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在鼓浪屿申遗成功后,这座美丽的花园一定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往。因为身份地位的改变,鼓浪屿的风情似乎变得更饱满,从小清新的自然景观到文艺气息的古老建筑,再至各种文化艺术博物馆的建设与开放,如今的鼓浪屿在申遗成功后,仿佛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实际上是一个大的改变和转向。
记得我第一次去鼓浪屿的时候,是在三月初春,下着小雨,从中山路附近码头坐船过去,当时还没有行李安检和身份证检票的要求与功能,抵达目的地之后,文艺厦门的小清新在鼓浪屿表现得淋漓尽致。印象深刻的是,我在那里还花了80块钱让街头画师给我画了一张自画像,这张画至今盒还留着。
但那时候的鼓浪屿,主要是被文艺所粉饰,文化的氛围并不那么显见。即便是那丰富的建筑样本,游客所见多是文艺与烂漫,散发着文青们所追求的浪漫。这些结合了东西方建筑文化与审美的古老建筑,想必没几个人会去关注那古希腊的三大柱式陶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罗马式的圆柱,哥特式的尖顶,伊斯兰圆顶等等。
但申遗成功后,人们的目光变得有所不同,1200多座左右大大小小的老建筑不再是文艺那么表象,更多是沉浸了文化,比如黄家花园、八卦楼、海天堂构、黄荣远堂、荣谷、林氏府、杨家园、番婆楼、金瓜楼、汇丰公馆等等,犹中国近代史微缩版的文化视窗,见证着东西方文化在这座小岛碰撞、交融的过程。
而这些老建筑们不论前身是别墅还是其他用途,如今有的已经化身为博物馆、艺术馆了。使得鼓浪屿更具有文化底蕴,令游客们来到这里,并不是一昧的追求小清新小文艺,更不是吃吃吃喝喝喝买买伴手礼。
如原先是门诊楼、护士楼、配套楼等三栋现有建筑所改造的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如观海小楼被改造为鼓浪屿国际刻字艺术馆、昔日的八卦楼是今天的鼓浪屿风琴博物馆、以及去年刚设立的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等等。
而我这次来到鼓浪屿,主要也是冲着这几座博物馆和艺术馆去的。有的博物馆虽然很小,但所陈列之物却只有在这里才能看见。
当然,最为惊喜的要属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虽然我喜欢逛博物馆,但至今还没去过故宫博物院,这一次在鼓浪屿当是完成了一个小心愿。该文物馆是故宫博物院在厦门设立的第一个主题分馆,集中展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两代的外国文物。整个展馆分六大区域,分别为文物来源、科技典范、万国瓷风、生活韵致、典雅陈设、域外神工。
其中,万国瓷风和域外神工最令我眼前一亮。尤其是这万国瓷风,在看到日本瓷器之后,对中国瓷器文化非常有感触,有时间我会单独分享一篇谈谈我的看法。
只是相对于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和鼓浪屿风琴博物馆,我的眼光并不像是在文物馆那般充满聚焦。因为我不懂音乐,更不懂管风琴和风琴,要不是这次在鼓浪屿有所一见,我可能以为管风琴和风琴是同一类乐器吧。
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是在2018年7月8号正式揭幕,藏有亚洲最大管风琴,也是其镇馆之宝:波士顿-灵光堂卡萨翁第700号管风琴。每一位造访的游客都将开启一场古董管风琴音乐之旅,探秘其百年传奇身世,穿梭于管风琴内部感知管风琴发声原理、精密的内部构造;更为重要的是,你将聆听到百年管风琴的天籁之音。
而处于八卦楼的鼓浪屿风琴博物馆又是另一番景象,比起风琴的探究,更为出名的要属这博物馆所在的八卦楼,相传是“鬼楼”,曾发生灵异事件。但在这“鬼楼”里却收藏着许多稀世风琴,它们看起来像钢琴,但与钢琴是完全不同。
可如果想要看看钢琴博物馆,就不得不去菽庄花园,原是私人别墅,后献作公园。全园分为藏海园和补山园两大部分,各景错落有序,园在海上,海在园中,既有江南庭院的精巧雅致,又有海鸥飞翔的雄浑壮观,动静对比,相得益彰。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就位于其中,由菽庄花园的听涛轩所改造。对于喜欢听钢琴曲,或是懂钢琴的人而言,这听涛轩是千万不能错过的。这里的钢琴不仅历史悠久、种类多样,而且奇特。
其中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产自一百年前的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
当然,除了以上的博物馆和艺术中心,鼓浪屿还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艺术展览馆,是目前国际上唯一一家大规模、高档次的国际刻字艺术展览馆,就位于菽庄花园对面。中国刻字文化已有6000多年历史,那么这国际刻字艺术展览馆又有何精妙玄机呢?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探究竟。