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苏州之行之二——水乡篇。

苏州之行之二——水乡篇。

江南有六大古镇:碧玉周庄;富土同里;风情甪直;梦里西塘;水阁乌镇;富甲南浔。其中三大古镇周庄、甪(lù)直、同里在苏州市,周庄在昆山、同里在吴江区、甪直在吴中区。

苏州也有四大古镇:周庄、同里、甪直外加木渎。“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和“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这里面,周庄开发得最早,知名度也最高;同里人杰地灵,水乡的自然风光清雅;甪直河网交错碧水环绕,桥桥相望相依,是天然的水镇博物馆;木渎素有“吴中第一镇”之称,也被称为“园林之镇”。周庄和同里进镇就要买票,实行一票制,而甪直与木渎进镇免费,参观景点需要单独买票。由于时间关系,只参观了名气最大的周庄和同里古镇。

周庄

周庄享有“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入选美国CNN“全球十大最美小镇”,并获得联合国“全球优秀生态景区”的称号。周庄始建于北宋年间,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春秋时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名为贞丰里。周庄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周庄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汉文化的瑰宝。周庄镇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古风犹存,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小桥、流水、人家”,在周庄身上完美结合。中国当代著名画家陈逸飞以周庄双桥为题材的油画《故乡的回忆》被美国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以重金购下,在1984年访问中国时作为送给邓小平的礼物,由此周庄开始出名。

1、沈厅

沈厅原名敬业堂,清末改为松茂堂,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年间建成。沈厅共有三部分组成。前部是水墙门和河埠,专门供家人停靠船只、洗涤衣物之用,为江南水乡的特有建筑;中部是墙门楼、茶厅、正厅,是接送宾客,办理婚丧大事和议事的地方;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和后厅屋,为生活起居之处。整个厅堂是典型的“前厅后堂”建筑格局。前后楼屋之间均由过街楼和过道阁连接,形成一个环通的走马楼,为同类建筑物所罕见。

福寿

沈万三像

2、张厅

张厅是周庄镇仅存的少量明代建筑之一,原名怡顺堂,相传为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逵后裔于明正统年间所建。清初出卖给张姓人家,改名玉燕堂,俗称张厅。作为殷富人家的宅第,张厅历经五百多年沧桑,但气派依旧。走过沿街的门厅,面前是一个天井,绿意盎然。两侧是低矮的厢房楼,上下落不都设蠡壳窗户。在漫长的岁月中遭到损害的砖雕门楼,坚实的石柱,细腻精良的雕饰,仍不难看出张厅昔日的风采。大厅轩敞明亮,—抱粗的庭柱下是罕见的木鼓墩(柱础),这是明代建筑的明显标志。厅堂内布置着明式红木家具,张灯结彩,迎送宾客。墙上悬挂着字画,—副对联尤其引入注目,上联是“轿从门前进”,下联是“船自家中过”。仔细琢磨,对联十分贴切地写出了张厅的建筑特色。

轿厅

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

天窗

3、富安桥

富安桥,始建于元朝,后由沈万三之弟沈万四出资重建,成石拱桥,改名富安桥,期望既富又安,心诚可见,后人永不忘怀。桥上有五块江南一带罕见的武康石,较长的一块在桥东,以作为行人坐歇的栏杆石,一块用作桥阶,较短的三块铺在西桥堍,武康石采自浙江德清县的山崖间,石面布有细小的蜂窝眼,颜色深赭,不易磨损。几百年来不知走过了多少脚步,仍基本保持原状,雨雪天也不打滑。

富安桥

4、双桥

双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

双桥

5、周庄夜色

周庄古戏台

全福桥

云海塔

同里

同里在先秦已成集市,隶属会稽郡吴县,汉唐日呈繁华。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吴地最富庶的地方,故原名”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为铜里。宋代又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沿用至今。由于它与外界只通舟楫,很少遭受兵乱之灾,便成为富绅豪商避乱安居的理想之地。

古戏台

1、退思园(见园林篇)

2、三桥

三桥是指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太平桥,桥为梁式,小巧玲珑,桥上有联一副,曰:永济南北太平路,落成嘉庆廿三年。吉利桥处太平桥、长庆桥中间。桥型为拱形桥,桥之南北两侧都有桥联,南侧一联曰: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北侧一联曰:吉利桥横形半月,太平桥峙映双虹。长庆桥,俗名谢家桥,旧名福建桥,又称广利桥。桥上有桥联一副,曰:公解囊金成利济,好留柱石待标题。三桥呈“品”字型,跨于三河交汇处,自然形成环行街道。水木清华,秀色可餐,人在其中至虑尽消,这里已成为古镇一道独特的风景。同里人喜欢“走三桥”。每逢婚嫁喜庆,在欢快的鼓乐鞭炮声中,喜气洋洋绕行三桥,口中长长念一声“太平吉利长庆”!沿街居名纷纷出户观望,上街道喜祝贺;凡逢老人六十六岁生日,午餐后必定也去“走三桥”,以图吉利。“走三桥”的习俗,形成何年难以查考,但三桥在同里人的心中,象征着吉祥和幸福。随着时代的进步,“走三桥”同样赋予了新的内涵: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身体好;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步步高(官运亨通步步高);走过长庆桥,青春长驻永不老。民间还流传着不同年龄人“走三桥”的谚语:小巴戏(“小巴戏”即指孩童),走三桥,读书聪明,成绩年年好;小姑娘,走三桥,天生丽质,越长越苗条;小伙子,走三桥,平步青云,前程无限好;老年人,走三桥,鹤发童颜,寿比南山高;新郎新娘走三桥,心心相印,白首同偕老。

普安桥

3、珍珠塔景园

《珍珠塔》的故事源于同里,源远相传。方卿在这里见姑,翠娥在这里赠塔,陈王道嫁女的史实也确有其事。《珍珠塔》是中国清代弹词作品。全称《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全书叙相国之孙方卿,因家道中落,去襄阳向姑母借贷,反受奚落。表姐陈翠娥赠传世之宝珍珠塔,助他读书。后方卿果中状元,告假完婚,先扮道士,唱道情羞讽其姑,再与翠娥结亲。《珍珠塔》的故事源于苏州吴江同里,故事主人公方卿见姑,翠娥赠塔,陈王道嫁女的史实在同里源远相传。整个景点原来仅存陈翠娥书楼部分遗迹。2001年,同里镇开始投入2000多万元修复这一景点,并称为“珍珠塔景园”。

4、耕乐堂

耕乐堂又明代处士朱祥(字廷瑞,号耕乐)所建。耕乐堂是传统的前宅后园布局,前宅由门厅、正厅、堂楼,后园由荷花池、三曲桥、三友亭、曲廊、鸳鸯厅、燕翼楼、古松轩、环秀阁和墨香阁组成,园西还有西墙门,可通郊外,是典型的明清宅第。根雕馆位于耕乐堂内。根雕作者张正,杭州人,生于1958年,高级根艺美术师,已载入“中国根艺美术家大辞典”、“中国民间名人录”、“东方之子”、“世界名人录”。其作品500件载入“中国上海”吉尼斯之最,1000多件作品被东南亚及欧美客商收藏家收藏。

5、嘉荫堂

嘉荫堂主建筑系仿明代结构,俗称“纱帽厅”。因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故名。五架梁两侧中心刻有“八骏图”,梁两端刻有“凤穿牡丹”。梁底则刻有“称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图案。更为罕见的是“纱帽翅”(即梁头棹木)上刻有《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三英战吕布”等八幅戏文透雕,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衍庆楼即内宅堂楼。可见门楼上枋刻有“暗八仙”浅浮雕,下枋一块玉中心刻有“福禄寿”三星的深浮雕,字牌上刻着“厚道传家”四个大字。

6、崇本堂

崇本堂最吸引人的,是它的各种雕刻。门楼的字牌两侧各有一幅人物山水画,字牌上端庄有力地写着“崇德思本”四个朋字。崇本堂自正厅至内宅堂楼共三进,里面有木雕100多幅,正厅刻着全套《西厢记》的故事,从张生游殿到十里长亭送别,前楼刻有《红楼梦》的故事,“红楼梦十二金钗图”,有“黛玉荷锄葬花”、“宝钗执扇扑蝶”、“湘云醉卧芍药”、“妙玉月下赏梅”、“元春奉命省亲”、“探春含泪远嫁”等,后楼是崇本堂所有雕刻的精华所在,刻有“福禄寿禧”的图案;“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等图画以及八仙图等,现在的崇本堂已经改为江南水乡婚俗的展馆。

7、明清街

明清街是古镇重要商业街之一。街长160余米,为明清建筑风格,较完整保留了江南特有的上街、下街,两街道平行的格局。入口“清明遗风”匾额由费孝通副会长题书。

8、罗星洲

罗星洲,是一块集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的圣地,位于同里镇东,是浮现在湖面上的一个小岛,只须乘小船前往数分钟便抵达。罗星洲上有城隍殿、文昌阁、斗姆阁、旱船、曲桥、游庙、荷池、鱼乐池等,建筑布局紧凑,集庙宇、园林于一身。每当夕阳西下,由岛上可远望同里湖万家灯火,别有一番意境。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