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万中无一的美丽镇子。

万中无一的美丽镇子。

同里和周庄在一个方向,从上海坐旅游巴士到同里只要一个半小时,去周庄则需要更多时间.名气,真是一种玄妙的东西,满满的巴士只下了寥寥的几个人去同里,大部队又浩浩荡荡地驶向周庄.很不幸,我又跟往常一样在车上睡了一觉,不知道错过多少美好的风景.下车的时候从车前镜里看到我的头发蓬乱如同女鬼.

  刚踏到地面便感到骤降的气温.上海的温度真是人给烘上去的,地铁和商店,人满为患,甚至当我早晨推开宾馆十三层的窗户,车声人声轰隆直上,夹杂着丝丝暖风.哪里会像这里,空旷的天空看不见高楼,掉着土渣的大卡车飞驰地从身边开过,司机按了个响亮地喇叭,牛皮哄哄.冰凉的空气里没有了城市的味道,我和同行的姐姐跺着脚取暖.

  进入同里镇便看到一座木桥,心里是喜爱的,因为它坑坑洼洼的石板阶梯和陈旧的身体,愿它永远保持这副朴素的模样,别让油腻的朱漆抹平栏杆上深深浅浅的纹路,那会是多么的俗气.远处是高高低低的人家,乌黑的房顶铺着细细的瓦,粉白的墙壁混着少少的墨色,它们听话地,挨个沿河边坐好,如同一个个乖顺的孩子在认真倾听河水细流,却难掩袖口带着因玩耍而沾满的泥土.

  由于是阴天,青石的路面还是湿漉漉的,那必是晨雨还未干透。身边经过的多是当地居民,许是冬季里的寒冷,许是河风日夜吹过,他们的脸色都很红润。女孩子们更是美丽,她们眉目清秀,红晕飘在白皙的皮肤上,衣着朴素,身上没有昂贵的香水味,反而有青草的馨香。还有我身边的旧屋,檐上的雕花线条流畅,檐下的木门掉了些黑漆,金色的门环亦早被磨去了光彩,遥想那个久远的年代,它们一定崭新而骄傲地展现,直至今日依然透着古朴的华丽。

  傍着路的是水,在丽江也见过水,那是融化了的雪水淌到古镇里,河水流得急促,带着高原的豪放。透过清澈见底的河水,甚至可以看到有大把的水草在其间摇曳。江南的水则显得优雅,纯纯的绿,缓缓地流动,似一位的姑娘在喃喃细语。在放晴的天气里,这河水一定透亮如翡翠。

  这正是我想象中的水乡,生动无比。

  古人的私人庭院被当作了游历景点,经过多次翻修后墙壁雪白。厅堂,书房,闺房,我走过狭窄的走道,走上阴暗的楼阁,脚下的木头阶梯不但咚咚作响,还吱吱呀呀地哼唱,像极了现代的鼓点和着委婉的二胡,我走得小心翼翼。如今,小资是喝咖啡吐英语单词讲孤独,古人的小资似乎更让人陶醉,雕花的床栏,迂回的走廊,庭园阁楼,九曲石桥。光是这复杂的上上下下就不知有了多少情趣,哪里像现在的公寓,线条笔直,仓库似的。当我站在天井里,抬头看见一扇木窗正是敞开,想那西门庆被一块暧昧的木头砸到,刚要发作却看到潘金莲姣好的容颜,不禁咽了咽口水,哇,好一个美娇娘。

  我很怕蜡人,更怕穿着古装的蜡人。我在又一个大厅看到一组成亲的蜡塑,媒婆,轿夫,新娘新郎,穿着长衫披披挂挂地站在那里,立即毛骨耸然。联想到小时候去公园里只进去一次那装神弄鬼的房子,号称“西游宫”,那些蜡人和泡沫塑料被粗劣地做成了吓人的样子,混合着机器轰鸣还有录音机里的怪叫,让年幼的我魂飞魄散。我对这座房子顿时没了好感,只觉得气氛阴森古怪,便急急地走了出去。

  我终究是个粗俗没品位的现代人,庭院宅子看了多了,也就腻了。出了宅子多走几步就看到几户人家在河边摆了几张桌子和椅子,一路走过,便有不同的中年妇女热情地叫我们坐下来吃点东西,我不解地问姐姐,我们长的很饿吗?不过看到那桌子上铺着蓝底白花的桌布还是动心了,随意坐在一张椅子上,问老板,最便宜的是啥?答曰,来两碗芊石粥吧,很好吃的。不一会,两小碗满满的粥便端上来了,上面撒了两撮亮晶晶的白糖。我是不爱吃甜食的,看到那糖心理便被腻的抖了一下,勉强把糖和开,慢吞吞地把粥送进嘴里,居然出奇的美味。粥是和各样的豆子一起熬的,我分不出哪一种是芊石,只觉得全都清香可口,舌尖轻轻刺破了一枚带核的红枣,两片嘴皮里含着桂花的香甜。回味无穷。

  吃下了一碗粥,身边寒冷的空气亦有了温度。水,流得更慢了,平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的流动,露在水外的石块长满了厚厚的苔,茂密的好似一片小型森林。一时间水面起了涟漪,还传来歌声,我抬起眼,一条小船,有两个人船前船尾地站着,站在后面的老人把船桨轻轻地摇,站在船头的老爷爷拿着一根长长的顶端套着网兜的竹竿,他一边去够水里的垃圾,一边唱着当地的民歌,我并不明白歌词,他的嗓音也不优美,可这歌声荡在了水上却显得格外悠扬。他在我的注视下慢慢地靠近,皱纹很深刻,笑容却安详,我看到他握着竹竿的手很粗糙,还瞥见他深蓝色的外套上安安稳稳地爬着一块黑色的补丁。

  当我们再次悠闲地逛荡,才发现这里的规划把城镇分成两个区,刚才行过的主要是居民的生活区,另一半是商业区。和所有的旅游景点一样,这里的小店所卖的物品价钱昂贵,但却热闹拥挤。有一家店的店门很宽,招牌上写的是内蒙产品专卖,里面摆着羊皮,大鼓等,走过似乎都闻到一股羊膻味。我很纳闷,找不出它和水乡有丝毫的联系。我比较喜欢当地卖蹄膀的小店,店外全挂着仿古的黄旗飘飘,赫然印了“百年老店,央视报道”。我不知道当年中央电视台定是否访过了全街的蹄膀店,但那如出一辄的招牌却很有气势。橱窗内的的风景也诱人,大大的灯泡照着每一个蹄膀油光发亮,深红色的外皮让人看着就觉得喷香,果真,多看几家便有了饱意。我偷偷摸摸自己的大腿,想来回国这些天在家好吃懒做,这饱满滚圆的腿若是经过烹饪摆进橱窗定是最抢眼的那一只。趁人不注意,偷笑。

  来到镇中的一个小广场,看到一座仿古的戏台,高高地搭建。有一个男主持人出来报幕,欢迎游客们来到同里,下面由歌唱演员黄小姐给大家唱一首《万事如意》。黄小姐出来了,水水灵灵,化妆后的皮肤雪白,嘴唇鲜红。她开口唱了,我不太懂民歌,用一双很业余的耳朵去听她歌唱,觉得和祖英谷一并无差别。我四处看看,发现驻足聆听的人稀少,游客更少,大部分还是本地人,曲子唱毕,拼命鼓掌的是一位老汉,他大声叫好,粗哑的声音下一颗“粉丝”的红心闪闪发光。又来了一首《欢乐今宵》,几位老婆婆绑着蓝色的头巾相约坐到了路边的石墩上,她们一边聊天一边听歌,丝毫不怕透亮的歌声扰乱她们的讲话。我不知道为什么游人们都不停下,也许是因为旅行团带队,步伐匆匆,也许是因为所唱的歌毫无新意水平也一般,本为游人设置的舞台反成了小镇人们相聚的场所。祥和的阳光随着迟迟才露面的太阳笼罩着我,而我似乎真的能从嘈杂的一切里觉察宁静在喘息。婆婆们的蓝头巾映的她们头顶的那方天空更加蔚蓝。

  我不知道这小镇会不会被那条跃跃欲试的商业街一点点的吞噬,也不知道那河流里漂浮的垃圾会不会让老爷爷捞的辛苦恨不能长出三头六臂。我站在广场中央,只渴望那永不改变的阳光带着古老的气息将我温暖。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