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锦溪古镇。

锦溪古镇。

从上海出发,并没有旅游专线,但锦溪古镇就在上海边上。因此,坐地铁17号线到达漕盈路站打车过去非常方便,费用大约70元,车程时间约30分钟。

锦溪古镇最有特色的是博物馆,各类博物馆齐聚,被称作是中国博物馆之乡。

锦溪在华东众多古镇当中,确实是没有太大的名气,但是古镇的氛围实在是安逸。镇区可以说是所有古镇中最小的,穿插居住了很多当地居民,因此,生活气息很浓厚。但是景点的质量就比较一般。华东的古镇我几乎去全了,周庄,乌镇,同里,木渎,西塘,甪直,南浔,陆巷,七宝,朱家角,枫泾,荡口,惠山等等,锦溪我也是来过不下20次,上海等周边城市没有直达的旅游巴士,疫情期间也没有太多游客,门票实惠到18元/人。吃一碗份量十足的奥灶面,买几个阿婆种的绿色西红柿,再来一份当地人叫好的扬州盐水鹅,睡一个沉实的觉,这样也很满足了。

莲池禅寺,陈妃水冢:

陈妃水冢静卧在镇南五保湖中,四周长满芦草。令人惊奇的是不管水位多高,陈妃水冢总是露在湖面上,摇曳着绿色的踪影。锦溪古镇八大景之一。“谁见金凫水底坟,空怀香玉闭佳人。君王情爱随流水,赢得寒溪尚姓陈。”这是文徵明的《陈妃水冢》诗。诗中所指的“君王”指宋孝宗(一说宋高宗),“佳人”指其妃子陈妃。“陈”指古镇锦溪(原名“陈墓”)。文徵明的诗,不但表达了自己凭吊古人之内心感受,还巧妙地点明了古镇得名的缘由。 站在锦溪“莲池禅院”内,一眼就可见到五保湖中有一个立于水中的“独圩墩”就是“陈妃水冢”。

陈妃是何许人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清雍正《陈墓镇志》说陈妃是宋高宗赵构之妃,而清乾隆《陈墓镇志》则认为陈妃是宋孝宗赵gou之妃。

据“雍正志”记载,陈妃死后,棺木并未直接下葬,而是在20年之后才下葬的。而“乾隆志”对这一说法并未认同。但一般都认为陈妃是孝宗之妃,因为说赵构来过锦溪,似乎缺少历史依据。对于陈妃的死因,也有不同的版本。古镇志上的说法为,陈妃是因路途劳累“病殁”锦溪的。民间则流传着许多说法。有的说陈妃是随孝宗(当时还是太子)来镇抗金,在一次战斗中中箭身亡的;有的说陈妃是随孝宗南渡时,在途中被金兵俘虏后押至锦溪,她为保名节投五保湖自尽的;有的说,陈妃是在锦溪吃了螃蟹,受寒而亡的。

在种种说法中,锦溪人最后选择了第一种说法,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在感情上容易接受。但有一点大家是具有共识的:“莲池禅院”是因陈妃而建造的。具体地说,就是陈妃死后,宋孝宗下旨在五保湖畔建了禅院,设寺僧诵经,为之超度。相传现在禅院内能看到的一棵龙柏和一棵古松,均是孝宗亲手种下的。人们在兴建禅院的同时,还在其东侧修筑了莲池,种上了白莲,以寄托对陈妃的哀思。对于“水冢”还有一个神秘的说法:无论是水涨水落,那个“独圩墩”始终高出水面一定的距离,从没被大水淹没过。于是民间就有了许多传说,有的说水冢的底部蹲着一只神龟,有的说湖底有一个通着海的大洞

当然这些说法的科学性是令人置疑的,但也在某种程度上“称”出了“陈妃水冢”在古镇人心中的分量。“陈妃水冢”和“莲池禅院”使古镇笼上了一层帝王文化的色彩,使古镇更加鲜亮了起来。除了文徵明外,明代的高启和沈周等人也在游览之余挥笔抒怀,在锦溪写下了千古诗文。高启的“遥闻帝子葬陈妃,未许青山觅翠微。江底有龙成穴地,水中无辇到泉扉。”沈周的“君恩付流水,无复吊仙妃,有客捞明月,香魂应借辞”都是对“陈妃水冢”的千古绝唱! “陈妃水冢”让人看透了世态炎凉,又不断丰富着人们的想象。

镇区的大停车场旁边有一家扬州盐水鹅特别赞,味道特别正宗,价格非常实惠,是本地人光顾的店铺,力荐大家品尝,不要错过。

关于作者: 流火蓝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