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遇林亭:愿有人与你立黄昏,亦有人问你茶可温。

遇林亭:愿有人与你立黄昏,亦有人问你茶可温。

多年来产地成谜的 “金彩文字天目”,故乡竟然在风光秀丽的 武夷山 。

它们与建盏,有怎样的渊源与区别?

建窑以遇林亭窑和建阳水吉窑为黑建窑系的姐妹窑。
经常去白云寺就会顺便去遇林亭,一是为了去永生泉打水,二就是为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自白云寺下来,顺着路继续向前开,可以去遇林亭窑址看看,去遇林亭的路上,还会经过永生泉。

车向着遇林亭方向开,永生泉在路右手边,路过就顺便打上几桶回去,听说喝了可得永生,不晓得我喝了这么久会不会比常人要多活几年。

遇林亭位于莲花峰的西南约800米,这里原有一座沟通闽赣古驿道上的长亭,点缀在山环水绕之间,因而得名。

遇林亭曾经吞吐着华夏龙窑的风云,铸造了惊动世界的宋代陶瓷的辉煌。

更加难得的是,虽然历经了八个世纪的沧桑,“遇林亭宋代窑址”却能奇迹般地保存下来。

在遇林亭宋代窑址博物馆里徜徉,仿佛又回到了古老时空的怀抱。

流连在“遇林亭”的宋井、宋桥、陶坊和窑炉之间,亲历着先祖的足迹,目睹着精湛的技艺,尽情地凭吊东方文明的创造者。

遇林亭窑是目前发掘出的,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窑址之一。

宋代, 武夷山 东麓的瓷器生产创造了新工艺,烧制出酱黑釉瓷器,名为“黑建”。

“黑建”以独到的工艺,精良的制作风靡朝野,权贵、文人争相罗致,宠爱有加,一度列为宋廷贡品。

“黑建”中以碗盏等茶具最得上流名仕与僧侣百姓的钟爱,称为“建盏”。

宋代时 武夷山 的岩茶已经驰名天下。文人雅士流行斗茶习俗,因“建盏”的釉黑能衬出茶色的白,以“建盏”冲泡武夷岩茶成为时尚。茶具以黑釉为上品,称为乌金釉。在遇林亭宋代窑址出土了大量宋代瓷器产品,其中以“茶盏”类的茶具为大宗,大量的“茶盏”釉色乌黑发亮,造型古朴美观。

1998年,我国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公约自然·文化遗产: 中国武夷山 》时,在所撰的申报文本中选录了遇林亭宋代窑址出土的建盏“兔毫盏”图片,深受专家的赞叹。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 日本 人加藤四朗慕名来建窑学习黑釉瓷的制作工艺,回国后进行仿造( 日本 称为天目),他因此被 日本 人尊为“瓷器之祖”。

遇林亭宋代窑址在1958年被发现,分布面积约60000平方米。
1961年列入 福建 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该遗址列入 武夷山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区之内。
遇林亭宋代窑址博物馆仿佛是一座典雅的宋代宫殿。

殿前小桥流水,殿侧的两座炉窑的护棚宛若两条依山腾起的游龙,又如两条登山幽游用的回廊。

馆区的林木、草坪、小塘、古井、宋桥、曲径与殿堂、长廊构成一座古典的园林。

偶尔也会带上一套茶具,在这山水相间的亭子里,泡一壶好茶,打发一整个上午的空闲时间。

一杯茶,一处好景,成全自己和生活。

遇林亭一行,愿有人与你立黄昏,有人问你茶可温。

温馨提示:遇林亭暂无公交直达,需要包车或自驾过去略麻烦,如果住在一缕阳光或者它的3号站三秋墅美学馆,也可以让帅气热情的小白送过去,爬完白云寺观日赏云海,再去遇林亭,小白哥哥一路陪同,加上地图指引,简直完美!

三秋墅美学馆

武夷山一缕阳光 三秋墅美学馆

目前为止,遇林亭是不收门票的。尤其一二线城市的小伙伴们更应该去,体验下负氧离子极高的环境,在这里感受大自然,呼吸清新空气,心情极其放松

这是座蜚声海内外的文化风景名城,怀揣有众多国家级和世界级的金质名片。此文仅为大家介绍关于 武夷山 的茶、盏与山水、文化和历史,是小编阅众多书籍及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关于作者: 小小凤仙儿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