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小武夷”旁论岩茶 —“武夷秘境”系列之三。

“小武夷”旁论岩茶 —“武夷秘境”系列之三。

        武夷山市城区的西郊有一片丘陵山地,呈南北向带状,长近4公里,由百花岩、甑罩岩、仙人岩、天花岩等小山低岭毗邻相接而成,共有山峰40多座,大小沟谷30多条,地质上均属于丹霞地貌。这里山势回转,秀巧奇峭,与武夷山景区的奇峰绝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规模和范围均比武夷山景区小,其中位于北端的最高峰百花岩海拔仅361米,故人称“小武夷”。近年来当地在此建起山地公园,在其东侧有一条健身步道供市民锻炼、休闲,

公园大门

公园入口

健身步道

在这里可以俯看市区全景,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其实在“小武夷”公园后面的西侧还另有一番秘境。初夏时节,我们前往“小武夷”,从百花路旁的市民广场上山,首先穿过一条很不起眼的小峡谷,

登上一个垭口,眼前豁然开朗,前方出现一大片梯田式的茶园,从谷底一直上升到山顶的岩脚下,层层叠叠,蔚为壮观,随着山形地势一条条绿垄蜿蜒曲折,婀娜多姿,

梯田式茶园

梯田式茶园

梯田式茶园

梯田式茶园

山上林木繁茂,修竹婆娑,景观不错,但这里游人罕至,来此探幽的当地市民也比较少。

山林繁茂

修竹婆娑

我们从左侧登上山顶,穿过一片山林,走下一段石阶,眼前又出现一大片茶园,沿着左右两边山坡伸展开来,景色也非常养眼,没想到小武夷的山后还深藏着一片岩茶新天地。

登上山顶

登上山顶

梯田式茶园

梯田式茶园

梯田式茶园

         武夷岩茶是武夷山市的一张名片,其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南朝时期(公元479—502年),唐代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著名文学家孙樵写的《送茶与焦刑部书》,是关于武夷岩茶的最早文字记载,孙樵在这封给达官显贵的信中写道:“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大意是:送上十五块武夷岩茶饼,用来伺奉先生。这些茶都是乘雷鸣时采摘、拜水后而制作的,产自丹山碧水之乡,为月涧云龛之品。千万不要随便对待他们。信中提到的“晚甘喉”是武夷岩茶的一种,特点是初入口时并没有甜的感觉,反而觉得有些苦涩,入喉一会才产生甜味,“晚甘” 其实就是武夷岩茶“滞后回甘”的特征,可见岩茶的特性在当时已被感知,目前可查询到的武夷茶史料一致认为“晚甘侯”为唐朝时对武夷茶的统称。宋代中国制茶技术进入改革时期,饮茶风气盛行,茶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此时的武夷茶也是北苑贡茶的一部分。元代的统治者嗜茶成性,且颇有品茶功夫,武夷茶便成了首选,于是武夷茶正式成为贡茶。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朝廷为了监制贡茶,特地在武夷山的四曲溪畔设置“御茶园”,大量进贡朝廷长达255年,一直延续到明代。

御茶园遗址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朱元璋诏令产茶地禁止蒸青团茶,改制芽茶入贡,逐渐向炒青绿茶转变,明末清初由于加工炒制方法不断创新,出现了半发酵的乌龙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清代是武夷岩茶全面发展时期,产生许多名枞,以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最为名贵。

大红袍

17世纪武夷茶开始外销,欧洲人曾把它作为中国茶叶的总称,英国最早的茶叶文献中的“Bohea”意即为“武夷”之音译,在当时伦敦市场上,武夷茶的价格比浙江的珠茶还要高,为中国茶之首,但由于武夷山景区山多地少,地理条件的限制使武夷岩茶产量长期以来一直很低,每年仅有几千担,经过解放后几十年的努力,全市现有茶山10万亩,毛茶总产约8万担,产值近亿元,有大小茶厂130多家,茶业从业人员3万多人,茶叶已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2002年武夷岩茶被国家确认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规范了一系列生产、制作、产品标准,国家质检总局也发布了GB18745《武夷岩茶》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武夷岩茶按茶树品种分为名枞、传统品种两大类,武夷岩茶的生产逐步规范,其名声渐渐传遍全国,目前已成为与普洱齐驱并驾的热门茶。

        武夷岩茶与其他中国名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个“岩”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茶园大多位于岩峰之间的山谷内,二是茶树生长于富含风化石碴的土壤上。“茶圣”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唐朝上元初年撰写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茶经》在开篇的“茶源”中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意思是适应种植茶的土壤,以间杂有风化石碎末的地方最好,夹砂石的砾壤就差一些,而生黄土则更差一些。

武夷茶园

从地质上说,土壤由岩石变化而来的,是岩石经长时间各种风化作用演变而成,风、水、重力慢慢把风化程度高的土壤带到山丘低处,因此,山顶岩石风化程度最低,山脚岩石风化程度最高。“烂石”是指风化比较完全的土壤,矿物质含量更高、排水更好,适于茶树生长发育。“栎壤”指含砂粒多、粘性小的砂质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丰富,透水和透气性良好,在这些茶园沙质土壤上的茶树根系发达,有利于茶树生长。“黄土”则是一种质地粘重、结构密实、通气性差的土壤,

武夷茶园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比山顶和山坡上的茶园含量低。虽然“上者生烂石”是原则,但此“石”却是有所特指,符合这个条件的地方并不多,如花冈岩质地坚硬,长时间难以风化,自然无法使其“烂”,而石灰岩又过于软,可溶性性强,在水的作用下很快溶蚀分解,而武夷山景区为红色砂页岩地区,白垩纪晚期的红色砂砾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主体,为一种介于砂岩和页岩之间的一种岩石,其中,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石英砂粒胶结而成的,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其中砂粒含量要大于50%,而页岩也是一种沉积岩,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除粘土矿物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和自生矿物,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抗风化的能力弱,在地形上往往因侵蚀形成低山、谷地。岩石山峰之所以呈现褚红色,是因为岩石中铁元素年长日久氧化的结果,其表层的土壤则是富含腐殖质的酸性红壤,这种土壤正是陆羽《茶经》所说的“烂石”,非常适合茶树生长。

碧水丹山

碧水丹山

         武夷岩茶主要生长在武夷山风景区范围内,区内面积70平方公里,即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至黄柏溪的景区范围,其中武夷山景区的中心地带,盘卧着一条高低起伏的深长峡谷,谷底两侧的九座危峰,分南北对峙骈列,人称“九龙窠”,武夷岩茶最早的茶园几乎都在“九龙窠”的岩壑幽涧之中,茶农大多是“见缝插针”,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岩茶因而得名,

武夷山景区

茶园表层的土壤就是富含腐殖质的酸性红壤,非常适合茶树生长,借谷底冬暖夏凉、雨量充沛的条件,特别是酸性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独特韵味,人称“岩韵”,是武夷岩茶独有的特征,有无“岩韵”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但“岩韵”的强弱还受到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制作工艺的影响,非岩茶制作工艺加工则体现不出岩韵,其中精制焙火是提升岩韵的重要工序。

岩韵

武夷岩茶因产茶地点不同,一般可分为正岩、半岩和洲茶三大类。正岩茶原指武夷山景区中心地带所产的茶叶,其中最正宗的就在三坑两涧,分别是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和流香涧、悟源涧,这是武夷山传统的正岩产区,其品质高味醇厚,岩韵独特,但因地理条件限制,面积不大,产量不多,而且即便是真正的正岩产品,也不是百分百的纯,一般都掺配有其他品种,这不算是掺杂使假,而是行业内一种正常的做法,关键是要掺配适当。

武夷茶园

半岩茶原指景区半山或山脚所产的茶叶,如青狮岩、碧石岩、马头岩、狮子口以及九曲溪一带,目前当地人已经把这些半岩也叫正岩了,因此,现在的半岩一般是指武夷山景区边缘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岩韵略逊于正岩茶,但产量比正岩大多了。洲茶泛指崇阳溪、黄柏溪两岸滩地砂土茶园中所产的的茶叶,品质又低一筹,基本上没有什么岩韵可言了。

武夷茶园

这十几年来由于茶商的炒作,又出现一些新叫法,如“牛肉”、“马肉”等,“牛肉”是牛栏坑肉桂的简称,“马肉”是马头岩肉桂的简称,但现在都炒到了天价,一般几万元一斤,普通人根本喝不起,此外鱼目混珠、弄虚作假盛行,以区外乡镇甚至周边县市的茶叶冒充的情况也不鲜见,一般消费者很难鉴别真伪,其实我们品尝武夷岩茶无需追逐“牛肉”、“马肉”,产地也不必要求武夷岩茶中心地带,只要“生于烂石”即可,“小武夷”后这片茶山正符合上述条件,这是一处新发现的茶园秘境,而且生产的是名符其实的武夷岩茶,因此,你来武夷山时不妨去“小武夷”公园逛逛,顺便带些岩茶回家,也算是一举两得!

小武夷茶园

小武夷茶园

小武夷茶园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