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安徽歙县渔梁坝游记。

安徽歙县渔梁坝游记。

2021年4月10日,下午,我们在深渡镇用完午餐,乘坐旅游大巴到达渔梁坝景点。渔梁坝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渔梁村,渔梁坝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有近1400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渔梁坝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我国著名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说“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均可与横卧岷江的都江堰相媲美,显示了古代徽州人的科学精神和杰出的才智。”因此,渔梁坝也被称为“江南都江堰”。

我们跟随导游走进景区,第一个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双层凉亭,飞檐黛瓦,雄伟壮观,古韵浓厚。门楣上书写两个绿色大字“仰高”,两边立柱有一副楹联:百世文鸣旧时山月,千帆云集昔日涛声。亭子的背后是一个新建的村落,典型徽派民居群,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凉亭下,河水弯弯,沙滩随行;远处,蓝天下,黛峦环抱村落,绿树点缀其中。巷道纵横交错,约一里余,左折小巷,巷尽处,亦见河水,水面宽阔,水天一色,波光粼粼;对岸山峦逶迤,林木翁郁,粉墙黛瓦,嵌夹其间,好一派江南水乡。

 

渔梁古街在景区入口的右边,这里距离徽州古城两华里,唐乾元二年(759年)已形成街市。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徽州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徽商、官员行旅往还,多从此道,有“徽商之源"之称。古街依山傍水,清色卵石有序铺就,恰似鱼鱗,又因渔梁村形似鲤鱼,故又称“鱼鱗街”。核心街区长约400米,宽2.4米至4.3米,临街建筑多为二层出檐木栅门房屋,布局有前店后宅、前店中坊后宅、前店后仓等形式。著名古迹有白云禅院、“一带云根”摩崖石刻、李白问津处、忠护庙、狮子桥、巴慰祖故居、崇报祠、渔梁坝、百步阶梯、望仙桥、新安关、紫阳桥等。2011年,渔梁古街入选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渔梁古街至今基本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布局,位于练江的下水口,这里曾经是歙县在练江上的码头,往来集散的聚集地,生意十分兴隆,虽然如今的渔梁早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盛况,但在遗存的古建筑中依然还可以感受到当年繁华时候的遗韵。街中还有很多商铺,在这条街中还衍生出了10多条小巷,街中是清一色的鹅卵石路面排列有序,俗称鱼鳞街;一色的木板房屋布于街道两侧,重楼挑檐,鳞次栉比,遮住了一大半街面,站在街上仰望,蓝天仿佛成一线;一色的旧式门板店面,各种店铺、庄号古貌犹存。使得商业街极富特色,繁荣的商业街和宁静的巷弄,构成了渔梁村落内部颇具特色的街巷空间,是不可多见的徽州古商业街。街道两边清一色的明清建筑,高高的马头墙,青瓦屋檐木门,这都构成了充满浓郁特色的徽派民居。走在渔梁古街上,依然可见两边旧式的板房,可它们还在细数着来往的脚步,编织着古镇绵长幽远的岁月,邀你品味这浓浓的徽州韵味。

 

走在渔梁老街上,很快就看见一幢徽派古宅,是崇报祠,又名坝祠,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面积344 平米,为三进三开间二天井结构,是徽州建筑中典型的“天井式祠堂”。坝祠祀奉宋以来有功于修坝事业的人们,享堂正中悬“崇报立达”匾,内堂正中悬“功垂千秋”匾,皆黑底金字,享堂和内堂的两旁墙壁上挂着汪华、袁甫、赵希愬、张桢、彭泽、陈理、朱廷梅等人的画像和简介,汪华是始建者,其他人都曾主持大规模重修石坝。张桢、彭泽、朱廷梅是明、清时期的徽州知府。“上开三口,以时泄洪”,“凡立十石,中立石柱,左右相维”,就是康熙年间知府朱廷梅主持大修时所为。光绪三十一年渔梁坝重修并建祠,徽州知府黄曾源为此题写“崇报立达”匾额,意思后人要不忘尊崇、回报建立功德的先人,教育下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讲究诚信道德,继续造福桑梓,并作修坝记勒碑于祠,祠名由此得来。现在匾额依旧高悬,但所勒之碑已然不见。《歙县志》载:“渔梁街上建有奉祀宋以降修坝有功人士神主的崇报祠,坝南岸原有明万历地方官捐俸修坝题名碑。”崇报祠是近几年重新修复的,厅堂宽敞,庭院中有些花草,非常幽静。里面有几块古碑,如明朝万历年间的“重修渔梁坝提名碑”“严禁货物上坝”碑。内堂左右墙上,还有一些记载重修渔梁坝经过等的碑刻。这些石碑、碑刻,是研究渔梁坝历史的重要实物,现在这里也是渔梁坝博物馆。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县治设于徽城。早在东汉末年,歙人毛甘起义,即屯兵于此。隋义宁元年(617),歙人汪华有歙州后,一直是县、郡、州、府治所在地。歙城山水聚合之地也。扬之、布射、富资、曹乐诸水江于练江,至渔梁陡泻而下。隋唐时期,徽州人祖先、越国公汪华徙新安郡治于歙县,并筑坝截流,为水上军需民用。绍定二年(1229年),袁甫复指挥江东,乃委派本州推官赵希恕督办渔梁坝修建事宜,得闽工甚精,开始凿山取石。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尽去坝心灰沙”,成为全部砌石的重力滚水坝,此后又多次修茸。明万历三十三年(1670年),重建渔梁坝,修坝记事碑可考。渔梁坝横卧练江,北端接渔梁古街,南端依龙井山,长143米,断面呈直角梯形,顶宽6米,底宽27米,通高约5米。坝上、下水位落差2.9米。坝表面和坝心分别用花岗岩和砂岩条石砌筑。坝身设三道水门,宽约10米,深03米,这三道水门自北向南依次渐低,江水大部分时间从南端水门流过,水流撞向右岸伸出的龙井山石壁,折向左岸使坝下难聚沙,形成船舶码头ー“龙船埠”。

 

渔梁坝具有独特功能。其一,保持县城地下有效水位,在江中筑坝蓄水,水面延至城基,为城内用水提供了基本保证;其二,调节城内干湿度,改变不利的自然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其三,利于交通,渔梁坝分练江上、下两段水运路线,是古时郡城唯一的水运交通枢纽,古徽州所属6县中有4县到徽州城须渡江,如无水坝,水流湍急,不利摆渡,也难以架桥,于官于民于商均不便,江上筑坝截流,水缓滩平,解决了津渡之难;其四,灌溉,练江上下上万亩良田蓄水灌溉、早涝保收;其五,军事防御,徽州古城一面靠山,三面环水,练江由南而北,呈三角半圆形,在古代可替代护城河;其六,坚韧不拔的修坝精神,给歙县人民以极大的精神鼓励,过去商外出经商,走的是水路,故此视水为“财”,达到“水厚则徽盛,水浅则徽耗”的意境。徽州人对于水情有独钟,不但是由于饮用、洗涤、灭火的需要,更是一种美学取向。徽州人视水为财,有“四水归明堂,财水不外流”的讲究,因此渔梁坝就时时牵动着徽州人的神经,历朝府县皆以整修渔梁坝为政务之大要。

 

渔梁坝历史悠久,设计精妙,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渔梁坝的修建历程是一部我国古代滚水坝的修建史。历朝历代都把坝之兴衰作为徽州兴衰的标志,渔梁坝屡圮屡建,凝聚着歙县人民勤劳聪明的智慧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到了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以后,渔梁坝这里急流荡决,水栅毁坏逾六十年,城市凋耗,火灾屡见。风水学者认为水胜则火息,水厚则土演,故宜修梁蓄水。嘉定十四年(1221),知州宋济即旧址聚石立栅。十七年,知州袁甫更议叠石为坝。坝成,巨浸渟潆,碧溪万顷,舟楫往来,鱼鸟上下,蔚为一郡胜境。渔梁坝与徽州古城相伴相随,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的一块瑰宝。同时,渔梁坝作为几百年来新安江上大小商贾船队往来的一个重要码头,渔梁坝是明清时期徽商从这里起航承接家族兴旺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徽商之源”。“水聚徽盛”意思为渔梁坝聚水后促进了徽商的发达,或表达了一种希望——徽商兴盛。崇报祠是当年徽商离乡远行前必到的祈愿平安发财的地方。

 

我们跟着讲解员从古街沿着百步石阶拾级而下,来到了渔梁坝的面前。古徽州由于受地形的影响,陆路交通十分不便,当地的大小商贾只能依靠丰富的水运资源,从新安江上最大支流练江中放排出水,再转入新安江,继而飘摇至苏浙等地,把茶叶、木材、棉布、丝绸、纸墨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茶庄和市场,并最终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作为新安江最上游、规模最大的渔梁坝,担当起了这份重任,徽商中的十之八九都是由此走出徽州的。明清徽商中,古徽州一府六县就数作为府治的歙县,还有绩溪两地人数最多。而歙县和绩溪的徽商下苏杭、去京城等地,无不从渔梁坝出发。完全可以说,如果没有渔梁坝,也就没有徽商的辉煌。

 

我望着眼前的渔梁坝,坝上是水势平坦,坝下激流奔腾。明清时期,这里是徽州的水上交通要道,是物流转运、货物聚散重地。商人们运往杭州、湖州、嘉兴等地的货物,要从坝上转到坝下运出;要运往屯溪、休宁、黟县等地的货物,则要从坝下转到坝上运出。当年渔梁坝下的龙船坞一带可以停泊船舟三百余只,可见其盛。渔梁村、渔梁街的形成、繁华,无不依赖于渔梁坝。最能见证徽商兴盛和衰落的,大概也是渔梁坝。完全可以想象,那时的渔梁坝非常繁忙,船来船去,人来人往,坝上坝下,船工挑夫白天黑夜在船上装货卸货,多少只船来了,多少只船又走了。多少人来了,多少人又走了。不走的是忙碌和热闹。那么,即使是冬季,当年的渔梁坝也一定繁忙依然,没准因为临近年关还要愈加的忙。特别能吃苦的徽商们,绝对不会因为天气寒冷而把生意放在一边。而且,在船上船下做着力气活的,通常都是那些为了生计而不怕、也不能怕吃苦受累的船工挑夫。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渔梁坝、渔梁街,一段鲜活的历史,几多动人的故事,都被时光淹没,现在只能依靠想象了。

 

我们走在坝上,见坝面都用大块的花岗岩条石铺筑。渔梁坝可蓄上游之水,缓坝下之流。无论灌溉、行舟、放筏、抗洪,都可兼而利之。整个坝体全部用清一色的花岗岩石层层垒筑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渔梁坝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元宝钉。这样,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如此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坝中间有开水门,用于排水。在这里,自然力与人力进行反复的争夺与较量。治水者们在沉思,石匠们在挥动手中锤子的间隙时,也在思考,一朵朵思想的火花汇集在一起,疏堵结合,紧密团结。石头仿佛有了生命的意志,它们手挽着手,挺立着,接受江水一次次的考验。这座凝聚着徽州人治水智慧的滚水坝一蹲就是千年。至今仍在发挥着它的功能,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具有综合利用价值。青石砌成的坝很长,横断面呈不等腰梯形,迎水面陡,泄水面缓,既符合现代力学原理,外形又颇为美观。坝面的许多青石,因为数百年的流水冲击,已经坑坑洼洼、凸凹不平。坝下江中的一些岩石,更是被急流击打得峥嵘嶙峋。我在坝上的巨石上或坐或卧,抚摸着被水流打磨得光滑的石头,若有所思或有所不思,仿佛回到了盛世的大唐。千百年岁月磨光棱角的花岗巨石,走在上面,仿佛在丈量着历史沧桑的悠长。

 

渔梁坝在明清两代400多年之久的徽商发展历史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今的渔梁坝,泄洪防旱的功能依旧,但商旅行船的作用已经基本消失,只有作为旅游光的游船在江面上行驶。依稀提醒人们这里曾经热闹的过去。在渔梁坝坝面的南端,由南向北设置三道水门(汇洪道),并渐次增高。这些宽约10米、深约0.3米的水门是用来调节水位的,江水少时从低的水门向下流,江水丰时不仅从三道水门向下流,还会从北边的坝面向下流。现在是水少时节,水从三道水门下流,虽然流量不大,也不太急,哗哗之声却也不小。我们沿偏北的水门往下走,看哗哗下淌的江水,水雪白,不时溅起欢快的浪花。渔梁坝最美的时候,应是丰水期,水刚漫过堤坝,带着激情向坝下扑去估计夏天的时候水很丰满,水泻如瀑,声音震耳,坝下雪浪滚滚,蔚为壮观,浪花四溅,如飞玉泻珠,水雾之上,有白鹭翔集;水声像天际的滚雷,犹如古代帝王的车辇滚滚而过,仿佛历史在某一刻成了一片空白。曾经辉煌一时的徽商抵钱塘、下扬州都要从这里起步,渔梁坝堪称徽州商人“梦开始的地方”。我站在坝上,眼前另一面是沙石为底,参差斑驳;坐在岸边,听着另一端哗哗的水声,看着对岸的青山绿树,使人也忘却了世间的烦恼,心也静了,整个人都融化在大自然中了。

 

我们站在石坝上,举首四望,气象万千,尽收眼底。坝上碧波如镜,鱼翔深潭,小舟拨浪,激起涟漪,恬静安闲。坝下乱石嶙峋,浪峰咬石;西岸巍然屹立的紫阳山,林木葱郁。一道堤坝将水分成了两个世界,坝上,碧波荡漾,犹如母亲温柔的怀抱;坝下,乱石嶙峋,千礁万滩,预示着前面的路风云莫测。新婚的妻子唱着“十送郎”,义无反顾地将郎君送到渔梁码头,站在船头的徽州男人没有幽怨,他挥一挥手,踏上了远征的航程。他不仅肩负着家庭的重担,还有家族的期盼。包裹里有充饥的苞芦馃和几个铜板。许多的徽商就是这样白手起家,在大江南北挣得了一片辉煌。渔梁码头上喧闹了、沸腾了,一个个富商载来了真金白银,于是一座座雅致的宅院、轩昂的宗祠、飘香的书院遍布徽州的山乡。如今,渔梁坝还延续着旧时的风景,坝上洗衣的棒槌声,女人的交谈声,孩子们的欢笑声,耕牛的哞哞声,交织成一首和谐的生活交响曲。江面上不时有渔人摇着驻足鱼鹰的小舢板,穿梭捕鱼。鱼鹰不时腾空而起,从空中俯冲入江,衔起一条条鱼来,吐入船舱。岸边,一字排开的怡然垂钓者闭目凝神,不时甩上几条活蹦乱跳的小银鱼。现在的渔梁坝除了继续在发挥它的水利方面功能外,已成了徽州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上游宽阔平缓的江面上,有徽州特色的小木船载着客人游览美丽的练江。渔梁坝旁边,有喜欢安静的学生坐在静静的江边作画,还有人站在平静的江边悠闲垂钓。而在大坝的坝身上,则是一群在坝面上淌着水,快乐地戏水的游客。

 

在渔梁老街上多走几步,可以看见一座造型很特别的三角亭兀立在练江边上,这就是“李白问津处”,只有三个柱子,三个面,名曰“个亭”。据说,当时这里有一个隐士,叫许宣平,隐居在阳城山南坞,结庵而住。那里云雾缭绕,谷深林茂,幽静闲逸,许宣平就在那里钦酒吟诗。唐代诗人李白就是被许宣平的一首诗吸引来的:“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樵夫歌垄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这首诗被人们四处传抄,竟传到了李白的耳朵里,他心动了,在桃花潭边辞别了汪伦,就径直来到了紫阳山下的练江边,只见江上有一破船。船头有一老翁,丰姿飘洒,仪态俊逸。到了江岸,李白问道:“请问许宣平家在何处?”老翁略微一笑,便吟诗两句:“门前一竿竹,便是许公家。”李白听后,点头前往。走了一会,忽然想起:“‘门前一竿竹’,不就是船头插立一竿竹篙么?那么许宣平当是老翁了。”于是,李白立即回头,然而老翁已经不见了。明白过来的李白很是惆怅,他孤独地坐在江边的酒楼里,发出“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的慨叹。后人为了纪念这件事,就仿照一竿竹的样子,造了一个“个亭”。

 

渔梁老街的房子最有特色的一点是“亦店亦宅”,有前店后宅式,前店中坊后宅式,下店上宅式,坊宅混合式。而“巴道夫运输过塘行”则是一座典型的前店中坊后宅式建筑,主要经营茶叶兼营其他杂货。由于大量的山货要在渔梁坝翻运,由此形成了一支“巴”姓运输队伍。现在的渔梁街上,还能看到几处挂有“巴”姓招牌的运输行。导游说,据地方志记载,巴姓是四川人。他们特别擅长用竹筏在山溪里运输,慢慢便成了渔梁坝搞运输的专业户了。从现在渔梁街保存下来的昔日店铺的面积来看,“巴道夫运输过塘行”是整个渔梁街上最大的商行。“巴道夫”为人名,“过塘行”为货物中转批发店之意。这里摆设依旧,但当年繁忙的景象早已不在,在商铺的前厅正中摆着一张硕大的柜台,听说那柜台已经摆放了近百年时间,从没有挪动过。

 

渔梁老街上的巴慰祖纪念馆就坐落在渔梁街的中端,清初建,坐北朝南,房子三进二层四个天井,有楼,分前、中、后三进。前进为客厅,三楹,有天井、两庑及门厅;中、后进为住房,皆为三合院,另有东、西厅。客厅瓜柱之托雕刻精美,角檐柱上端有丁字栱,中进为梭柱,柱础呈复盆状,足见当时主人的地位之显赫。现在经巴氏后裔精心修缮而成,里面摆放的既有康熙皇帝送给巴慰祖祖父的“莲淑长春”匾额,还有乾隆皇帝赐予巴慰祖“星璨南天”匾额,十分珍贵。此外,“方思政堂”建于清初,内部建筑构件采用了徽州三雕中的“镂空立体砖雕”,人物故事情节栩栩如生。巴慰祖,清代篆刻家,故居设巴慰祖纪念馆,类似这样有着重大保护价值与历史人文价值的古建筑还有很多。

 

从渔梁老街出来,朝着仰高亭的方向多走几步,就是徽商故里景点,这是一个专门讲述徽商故事的博物馆。徽商故事始于渔梁,在古代的徽商中,没有人不知道渔梁坝,没有人没到过渔梁坝。徽州地处万山丛中,本身山多地少,加之魏晋以来中原战乱不断,大量人口涌入徽州,“力耕所出,不足以供”,于是“非经营四方而绝无活路”。这里盛产茶叶、木材、中草药,陶瓷、墨砚、漆器等手工艺品也很发达,将这些东西运出去以换取徽州民众极需的粮、油、盐等生活物资,徽商便由此应运而生。当肘徽州本身陆路交通极为艰难,但新安江水系的溪河却纵横村里,于是,渔梁坝便成为徽商告别家人外出谋生和联通水陆接驳货物的一个重要码头。

 

横跨明清两代、商界400多年之久的徽商发展。可以说,如果没有渔梁坝,也就没有徽商的辉煌。徽州自古以来山多田少,农业收入不足以自给,人民只好转而从事手工业和商业。在徽州,不仅是贫无立锥的农民,义无反顾地外出经商;甚至连一些家有资产的富户或士大夫之家,也对投资经商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因此才有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而这“一丢”的起始点,就是渔梁坝。渔梁的故事,就是一整个徽商故事的起点。自从有了渔梁坝,周围的一切都跟着繁盛起来了。茶叶、竹木及其他土特产从这里源源运出,沿新安江下至杭州,极为方便;食盐、煤油、布匹、百货等又经此处不断输入。一条水道,把勤劳的徽州人推向了远方,又把功成名就和富庶带回了山环水绕的徽州府。

徽州是一个充满着故事的地方,这里历史文化的熏陶,总能让我们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渔梁坝,光听名字,就知道是一个水利工程,只不过这个身份仅限于古代了。如今的渔梁坝,俨然一位宠辱不惊的老者,褪去了过往的繁华,变得沉静安稳。随着新安江水库的建成,渔梁不再通航,加之公路铁路的陆续建成,坝下街上的鳞次栉比的商铺和人流的喧嚣渐渐散去,这里已经成为一处景点了,虽说如今人也不多了,但是只看建筑就能联想到以前它繁荣的样子,屋檐下一定也是人来人往,生活丰富精彩,走在青石铺起来的小道上面,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诗句里面的人物,踩在小道上,仿佛也跟诗人一样,和友人谈笑风生。如此山清水秀,每一步都是美景的地方,走在渔梁坝,感受着每一块石头中的厚重感,想象着那沟沟壑壑里藏着的风雨故事。

 

水是徽州的经络,润泽了商贾之路。也正是因为徽州人久居其旁,明志于水,才换来那道不尽辉煌的历史。愿这滔滔不绝的江水,能长长久久地滋养渔梁坝这条“鱼”。隔着时间的长河,古坝不语自成诗。昔日繁华烟消散,此地空留渔梁坝,白云千载空悠悠,不废江河万古流。曾经辉煌一时的徽商就是从这里起航,走进他乡,只可惜现在码头的迹象已经殆尽,只留下古代工匠的智慧。渔梁坝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与文化,我不愿过多地掀起它的书角。我只是沿着古道悄悄而来,静静地穿过斑驳的小巷,去欣赏这种让时光慢下来的风景。墙面的斑驳,抚摸岁月繁华和寂寞的留痕,是生活的气息,是时光的流逝。静静地立在坝上,远远地注视着它,一如远航归来的货船。人生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人在谈论这个问题,多少文章在阐述人生的道理。其实,人生说来也很简单,人生就是一次单程的旅行。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