一面使劲地控制着车子,车子倏地从我们身边像箭一样飞了过去。二人惊魂未定,赶紧打道回府,从此不再敢迈出工地半步。

接下来的每天闻着奶香味,每天吃着工地上的粗茶淡饭,蜗居在城郊的一个工地,用脚步丈量自己熟悉的地盘,觉得城市真不是我们敢疯玩、敢撒野、敢冒险的地方。

上高中了,敢一个人坐车去南京买书了,目的很明确,汉府街下车,二个街角一拐,新街口就到了,新华书店在那。完了,往杨公井一窜,古旧书店到了。买了书头也不回就回来了,从未想过去哪逛一逛,玩一玩。最多在街角吃一碗皮肚面,我们从来没想到一碗面竟能能做得那样的活色生香。

高中毕业后,有的同学到南京上大学了,高一届低一届的玩得好的都有,所以遇着机会就想着到这些老乡的学校去转一转,像那时的师专、农专、机专、建工啦,还有江北的化工学校等等。有的一住一个多礼拜,有的住的时间更长,很快学校的周边都熟悉了,电影院、录像厅、体育场自然而然的了解了,金黄的锅贴、香辣的牛肉面也一一品尝了。

有一次正好有加佳队的甲级联赛,同学带我到五台山体育场看比赛,第一次感受到了现场不一样的气氛。我们站在高高的看台上面,看那几十个小人满场飞奔,一边为黄衣服的主队加油呐喊,一边跟着场内的观众对客队喊着震耳欲聋的“市骂”,没想到还真起了效果,加佳一球小胜佛山。后来自己参加比赛时,真切感受到了有观众的助威就是不一样,让人兴奋,还不小心有超水平的发挥。

后来毕业了,大家都各奔前程,有了各自的单位,到南京出差的机会变多了。正好有个同学军校毕业后分在南京,后来每次出差有个落脚的地方了。老同学非常热情,每次我有事去江北,他二说不说马上给我派个车,每每想到此,感觉心里暖洋洋的。(兄弟,鲜花!鲜花!)

再后来自己也来南京上班了,车站也搬到中华门了,也有了地铁一号线了。每个周末,从江北不断倒车回家,从家里不断更换班车到工厂。南京就像个驿站,过去换马补充给养,今天成了一个个中转站。城市的发展瞬息万变,每过一段时间都有新的变化,有了奥体,有了二桥,夫子庙也变热闹了。晃晃悠悠几年过来了,已经习惯了将南京作为一个匆匆的驿站。

年岁渐长,全国各地的城市也几乎跑过来了,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有去过还想再去的,有去过不想再去了的。再回到家乡工作后,去南京的机会少了很多,对已经不再陌生的南京却涌出一点亲切感,和其它城市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就像到了外地,首先想到的是当地的朋友。朋友在,心中的挂念就在,没法伪装的亲切也油然而生。

但亲近归亲近,心里却不想去叨扰。孩子的不断长大让与南京的交集多了一些,特别是孩子外出上大学,南京又成了他的中转,或飞机,或高铁。高铁站、机场成了一个城的标签了,可城里还有什么吸引人的呢?买东西肯定不需要进城了,我们现在进城干什么呢?

今天送孩子去车站,完了孩子对我们说,你们去城里玩一玩吧!就去了,一切是那样的似曾熟悉,一切又是那样的恍恍惚惚。老门东是陌生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是陌生的,但我走到雨花门,走到中华门,觉得老门东就是生在那,大报恩寺就是生在那,不陌生!走到新街口,中山像仍在,大华影院仍在,大娘水饺仍在,好像还是原来的模样!倒是那南京长江大桥和金陵饭店显得有些遥远和模糊了。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