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惠山石经幢,千年沧桑的见证。

惠山石经幢,千年沧桑的见证。

★旅游地点:无锡惠山古镇之惠山经幢

但凡与小伙伴同行,每次去锡城总会在南禅寺或惠山古镇吃上那么一顿。所以,这次我们虽然不顺路,但还是去惠山吃了一顿有点早的晚餐。这个点儿景区也差不多闭园了,寄畅园没能进去,就只能在门口看看那两个每次都会擦肩而过的经幢了。

这两座经幢如同两个卫士,分列在寄畅园大门的两侧。别看它们任由风吹日晒,其实年代已经很久远,是无锡地区保存最完好,且年代最久远的佛教石刻艺术遗珍。南侧的一座经幢建于唐乾符三年,高6.26米,底部直径1.48米,共十九级,上面刻的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因此又被称为唐陀罗尼经幢。经幢由幢基、幢身和幢顶三部分组成,幢基是三组八角形的束腰式基座,底部是须弥山,中间满刻海水纹,八角形的束腰上还有四个浮雕的狮子,每一只狮子的姿态都不一样。最顶上的一组刻着八个壶门式的龛,里面有佛像雕刻,都结跏趺坐,上面有莲瓣,每面都刻标杆。幢身立于栏杆石座上,八棱形的石柱形状,刻着的经书是白鹿山人李端符书写的。上面是八角形的宝盖,角隅处饰以狮子头,嘴里还衔着璎络。上面的莲瓣上据说有八个方形的柱洞,原来有石雕的勾栏,现在已经散失了。八个壶门式龛里面有佛雕像,角隅处有力士头像,浅雕牛、羊、鹿角和獠牙。幢顶是八角攒尖顶,檐角上翘,上面有扁圆形的石头,最上面是一颗宝珠。

北侧的一座建造年代要晚一些,建于宋熙宁三年,同是十九级,高6.22米,上面刻的是《大白伞神咒》,文字上下两端刻三角形和折线纹组成的边饰。这座经幢是无锡县万寿乡静安里的刘元规筹建的,底座直径1.4米。

初看上去,两座经幢高度都差不多,也都历经了经年累月的日晒雨淋,都是青石的材质,还以为原本就是一对呢。这两座经幢幢身高大,形体华丽,雕刻精美,尤其是唐朝的这座经幢,显示出了唐代的雕刻艺术风格。在文物研究方面,对于研究我国古代佛教艺术和无锡的地方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发现这两座经幢的时候,幢基的最下部三层已经湮埋在地表下面,地面的部分也已经残蚀倾斜。一九八八年,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技术研究负责把经幢全面修复,同时把埋在地下的三层也升高到了地面上,让我们可以看到完整的经幢。

唐经幢刻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是高宗永淳元年由地婆诃罗在弘福寺与沙门彦琮一起译出的经书,讲述的是善住天子命终后,将受七度畜生恶道之苦,帝释天怜悯,于是请求佛陀救济善住天子,佛陀就宣说尊胜陀罗尼经。佛陀告诉天帝,“此佛顶尊胜陀罗尼,若有人闻一经于耳,先世所造一切地狱恶业皆悉消灭。”

在经幢上雕刻佛经很正常,让我觉得好奇的是宋经幢,上面刻的是咒而不是佛经。但是经幢看着又是佛塔的模样,难道古时候咒也是佛经的一种?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大白伞神咒》还真是由上人诵读的。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