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的
同里是江南六大名镇之一,也可算作是江南的代表了吧。她不仅有着江南园林的小巧玲珑精致典雅,也有着江南水乡河流密布的特色与柔美旖旎的风光,还保留有完好的作为影视拍摄基地的
明清街。同里是水乡,四面环湖,庞山湖(据说已被围垦),叶泽湖,南星湖,同里湖,九里湖,吴淞江等等湖泊河流团团密布地包围着同里,使得同里的屋宇楼舍街道园林无不与水和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昔杜荀鹤有诗为证:“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蚕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可见这里的一切风光与特色无不围绕着水在做文章,因水成街,取水成路,临水成市,绕水成园。同里的水美,因了河湖交错与小桥流水的格局;同里的水柔,因了柔嫩拂波的柳丝与悠然飘落水面的柳絮;同里的水香,因了数不尽的各色花朵姹紫嫣红地点缀了同里的每一处角落;同里的水甜,因了远近闻名的鲜嫩可口的莲藕与清凉滑润的莼菜。是的,同里是这样一个使人迷恋的地方。倘使你在傍晚于一古色古香的茶楼上临水而坐,捧一盅色泽淡绿清香宜人的碧螺春茶,那一定能充分地感受到水的滋润水的无穷魅力的。不必说亭台廊榭小河石桥斜阳垂柳渔舟唱晚,也不必说斜斜地挑出来在水埠边飘扬着的几杆古典的商旗,还有间或的微风飘送来一股淡淡的水的清香,单是抬眼处那一排排面水而筑的白墙黑瓦雕梁画栋的古房子,或约略可见一点粉墙班驳朱漆脱落的情状,这一切就无不能令你陶然神醉得不知是画在眼底还是人在画中了。 自然,有水则有桥。据说同里镇的小桥共有四十九座之多,一座连着一座,每座都不一样,皆小巧玲珑。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的书上或游记里都说这些石桥精致典雅,而就我所亲见则此言未免失当,小则小矣,构思精巧则言过其实了,除泰安桥风格别有不同外(此桥原本亦只是一座平实的石桥,因其在同里入口处,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旅游的需要,而于前几年在该桥桥面上重新作了修建,又于两边加上了栏杆,遂使之望去雄伟轩昂气势不凡),其它桥均为一般之石桥。或许准确点说这些桥其实平实朴素,然不失沧桑厚重之历史感。也许是太多的作家与记述者们在描述这些石桥时受到了
同里古镇之名的影响吧,当然,大凡作家皆难免有喜好夸大之习性。同里众多的桥中最出名的当首推长庆、吉利、太平此三座桥了,俗称“同里
三桥”。当地有云“幼童走三桥,读书好;姑娘走三桥,容颜好;小伙走三桥,前程好;老人走三桥,晚年好。也因此,过去镇上居民婚娶,一定要抬着花娇把这三桥都走遍,算是取大吉大利太平无事之意了。而当地老人在66岁生日里,吃过寿面后亦须来此三桥上走走,以图吉利长寿。同里三桥分跨两河三街,首尾环顾,比之苏州另一古镇周庄著名的双桥更多一些情趣。倘伫立岸边,看三桥连袂映水,波光云影,绿柳人家,轻舟桥洞过,柳絮水面生,难道不是一幅绝好的江南水乡古镇春光图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三桥中每座桥都有花岗石凿刻的楹联,其中最能表达出江南水乡意蕴的应是吉利桥南向的对联了: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简简单单的十二字,却能令未到过古镇的人读后眼前也会生出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图来。 也许正如同来到江南则不得不说苏州,来到苏州则不得不说同里一样,来到同里则不得不说
退思园了。退思园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清光绪年间安徽兵备道任兰生被革职回家乡同里后所造的私家园林。园名“退思”即为退思补过之意也。任原在安徽身居要职,该地商贾无不攀附送银,故其官囊充盈。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以若干年之兵备道要职(据说相当于现今军分区司令员)修一私家园林有何难哉?然取园名“退思”亦有一段因缘。相传慈禧派他去镇压捻军,他屡获全胜,但最后一次追杀捻军时见尸横遍野惨不忍睹,遂下令停止追杀。然却因此而被人在慈禧面前参了一本,而遭革职查办,后为左宗棠等同僚力保,方免一死,于是最终得以罢职还乡退思补过,为表心意,乃将其园命名“退思园”。 因思过之故,园的建筑格局在设计上则不能眼界开阔大气磅礴,而需低眉顺眼藏富露拙,最少也应是欲扬先抑方能约略地表达谦恭与退思之意了。况江南水乡地狭人稠河流众多,亦只能因水成势借水成园。因此,同其它几个较著名的江南园林一样,它在景致的布局上没有大、惊、奇、险的成份,而多着眼于小、巧、幽、静的特点。退思园,这个典型的江南名园亦如同里这个典型的江南水乡一样,从不大肆炫耀自己,即没有比邻铁路线也不靠进省际公路干道,犹如一个待字深闺的少女,只静静地在湖山一角枕河而居,远离周遭的商业繁华红尘万丈,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退思园,这个集江南园林之大成者,其特点不仅在于小巧玲珑精致典雅,更在于清远幽深古朴宁静。正因了这种清远幽深古朴宁静的特质,才使人觉得此园林在气质上更近于一首古典的乐曲,一如隔水听二胡古筝或胡芦丝独奏那般的淡雅清丽悠扬宛转而连绵不绝,令人闻之不免唏嘘感叹更生爱怜之心。也因此,退思园即便现在正值声名如日中天的时候,游人亦似乎并无游虎丘与寒山寺的人多,否则游如此绝好之古典园林,游人若多过池中游鱼,那该是多么地令人扫兴与无奈的事啊。故而对于退思园我更有一种默默地关切与珍惜的情怀,犹如怜爱一个从不矫饰的静美可人女子。 退思园的建筑布局一改传统的纵向深入方式而变为横向层层展出的结构,自西而东排列方式是左为宅,中为堂,右为园,精巧奇妙的编排格式亦是独具匠心了。当然或许是因为限于园址面积以及体现主人隐身退思之意吧。园林面积不大,但建筑适宜,一应亭台楼阁、桥榭廊舫、厅堂房轩、假山池鱼、奇花异树、四季盆景等等诸种俱全,甚至连赏月观景临台听戏的场所亦俱备。园中建筑均以水为本,建筑如贴水面浮于水上,故此园又有“贴水园”之称。其与同里古镇环于五湖清波之内的大环境竟是一脉相承相得宜彰,无不体现同里人以水为本的精神。园林的布置立意新奇,因为小巧玲珑而景物层叠,故其在结构上采用了一种诗词般的欲扬先抑的手法,或许也能体现主人退而思过不复张扬之意吧。从西首大门进入,门径不深,漫不经心地向东游览着,总以为看完一个厅堂或一进景物后似乎已再无迹可寻了,谁知转过一个月亮门洞后眼前突地又会豁然开朗,常令人有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之叹。想如此精巧之园林应是代表了整个江南园林的建筑及布局艺术了,只是美中不足处在于园林面积过小,诸多景物累层叠加不得不安排小巧精当,游完之后总难免令人有一种紧张局促的感觉。这大约亦是一切占地不大的私家园林之特点了吧。 因为行程匆匆,及吃饭购物等琐事耽搁,此次同里之游竟没能到
陈去病故居及南园茶楼一游,颇以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