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江苏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灵谷景区游记。

江苏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灵谷景区游记。

2021年5月16日,下午,我与夫人参观完毕美龄宫,马上打车前往灵谷景区。灵谷景区位于钟山东麓,面积约 2000多亩,这里是六朝名胜荟萃之地,明太祖朱元璋建明孝陵时,将原位于钟山西麓的六朝名刹开善寺迁到这里,更名灵谷寺,当时号称“天下第一禅林”。到了民国时期,1928年国民政府为了纪念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数万将士,又在灵谷寺旧址修建了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国后改名为灵谷公园,但习惯上仍称灵谷寺。车子很快就到了景区门口,我们步行进入景区。

我们走进景区的大门,这里林木茂密,曲径通幽,佛置身于仙灵境地。跨过一座名为“迎驾桥”的石桥,据传清朝时候,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灵谷寺,寺里的和尚都在这座桥边迎接皇帝圣驾,因而得名迎驾桥。路边是万工池,灵谷寺初建时,明太祖朱元璋曾前来巡视,他觉得这块地方太空旷,缺少景致,便派了万名军工挖成这座水池,挖出的土堆在池南,成为一座小丘。这样,有山有水,形成人为的山水风景,万工池之名由此而来。万工池形似月牙形,东西长100米,南北最宽处46米,面积6.6亩。以前佛教徒在这里放生,群山垒嶂,一镜清潭,好似仙境里的瑶池。

红山门是灵谷寺的山门,位于万工池北侧,因为这是红色墙壁,所以叫做红山门。这里原是寺庙金刚殿旧址,民国时期,被改建成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大门。红山门为仿古建筑,顶复绿色琉璃瓦,下辟三拱文武方门,两边红色围墙的墙脊上是绿色的琉璃瓦。蓝色的瓦当都是特制的,饰有国民党党徽图案。至今保持着30年代原貌。原来门额上是蒋介石手题“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现改为著名书画家钱松岩先生书写的“灵谷胜境”。门外的一对石狮,是建造阵亡将士公墓的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进入红山门,我们走上了一条青石铺就的道路,路的尽头,在42层石阶之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阵亡将士牌坊。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牌坊筑于原灵谷寺天王殿旧址,天王殿在清朝曾两次被战火烧毁,清末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灵谷寺住持光莲募资重建,筹建阵亡将士公墓时在此改建牌坊。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牌坊建于民囯二十四年 (1935年) ,是为纪念北伐阵亡将士而建,牌坊台基长32.7米,宽16.6米,牌坊高10米,六柱五门,全部钢筋混凝土构筑,座基外镶花岗石,柱石是二道四方须弥座,仿造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形式,梁枋仿彩画浅刻纹样,顶覆绿色琉璃瓦,饰有水泥脊兽,斗拱三级,四角起翘,十分壮观,气派不凡,这是仿北京十三陵入口大牌楼的形式修造的。五间坊门的上端石坊上都嵌有瓷质党徽,中间夹枋上刻有四朵梅花图案,牌坊前中门门额上横刻“大仁大义”四字,背面刻“救国救民”四字,都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题书的。

牌坊前石台上立有一对汉白玉雕刻的貔貅,据古书记载,貔貅是一种猛兽,神话传说貔貅是黄帝作战阵前冲锋陷阵的凶猛神兽,每至阵前,一往无前,所向披靡,因帮助炎黄二帝作战有功,被赐封为“天禄兽”即天赐福禄之意。此物放在这里象征阵亡将士的忠勇威武,是陆军第十七军所赠。这对石刻肌肉横暴,矫健奋进,从雕刻艺术手法看,是一件精美独特的作品。又因貔貅专食猛兽邪灵,故又称“辟邪”。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

在石牌坊和无梁殿之间道路东侧林木间,有一个巨大的石龟趺。这个巨大的龟趺已经在该位置多年了,以前在一片杂草中,前两年灵谷寺环境综合整治时清理出来后,不少游人总喜欢攀爬上去留影。但是谁也不知道,巨型龟趺在这里到底有多久?为何放在这里?石龟趺,长5.3米,宽2.5米,高2米,在石龟趺下还有个高0.37米的须弥座,石龟趺上面有一条石槽,上面应有一块石碑。龟为石质,尽管粗糙,有很多破损处,但是石龟依旧伸颈昂首,腿部肌肉虬结收缩,姿态栩栩如生,其龟趺口吐獠牙、嘴边还雕刻有龙须状,十分威风。这个巨大的佚名龟趺,仿佛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巨兽,盘踞在此不知多少年。巨型龟趺用来驮碑的槽口如今空空如也,碑身已经不知所终。在一次普查钟山文物资源的时候,在灵谷寺范围内找到了与石龟趺相匹配的一件古代遗物。这是一块民国初年前被一直弃置于灵谷寺东的水溪边的大石头,志公殿建成后,被移置于殿前,以资点缀。由于石头上刻有双龙相缠图案,民间传说其为古人镇锁蛟龙的“蟠龙石”。蟠龙石背面。经过对比石质的、年代的分析结果显示,它和巨型的龟趺属于同一时期;而两者的其尺寸--龟趺背宽2.5米,碑额宽2.34米,也基本相吻合,显然原来它们来自同一块碑。佚名石碑极有可能是朱元璋本人迁建灵谷寺于现址时所立的“奉敕撰灵谷寺碑”。据介绍,灵谷寺原名蒋山寺,在钟山玩珠峰之阳也就是今明孝陵所在地,由于明太祖看中了寺基,欲在其地建设陵寝,洪武十四年迁建寺庙,并赐额“灵谷禅寺”,时任杭州府学教授的大学士徐一夔还奉命做《奉敕撰灵谷寺碑记》。佚名碑极有可能就是当时留下的御制碑刻。

无梁殿是灵谷寺仅存的一座明代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原为灵谷寺内供奉无量寿佛的无量殿,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又因整座建筑采用砖砌拱券结构、不设木梁,所以俗称无梁殿。据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扫葺无粱殿记》载,正统(1436~1449年)时,敕赐藏经在此,殿中祀三大佛,两帝立二十四诸天,壮丽精工,诸刹罕有。嘉庆(1796~1820年)间、道光十一年(1831年)均曾修葺。太平天国时,灵谷寺是清军江南大营的所在地,寺内建筑大多毁于清军与太平军的战火,仅这座砖结构的无梁殿因为无梁才得以在战火中幸存,是我国现存五大无梁殿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砖砌拱券结构殿宇。

无梁殿东西长 50米,南北宽34米,殿顶为重檐九脊,上盖灰黑色筒瓦,正脊上竖有三个喇嘛塔。殿内是砖砌的券洞穹窿,五间三进,每间一券,侧面三进各为一纵列式大筒 券,中间一券最大,宽11.4米,高14米。前后两券较小,宽4.88米,高7米。东、西山墙内壁上端的砖垛向里叠砌,层层挑出,达1米之多,欲坠而不落,令人拍案称奇。殿堂坐北朝南,前有宽敞的月台,面阔五间,东西长53.8米,进深三间,南北37.85米,高22米。屋顶作重檐歇山式样,上盖黑色筒瓦,脊饰有正吻、角兽和仙人,正脊中部置三个白色琉璃喇嘛塔,当中最大,塔座中空作八角形,并与殿内藻井相通,此做法在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尚属首见。殿檐斗拱民国年间维修时改为水泥制作。殿墙采用明代大砖砌筑。殿前檐墙开三门二窗,后墙设三门,两侧各有窗四个(中间有上、下各一个),均采拱券形式,外贴水磨砖作壶门状。

无梁殿是砖砌拱劵结构,东西向并列三个拱劵,中间的拱劵跨度达11.5米,净高14米,两侧的拱劵稍小,跨5米,高7.4米。该殿前后檐墙各设三道门,前檐墙拱门两边各有一窗,两侧墙各设四窗,门窗也采用拱劵形式。前后檐墙厚约4米,结构十分坚固。无梁殿内部虽为券洞结构,外部却仍以仿木结构的形式出现,檐下有出挑的斗拱,正面还设有门窗,是一座采用多样券法,错综连接后构成的建筑。其结构之坚固,气势之宏伟,技法之精湛,堪称一绝。

殿内是砖砌的券筒穹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采用沿纵轴方向并列三座筒券的结构方式,在平面上形成由前、中、后三槽的组合形体。位于中槽上的筒券宽度达11.25米,高14米,前、后槽处筒券则各宽5米,高7.4米。这种平面与断面的组合形状,是模仿木构建筑通常采用的格局手法。由于列券的侧向水平推力甚大,因此殿前后檐墙厚近4米。两端山墙虽不承载巨大推力,但为取得与前、后檐墙一致的视觉效果,也构筑了同一尺度的厚重砖墙。内壁上端的砖垛向里叠砌,层层挑出,达一米之多,欲坠而不落,令人称奇。  

南檐墙于明间及二次间处辟圆券门,两梢间则施券窗。北檐墙仅中央三间开券门。东西山墙各置券窗三处,位置在三筒券各自之中轴线上。殿内于前、中槽之间,构有圆券洞五处。中、后槽间,则仅在梢间处构筑券洞,中部将内墙直砌上达券底,形如屏墙。此外两山墙上墙均辟有直棂窗各一,其主要功能为流通殿内空气。中券明间正上方藻井顶部留有一八角形孔洞,恰在正脊中央之小喇嘛塔下,与喇嘛塔相通且漏光。与外界天空相通的八角形孔,有光射入。

1928年,国民政府在灵谷寺原址上兴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以慰忠魂”,1933年,国民政府在灵谷寺旧址修建阵亡将士公墓,无梁殿改建为公墓祭堂,名曰“正气堂”。原来中券正中三个券龛内,原供奉无量寿佛居中的西方三圣,造公墓时,请走佛像,佛龛被改成3个大砖台,作陈放祭器用的祭坛,每座祭台都有一方石碑。无梁殿南面设有公墓的大门和牌坊,北面依次设墓园、纪念馆(现为松风阁)和纪念塔(现为灵谷塔)。

殿北面正中拱形法圈内嵌一块黑框石碑,原刻张静江题写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之灵位”,1949年被磨平,1981年整修时,碑刻改为“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灵位”东侧拱形圈内嵌一块黑框石碑,原刻陈果夫书写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祭文”,1949年被磨平,1981年整修时,碑刻改为“国父遗嘱”。“灵位”西侧拱形圈内嵌一块黑框石碑,原刻蒋介石书写的“北伐誓师词”,1949年被磨平,1981年整修时,碑刻改为“国歌”(中华民国国歌)。

拱券下有浑厚墙体,前墙构有五个券洞,后墙仅在两边稍间各设一券洞。四周内壁上嵌有110块黑色大理石碑,上面刻着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的姓名、所属部队和军阶。其中1至61块石碑刻1926年至1930年北伐期间阵亡的北伐军将士名单;61至67块石碑上刻1932年淞沪会战中阵亡的第十九路军将士名单;67至110块石碑上刻1931年至1933年华北抗战中阵亡的各部将士名单,共刻有阵亡将士33224名,全文165,000余字,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阵亡者名录碑刻。碑文由书法家倪幼耕、郭仰韩、郭伯恭三人书写,全部楷书阴刻,石工唐仲芳、尹铁苍、杨文卿、周梅谷等镌刻。

阵亡将士公墓第一公墓位于无梁殿后一片半圆形的花坛草坪,这里原是明朝灵谷寺五方殿的旧址,供奉五方五智大佛。民国时期成为阵亡将士公墓第一公墓的墓地,主要安葬北伐战争及1932年上海淞沪抗战的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的阵亡将士。墓地北侧墓墙东、西两端各有一碑柱,分别是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1932年1月28日,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突然进攻闸北,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十九路军将士在全国人民抗日救国浪潮的影响和推动下,奋起抵抗。不久,张治中将军率领的第五军也奉命赴上海参战,中国军队的奋勇抵抗使日本侵略者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淞沪抗战结束后,1933年6月2日,部分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的阵亡将士代表葬入了灵谷寺阵亡将士公墓,并立此二碑纪念。当时由于阵亡将士之多,公墓没能全部容纳,于是采取以师为单位,用抽签方法,从每一军阶将士中抽一名代表安葬。其中有第五军阵亡将士代表50名,第十九路军阵亡将士代表78名,合计128名,并各立碑以象征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之意。

“文革”期间,“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被改建为草坪花坛,后来灵谷公园在原第一公墓墓场中央种植一株南京最大的桂花树,曰“金陵桂花王”。在草坪中间有一株桂花树,树高6.3米,树干地围1.52米,树冠阔7.8米,树势旺盛,花期9月中下旬,花色金黄,浓香甜润,沁人肺腑,实为桂树中之上品,其孤植于灵谷景区中轴线上,生机盎然,在古城金陵所植桂树中极为罕见,故命名为“金陵桂花王”。

   阵亡将士纪念塔又名灵谷塔,建于 1931年至1933年。塔基为直径30.4米的大平台,平面为八角形,外侧围以雕花石栏杆。塔的正面有石阶,石阶正中是一幅长5.8米、宽2.8米的白色花岗石雕“日照山河图”。

纪念塔高 60米,九层八面,用钢筋水泥和苏州花岗石混合结构。底层直径14米,顶层直径9米,每层都以绿色琉璃瓦作披檐,外有走廊,围以石栏,便于游人凭栏赏景。 塔顶覆盖绿色琉璃瓦,飞檐翘角,正中塔尖上竖有镀金相轮,金光灿灿,炫人眼目。塔内正中有钢筋水泥螺旋型扶梯,直上九层,共252级。这一造型美观的九层塔的设计者是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和中国建筑师董大酋。

塔的内、外壁上刻有许多碑文。底层正门横楣上有陵园管理处第一任处长高艺林所题“灵谷塔”三个金字, 后门额刻有 30年代陵园园林组主任 傅焕光所书“有志竟成”四字,外壁四周是蒋介石题的“精忠报国”四字。塔内第二至四层壁上嵌有孙中山先生在北上时向黄埔军校的告别辞,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草 书,共 12块碑。第五至八层壁上嵌有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的开学词,国民党元老吴敬恒篆书,共16块。于右任和吴敬恒都是民国时期的四大书法家之一(另二人是谭延闿的楷书和胡汉民的隶书)。 第九层内外均无碑刻。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馆在第一公墓正北面,原是明初律堂旧址,清代复建为观音殿,清咸丰年间又毁。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馆同样也是由墨菲设计,1933年完工,定名为“革命纪念馆”,由蒋介石题写馆名。纪念馆东西长41.7米,南北宽19.7米,歇山顶,屋面覆绿色琉璃瓦,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上下两层高10米,外有回廊,楼下为9间,中为穿堂,上面是走马楼式的楼屋。上下遍设架柜,供陈列阵亡将士遗物或举办展览。1936年10月曾在这里举办全国童子军作品展。当年改为纪念馆时内部布局作了一些变化,改单层为二层,是走马楼式串廊,中间为单层穿堂,宽敞明亮。梁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装修。1949年以后,更名为“松风阁”。松风阁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仿走马楼式建筑,红柱列绕,雕梁画栋,是古典建筑中最高规格形式。登楼远望,视野开阔,微风过处,松涛阵阵,真有“南富萧瑟松风起,细听山泉汩汩来”的美妙情景。 

松风阁前面广场正中置宝鼎一座,上刻“名鼎垂勋”四字。宝鼎向北是灵谷寺的标志性景点灵谷塔。

谭延闿和胡汉民、吴稚晖、于右任并后人并称为“民国四大书法家”。其中谭延闿擅长写楷书,胡汉民擅长隶书,吴稚晖擅长篆书,于右任擅长草书。谭延闿书法,主要以颜体见长。他书法的字体雄壮,结构也宽博,气势如虹,隐约现一种王者之气。据说从民国起,直到今天,还没有一个人写颜体能比得上谭延闿的。颜体出自颜真卿,颜真卿擅长楷书,而之后被米南宫批判后,颜体就逐渐不被人所重视。历经宋、元、明三代,几乎没有写颜体出色的人。清朝初期,书法称雄天下的是董其昌,直到中期才有刘石庵、钱沣、何绍基、翁同龢等人复兴了颜体。而谭延闿正是继他们之后,唯一写颜体的能手。谭延闿书法终其一生,都在研究颜体。无论是写诗联、小楷等,他都无一不精。目前传世的作品大多聚集在湖南,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在颜体书法上的造诣,谭延闿堪称一代宗师。他的代表作有《讱庵诗稿》、《组庵诗集》、《非翁诗稿》、《慈卫室诗草》等,但目前流传市面的,大多是手稿的影印版本。人们得到他的手稿,既可以读着他创作的诗文,同时又可以欣赏他的书法,神形俱佳。

 

谭延闿墓在南京紫金山前的名胜流觞曲水上,谭延闿墓旁,借地造园,沿着曲折跌落的曲水,筑有亭、台、阁、坊等,布置精巧,相映成趣。临瀑阁迎溪建台,阁后壁正中开调圆门,两侧壁上分别刻谭延闿生平和民国浙江省政府修建墓园的碑记。临瀑阁坐东朝西,面阔三间,硬山顶,绿色琉璃瓦。临瀑阁正面的楹柱上撰有一副对联:取长江水莫重泉,交集百端,虔钦翕受群流量;去中山陵不数里,相依终古,仍系弥纶六合心。此联意乃对谭延闿人品的颂扬。谭为人世故,向来有“药中甘草”之称。在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谭左右逢源,从不得罪人,被誉为“宰相肚里好撑船”。故此联赞他“仍系弥纶六合心”,即有包容天地万物之肚量。因对联用辞隐晦,“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不解其意,误以为是描写风景,故谭墓所有的楹联俱毁,独此联幸存。向东过小桥是座五楹的古建筑名“流觞厅”。由流觞厅向东南是邓演达墓。

灵谷寺旁有一汉白玉赑屃,上驮一碑,这块碑是谭延闿的墓碑,上面原有蒋介石题书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前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谭公延闿之墓”字样。墓碑之下有龟趺座,四周围有石栏,为谭延闿墓的起点。后来原碑文磨平,由中山陵园管理处第一任处长高艺林摹乾隆笔意题书“灵谷深松”。 

灵谷寺是古代钟山70多所南朝佛寺中唯一留传到今天的一座,其前身是梁武帝为名僧宝志所建的开善寺,建于梁天监十四年 (515年) ,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宝志就是我们熟知的济公和尚的原型。因为梁武帝很崇拜宝志,故在宝志死后,为他建造了墓塔“宝公塔”和一座开善寺。明朝初年,寺名已改为蒋山寺。不久,朱元璋选中开善寺这里为自己建造陵墓,于是又在紫金山东麓找到一处“山川形势非寻常之地”,也就是现在的灵谷景区所在地,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在这里为宝志建造一座新寺。灵谷寺工程始于洪武十四年 (1381年) 九月,第二年六月告竣。以后又陆续增建了一些殿宇。寺成后,明太祖赐名为“灵谷禅寺”,并题书了“第一禅林”四个字,刻碑悬于寺门。

古代灵谷寺在国内佛林中占有较高地位,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青睐。清朝初年的战火,使灵谷寺遭受严重的破坏,除无梁殿和宝公塔外,其馀殿宇全部被毁。清朝统治进入所谓“康乾盛世”后,灵谷寺也重新修复,并多次接待满清皇帝。康熙游览灵谷寺时,曾亲笔题书“灵谷禅林”匾额,还写了一副对联:“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廊”。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到过灵谷寺,并在这里建了行宫,还赋诗、赐物,亲笔御书“净土指南”四字,令刻在三绝碑上。当时规模很大,占地500馀亩,山门上书“天下第一禅林”。但是建筑大多毁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军的兵火,虽然同治年间寺院得以重建,规模已大不如前。今天的灵谷寺是清同治六年曾国藩所修“龙王庙”。然而红墙黄瓦、松翠林茂、鸟语花香、环境幽静,仍不失“灵谷深秋”的佳景。寺内院落共有三重,西首为大雄宝殿,宝殿正中释迦牟尼塑像,左右为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殿两侧排列十八尊罗汉,东首院落原为观间殿,后改为玄奘法师纪念堂。正门门楣上的“灵谷寺”匾额为中国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所书。

庙前迎面立有大照壁,照壁上有“普济圣师应化真身道场”十个字和“南无阿弥陀佛”。清代同治六年(1867年),曾国藩在“八功德水”处焚香祈雨,求有灵验就造龙王庙还愿,后来又有增修。民国时,把无梁殿中佛像归并龙王庙,改名灵谷寺。现时的灵谷寺,是在上世纪70年代在原灵谷寺龙王殿旧址上重建的现代建筑,寺的四周苍树环抱,花香飘逸,佛音缭绕,钟声悠扬,不仅是学风严谨、道风纯正的清净道场,还是闻名遐尔的观光胜地。

山门殿即天王殿,殿内的四大金刚,两边可以看到两尊大菩萨,它们就是佛教里最著名的哼哈二将,这两位大将,他们睁眼鼓鼻,上身裸露,体魄健壮,手持武器,为大力士与大武士模样。东边的是哼将,原名郑伦,原是商纣王的大将,是度厄真人的弟子,他拜度厄真人为师。由于郑伦虔诚拜师,认真学法,因此深得度厄真人的钟爱,于是度厄真人很快授他一种法术,这就是“窍中二气”。他在“警卫”中如遇盗贼,只要鼻子一哼,就会响如洪钟,并随响声喷出二道白光,可吸敌人魂魄,所以,任何敌人在他面前都会失败。西边的是哈将,名叫陈奇,他腹内有一道黄气,如果遇到敌人,只要张口哈出一口黄气,同样可以吸敌人的魂魄,使敌人呆若木鸡,举手就擒,置敌人于死地。

寺内院落三进,首进为大雄宝殿,重檐歇山构造。大雄宝殿内幡幢悬垂,华灯长明.黑花岗石铺地,深沉明亮。中间高台座上一尊主供释迦牟尼佛,鎏金装彩,阿难、迦叶侍奉左右。西边为观音菩萨,东边为地藏菩萨,殿中殿两侧列十八罗汉像,为明代雕塑,观之栩栩如生,主台背面是大悲菩萨海岛观音,脚踏鳖头,手持净瓶杨枝,左右为善财童子和龙女。

藏经楼前左右两边各有一观音像。前檐内柱楹联:“慈云无住庄严相;法雨常飞清净身。”这是清代乾隆皇帝题徐州市龙云山大士岩殿联。意思是,观音菩萨的慈云显现无所住的庄严宝相;观音菩萨的法雨恒常飘飞着清净的法身。前檐内柱楹联:“天机清旷长生海,心地光明不夜灯。”藏经阁殿内楹柱对联:“天香飘广殿  山气宿空廊”,据说此联是清康熙皇帝赐给灵谷寺的。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康熙皇帝南巡经过钟山灵谷寺,除赐联之外,另御题“灵谷禅林”匾额赐予灵谷寺。

1973年,南京灵谷寺修复开放,经有关部门批准,从市文管会请回供奉玄奘法师灵骨,寺内专设“玄奘法师纪念堂”,纪念堂正中心设13层密檐楠木塔,玄奘法师顶骨即安奉于此中。灵谷寺从2003年10月起动工新建仿唐建筑风格的玄奘院,于2005年3月举行落成庆典法会,正式对外开放。玄奘法师纪念堂中供奉玄奘法师坐像,像前的玄奘法师顶骨纪念塔中供奉有玄奘大师顶骨舍利,该寺是世界上保留玄奘舍利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寺院。“玄奘院”三字为前灵谷寺住持方丈真慈法师题,玄奘院大门中间的楹联“法门领袖九州仰,民族脊梁万世崇。”这则楹联概括了玄娤法师的丰功伟绩。大门两边的楹联“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这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朱熹为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所题的楹联。意思是说,天地因日月得光,人靠读书致圣。

玄奘大师圆寂之后,厚葬于长安白鹿原,后徙葬于樊州北原兴教寺。黄巢之乱时,兴教寺被毁,玄奘遗骸被寺僧携至终南山紫阁寺安葬。由于唐末五代时期的战乱,终南山紫阁寺逐渐萧条。至北宋时,紫阁寺已经颓废。当时南京天禧寺住持可政到此处朝山,看到玄奘顶骨无人看护,于是他亲自将玄奘顶骨舍利迎请到南京天禧寺供奉,并在天禧寺东岗建塔,安置玄奘三藏顶骨舍利。玄奘舍利从此与南京结缘,南京保存有两份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一份埋在南京九华山的三藏塔下,而另一份的下落却鲜为人知。玄奘院大门背面有的两副楹联,一副是“恬静性灵看世人水中捞月,沧桑古今思圣僧火内栽莲。”另一副是“万里艰辛求法不辞生死苦  一天风月译传唯秉如来心”。

现珍藏于灵谷寺内的玄奘顶骨舍利子,是在宋太祖年间迎回南京的,一度不知所终。1942年11月初,侵华日军在大报恩寺遗址三藏殿后施工时,发掘出一石函,根据石函上宋明两朝所刻说明文字及其他文物印证,才确认石函中正是玄奘法师顶骨舍利。解放后,玄奘法师顶骨舍利先后由毗卢寺、栖霞寺、市文管会供奉保存。1973年,经周总理批准,灵谷寺将玄奘法师顶骨舍利供奉于十三层密檐楠木塔中,成为寺中密藏的镇寺之宝。灵谷寺可以说是玄奘大师头骨舍利的祖庭。因为,大师顶骨在灵谷寺安奉之后已经被分供过几次,被迎请到西安、北京、台湾等地,有部分还被迎请到了印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灵谷寺是玄奘大师顶骨舍利的祖庭,就像一个祠堂一样,这儿是最根本的。保存在他处的玄奘大师顶骨舍利,基本上都是从这儿分供出去的。玄奘院内主要建筑,大通觉堂。供奉玄奘法师灵骨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玄奘法师纪念堂。“大通觉堂”由赵朴初题写,楹联是“五万里取经天竺八方共仰唐皇赞誉法门领袖,千三年树范神州百劫犹坚鲁迅崇尚民族脊梁。”

大通觉堂内,供奉的玄奘法师翻译佛经时的坐像,玄奘法师坐像旁边的楹联为:游百十国家,学究三藏;译千余经卷,利乐群生。是茗山法师为湖南玄奘纪念堂题写的楹联。

东墙的壁画,是玄奘法师从印度归国后收到信众欢迎的场景,西墙的壁画,是玄奘法师在印度取经求法的场景,玄奘法师坐像左右两侧是玄奘取经木雕。

玄奘法师坐像旁边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宝塔,这就是1973年,经周总理批准,将玄奘法师顶骨舍利供奉在灵谷寺的十三层密檐楠木塔。这座木塔原是北京广济寺供放佛牙所用,又名佛牙塔。此木塔雕工细致,塔门、斗拱、密檐、花鸟等图案具佳,木塔中间,雕刻精美。

2016年1月8日,灵谷寺玄奘院地宫举行落成仪式,镇寺之宝——玄奘的顶骨从玄奘院大殿移驾地宫内保存。以后,地宫将作为这份玄奘顶骨的永久存放和供奉之地。成为寺中密藏的镇寺之宝。这座舍利塔由南京工艺美术大师王殿祥先生主持设计制造,前后历时半年时间。这个“唐玄奘顶骨舍利供奉塔”由工人纯手工制造,突出了金银细工的制作工艺,用金银材料1980片,铆钉9000多粒。设计风格完全按照唐代设计,檐下图案为玄奘帽,同时还有宝相花组成的佛教纹样,造型和工艺都十分令人惊叹。舍利宝塔高138厘米,长宽均为68厘米,通体金光灿灿,布满复杂的纹饰,流光溢彩、富丽堂皇。宝塔上部为镂空雕刻六角亭,意为“六和”。琉璃瓦大屋顶,四周为六角垂铃,下面是可以自由开启的六栅双门,屋顶上面为玲珑剔透的宝顶珠。亭子由六根荷花祥云包裹的金色立柱支撑,仿古造型又不失现代华丽。宝塔中部为正方形主体,三面雕花门栏,正面空开,为雕花门罩,是放置顶骨入口。主体四周有二十九面镂空雕饰宝相花围栏,二十八个多棱莲花垂柱及三十个多棱莲花立柱,加上四角莲花雕饰的四根立柱,使整个形状有如毗卢僧帽。宝塔下部为传统须弥座;正面,一座九级台阶直通雕花门罩。

大通觉堂背面的门楣是“高树法幢”,还有一幅许多神仙的图画,大通觉堂后面的院落里有一颗非常高的树,树前有一座观音坐像。

《高僧传》卷十记载,宝志又作保志,俗姓朱,金城(今甘肃兰州)人。出家后师事僧俭,修习禅学,有很深的佛学造诣。传说在南朝宋太初元年(453年)以后,言行神异,“手足皆鸟爪”,常随身携带古镜、剪刀尺、扇之类的东西,披发赤足而行,“时或赋诗,言如谶记”。齐武帝、梁武帝和侯王士庶视为“神僧”,十分推崇。到了明朝,在朱元璋修建明孝陵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就在明孝陵刚刚开工的时候,正在打地基的陵工们发现了一座古墓。通过查阅墓中文书,人们得知这座古墓是一个南朝齐、梁的著名高僧宝志和尚的坟墓。宝志和尚去世后就被埋葬在了钟山附近,没想到千年之后竟然被朱元璋派人给挖了出来。朱元璋得知挖开了宝志和尚的坟墓,非常重视,一则宝志是得道高僧,据说他一生屡现神异,曾经得到南梁皇帝萧衍的礼遇;二则宝志和自己都姓朱,是本家,三则朱元璋也曾做过和尚。因此,朱元璋决定另修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再将宝志和尚的坟墓迁移过去。于是,陵工们用金棺银椁装殓了宝志和尚的遗骨,在坟墓上修建了一座佛塔,又修建了一座无梁殿,来遮蔽风雨。之所以如此兴师动众,是因为朱元璋担心打扰这位高僧的灵骨会引来灾祸;还因为他的陵寝毕竟占了人家的地盘,总要有所补偿。有趣的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碑文来记载此事,可石碑连续两次都被雷电击毁,朱元璋说:“这是宝志和尚不愿意我为他立碑啊”,从此打消了立碑的念头。清朝康熙游览灵谷寺时,亲笔题书“灵谷禅林”匾额,还写了一副对联:“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廊”。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到过灵谷寺,并在这里建了行宫,还赋诗、赐物,亲笔御书“净土指南”四字,令刻在三绝碑上。

灵谷寺因何闻名于世?主要是因为灵谷寺内的无梁殿。所谓“木建房,砖砌墓”,土木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结构,不可本末倒置。然而,南京无梁殿证明,中国古代建筑的博大精深,是远非几句口诀所能承载的,非主流甚至很超前的建筑在中华大地上也为数不少。灵谷寺无梁殿就是这样一栋“非主流”建筑。首先,此殿整体砖石砌成没有用一根柱子,结构奇特,充分运用了力学的基本原理。其外观是两层结构,实际是个一层的穹窿拱洞,拱洞由一块块青砖垒砌,扶摇直上,边上边缩,建筑方式非常巧妙。其次,无梁殿外檐砖刻斗栱花卉,内雕藻井悬空,形似花盖宝顶,其雕刻非常精湛,可谓是艺术杰作了。即便在“最牛古建筑”比比皆是的中国,无梁殿也绝对是第一流的,与国外的著名古代砖石建筑——比如古罗马“万神殿”和古埃及阿蒙神庙相比,其建筑艺术也毫不逊色,甚至精巧程度还要超出两者。无梁殿风格独特、艺术精湛,保存完好,是研究中国古代砖石建筑不可缺少的范例。更加难等可贵的是这栋建筑所经历的历史变迁,就像一部石刻的史书一样,让我们不断重温着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其铭刻的烈士姓名,更是绝佳的爱国主义教育范本。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