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豫园,东南名园之冠。

豫园,东南名园之冠。

★旅游地点:上海豫园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豫园和老城隍对于我来说,就是上海最繁华的地段,也是美食打卡地。大概是年幼的时候,每每要去吃顿好吃的,都会被带到豫园去。说到豫园,在我的记忆里似乎就是摩肩接踵的人群和各式各样的小吃点心。直到后来才知道,原来所谓的豫园竟然真是一座园林,而且人家还是一座江南名园。

走过豫园九曲桥,池上是美轮美奂的灯会布置,可能晚上还有灯会。要说到豫园的灯会,那也是在老上海很出名的。

豫园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园主人是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从嘉靖年间起就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建造园林,历经二十年建成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取的是平安、安泰的吉祥寓意。建成时占地就达七十余亩,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当时有“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的美誉。

后来潘氏家道中落,到潘允端去世后子孙无力承担园林修缮和管理的支出,于是出售给张肇林。到乾隆年间,当地一些富商士绅集资购下豫园,又花了二十余年时间重建楼台。不过城隍庙东已经有了东园,所以豫园的地理位置便西移了,与东园相对应,更名“西园”。

道光年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军队强占豫园。咸丰年间,上海小刀会在上海发动起义,失败后清兵在城内烧杀抢掠,豫园被严重破坏,很多精美的建筑都被付之一炬。太平军进军上海后,清政府与英法联军把城隍庙和豫园作为驻扎外兵的场所,在园中建造西式兵房。光绪初年,豫园被上海的米业、糖业、布业等工商行业所划分,建成公所。一代名园被折腾得面目全非,满目疮痍。

新中国成立后,豫园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与老城隍庙、豫园商城相连,占地面积三十亩左右。历时五年,修缮建设四十余处古建筑,于一九六一年对外开放。

正门进去是三穗堂,建于清乾隆年间,原来是乐寿堂,在清朝初期曾经被征为上海县衙的办公地,是官府庆典和宣讲圣谕的地方,也是地方上文人士绅聚会活动的场所,改建西园时重筑为三穗堂。

往后走是建于同治年间的仰山堂,上层是卷雨楼,取自王勃《滕王阁》里的诗句“珠帘暮卷西山雨”。堂后面有回廊、曲槛临池,隔池可以看到前面的大假山。游廊前有一对元代铁狮,左雌右雄,铸造于大元国至元廿七年岁次庚寅十月廿八日。

过池就是大假山,它是用浙江武康黄石建成的,这是明代著名叠山家张南阳仅存于世的作品,高约十四米,潘允端在《豫园记》里对这座假山曾经有过相当高的评价。

萃秀堂始建于乾隆年间,历经十年才建成,隐于大假山北麓,北倚高墙,前临峭壁,周围有很多古木。东墙外的船厅是江南园林常见的建筑,这是后来增建的。

鱼乐榭很精致,横跨溪流,临水而建,隔水花墙上有漏窗,墙下有半洞门,水就从洞门流去。旁边有一架紫藤,据说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了。

复廊的建筑也很有特点,一垛墙把廊分成两边,都可以行走。墙上的漏窗很精致,从漏窗里看景,就是一幅幅的图画小品。廊西连接一座方亭,匾额题的是“会心不远”,听着就很优雅。

往前走是龙墙,龙头用泥塑成,龙身则以瓦片制作鳞片。这段龙墙被称为穿云龙墙,因为豫园还有几段龙墙。

点春堂建于清朝道光初年,面阔五间,是福建花糖业商人建筑作公所之用,俗称“花糖公墅”。小刀会起义的时候,这里就是起义军的城北指挥部,当时讨左元帅陈阿林就在这里办公。梁柱上的花纹饰以金箔,显得很富丽。堂中挂着的《观剑图》是晚清画家任伯年的国画作品,两侧的对联由著名书法家沈尹默书写。

东南角有一座假山,山上建有双层楼阁,上层名快楼,下层称延爽阁。从快楼下来,还有静宜轩、听鹂亭,转过去还有和煦堂,周围比较开敞。堂内陈列的家具都是用榕树根制作的,有上百年的历史。

出和煦堂往西,就是位于豫园中央的会景楼,三面环水,登楼可观全园景物。九狮轩前面有一座亲水的平台,到了夏天,可以凭栏赏荷。

积玉水廊南连会景楼,北达涵碧楼,临着曲池。廊长百米,是江南古典园林中最长的一条水廊。积玉峰立于廊间,原来也是在园内的,不过好像不是在这地方,也是移建过来的。积玉水廊,也是因为积玉峰而得名。

过流觞亭就是得月楼,取的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建于乾隆年间,听起来就是一处赏月的佳处。得月楼下是绮藻堂,檐下有木雕“寿”字,都是不同的字体,据说有一百个字,因此称为“百寿图”,不知道游客有没有闲心一一数过。

玉华堂是潘允端的书斋,匾额上的“玉华”两字,是集明代书法家文徵明的墨迹而成。堂内摆放的家具,是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

玉玲珑旁边是藏书楼,又名书画楼、绿杨春榭,建于光绪年间,清末的时候这里是有名的书画市。任伯年、虚谷、吴昌硕、高邕、蒲作英、钱慧安等经常在这里聚会,展出作品,是海上画派的发源地。解放后,上海著名书画家沈尹默、吴湖帆、刘海粟、谢稚柳等多次到豫园书画楼雅集。

涵碧楼是一座二层建筑,梁枋上雕刻着花卉图案和《西厢记》的故事图案,又被称为桂林雕花楼。听涛阁与涵碧楼隔水相望,也是一座两层建筑。

环龙桥往南就是内园了,也是豫园的园中园,面积很小,只有两亩的样子,但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砖雕石峰一应俱全,布局紧凑,精致小巧。

内园的主要建筑静观大厅也称晴雪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厅前有两尊石狮子守门,厅里有两块贴金的匾额。整体建筑很富丽堂皇,显得非常精美。周围古木耸立,都是有着一两百年高龄的古树。

观涛楼东面的假山上是一座双层亭阁,名耸翠亭,内置石桌石凳,里面的题匾“灵木披芳”。

静观大厅东面是可以观,这是一座小型的方厅,四周绿树成荫,炎炎夏日的时候,应该是个纳凉的好去处。厅前有砖雕《郭子仪上寿图》,旁边是泥塑的龙墙,北接凤凰亭,南连别有天。

往东南是九龙池,东西两壁隙间藏着四个石雕拢头,水中有着龙头的倒影,再加上池子本身就像龙身,加起来就是九条龙,因此被称为九龙池。

沿路走到最南端,是一座建于清末的古戏台,原来在闸北上海北钱业公所内,上世纪七十年代整体移建到了这里。这座戏台坐南朝北,戏台7米见方,左右两边有栏杆,台柱高约2米,被称为“江南第一古戏台”。戏台的正面有木雕,图案的题材很丰富,除了狮子、凤凰、双龙戏珠这些寓意吉祥的图案,还有很多戏文人物。

江南雪薄今无迹,雨浸冬声怎奈何。

绿柳展眉传燕语,红梅蕴笑伴莺歌。

——七绝

关于作者: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