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江苏苏州忠王府游记。

江苏苏州忠王府游记。

      2015年2月6日,下午,结束了在苏州博物馆的参观,顺着出口的方向往外走,本以为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没想到我竟然不知不觉来到了太平天国忠王府,原来忠王府是与苏博新馆相连,而且还隶属于苏州博物馆,看来是我的前期旅游攻略没有做好。忠王府,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王府,位于苏州市东北街,而且还与拙政园相邻。这里不仅是太平天国时期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也是中国历史上遗存下来最完整的农民起义军的王府,是研究这段历史的珍贵文物资料。

 

      清咸丰十年四月(1860年6月),忠王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苏州,并以苏州为中心建立了苏福省。同年十月起,李秀成集中数千民工,以拙政园旧址为基础,东、西拓展兼并了潘、汪两家的宅子,打造了一个绵延数里包括公署、宅邸、花园的庞大建筑群。这就是太平天国时期李秀成在苏州的王府,在当时的江南都是首屈一指的地位。同治二年冬(1863年12月),苏州失守,忠王府修理工程仍未完工,但已初具规模,太平军退出苏州,李鸿章据忠王府为江苏巡抚行辕,1960年,改为苏州博物馆馆址。

 

      虽然忠王府作为苏州博物馆的一部分,但已不承担文物展示的职能,“太平天国忠王府复原陈列”成为其新的重任。苏州博物馆除了将馆藏的一些忠王府遗物陈列出来,还特别从南京的太平天国博物馆复制了部分藏品以丰富陈列。拂去了历史的烟尘,忠王府将以最大限度的还原现场的面目出现在人们眼中。忠王府的建造非常遵循中国传统建筑中规中矩的格式和布局,整个建筑按照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门、照墙、仪门、正殿、后堂、后殿等,纵深约140米,布局工整,格局良好,堪称是太平天国政权官邸的典型建筑。

 

      忠王府的大门看起来还是颇有威严和气势,大门面阔三间12.5米,进深10米,原为单檐歇山,后改硬山顶。前后檐柱上置阑额枋,架平板枋,施三参单昂斗拱,承檐桁,架抹角梁,置斗拱,托下金桁,承角梁。梁枋彩绘均被涂刷,龙凤痕迹依稀可辨,柱础均为青石覆盆式。次间脊柱之间砌隔墙,明间设断砌门,置抱鼓石。大门左右翼以八字墙,门前据着两只造型精美,气势威严的石狮子,这一对石狮子怒目圆睁,獠牙闪烁着寒光,不怒自威。门上漆着非常名贵的青黛色木漆,上面还镶嵌着几个景色的狮头铆钉。大门前的廊柱上漆着相同的颜色,上面还写着一对精美的楹联,气势恢宏壮观,让人感受非常庄严,大门楼的门楣上还装饰着团云龙纹的图案,过去只有皇帝才能使用这种图样,一般等闲的亲王皆不可使用,都会被视为僭越,可见当时忠王在太平天国政权中的地位和权力。

 

      进入正门之后,便是一个绘着五彩琉璃团龙和祥云的照壁,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建筑中必须存在的一种建筑构件,无论是北方皇家园林还是亲王府邸还是江南官邸都会有这么一种照壁,既是传承,优势一种威严和权势的象征。忠王府的仪门的筑基皆是青石覆盆式的风格,看起来雍容华贵,上面雕绘的彩绘非常考究,是苏州传统彩绘艺术,至今还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可见当时忠王府的气派和忠王的权势之盛。仪门为硬山式,面阔三间13.5米,进深8.5米,梁、枋、桁间饰以彩绘。门后为石板广庭,东西廊庑各宽七间,隔庭相对。我还没有进门,就可以看到前殿仪门中的李秀成半身铜像,头戴王冠,身穿铠甲,肩着披风。背景是金色的飞龙腾云驾雾,上有“万古忠义”金字牌匾。这“万古忠义”是天京城围解除而又经历天京事变之后,已成惊弓之鸟的洪秀全对李秀成的“嘉奖”。望着李秀成瘦小但英姿勃发的铜像,尤其是看着他那坚毅的目光,仿佛看到了一百多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忠王府的过往,本身便是一曲美丽而悲情的挽歌。

 

      李秀成(公元1823-1864),广西藤县人,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李以文,生活十分艰难。1849年,26岁的李秀成加入了拜上帝教。1851年参加太平军,因作战机智勇敢,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青年将领。1856年发生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运动遭到严重打击,岌岌可危,在此关键时候,以李秀成、陈玉成、李世贤等为代表的后起之秀挺身而出,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并建立苏福省,中兴了太平天国。1859年洪秀全封李秀成为忠王,获天王赐名“秀成”及天王亲自书写的四个大字“万古忠义”,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军事统帅。1864年6月,湘军攻陷天京(南京),李秀成被俘后在狱中写下数万字的自述,追述自己的经历和太平天国的历史,后被曾国藩杀害,年仅42岁。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农民起义,前后持续了1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给本来已经浑身是伤的大清王朝又撒了一把盐,加速了腐朽的清朝政权的崩溃,这是积极的一面。同时,也给中华大地造成无数生灵的涂炭,人口锐减,经济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这是不利的一面。对于太平天国,我一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看待,特别是到了晚期,天王洪秀全经历了天京事变后,大封诸王,至1864年太平天国灭亡,共封了2700多个王。所以,我对于太平天国所谓的“王”,也没有什么兴趣。唯独对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等人却有一种莫名的欣赏。连梁启超也曾有评价道:“李秀成真豪杰哉”。对李秀成来说,成败得失、忠诚背叛都已过去了。对今人来说,再追究历史上谁对谁错,也许已没有什么意义了。

 

      李秀成铜像后就是正殿了,通往正殿的路还是一条被青石砖精细铺设起来的一条正道,正殿门口有两株龙爪槐,不知何时栽种的。这龙爪槐下部主干直立,到两米高处则蟠曲如龙,树冠枝条全是张牙舞爪状,加上殿里的摆设,那威严气势已扑面而来。两旁还摆放着精美的盆栽和绿植,想来当时的忠王府也是门前宾客往来,谈笑不绝的地方。正殿是硬山顶,各面阔三间,以纵深五架的卷棚顶穿廊过渡,连结为一整体,平面呈工字形,故俗称工字殿。正殿高约11米,面阔17米,进深14.5米。前置步廊,额枋上置平板枋,列一斗三升斗拱,上置连机承檐桁。廊柱头置丁字科前出挑承檐桁,后出梁垫承月梁。步柱间共设海棠花格心长窗十四扇,裙板浮雕云龙,绦环板饰以云凤纹。殿内梁架结构似厅堂抬头轩贴式,步柱与金柱间作船篷轩,金柱与后步柱架大梁,连后双步檐廊。明间后步柱间设屏门。正殿是忠王进行日常办公和接待客人所用的庭室,所以整个的建筑风格是非常庄重威严的。正殿里有军事会议厅,这里是李秀成召集将领开会的地方,正面的帷帐是红纱布后再衬金黄丝绸作背景,中间有一张金黄色的椅子,两边各有四把木椅,旁边的柱子上书有一幅对联:“三阳启泰善溢玉堂,万象回春福临荣府”。想当年,将领们相往上一坐,共商大事,会议过后或许马蹄声疾、战火烽烟,或许一切又归于沉静。也许就是那么一次短短的聚会,便足以书写历史、改变历史!可如今,当年坐在藤椅上的人,他早已在刀光剑影中走远了,他留下的只不过是一个繁华的梦。

 

      军事会议厅的后面是后堂,也是硬山顶,面阔14.2米,进深6.2米,后置步廊,梁架圆作,与正殿扁作相异,正殿与后堂的梁、枋、桁间均饰有彩绘。在后堂与后殿之间辟小院,有东西两厢相对。后殿硬山顶,高同正殿,面阔三间14.6米,进深10米。前设步廊,额枋上设平板枋,列一斗三升斗拱。廊柱有置单面出跳的丁字科。步柱与金柱间设船篷轩,金柱与后步柱间架大梁。后步柱之间设屏门十八扇,门枋与后步枋间设垫板,以引条分隔为九方,皆绘有壁画,内容以鹿、鹤、虎、豹、狮、象、鸳鸯、绶带鸟、白兔、花猫等鸟兽为主,配以树石花草,各有寓意。后檐柱与后步柱间相距仅1米,后檐高达7米,超出前廊桁2米,实属罕见。此殿原为太平天国供奉天父天兄神主,是举行礼拜仪式的地方。正面贴墙挂着大大的十字架,两边墙上的窗户镶嵌着色彩十分鲜艳的彩绘玻璃。十字架两侧放置着用明黄绣龙垫子铺放的椅子,整体看起来庄重肃穆,绚烂华丽。这不能不让人想起洪秀全传教洗脑的厉害。1843年洪秀全第四次科举考试落第后,在家乡花县创立了一个传教组织,被人称为“拜上帝会”,他声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四处传教,招收信徒。当时广西地瘠民贫,连年灾荒,饥民处处,“拜上帝会”在当地吸纳了大批信徒。其早期领导人就是后来太平天国的东王杨秀清和南王冯云山,而李秀成则是太平天国起事前两年入教的。1851年初,“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靠这“拜上帝会”起家的太平天国,在王府里设立礼拜堂也就不奇怪了。

 

      礼拜堂后是王府的戏台,戏台正中的横额上书“普天同庆”,柱子上对联为“冀北人文风云龙虎;江南春色歌舞楼台”。整个古典戏厅占地面积达450平方米,气势雄伟,高达9.85米,顶部为跨度达14.8米的歇顶式顶棚,在顶棚边檐下沿配翻窗47扇,补充室内的光线,造就了一个室内戏台。戏台长8.65米、宽6.10米、高0.96米,戏台正面墙壁为著名画家金心兰所作的梅花仕女图,雕刻在黄杨木圆洞门屏障之上,戏台东西两端各设上下台阶。台两旁及对面均为名家的书法壁画楠木画屏,共26扇52面,有沈周、唐寅、文征明、王宠、徐渭、王铎等名人书画,为工匠高手杨氏所镌,使整个古典戏台的文化氛围十分强烈,艺术价值甚高。 一看这便是豪华的戏台,那朱红、明黄的皇族颜色填满了每个角落,透露着王府的威严。此时,戏台下还整齐地摆设着桌椅板凳,似乎还能听到当时观众听戏时的喝彩声。只是不知道,当年演戏的人和看戏的人都去了哪里?谁能预想,曾经精彩热闹的舞台也会戛然而止。也许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戏台,无论是太平天国的将领也好,是清朝的官员也好,甚至于如我等普通百姓也好,只是看你会不会演,能不能演?你的角色是大的也好,小的也好,最终还不是被时光一扫而去?想想就让人伤感,在流水光阴面前,人们是多么的渺小。

 

      忠王府的宏大规模和富丽堂皇,让见过大世面的李鸿章也不禁赞叹不已,他在给弟弟李鹤章的家信中说道:“忠王府,琼楼玉宇,曲洞房,真如神仙窟宅”、“花园三四所,戏台两三座,平生所未见之境也”。忠王府现在保存完好又比较值得介绍的有这样几处,首先是卧虬堂,卧虬堂是忠王府东路建筑,堂外为紫藤院。相传当年拙政园园主王献臣与吴中才子文徵明、唐寅、祝允明等志同道合。每当仲春时节,藤飞花放,王献臣常在此呼朋引伴,摆酒设宴,之所以叫“卧虬堂”,卧虬是指文徵明手植的那棵紫藤树神似蟠龙,又暗喻他们是一群遁世隐逸的名士。这棵经历了400多年风霜雪雨的紫藤,如今依然安静地驻守在庭院里,枝萝漫卷,古朴苍劲。

 

      当时为满足旗人的居住习惯,将忠王府东路建筑改建为四合院,其风格完全是按照北京皇家四合院建造。其柱漆为朱红,而窗棂漆为墨绿,呈现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使我们后人在江南水乡也能领略北方四合院的建筑风格。总面积为720平方米。

 

      忠王府的鹤轩为三开间,其板壁均为楠木,故名楠木厅(又称花厅)。前有庭院,庭院和前大厅为一高墙所隔,原中有一圆洞门,高墙上有五扇形式各异的漏窗,庭院内有小石堆筑,雅致幽静,内有连理宝珠山茶两珠,为清初陈士遴时遗物,另一高大的洋玉兰树,有数百年树龄,并有一枝桂花,每年总是第一个开花,一般均开花2-3次。这些树均为一级保护古树名木。

 

      走马楼是一围廊式两层建筑,原为太平天国时家眷住宅。上下楼不仅有楼梯,还有暗门。在楼东处有暗窗为圆洞式,可以了望,更可以越窗潜走。与鹤轩相对的是“幽生水室”,原室内柱上悬挂史可法的对联“斗酒纵横廿一史,炉香静对十三经”,绕廊行,室后又一室,为“鹤与琴书之室”,系洪钧先生手笔。在中央的天井内,原养有二只鹤于其中故名。其后折西即为张宅的住处,并行两幢为五开间带厢房的二层楼建筑,前幢还保留其原貌,特别是西北角的小姐闺房,很有特点。

 

      “苏式彩绘”素以描绘精致、风格秀丽著称于世。苏州忠王府现有的彩绘与壁画可以说是在明代“苏式彩绘”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清代“苏式彩绘”的代表。忠王府自大门、仪门、大殿,梁枋均有彩绘,梁头、枋端也多饰有如意头式的彩绘。每根梁和枋(直的梁和枋,如三架梁等,普通叫做穿梁)上各有一方包袱锦,用秋叶、摺扇等形式绘成边框,中间绘上鸟兽、花果、图案、山水、博古等。忠王府的苏式彩绘亦堪称一绝,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水平高,为全国所罕见。经调查统计,原有包袱棉285方,如意头210个,共有彩绘495方,其中3/4为山水、花鸟、走兽及绚丽的锦纹,取材大多寓意福禄寿、吉庆有余、百事如意、锦上添花等,如钱蝠(全福)、柏鹿(百禄)、蝠磐(福庆)、蜂猴(封侯)等。其中反映太平天国艺术特征的主要是龙凤艺术,如大门、仪门的额枋和正殿的额枋、步桁、脊桁绘有“双龙戏珠”、“祥云团龙”、“丹凤朝阳”、“凤穿牡丹”,可惜早已被涂刷,仅有正殿东西次间脊桁上的两方“凤穿牡丹”幸存。如今,彩绘完整留存的共343方,其中323方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原作,其余是后来涂改的。苏式彩绘以精雅秀丽著称,忠王府彩绘可谓现存清代苏式彩绘的代表作。

 

      忠王府大殿前有20扇长窗,海棠花格心,裙板浮雕云龙,中夹堂板(又称绦环板)缀以云凤,为太平天国时旧物。后殿及附房前设有24扇木刻长窗,正反两面均刻有人物故事,雕刻精美细致。忠王府正厅和正殿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门楣、窗扇、廊柱和亭台之上都会纹饰着非常精美繁复的彩绘,其中龙凤雕刻是非常主要的一种纹饰。不论是大门前的石狮子、仪门上的廊柱,还是正殿的二十多个窗扇和门楣,以及后殿廊柱上的彩绘,内容丰富多样,图案精美贴近现实生活,不仅有常见的花鸟鱼图案,还有田野风景和龙凤团云祥瑞的纹饰,属于至今罕见的能够留存至今的彩绘盛宴。

 

      忠王府里还展出了忠王李秀成早期征战事迹和文物史料,以及李秀成三次征战上海、苏州保卫战、忠王之死及相关纪念作品等,通过这些文件、照片、史料,让我们可以了解李秀成以及太平天国那段逝去了的历史。

 

      我在忠王府漫步许久,看看忠王府里那些楼房屋宇飞展的翘角,看看那些生动的壁画和彩绘,看看那些精美的雕刻,看看那些寓意着“福禄”的葫芦形状门把手,它们都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沧桑,能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忠王府当时的气派和威严以及太平天国政权的盛极一时,还能感受到农民政权下逃脱不了的窠臼和局限。农民阶级在发动起义,企图推翻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的统治时,又重新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封建专制统治,又是一个和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相同的重复和循环,这就说明中国革命是不能由农民阶级完成,他们既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又没有彻底的革命意愿。忠王府将太平天国运动的惨烈结局静静地尘封在厚重的大门之后,历史的车轮在推动着激荡的中国不断探索和前进。要是当年的人都能回头重走一回这王府,会不会感叹物是人非呢?我不禁想起了李煜的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王府也罢,江山也罢,其它物件也罢,属于谁的就是谁的,属于谁多长时间就多长时间吧,不属于谁的就不是谁的。有时侯,流多少血,枯了多少骨,争也未必就争得来。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