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江苏苏州唐寅园游记。

江苏苏州唐寅园游记。

      2016年3月26日,下午,我与夫人一起来到了苏州的唐寅园游览。苏州唐寅园又称唐伯虎文化园,是苏州园林中唯一一处以展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唐寅艺术生平及明四家书画作品为主的纪念性旅游景区,也是苏州一处了解唐寅文化、吴文化、中国书画文化的必到之处。唐寅园座落在苏州城西南边,是在嘉靖22年移葬至此的唐寅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文化园内分景观区、山水区、陈列区、演艺区和休闲区、筑有桃花仙馆,梦墨堂,六如堂、禅仙居、唐府等景观,雕塑园中的天龙欲飞和骑龙踏虎均取自未经雕琢的天然太湖石,巧笔画螺蛳、走眼夫人、醉蟹等雕塑也都源自于唐伯虎相关的典故。山水相映,景观颇丰的唐寅园,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化和游览价值,也充分体现出苏州园林精致的美。

 

      明代著名书画大家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一字子畏,因乡试第一名,人称唐解元。皈依佛教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唐寅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考中苏州府试第一名,进入府学读书。弘治十一年,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解元),入京参加会试。弘治十二年,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坐罪入狱,贬为浙藩小吏。从此,丧失科场进取心,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又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的一生是极其坎坷的一生,他出生之后,又有了一弟一妹。父亲唐广德,靠做小生意养活一家五口人的生活,他25岁时,父亲去世,在此后的一两年之内,他的母亲、妻子、儿子、妹妹也相继病故。养家的重担顿时落在了毫无社会经验的唐寅身上。不到26岁,唐寅的头上已经有了白发。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唐寅振作精神,打算潜心读书,通过科举得到功名。29岁时中乡试第一,人称唐解元。次年上京赶考,会试时因科场舞弊案而受牵连入狱,并被革黜,就此唐寅绝意仕途,游历名山大川,致力绘画。正德9年(1514年)他被明宗室宁王以重金征聘到南昌,后发现宁王有图谋作乱之意,就佯狂装癫,赤身露体,结果呆了半年多终被遣返故里。

 

      宁王事件之后,唐寅的生命只剩下最后十年。在这十年中,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唐伯虎不得不开始卖画鬻文,甚至不惜写不少香艳词和春宫画。纵情声色、眠花宿柳的生活体验提供给他许多创作素材和灵感。为了保障最低限度的温饱,唐寅不得不接下一切画画的生意,别人建了新园林要庆祝,他画;素不相识的商人要祝寿,他画;请了医生付不起钱,他为医生画张画;甚至妓院用来招揽生意的春宫图,他也画。那时,苏州的居民经常看见他坐在闹市临街的小楼中,“乞画者携酒造之,则酣畅竟日。虽任适诞放,而一毫无所苟”。虽然他要画的画非常多,作画时却仍然一丝不苟。

 

      唐伯虎的家庭与婚姻都是非常不幸的,他总共结了三次婚,结发妻子早逝,续弦妻子在科举案后果断弃他而去。从此他出入于市井酒肆,流连于风月青楼,所幸后来遇上官妓沈九娘,一直不离不弃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只可惜沈九娘也是位苦命之人,早早的就因病而逝了,这令唐伯虎十分悲痛,万念俱灰。在这种放荡不羁的外表之下,唐伯虎掩藏起一颗敏感易碎的心。这位旷世才子面对命运的薄凉是如此的无奈、无力,他没有足够的勇气,向前面只剩下一片荒野的人生挥拳。

 

      唯一能稍微获得一丝慰藉的就是在自己的桃花庵里,唐伯虎每日汲泉煮茶,屐声隐隐,过着心静如水、恬适安宁的慢生活,闲适而自在。或许,在他的梦里,也曾闪动过自己少年时那翩跹的身影,对雨中残花、风中落叶多了几分怜悯与缠绵。在桃花庵这座世外桃源里,烂漫风流的唐伯虎获得了一份世间难得的悠然与随意——看天高地迥,晨晖夕阴;看花开花落,云长云消。倾听天籁,倾听心跳的声音,从而开启了一段“世上闲人地上仙”的岁月之旅。唐伯虎是洒脱的,这是一种看透世事的超然、同时也夹杂着对凄凉命运的无奈,昔日的侠客梦早已消失在寂静、深沉、广阔的岁月里。

 

      现在很多人对唐伯虎这位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遐想都是风流倜傥、玉树临风、腰缠万贯的风流才子,其实,真实的唐伯虎经过科考案的四处传播,已是声名扫地,他自述道:“海内遂以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指而唾,辱亦甚矣!”生活贫困到了极点。尽管那时的唐伯虎,唐寅擅长山水和仕女,其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被称为“唐画”,《秋风纨扇图》、《一世姻缘图》、《簪花仕女图》等都是他的传世佳作。但是,当时唐伯虎的画作无人问津,正如唐伯虎自己所说,有时常常是“风雨浃旬,厨烟不继,涤砚吮笔,萧条若僧。”在《贫士吟》中他也叹道:“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然而,谁能想到,四百年后,凡是唐伯虎的作品,都是价值连城。如唐伯虎的绘画的作品《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已被收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

 

      唐寅园的入口处立有花岗石二柱冲天式牌坊。我们在大门验票后,刚进入唐寅园,迎面就是一面照壁,上面是一幅巨大的浮雕,绘的是明代四大家即唐寅、沈周、文徵明、仇英,他们都是明代著名大画家。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吴门四家”。四人中唐寅擅长山水、人物,以南宋院体为法;沈周、文徵明都擅长画山水,上承北京山水画的传统;仇英以人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四人各有所长,先后齐名,但他们只是明代四位成就很高、不同风格的大家,而并非一个画派之称。

 

      在照壁的另一面有唐伯虎最著名的一篇名作《桃花庵歌》,为自况、自谴兼以警世之作,相传有四、五个不同版本。全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以及唐寅自己的生活现状,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是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的经典佳作。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在明四家照壁的两边,是雕塑园,通过雕塑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姑苏遗迹、走眼夫人、女几山、三上焦山、醉蟹、巧笔画螺蛳等故事。同时开发了现代诗、书、画、古董、祈福、旅游纪念品等商业活动。

 

      西侧的水池为唐寅洗扇池,古时扇子多为绢扇,绘画时乘着墨迹未干可将画作洗净重画。才子唐伯虎也曾经常因为感觉不尽人意,就会马上洗掉自己的作品,力求完美。

 

      东侧的水池为金蟾,其口含金币,寓意恭喜发财。在旺季时,金蟾旁还会喷出水来,形成一道引人入胜的喷泉风景。

 

      走过雕塑园与池塘,便可抵达文化园的核心区域。一处高耸的“一代才人”石牌坊由谢孝思题写,将人们对唐伯虎的评价精准概括。唐伯虎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十足的才子,寄情山水的唐伯虎擅山水、人物、花鸟,其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他的诗画却经过时间的涤荡而保存了下来,为人珍藏,价值不菲。

 

      过了牌坊,我们走进第一座建筑,名曰“桃花仙馆”。桃花仙馆以唐伯虎在苏州城北购买的桃花坞为原型,是一座有三间堂屋的房子。桃花仙馆仿照明代的建筑风格,有六扇油漆竹丝大门,正面有名作《桃花庵歌》。桃花仙馆门厅很狭小,唐伯虎虽然名声很大,但他身世坎坷,家境清贫,怀才不遇,仕途艰辛,靠卖画为生,常常对酒兴叹,狂歌长哭。特别是到了晚年,更是穷病缠身,凄惨度日。门厅上面有块横匾,题为“桃花仙馆”,为什么叫桃花仙馆呢?因为唐伯虎在三十八岁的时候,靠卖字画积攒了一些钱,在苏州城北桃花坞,原宋人章庄简别墅的废墟上仿照陶渊明所说的桃花源,造了一处山野田园式的住宅,实际上只是几间雅致草堂、几个竹亭、竹溪厅、蛱蝶斋。唐伯虎因为钱不够,只好用自己的部分藏书作抵押,还向京城一位当官的朋友借的钱。后来,他用了两年多时间努力写字画画卖钱,才还清了造房子的钱。房子外一曲清溪蜿蜒流过,溪外一株柳树一株桃。辟了药栏,疏浚后的双荷池,种了荷花,养了池鱼。因为唐伯虎最喜欢桃花,桃花坞的房子落成以后,唐伯虎很高兴,就取名为“桃花庵”,自号桃花庵主,还创作了《桃花庵歌》。

 

      出了桃花仙馆,朝右边转,进入了“闲来草堂”,现为文化园的一个茶馆和书法展厅,游客可在这里欣赏到书法家的大作,还可请大师现场泼墨,带走一份珍贵的纪念品。唐寅早期绘画,“远攻李唐”、“近交沈周”。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沈周和周臣都是当时苏州名画家,沈以《观梅图》轴,明,唐寅绘元人画为宗,周则以南宋院画为师,这是明代两大画派,唐寅虽师周臣,却有胜蓝之誉。 唐寅兼其所长,在南宋风格中融元人笔法,一时突飞猛进,以至超越老师周臣,名声大振。 唐寅画得最多也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画,闲来草堂曾是唐寅闲来无事绘画的地方。

 

      从闲来草堂顺着指引走,就到了“梦墨堂”。这个名称与唐伯虎的一次出游有关。唐伯虎在三十一岁的时候,作了一次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江七个省,历时十个月,饱览了祖国南方的名山大川,为他以后在艺术上取得杰出的成就起着很重大的影响。据说唐伯虎千里壮游到了福建境内,福建仙游县有个九鲤湖,九鲤湖畔又座九鲤祠,供奉的是九鲤仙子,民间传说,这个九鲤仙子很善于托梦,一些文人墨客到这里游玩都是夜宿一晚,希望晚上九鲤仙子托个好梦。唐伯虎到了这里自然也要夜宿一晚,果然那天晚上九鲤仙子给唐伯虎托了个梦,梦中索然没讲什么话,可是赠送给他宝墨万锭,自此以后唐伯虎无论是写诗、做文章还是绘画,都自己感觉下笔如神。唐伯虎在回来之后为了纪念这个梦,就在以后建造的桃花庵住宅中专门造了一个梦墨亭。后建设唐寅园时取用这一典故,故名梦墨堂,堂内以唐伯虎的书画作品为主。

 

      如果了解唐伯虎自号六如居士,那么对“六如堂”这个名字就很容易理解了。唐伯虎到了中年以后,由于社会的冷落,命运的捉弄,生活的清贫,出世的思想很强烈,他便开始信佛,研究佛经,状死超脱,实为愤世,自号六如居士,取《金刚经》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句意。牌匾的下面是唐伯虎的塑像,头戴方巾,手拿画笔,凝神构思,眼神冷漠,唇边露出嘲讥,体现出唐伯虎生平倜傥不羁,笑傲烟云,清廉自奉,孤芳自赏,为艺术呕心沥血的文人气质以及蔑视金钱权势的脱俗胸襟。

 

      唐寅墓区位于文化园的最后方。唐寅经历了两次致命打击后,他心灰意冷,看破红尘。一边沉潜到诗画之中,一边以酒醉消愁。他穷困潦倒,过着以作画卖文的穷苦生活。唐伯虎的晚年更是贫病交加,靠卖春宫画、作香艳词艰难度日,有时还要依靠朋友接济。明嘉靖二年(1523年)秋天,唐伯虎应好友邀请去东山王家.看见苏东坡真迹一词中的一句:“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正好触动了唐寅的心境,他一阵悲伤,回家后卧病不起。嘉靖3年(1524年)的农历十二月初二日,带着满身的不甘和无奈,旷世才子唐伯虎,在贫病交加中走完了他悲惨而又传奇的五十四个春秋。弥留之际,唐伯虎留下一首绝命诗《伯虎绝笔》:“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唐伯虎死后连买棺椁的钱都没有,因贫穷无力安葬,只得在桃花坞北住宅边暂庴。一直到他死后的二十年后,嘉靖22年(1543年),由唐伯虎的好友王宠、祝允明、文徵明等凑钱才将唐伯虎的灵柩迁葬到现在的墓地,祝允明写了千余字的墓志铭,由王宠手书,刻在石碑上,有关唐寅的生平事迹大多是从这墓志铭中得到的。

 

      现在的唐寅墓占地约1亩,最北为墓冢,四周用块石砌成明式冰梅墙。墓东向封土高约3米,前筑石亭,亭内墓碑上刻有“明唐解元之墓”;“明”为“目月明”,据说是为了避讳只有天子才可使用的“日月明”;“明唐”两字为红色,寓意族姓绵延不绝,香火旺盛。墓亭楹联为“花坞菰村双丙舍”“春风秋月一才人”。“双丙舍”意为两个简陋的住所,意指唐寅与祖上合坟。墓周黑松翠柏桃树环绕,墓前鲜花锦簇,香火氤氲,许愿红绸飘荡。

 

      从唐寅园出来,我在想,假如唐伯虎的命运中没有科场案,而是顺顺利利地中了会元,然后一步步登上三宫六卿,或者他发愤著书立说,终成一代大儒,那么,还会有今天的唐伯虎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一定没有。艺术是需要生活的,是需要磨难的。世界上很多今天如雷贯耳的艺术大家,在他们活着的时候都是很卑微的,很贫寒的,很凄惨的。所以,到底什么是一个成功的人生,是生前还是永恒。作为南宋时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才子秦桧,当时的他能说不是一位特别成功之人吗?可是,他已经在岳王墓前跪了近900年了。唐伯虎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是落魄的一生,他向世人呈现的是风流、偏激、怪异、放纵乃至颓唐的一面。唐伯虎是一位浪漫主义者,是一位艺术大师。现实与虚幻、理性与感性,两个世界始终在他的内心纠缠、撞击、搏斗,他在艺术的世界里得到了舒畅自由,却在世俗世界里混得一地鸡毛。然而,生命的底色是由自己一笔一笔地勾画上去的,唐伯虎的惊世才华在中华乃至全世界的艺术星空中早已升华为一个耀眼璀璨的坐标系,令无数后人仰视。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