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走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遇更多的人,是为了从走过的城市、看见的风景和遇到的人中学到更多,充实自己、丰富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旅行的出走,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是最简单的初衷。
武夷山不为人知的小众景点详解
岩骨花香漫游道
武夷山 的九大景点中,大红袍恐怕是最为出名的,多少游客为“一睹芳颜”而来,但大红袍和水帘洞这两处收门票的大景点,其实本身没什么看点,但从大红袍走到水帘洞的这条路,非常美,叫岩骨花香漫游道。
岩骨花香漫游道漫游道上的有好几处特别美的景点,一是流香涧,即使是夏天,也非常凉爽。
岩骨花香漫游道
慧苑寺的历史也不短,慧苑一处以水仙最为出名,尤以老枞水仙最是诱人了~~~鹰嘴岩、飞来峰、双梧桥……这条路上有太多的惊喜,而在岩骨花香漫游道的路途中即章堂涧南侧、丹霞嶂的崖壁上,有一处独特的奇观,它离地三四十米,镶嵌于半崖几个互相毗连的风化岩穴,洞中有几幢小木楼就崖构架,悬梯、环栏或藏于洞内,或濒临崖畔。从下往上望去,那里上覆危岩,下临沟谷,俨然一处空中楼阁。定睛细观岩穴中的建筑,有柱无梁,隐约十数间,悬楼吊脚,很有燕巢附梁的味道。
这个被很多人误以为是悬棺的空中建筑,是古崖居,古人居住的地方。
这是 武夷山 现存十余处崖居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属于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解古崖居
我常跟客人讲: 武夷山 在古时候是蛮夷之地,是土匪聚集的地方,而有土匪的地方自然就是有土豪的,那些有钱的土豪们为了避免财产损失就把自己的妻妾、金钱等等运到此处,建在半山腰上的崖居易守难攻,土匪很难上去,土豪也借此保护住了自己的财富。
黎叔说我去茶馆里说书说不定也是个出路,其实这说法也不尽然是传说,也还是史料可以查阅的。
崖居遗址上有一段摩崖石刻,文曰:
“ 北斗 峰旁有铸钱场焉,岩超壁立,虽戎马纷来,攀越莫上。时,发逆扰崇,予乃择险至此,架天车,开旷石,接泉饮,其门户侧、广、深各五丈有奇……”
据地方志记载:清 咸丰 七年,太平军攻陷崇 安县 ,击毙县令莫自逸,军威迅猛,后北上 浦城 。崖居者当在此时之前避难山中,构建崖居。而后太平军过境后,仍有富豪人家岩居于此。
崖居至今构件保存完好,并留有石臼、瓮盆、衣箱号牌、铁制剪刀等生活用品、器皿残片以及三处摩崖石刻。
崖居内的木楼、厢房和贮藏室等均为木结构,成一字形排列,全长近80米。有楼阁、甬道、大小天车,崖外还有山门、接水设施、瞭望台等,组成一套布局严谨、功能完备的生活起居和防御系统。
它是古代山民居住的原始形式,既能起着防兽、防盗作用,又能巧化天然山体为屏障,利用天然岩罅为宅居,节约建筑材料。
这一建筑充分体现出古代武夷人的智慧和胆识。
武夷山 汇儒释道于一山,千百年来,三教和睦相处,共生共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
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涌现出现了一代词人柳永,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抗金名将刘子羽、吴玠兄弟等……
这里是世界茶叶的源头,也是世界上两大茶类的原产地,创造了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其茶道精神影响一方。
这是座蜚声海内外的文化风景名城,怀揣有众多国家级和世界级的金质名片。
三才峰
武夷山 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自古就有“闽邦邹鲁”的盛名。
早在远古时期,华夏先民已经在此劳作生息,并在漫漫的岁月里,逐渐形成了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偏居 中国 东南一隅的“古闽越族”和“闽越族”文化,绵延数千年之久,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有的还是迄今难解的“千古之谜”,让现代考古学家伤透脑筋。
反映这一时期文化特征的主要有:岩壁上的“悬棺”、“虹桥板”等遗物,地底下的汉代闽越王城遗址。
闽越王城城村古汉城遗址五夫镇
下梅古民居群
桃源洞道观
参考资料:《 武夷山 志》、 武夷山 百科词条、古崖居百科词条、双栀船博文: 武夷山
此文仅为大家介绍关于 武夷山 那些少有人迹的美景与历史遗迹,是小妖阅众多书籍及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