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之后的第一次国内长途旅行,从南航的“奇遇旅行”开始,以相对便宜的价格,在限定的航线中选择。想选一个还没去过的地方,筛来筛去确定了宁波。
早在大部队跟着《后会无期》去东极岛文艺之前,就知道了舟山的这几个宝藏小岛,对东极岛的无人石头村印象特别深刻。舟山和宁波有跨海大桥相连,过去也算方便,《风雨天一阁》和宁波博物馆仿佛在向我招手说:来吧,是时候来看我们了~
But!机票是真划算,可怎么就鬼使神差在大冬天去了舟山群岛呢?! 事实证明,我对东海冬季的天气一无所知......
甬城之憾
去宁波,最想看的就是天一阁和宁波博物馆。
天一生水。不知是八字中“水”太多,还是和余秋雨一样,“天一阁”对我有一种奇怪的阻隔。到达宁波第一天因为时间紧迫,没有安排前行,故放在了此行最后一日,从舟山返回后参观。结果返程时南航取消了原定航班,无奈改到了最后一天一大早乘机,我和天一阁就这么错过......
宁博类似,不是恰逢周一闭馆就是最后因计划被迫改变而错过。因而这两个地方,成为了此行之憾。
倒是为了感受天一阁的一点点气息,在最后一天清晨搭航班前,专程打车去了天一阁旁边的月湖公园转了一圈。
古香古色的建筑边,当地人有组织有纪律地在晨练。我悄咪咪拿出无人机,想让它代替我去瞅瞅天一阁。结果保安大哥眼尖步快,在我还没做好准备飞行的时候,就把这个计划扼杀在了摇篮里......
仅有的在宁波城闲逛的时间里,我去了三江口东岸的庆安会馆。三江,即甬江、奉化江、余姚江,他们在宁波中心汇合,结伴流入大海。
庆安会馆由清朝时的船舶商人建造,是个妈祖天后宫和船工娱乐会所的结合体,现在则是海事民俗博物馆。在欣赏会馆原始的精美雕刻之余,还能看到历代船舶模型的展览。
曾经在岭南地区看过了许多祠堂会馆天后宫,感觉庆安会馆并没有太多惊艳之处,时间充裕的话,倒可以作为宁波城区一个随意散步的去处。
三江交汇又近海的河边,自然是繁华之地。像上海一样,宁波有一个老外滩,从唐宋以来就是中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南京条约》后开埠,从时间上来说比上海外滩还早上20年。
现在的宁波老外滩也成了商业旅游街区,酒吧遍布街巷。应该是疫情原因,外滩的每家店都几乎空空荡荡。唯一令人印象深刻是江边的外滩邮局,临近圣诞节,我和朋友最终竟在邮局里挑了几双袜子。
这边作为商业旅游区的老外滩游人稀落,但另一边的河滨公园却因为人性化的步道设计而备受居民喜爱。几座大桥和绿化造景都恰当地融入了开埠的西洋风格,并没有让人感到不中不洋。
桥洞的处理让我眼前一亮,一般的桥下空间都是阴暗脏乱的,宁波老外滩的桥下却是灯火通明,还有多处造型别致的坐凳。抬头便看见桥底的大型壁画,讲述着这座城市的开埠历史。
一对夫妻在桥下拉小提琴、吹萨克斯,夜跑的人、遛弯的人、还有我这样的游人经过,只觉舒心畅快。
东之极
东极岛并不是最东边的岛,也不只是一个岛。它位于大陆东端,是东极镇一串岛屿的总称。
图源東極論壇
淡季来东极,不仅风景不太美,天气不友好,还要冒着随时停航和不定时晕船的风险。唯一的好处似乎就是住宿相对旺季便宜一些。尽管如此,山里人只要一看到海,甭管它什么颜色模样,就冲着那股辽阔,也足以兴奋激动了。
相对于水清沙幼或密林丛生的海岛,东福山岛本身的花岗岩地貌是我喜欢的岛屿类型。环岛小路都是用岛上的岩石筑成,港口一端除了灯塔外,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色。主要景观集中在小岛东面,需要徒步近两小时到达。
大树湾石屋群是典型的渔民民居,一栋栋妥妥的海景房。虽废弃多年,家具也都被搬空,但房屋牢实依旧。
途经了许多这样的地洞工程,挺像科幻片中山里隐蔽的飞船出入口。当地人叫“藏兵洞”,60、70年代的工程,不知什么原因停止了修建。
似乎来东极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看日出。东福山岛上有一个专为看日出修的观景台,据说这里是2001年1月1日6:42时,我国大陆居人岛新世纪第一缕曙光照射点。
然而在冬天看日出,这里并不是最佳位置,初升的太阳会被旁边的山峦遮挡。如果想要看到海上日出,还需要往东边走一个多小时。
庙子湖岛
庙子湖是东极镇的主岛,也是《后会无期》的主要拍摄地。和东福山岛比起来,这里的渔港就热闹多了。镇中心有一条老街,两边是岛民的住宅、餐馆和一些小店。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有一个服务完善的游客服务中心,旁边是东极历史博物馆。展馆不大,两层空间内介绍展示了东极的历史文化,可谓小而精。
渔港附近,层层叠叠的房屋岩山而建,大多数民宿都集中在这里。很喜欢在小巷阡陌中穿梭,尽情探索这些富有特色的当地民居。
来不及去西边山头追赶的话,其实渔港的黄昏也不赖。
说来也奇怪,既然都到了中国最大的舟山渔场,怎么着海鲜也该种类繁多、物美价廉。可我们来这边几天,都没有碰到到想象中渔民把新鲜海鲜打捞上来,现摆现卖的场景。餐馆里可供选择的海鲜品种也十分普通,只看到几只鱼虾在各自的缸里缓慢移动,毫无求生欲望。
好奇去查了查,才看到很多关于舟山渔场“名存实亡”的报道。有些惋惜,海洋也会荒漠化。不仅仅是舟山,黄渤海湾渔场也因为过度捕捞和石油开采,海域生态遭到了破坏。“有关单位”和“相关部门”,是时候上场了。
渔港的选址考量周全,避得开各种类型的狂风骤雨。听当地人说,有时候强烈台风来临,周围岛屿的船都会专门开到庙子湖来停靠。
我们从渔港轻装出发,丝毫未料到在庙子湖岛的另一头会狂风大作。一开始还能勉强忍受,后来被风吹得“涕泗横流”了,才不得不环岛到一半就从中路回到了老街。
风再大也强颜欢笑
离岛那天的早晨,我们决定走完环岛剩下的部分。出发时晴空万里,跑跑跳跳,不紧不慢地拍照。来这边几天,总算见到蓝天白云了!
等走到庙子湖岛最南端的时候,忽而天空阴沉,风云突变。从这里向东边望过去,不远处的东福山岛仿佛科幻片中的恶魔岛,已经能看到远处的积雨云往这边移动了。
风越刮越猛,我们想在制高点的“财伯公”雕像内避一避。但大风刮得整个建筑都在共鸣,耳膜快要承受不住,只好赶紧从雕像里钻出来。
顶着风去到灯塔边,刚拍了拍照就下起了雨。一开始还能忍忍,心想过一会儿这团云就会飘到别处去。结果越下越大,四周没一个能避雨的地方,只好在一棵大树下待着。
直到羽绒服几乎湿透,这雨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们担心再淋下去会感冒,只好硬着头皮往镇上跑。穿得厚重,浑身湿透,眯着眼在大雨中爬坡上坎地奔跑,还一刻也不敢歇息。我只能说,我们的心肺功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就这么狼狈地回到民宿,雨恰好停了。我以为这就是最糟糕的部分了,结果上船返回舟山时又下起了大雨——
记住这个船,记住这黄河水颜色的浪,从来没有晕过任何交通工具的我,竟然在返程的船上又吐又拉......在冬天的东海上航行,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乘风破浪。
那是旅程的倒数第二天,有人说风力大到可能停航,我们本还担心无法返回的话,第二天的航班也会耽误。就在这样的一惊一乍担忧中,我们还是顺利上了船。没想全程船身左右近40度的颠簸,一直持续到靠岸,坐上大巴之后那股晕晕的感觉都一直魔鬼般萦绕。
写在最后
疫情爆发以来,一步步好像试探般,从郊区到邻省,再去往国界之内更远的地方。被“困”在国内,我们不得不关注起中国的风景。祖国的陌生人,幸得又走入这片土地的山山水水。是以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