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安徽歙县四日游,皖南的秋天是一个迷人多彩的季节。

安徽歙县四日游,皖南的秋天是一个迷人多彩的季节。

题记: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天是一个迷人多彩的季节,在十四万平方公里的江淮大地上,风格各异的秋之盛景点缀着锦绣山河。

美丽的安徽 ,满足了人们心中对于秋的种种想象和憧憬。

秋天的壮美在这里被勾勒的淋漓尽致。看遍无限秋色,你可曾想过有一种“秋”还是可以吃的,这便是 徽州 的“晒秋”。

每到金秋时节,淳朴勤劳的 徽州 人就将玉米、南瓜、辣椒等农作物悬挂在房前屋后或是晾晒在窗台屋顶上,你会惊叹五颜六色所带来的视觉震撼以及心底对自然的敬畏。

抬眼望去,屋檐下的红灯笼正随风摆动,一股浓浓的乡愁从心底升起。

【皖南的秋天】

安徽 的秋,藏在 皖南 的粉墙黛瓦中,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安徽 的秋,萦绕在大别山中,红彤映心无限温暖;
安徽 的秋,流淌在风情淮河里,浪漫温情心生向往;
安徽 的秋,浸润在皖北的广袤传奇里,历史的记忆耳边回响。

交通

大交通:
很多游客来屯溪都会乘坐飞机到 黄山 机场或者高铁到 黄山 北站,然后在屯溪中转
去 歙县 ,坐到 歙县 北最方便;
去其他地方, 比如徽州 区、 休宁 、 黟县 屯溪,都是 黄山 北更近。

当地交通:
前往 歙县 的各个村落,我比较建议以 徽州 古城作为中转站, 徽州 古城的交通比较方便,从 黄山 北站出发,有公交车可以直达古城,路上约为30-40分钟。
在 歙县 散布着很多古村落,有的交通不便或者要看班车的时间,如果可以的话可以租车出行,在 黄山北站就可以租车。

住宿参考

在屯溪有很多酒店和特色民宿可以选择,尤其是在黎阳IN象附近,这边深受年轻人喜爱。
我们一行还入住了 徽州 古城旁的披云山庄,这里的观景台是俯揽 徽州 古城的号地方,
阳产土楼中也有特色民宿,在这里我们还拍摄到了美丽的云海。

行程攻略

第一天:
石家庄 —— 黄山 北站(高铁)
游览黎阳印象 新华书店
宿 黎阳印象

第二天:
新安 江山水画廊、蜈蚣岭、阳产土楼
宿阳产土楼

第三天:
姬公尖、 徽州 古城、 安徽徽州 历史博物馆
宿披云山庄

第四天:
许村、 棠樾 牌坊群、鲍家花园

高铁返程;

DAY1:黄山脚下有一座网红书店


黄山 脚下有众多老街,老街的风情大多隐藏在夜晚时分。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黎阳in巷便显得分外妩媚迷离。黎阳in巷位于 安徽 省 黄山 市屯溪区,同样是老街,这里有着和屯溪老街迥然不同的风格,时尚与古老,精致与沧桑搭配互补,呈现出屯溪的另一面。

黎阳in巷有个很现代的名字,却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已有1800年。俗语所说“明清个屯溪,唐宋个黎阳”就充分证明了它在古 徽州 的地位。你若不信,不妨来转转,那些经千年而不倒的古 徽州 建筑,无一不诉说着老街的沧桑。

在屯溪有一句老话:“日游 黄山 ,夜泊黎阳”。夜生活是黎阳的压轴大戏。雄伟的石牌坊被霓虹灯点亮,大红灯笼高挂,走进黎阳in巷,热闹喧嚣的氛围便扑面而来。

等不及天黑,人气已旺盛,夜宴已开场。黎阳in巷是在千年老街的基础上提升改造而成,这里既有精致小资的民宿咖啡馆手作店,也有原汁原味的 徽州 古生活记忆和场景。各种市井小摊一一呈现,各种老建筑等着人们来其中捡拾旧时光。

贾家大院,是黎阳in巷里保存相对完好的一处老宅。这座建筑始建于1931年,从外观上看,它由典型的砖、土、木所搭建,历史在这建筑上留下不朽的痕迹,虽然它的墙体已斑驳,但它在过去却曾盛极一时。

进入贾家大院,柱子和窗棂上那些精致雕刻依旧可以隐约看出贾家大院昔日的豪华和大气。如今的贾家大院内部已经没有了过去年代所带来的荒凉感,大宅得到了翻新,在现代元素和古风古韵的融合下,现在的贾家大院更加的亲民。

如今,在黎阳in巷里,更多的是现代的建筑,老宅已经不多了,但正是因为这些老宅,让黎阳变得更有历史的韵味,老建筑的一砖一瓦总是能让人的心静下来,让人不由得感受其中古朴的历史。

霓彩灯光照亮了飞檐翘角,非遗记忆吸引着众多年轻人,年轻和古老,时尚和古朴,看似矛盾的风格在这里互相融合,丝毫没有违和感。

夜越深人气越旺,这里是吃货的战场,剁手族的天堂。人群结伴走在青石板路上,路边小摊上有时尚小物,也有古旧老物件,都不贵,却能唤起不一样的情怀。

老街虽老,却有着时尚的一面。这里是年轻人喜爱的打卡地,各种穿着时尚的男女穿梭在巷子中,流连在食铺前,让整条街道充满了活力。各种食物香味充斥着街道, 徽州 毛豆腐、臭鳜鱼、 黄山 烧饼、小馄饨,各个让人垂涎欲滴。

黎阳in巷就是这样,既有现代都市时尚的元素,又不乏厚重的历史气息,一边是古朴沧桑,一边是现代模样。

一条老街,留着历史的魂,披着现代的衣,每一处都以与众不同的景致和细腻饱满的精致让人流连忘返,有内涵有实力,这样的老街怎能错过?

夜晚时分,隔着马路看向对面, 安徽 省 黄山 市屯溪区的这座新华书店灯火通明,全透明的5层楼玻璃建筑从内向外发出淡黄的灯光,好像一个精致的陈列品,发出耀眼的光芒。

屯溪新华书店坐落在屯溪中心城区滨 江西 路43号,它不仅是被无数年轻人追捧的网红打卡地,更重要的,它是这座小城的共享阅读空间,以大量书籍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

书店楼层分布科学精准,一楼为畅销书籍,二楼安置了许多阅读座位,方便人们随取随读,三楼儿童区人气很高,看着平时“动如疯兔”的小朋友手捧书籍认真阅读的样子,总会让人有种感动。再往上走四、五楼有餐馆、咖啡厅,无论看书,就餐,还是和朋友聊天,在这座综合体中都能实现。

书店外观简约利落,内部装修同样精致。取自名人大家书中的语句、段落为书店增添了几许诗意、浪漫的氛围。王小波对李银河说“爱你就像爱生命”,又有多少文艺青年爱他就像爱生命。

人们总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亲子阅读又是这种陪伴最温馨的方式。父母和孩子翻阅各自喜欢的书,互相陪伴却又互不打扰。

越来越多的网红书店出现在大小城市中。那些书店渐渐成为城市的文化空间,成为人们汲取知识的地点,也让人看到这座城市的文化根脉。

书,在作为商品之前,更重要的作用是传递文化和知识。因此,不只是贩卖书籍,书店还为人们提供了许多阅读席位。

阅读席位或临窗而设,看累了可以抬头看看窗外的风景。或在楼梯处随意安置,紧邻着书架,抬手就能拿到想要的书籍。或有专门的读书区域,安静的氛围让人可以完全不受打扰地沉浸在书中世界。

书店内的瑞幸咖啡让整个空间总是充满了书香和咖啡香,弥漫着一种小资情调。

买书、借阅、文创、餐饮……宽敞的空间让书店包容下各种功能,也吸引更多年龄层次的人前来打卡。

提到 安徽 ,人们总是和秀美的风景,古朴的村落联系在一起。精彩的 安徽 何止这些,这个人文底蕴丰厚的省份中,大大小小的城市和村镇在岁月润染下早变得多姿多彩。不用深入山中,就在屯溪,就在一条街上,人们已足以触摸它的无限风华。

DAY2:新安江山水画廊,欣赏江边晒秋

秋末冬初, 皖南 地区所有村落都在晒秋,都是喜气洋洋的氛围。晒秋传承已久,从古代农耕发达时就已经形成一种农俗,即使到了现在,随着时代变迁,农业的地位已不如从前,在 皖南 地区却依然保留着这一习俗,而且成为在全国都有名的“一景”。

相比于古村落中的晒秋, 新安 江畔的这种盛典似乎更隆重也更正式。少了一些随意,多了几分庄重。依然是红的辣椒、黄的玉米,心灵手巧的村民却花费了更多心思,融进了更多创意,将作物做成画,和身后的 新安 江山水遥相呼应。

秋天的 新安 江总是格外美,江畔的树木脱掉绿衣换上金装。色彩缤纷的晒秋场景与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碧波荡漾的 新安 江水一起,把村庄装扮得色彩斑斓,满满生机。

玉米、黄豆、金银花、红辣椒、荞麦等五彩缤纷的果实盛放在圆形大匾上,晾晒在房前屋后,展现出各自浓烈的色彩,一起组成美轮美奂的丰收画卷,只是看看就让人觉得欣喜。

玉米、黄豆、金银花、红辣椒、荞麦等五彩缤纷的果实盛放在圆形大匾上,晾晒在房前屋后,展现出各自浓烈的色彩,一起组成美轮美奂的丰收画卷,只是看看就让人觉得欣喜。

以粮食谷物拼出的“庆祝 中国 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标识、党徽等图案格外夺目,国富强民 泰安 ,因为有这盛世做后盾,才有了农家这一季的丰收喜悦。

各种色彩的粮食谷物放在圆匾中,好像调色盘摆在江边,色彩丰富而饱满,融入山水之中,映衬得 新安江水和江畔美景更加旖旎多姿,引得许多人慕名而至,前来驻足观赏,流连忘返。

从古至今, 新安 江两岸的百姓有打鱼的劳作传统,捕鱼劳作也是 新安 江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深渡绵潭是千年古村,相传从北宋起该村村民以打渔为生,形成了九姓捕鱼的民风民俗,“看不够的绵潭戏,打不完的绵潭鱼”的民谣也流传至今……

新安 江传统捕鱼作业养活了一代代沿江百姓,也形成了 新安 江渔文化,在 徽州 山水的辉映下,舟船破浪、渔网翻飞、鸬鹚欢腾、鱼儿跳跃的美景,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江岸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到来。

这棵千年古 樟树 被列为省珍稀保护古树。高达40米,其雄伟的树干要11人方能合抱,有“ 中国 樟王”的美称。

两岸山峦叠嶂,村落倚靠着青山面朝着江水,有着诗意生活的美好。秋冬季节,晒秋的盛大节日为这份美好增加了许多欣喜和心安,民以食为天,但愿这晒秋的场景岁岁年年常在。

红妆馆也是 新安 江山水廊内的重要景点,座落在深渡镇漳潭村。红妆馆是展示古 徽州 婚庆文化的展馆,在馆中,小到古时待嫁姑娘做针线活时用的针抵,大到“天下第一床”,展品千余件,如一一张开展示,可延绵十余里,号称十里红妆。

红妆馆内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天下第一轿”,集古代婚嫁器具和 徽州 习俗为一体 ,高4.67米,宽2.5米,轿身长2.9米,轿杠长7.3米,自重约一吨,实为罕见。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游船摇摇荡荡,一路经过晒秋的场景,也一路分享了农人的喜悦。

作为 徽州 的母亲河, 新安 江哺育着一代代 徽州 人。她将深藏在大山中的村落和外界连接,送出一代代勇于闯荡的 徽州 人。如今的 新安 江,依然承载着旧岁月的故事,也焕发出新时代的美景。

四 大名 著《水浒传》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武松血溅鸳鸯楼后,前往二龙山,夜晚路经蜈蚣岭坟庵,发现庵中道士败坏三清名声,调戏妇女,遂将妖道斩杀。于是这蜈蚣岭便为人们所知。在 安徽 省 歙县,也有一个蜈蚣岭,不过她的出名不是因为演绎、不是来自故事,却比演绎和故事更加动人心魄,她的出名是村中人用汗水甚至鲜血换来的。

蜈蚣岭地处 歙县 深山的璜田乡,这里俯瞰山峦起伏,仿佛一只巨大的蜈蚣匍匐于天地间,于是村子便有了“蜈蚣岭”的名称。村子海拔800多米,四周群山环绕,高峰屈曲,常年云蒸雾绕,被誉为“岭上人家”。

山路带来外面世界的热闹,白茶花香越飘越远,村子的名声也便走到了山下,走进了城市,走出了更远的地方。坐拥一座山的资源 和美 景,让蜈蚣岭因山水滋润而生机勃勃,万物繁盛。即便是在初冬,依然留存着春天繁盛的气息。

从高处看,房舍散落山中,真种“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悠游感。只是这份看似美好的高远和惬意,在实际生活中却会给村民带了数不清的不便和困苦。

许多人在未到蜈蚣岭之前就已听说了那个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修建的高山千亩梯田。那一座座由石头垒叠而上,宛如卧龙脊背横卧在村落龙脊上的梯田,因为修建的艰难和“不可完成”,早已成为人们心中的“神话”。

有了这样坚韧的意志,还怕没有好生活吗?如今的蜈蚣岭,不仅有千亩梯田,山岭、山路、天梯、天路、白茶,成为了村中独具魅力的特色。

山势高耸,村子常年云雾缭绕,若隐若现、时有时无的轻烟如缎带般缠绕在石砌梯田,紧裹在白墙灰瓦的房舍四周,营造出世外 桃源 的美好意境,也正是这份与世隔离的静谧,吸引着人们奔赴而至。

从高空俯瞰,山峦更加陡峭,有树木生生不息,有山路蜿蜒盘旋,有云烟缥缈朦胧,亦有隐没在白云深处的人家。眼前的景象,不过一眼便囊括了丰富的山水景象,留给人们无尽的诗意回味无穷。

贾平凹说,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在 皖南 大山深处,坐落在群山之中的阳产村,那份拙朴却来得浑然天成。散落在山上的民居——土楼,带着岁月的痕迹,古老沧桑。

阳产村位于 安徽 省黄 歙县 深渡镇,“阳”有面向阳光、具有生机的意思,“产”在 徽州 方言里意为陡峭。群山之中的向阳之地,故名“阳产”。

居住在山中原本不便利的自然条件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收果实组成的大块艳丽色调在古旧沧桑的土楼间与老屋相依,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晒秋人家”风情图。

阳产因晒秋而出名——红艳艳的辣椒,金灿灿的黄豆晒在圆匾中,好像宝物在吸收着日月天地间的精华。这景象并不是为游客而设,没有刻意的雕琢,没有精心的设计,只是当地人生活中最平常的一部分,却无意间缤纷了外来人的眼睛。

金灿灿的黄豆和土黄的房舍遥相呼应,像极了作画时讲究的色系调和。沿村 中山 路前行,随处可见人们晒着的果实,各种色彩铺成五色斑斓的“调色板”,和人们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丰收的喜悦点缀在家家户户的窗口、阳台。远处,青山绿水,近处,晒秋作画,不仅有硕果压枝,果实飘香的丰实,更有晒秋人家黄墙黛瓦,五彩缤纷的喜悦。

站在高处,整个村庄尽收眼底。群山环抱下,土楼一层层一排排,黄白相间,作物点缀其中,仿佛奇妙的3D画作。晚上我们住在了阳产村中的民宿,幸运的看到了第二天早晨的云海日出。

秋末冬初,正是观赏阳产土楼云海翻涌的最好时分。此时的阳产村,日出清新,日落壮美,天光大亮、正午艳阳时,“晒秋”活动更是绚丽了整个村庄。

秋冬特有的略寒而饱含着水的空气,将群山和土楼的颜色渲染得格外浓烈,眼前的景色变得浓重而有层次起来。

沿着山势而上的土楼群错落有致,薄雾笼罩着群山,山中人家飘出炊烟袅袅,看似平淡淳朴又寻常,却是最暖心的人间烟火气。

这个时节来到阳产村,除了最出名的晒秋,景色丝毫不逊。那一山的秋色还未走,各种树木由绿转黄,不知名的野草鲜花,忽然蹿到路上的小动物,连成一片只属于世外 桃源 的绝美秋色。

DAY3:姬公尖,徽州的灯笼柿之乡

皖南 ,有多少座山,就有多少个村庄。那些高得仿佛看不到头的绵绵群山中,点缀着一个个充满着烟火气息的村庄。山中一年四季有风韵,春花遍野,夏泉叮咚,秋叶缤纷,冬雪漫山,人们共享着大自然的恩赐,尤其到了秋天,晒秋成为每个村庄最隆重而喜悦的农事。

姬川村位于 歙县 上丰乡,距离 歙县 中心城区大约1小时车程,相比这个有些文绉绉的名字,当地人更喜欢称之为“鸡公尖”。这里海拔700米,交通闭塞,是一个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美丽村庄。秋天来到这座小村庄,除了大片云海和梯田式种植的贡菊,人们还会看到最惊艳、最美味的秋色。

姬川村以盛产一种形状类似灯笼的柿子而出名。每到秋季,乡民们将柿子用绳子串在一起,在漫山遍野的树枝 上高 挂,在房前屋后的支架上晾晒,灯笼柿黄澄澄、红彤彤一片,这一道风景的呈现,也给了这荒凉的小山村增添了无限温暖和喜气。

深秋时节,天气偏凉未冷,太阳依然有着饱满的气息。采摘下来的柿子削皮洗净,成串挂在自家院中,如一串串在白昼时分依然闪着灯火的小灯笼,“灯笼柿”也由此得名。

姬川村种植柿子的历史悠久,据资料记载,自明朝万历十五年建村后就有了柿子树,而当地特有的沙土土壤和昼夜温差,更是柿子甘甜的秘诀。柿子成为村中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也让村民过上了 富裕的生活。一棵棵挂在枝头的柿子,就是一个个幸福的果子。

沿着弯弯绕绕的小路在村中走一圈,眼中看到的是美景,嘴中尝到的是美食。旅行,不正是要有味道才更完美吗。

柿子的种植和柿饼的制作方法在村中传了一代又一代,即使是到了高度机械化的现代,村中依然保持着纯手工制作柿饼的传统,无论老幼不管男女,对有关柿子的一切都如数家珍。

小小的村庄白墙灰瓦,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中,被山色包围,被秋色环绕。而这美丽的秋中,柿子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房前院中,屋角门口,眼睛所到之处总有黄橙橙金灿灿的色彩闯入。

阳光暖暖地晒在人们身上,也晒在丰收的果实上,氤氲出醉人的芳香。人在其中如在画中,放下身上沉重的包袱,放空身心,看秋色漫山,看叶黄果橙,好不惬意。

歙县徽州 古城是 中国 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大古城之一,和 云南丽江 古城、 山西平遥 古城、 四川阆中 古城齐名。

徽州 古城又名 歙县 ,古称 新安郡 ,始建于秦朝,是 中国 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在 徽州 府衙游客可以欣赏到情景剧《三戒碑》,该剧根据在 歙县 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寄信割驴草》改编而成,讲述了黄秀英发现丈夫郭宏失踪,报官将一具左脚六指男尸错当成郭宏,而黄秀英也被知府误认为凶手,最终撞案而死。后郭宏出现,知府重审此案,终于真相大白的故事。

人们十分同情黄秀英,立了一块“三戒碑”:重利忘义者戒、寄信误人者戒、酷刑枉杀者戒!活动旨在以表演活动的形式告戒人们应以“善”为本,做人要诚实守信,传递社会正能量。整个剧情跌宕起伏,令人回味。

不用设定目标,就在古城里随意游逛吧。朦胧的天色,淡雅的建筑,长廊弯弯绕绕,一池碧水,群鱼嬉戏。眼前的景色宛如一幅充满了生机的风景画,画里画外都雅致。

游客也可以登上 徽州 古城的城墙,这座古城墙最早修建于秦朝,后来在明代曾有重修。如今,城墙边角已长出青青小草,仿佛为一条路勾了层绿色花边。站在城上远眺,远山如黛,战旗烈烈,倒是生出几分古时战场的悲壮气息。

古城不大,有历史却并不显厚重,有过高光时刻,也有过低迷沉落,如今时过境迁,历史尘埃落定,唯有厚厚的城墙在 日光 下巍然屹立,诉说着 徽州 当年的旧梦。

安徽徽州 的历史那么久远那么悠长,让一座以其为主题的地方博物馆显得生动而丰实,充满了吸引力。 安徽徽州 历史博物馆位于 歙县徽州 古城内,外观自然少不了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那份清雅庄重和 徽州 黑白空灵的世界、夺目灿烂的文化严丝合缝地关联在一起。

走入博物馆内,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堵名人墙。那些出自 徽州 ,曾在 中国 、甚至世界历史上留下身影的杰出人物至今让人敬仰尊重。名人墙中,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的 中国 经济学家王茂荫,有 新安 画派杰出代表渐江、黄宾虹,还有珠算发明家程大位、学者胡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红顶商人胡雪岩……即便是这些,也不过是 徽州 历史名人中的一小部分,若想了解更多,还要继续在馆里探寻。

拥有一府六县的古 徽州 民风纯净,尚儒重商,近800年的历史中创下了独特的文化。这份文化如此瑰丽,让明代文人汤显祖说出那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 徽州 ”的感慨。

馆内以偏黄色调为主,有种旧时岁月自带的沧桑和温暖。4000平的展陈面积分“天下 徽州 ”“遥忆 徽州”“寻根 徽州 ”“秋兴 徽州 ”“梦里 徽州 ”五大单元,向人们展示了 徽州 从古至今的发展传承。

西周墓葬的被发现和出土对 徽州 文明的起源有极重要的意义,那些深埋在土地中的文物重见天日,也向人们证明了 徽州 文明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是什么成就了古 徽州 的文化?或许要追溯到中原士族第一次南迁。西晋年间,在北方战乱、民不聊生时, 江南 却是一片安乐祥和。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臣民从京师 洛阳 南渡,史称“ 永嘉 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

巨大的沙盘和光影资料展示了 徽州 古城曾有的规模和辉煌。 徽州 古城有着千年历史,位居 中国 四大古城之一,博物馆内生动的影像让人仿佛穿越时光重回古城,走过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经过古朴典雅的 徽州 府衙,观赏“独一无二”的八脚牌坊……

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让人驻足流连,对原本感觉缥缈遥远的 徽州 历史有了更具体真实的认识。

明妃墓中出土了众多金器和玉器,巧夺天工的做工让人叹为观止。

书画展厅中,有翟院深《雪山归猎图》、 新安 画派程邃精品册页、查士标行书大堂等珍贵文物,都极为珍贵。

走进 徽州 历史博物馆,就走进了 徽州 那漫长的历史。馆外四季轮回、风景变幻,馆内安稳静谧,文脉悠悠。昏黄的灯光下,古物沉默,人声悄悄。 徽州 ,清寂无比,精彩无比。

许国石坊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高大,这是我国唯一一座八脚牌楼,为明万历帝为嘉奖作为辅臣之一的许国平乱有功,钦赐其回家乡建造牌坊以表彰功绩。或许是觉得自己的功劳大过了天,许国竟逾制建造了只有皇室才能用的八脚牌坊,又用了妙计让皇上吃了个哑巴亏,一座属于官员的八角牌楼就这么幸存了下来。

太平桥位于 黄山 市 歙县 城北门外,渔梁镇渔梁坝练江上游,站在太平桥上,可以观赏四方景致;北望黄山 巍巍,隐现于霞霭之中;下看练水潺潺,荡漾着西干山倒影;东瞧秀丽的河西公园,游人双双对对;西观太白楼和 新建 的 新安 碑园,古朴典雅。

相比于 丽江 古城的妖娆、 平遥 古城的喧闹、 阆中 古城的古朴,白天的 徽州 古城是如此安宁沉静,好像走在这里就可以闲暇人生,不问世事。

相比于 丽江 古城的妖娆、 平遥 古城的喧闹、 阆中 古城的古朴,白天的 徽州 古城是如此安宁沉静,好像走在这里就可以闲暇人生,不问世事。

走过年代久远的城墙,走在质朴的石板路上,一盏灯光营造出一个意境,一束光线照射出一束暖意,一种色彩氤氲成一种韵味,古城的意蕴深长而悠远。

DAY4:棠樾村晒秋季,人们在果实上作画

练江水缓缓南下,架设在练江之上的太平桥也是座年代久远的太平桥,始建于宋朝,为联拱长桥,共有16孔。清晨的阳光打在桥身,让人有些好奇,到了傍晚,这里会不会也像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一样,出现让人惊叹的“金光穿洞”奇景。

温暖的阳光缓缓洒在古城的每一个角落,淡淡的薄雾从群山间飘过来,两岸青山和房舍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俯瞰清晨的古城,可以让心静下来,可以让灵魂静下来。

太阳已经高升,整个 徽州 古城却还笼罩在雾气当中,仿佛贪睡的人还流连于梦中。这个时候的古城一片静谧犹如幻境,不闻犬吠,没有人声,时间似乎定格在一帧静止而美丽的画面上。

阳光将河水照亮,仿佛一面明镜,倒映着两岸的房舍,也倒映着古城的沧桑岁月。东、北两边的建筑有千百年前的老房,也有崭新漂亮的新居,练江水串联起新旧岁月,串联起一个个故事。

远处的青山隐约朦胧,仿佛随笔画就。近处的古城依靠着青山,一片片粉墙黛瓦,一座座马头墙,藏着各异的心思,不世故,不庸俗,处处透露着古朴,画出最典雅的 徽州 之美。

天光大亮,古城有了人气,也变得清晰。刚刚看到的情景,却让人有了恍惚感,仿佛是经历了一场虚无缥缈的梦,仿佛刚刚从梦里才有的幻城中回来。

晨雾散去,远山近水房舍逐渐清晰,以白色、黑色为主调的民居静静守在水边,彷如宣纸上的一点墨色,水墨之意油然而生。

古城青山悠悠,水声潺潺。有人喜欢白天的人群熙攘,有人喜欢夜晚的灯火辉煌,然而最美的 徽州 古城,却是晨曦时分的那片宁静。那时的 徽州 古城,俨然是现代 中国 人的梦乡。

安徽歙县 许村有“ 徽州 第一进士村”的美誉,不用细查资料,单是许村的名字,单是这一名号就已让人有了两个初步印象——这个古村落为许氏家族聚居地,在历史上必定是出过许多文官的。

许村位于 歙县 县城 西北 20公里处,整个村子沿溪而建,俯拍之下,映入眼帘的是规模宏大的徽派房居民舍,仔细打量,新居中不时跳出几座老宅、牌坊或祠堂,新旧交缠在一起,或许因为都是粉墙黛瓦的模样,视觉上倒是没有任何冲突感。

走进村子,门口就是大宅祠,作为1500年的古村落,许村保存得很不错,至今村内仍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建筑近200座。在村子里寻,能看到明代的大墓祠、清代的大邦伯祠、精致漂亮的 大关 亭等。

许村的旅游开发不多,不是旅游景点,没有精雕细琢,但是走在村中,随意瞥上一眼,都能看到美好的景致。那种景致绝对不是为讨巧游客而精心打造,人们看到的,就是生活本身。

傍水而居的人家,向水而生的树木,源远流长的小溪缓缓流动。小孩子在巷子里打闹,老人在门口晒太阳,到了饭点,家家户户飘出诱人的饭菜香,这些,都是实实在在而动人的生活气息。

当然也有许多古时建筑,它们存在伫立了上百年,依然保持着庄严巍峨的姿态,无声叙说着当年的繁华和荣耀。

皖南 的村落中分布着许多祠堂,许多牌坊,几乎每一座祠堂,每一面牌坊都有着传奇的历史故事。

精致秀丽的三层 大关 亭在俯拍镜头下格外挺拔,微风吹过,仿佛能听到悬挂在亭阁檐边的风铃在叮当作响。

五马坊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为 福建 汀州府知府许伯升立。“五马”是古代知府的雅称。元末镇压地方农民军起义时,许伯升因不嗜杀而被人称道,明洪武十六年时,卒于 福建 汀州府知府任上。

许村的大邦伯祠是村中极重要的古建,也是目前村子尚存最大的祠堂。这里曾是许氏家族祭祀祖先、婚丧寿喜的地方。它经历风风雨雨,依然承载着这个家族的故事,承载着村人对家的依恋与寄托。

观察第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曾是时任观察使许天相的府第,如今改造为许村历史博物馆。馆内文字、图片、实物齐全,记述了许村1500余年的历史。

观察第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除了作为观察使许天相的府第,这里也是他的母亲50年不出家门,含辛茹苦将其抚育成人的地方。这样的故事在村中代代相传,让人动容也让人心酸,这是一座不是牌坊的“牌坊”。

老宅的隔壁建着新的楼房,古建隐没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里。那些祠堂,那些牌坊,那些老宅,深藏着时间的秘密。从前的兴旺跟着悠长的流水荡漾,古稀老人讲着沧桑的故事。

总觉得“晒秋”这个词是和 皖南 关联起来的。每年丰收时节, 皖南 山村的村庄景色变得更加五彩斑斓,那里有秋风染过的绿黄橙色树叶,有秋雨洗过的粉墙黛瓦民居,更有当地人以丰收果实绘成的“晒秋图”。

棠樾 牌坊群位于 安徽 省 歙县 ,一步入村口,便会远远看见村里的七连座牌坊群,它们古老沧桑,庄严伫立,仿佛是经历了许多世的风雨才来到这里。秋末冬初,这古香古色的牌坊和五彩缤纷的果实相互碰撞,焕发出一种别样的秋日生机和仓廪实的富足感。

在开阔平坦的华北地区,很少能看见 皖南 晒秋的景象。或许这就是居住在平原和山区人们的不同吧。住在山中,阳光似乎被山脉割裂,日晒终比不上平地来得直接而坦荡,因此每到秋日晴好天气,人们便赶紧将家中粮食拿出来晾晒,而经过太阳自然干燥后的食物也可以存储得更加长久。

玉米、黄豆、辣椒……红红火火、亮亮堂堂,各种颜色交织,各色果实在暖阳的晾晒下显出更加耀眼迷人的色彩。

红的辣椒,黄的玉米,紫的茄子,还有稻谷,南瓜,芝麻……有什么晒什么,让村庄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作物芬芳的味道。

古朴典雅的明清建筑内,丰收的场景走进了每一座宅子,每一幅画面。

当地“晒秋”的传统由来已久,从最初单纯的晾晒粮食,到如今成为一个不需要锣鼓喧天、鼓乐齐鸣却盛大的“节日”,晒秋在当地变得越来越有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看。人们在果实上作画,画出 皖南 村庄的美丽,也画出了日子的红红火火。

牌坊一座连着一座,仿佛沧桑的老人看护着村落,也见证了村子曾有的辉煌。牌坊群旁,齐整的田垄预示着村子又一年的 大丰 收,也预示了人们这个冬季的舒适惬意。

航拍之下,村子景色尽收眼底。七座牌坊好像七个时间节点,连接着 棠樾 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田垄中,绿色、褐色、黄色交错排列,和着一旁的粉墙黛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好。

“晒秋”真是一个美好的词,想到它,脑海中就浮现出古老的 棠樾 村中,浓墨重彩丰收的场景,端庄素雅古老的建筑。然而最让人心动的,还是劳作了一年的人们脸上灿烂的笑容。

鲍家花园就位于 棠樾 牌坊群旁,游客来这里旅游,这座精彩的鲍家花园也不容错过。

鲍家花园和 棠樾 牌坊在历史上都属于同一家族——鲍氏家族。走过牌坊,不远就是鲍家花园。它是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盐法道员鲍启运所建,被称作最大的私家园林。

这座园林和 江南 园林整体小桥流水、精致细腻的设计不同,景色自然很美,但让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其中的盆景。上万座盆景汇聚在花园中,光是数量也足以让人惊叹。

走入鲍家花园,瞬间便闯入了一个精妙的微观世界。各种盆景大小不一,姿态各异,和花园本身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互相应和,演奏出让人赞叹的华美乐章。

鲍家花园很大,即使如此,如今的规模也比最开始已缩减许多。从那些精彩的盆景中,即使过了百年,依然能看出当初园子主人对盆景的喜爱,以及所花费的心血和时间。只有精心而奢侈的付出,才能换得如今让后人艳羡的盆中景色。

盆景是微观的自然山水,走过一座座盆景,仿佛是用最少的距离欣赏了最多的美景。

作为国家5A级景区,鲍家花园里的盆景许多都是典型的徽派盆景风格。天然山石、生长旺盛的树木花草为素材,盆景多古傲奇峭,有种和徽派建筑截然不同的苍劲有力。

简单的一面白墙做背景,便和盆景形成了独特的美感。每座盆景都并不只是单一存在,它们和整个花园融为一体,有细节有整体,让人不得不去感叹当时建造者的审美和用心。

说回到花园主人鲍启运,在明清时,他不仅是盐商,还是正四品的盐法道员,因此这鲍家花园可以算得上是一处地地道道的贵族园林。园林内的建筑相当雅致,透着些许书香门第的气息。

夕阳欲垂,温柔的光线打在园中古建和树木上,别有一番夕阳无限好的风情。

走出盆景的小世界,鲍家花园的面积让人惊讶,精巧的 文昌 阁被林木包围,显出古旧沧桑的模样。

看风景,不同人有不同的眼光。有人喜欢浑然天成,就有人喜欢精雕细琢,自然有自然的美,人工也有人工的俏。如果你也喜欢盆景, 安徽歙县 鲍家花园不要错过。(全文完)

? 关于作者

最远的旅行,旅游达人、摄影师、旅游网站及旅游杂志撰稿人,旅行和摄影就是我的生活。

如果你喜欢我的游记,希望得到更多有趣好玩的旅行分享,欢迎关注我~

关于作者: 最远的旅行V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